一种坐熏仪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98885发布日期:2018-10-19 19:30阅读:34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熏洗理疗设备的控制方法,尤其是一种坐熏仪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户外作业频率增多,生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加上安全意识薄弱,受伤的机率逐年上升,其中外伤病人以骨伤为多或合并骨伤,而骨伤病人又以肢体骨损伤为多见(中山市中医院骨科近几年平均每年收治近3850人左右);而这些病人在中后期康复治疗特别是对肢体功能的恢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社会劳动力得以迅速补充、伤者重返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源自中医熏洗疗法和配合中药外用在整个康复治疗过程起着非常好的效果,但目前由于康复、护理资源的缺乏及专业康复器材的不足,使部分伤科病人在康复治疗过程特别是在早期进行有效的薰洗方面,往往因薰洗工具不足和安全不能保证而无法实施,使康复治疗不能达到预期理想目标。

中药熏洗疗法可在绝大部分骨折后应用,最多用于易发生功能障碍的肘膝关节等处;既可应用于骨折早期以消肿、止痛,又可应用于骨折中、后期以促进患肢功能恢复,而且更多用于骨折中、后期,常配合熏洗中、后的功能锻炼。中药熏洗亦应用于皮肤破损者;有报道说,熏洗疗法尚有一定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作用机理研究多集中在中药熏洗对肌肉及关节功能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中药熏洗不仅有热疗作用,还有透皮吸收的药物作用;中药熏洗可促进血运,改善代谢,清除运动后体内的血乳酸,加快恢复。熏洗疗法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在中药煎煮后,先利用蒸气熏蒸,再以药液淋洗、浸浴全身或局部患处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是祖国医学中外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皮肤或患部进行直接熏洗的时候,由于温热和药物作用,能刺激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改善局部营养状况和全身机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传统的熏洗疗法存在较大缺陷,对药液温度不能控制,随着熏洗的进行,温度逐渐降低,没有足够的作用时间。有学者结合传统医学、现代医学及机械制造等多个方面,研制了具有温控、循环、振荡等功能的熏洗治疗仪,较传统熏洗疗法效果明显提高,但临床上并未获得推广应用,而现临床上应用的熏蒸仪器及其控制方法优点不多,缺点突出,并不能完全发挥熏洗的疗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使用方便和有效熏蒸的一种坐熏仪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坐熏仪的控制方法,所述的坐熏仪包括座椅本体和熏洗机,所述座椅本体的座位板上可拆卸连接有可拆座位块,所述可拆座位块下方设有第一容置槽以用于放置所述熏洗机,所述熏洗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设有上部开口的用于盛装熏洗药液的药液熏洗池,所述药液熏洗池底部设有药液进水口和药液喷水管,所述机壳内设有连通所述药液进水口和所述药液喷水管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连接有水泵,所述药液熏洗池底部还设有对熏洗药液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药液喷水管上设有喷头,其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添加药液,将药液加入至药液熏洗池上;

b:加热,接通加热装置的电源,使其将药液熏洗池上的药液进行加热;

c:熏蒸,加热装置持续对药液熏洗池上的药液进行加热,使药液加热至温度t1,此时使用者可坐于座椅本体上,熏洗机即可对其肛部进行熏蒸理疗;

d:喷洗,加热装置对药液熏洗池上的药液进行保温并维持其温度至t2,启动水泵,药液熏洗池上的药液依次通过药液进水口、药液喷水管和喷头对坐于座椅本体上使用者的肛部进行喷洗。

如上所述的一种坐熏仪的控制方法,所述温度t1和t2分别为55℃和45℃。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特点:

熏洗机放于第一容置槽内且将可拆座位块从座椅本体的座位板上拆下,将药液加入至药液熏洗池上,加热装置对药液熏洗池上的药液进行加热,使药液加热至预设温度,此时使用者可坐于座椅本体上的座位板上,使得熏洗机对使用者的肛部进行有效、方便的熏蒸理疗;而启动水泵后,药液熏洗池上的药液依次通过药液进水口、药液喷水管和喷头对使用者的肛部进行喷洗,即本发明除了具有熏蒸理疗的功能,还具有喷洗清洁的功能。

如上所述的一种坐熏仪,所述喷头与所述药液喷水管可拆卸连接,使得喷头可以更换以实现不同喷水量的切换。

如上所述的一种坐熏仪,所述药液喷水管外侧设有卡槽,相应地,所述喷头内侧设有与所述卡槽相卡接的凸起,喷头与药液喷水管通过凸起与卡槽的卡接而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如上所述的一种坐熏仪,所述座椅本体的座位板两侧上可转动地设有可折叠收合扶手以方便病人从病床上直接移动至座椅本体上进行熏洗理疗。

如上所述的一种坐熏仪,所述座椅本体的座位板两侧上设有套管,所述可折叠收合扶手包括一端套设于所述套管内的u型管,所述套管上下两侧均设有卡槽a,相应地,所述u型管上设有可弹性卡接于所述卡槽a内的弹性卡接件a,使得可折叠收合扶手可相对套管转动90度,当需要将病人直接由病床移至座椅本体上进行理疗时,则只需将可折叠收合扶手转动至下方,并使收折后的座位板贴近病床即可方便地将病人直接由病床移至座椅本体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坐熏仪,所述第一容置槽下方还设有第二容置槽以用于放置坐便盘或熏洗机,当不使用坐熏仪时,坐便盘或熏洗机可选择性地放置于第一容置槽或第二容置槽内,而在使用时,可将坐便盘放置于第一容置槽内以方便病人特别是行动不便的病人直接在坐熏仪上如厕。

如上所述的一种坐熏仪,所述熏洗机还包括使用时盖合所述药液熏洗池的熏蒸挡板,所述熏蒸挡板上设有通孔,在熏蒸使用时,药液蒸汽通过熏蒸挡板上的通孔均匀地向使用者散发,使得使用者在熏蒸理疗过程中更加舒适。

如上所述的一种坐熏仪,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容置槽和第四容置槽以用于放置不使用的熏蒸挡板或其他物品,充分利用坐熏仪的使用空间。

如上所述的一种坐熏仪,所述座椅本体的四个脚的高度可调节以使得使用者可根据需要调整不同的使用高度,且座椅本体的每个脚均设有滑轮以方便看护人员推动坐在坐熏仪上的病人。

如上所述的一种坐熏仪,所述座椅本体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点滴支撑管以方便使用坐熏仪的病人直接坐在坐熏仪上打点滴。

如上所述的一种坐熏仪,所述加热装置为与所述药液熏洗池底部相接触的金属加热块,金属加热块通电后对药液熏洗池和其上的药液进行加热。

如上所述的一种坐熏仪,所述喷头上设有3个或4个或6个喷孔,当需要不同喷水量及水力的切换时,可更换具有不同喷孔的喷头。

如上所述的一种坐熏仪,所述机壳外侧设有拉提手以方便携带拿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坐熏仪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坐熏仪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熏洗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熏洗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图4中i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喷头具有不同喷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可折叠收合扶手与所述套管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座椅本体椅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坐熏仪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9所示的一种坐熏仪,包括座椅本体2和熏洗机10,座椅本体2的座位板上通过导轨滑槽的连接方式可拆卸地连接有可拆座位块21,可拆座位块21下方设有第一容置槽22以用于放置熏洗机10,熏洗机10包括机壳1,机壳1外侧设有拉提手18,机壳1上设有上部开口的用于盛装熏洗药液的药液熏洗池11,药液熏洗池11底部设有药液进水口12和药液喷水管13,机壳1内设有连通药液进水口12和药液喷水管13的连接管14,连接管14上连接有水泵15,药液熏洗池11底部还设有对熏洗药液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16,药液喷水管13上设有喷头17。

喷头17上设有3个喷孔172,药液喷水管13外侧设有卡槽131,相应地,喷头17内侧设有与71卡槽131相卡接的凸起171,喷头17与药液喷水管13通过凸起1与卡槽131的卡接而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座椅本体2的座位板两侧上可转动地设有可折叠收合扶手23,座椅本体2的座位板两侧上设有套管24,可折叠收合扶手23包括一端套设于套管24内的u型管231,套管24上下两侧均设有卡槽a241,相应地,u型管231上设有可弹性卡接于卡槽a241内的弹性卡接件a232。

第一容置槽22下方还设有第二容置槽25以用于放置坐便盘3或熏洗机10。

熏洗机10还包括使用时盖合药液熏洗池11的熏蒸挡板19,熏蒸挡板19上设有通孔191。

加热装置16为与药液熏洗池11底部相接触的金属加热块且其上设有相应的温度控制器以控制加热温度。

第一容置槽2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容置槽27和第四容置槽26以用于放置不使用的熏蒸挡板19。

座椅本体2的四个脚的高度可调节且每个角均设有滑轮28。

座椅本体2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点滴支撑管4。

本发明使用时,其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添加药液,将药液加入至药液熏洗池11上;

b:加热,接通加热装置16的电源,使其将药液熏洗池11上的药液进行加热;

c:熏蒸,加热装置16持续对药液熏洗池11上的药液进行加热,使药液加热至55℃,此时使用者可坐于座椅本体2上,熏洗机10即可对其肛部进行熏蒸理疗;

d:喷洗,加热装置16对药液熏洗池11上的药液进行保温并维持其温度至45℃,启动水泵15,药液熏洗池11上的药液依次通过药液进水口12、药液喷水管13和喷头17对坐于座椅本体2上使用者的肛部进行喷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