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奶及防治家畜隐性乳房炎的生物活性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72447发布日期:2018-08-28 22:35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剂领域,涉及一种催奶及防治家畜隐性乳房炎的生物活性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隐性乳房炎是比临床型乳房炎给奶牛业造成更大损失的一种常见疾病。隐性乳房炎症状轻微,所以常被人们所忽视,但是它不仅影响患病牛的产奶量、乳品质,延长产后发情和妊娠时间,而且易在牛群中传播流行,给奶牛业造成严重损失,同时因乳品质降低还会危及人类健康。因此,积极预防控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意义十分重大。乳房炎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产奶性能下降、乳营养成分降低、影响食品卫生、浪费饲料、增加药费、兽医和劳动力费用增加等。一般认为,在乳房炎引起的经济损失中,由产奶量降低引起的损失占70%,由于患病被提前淘汰的占15%,废弃乳汁占7%,治疗及兽医费用占8%。在一个牛群中,大约90%的乳房炎属于隐性乳房炎,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泌乳母牛年生产能力的10%-11%。据nmc(美国国家乳房炎委员会)报道,隐性乳房炎每个感染的乳区,每泌乳期少产奶636-773kg。20世纪90年代,美国因乳房炎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头牛每年约185美元,每年因此损失10.8亿美元。隐性乳房炎不仅使产奶量减少,而且使乳品的品质下降,缬氨酸、蛋氨酸、异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等6种必需氨基酸总量也由平均2.238g/100ml(健康乳)降至1.759g/100ml,降低了21%.此外,乳糖、酪蛋白、脂肪、na、p、等有益成分的含量均降低或明显降低,热稳定性也有所下降。因此,在做好对家畜隐形乳房炎预防的同时,还要积极的对患畜进行治疗,现有的一些治疗药物,大多只是对隐形乳房炎的症状进行治疗和控制,但是治疗之后奶牛的泌乳性能还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影响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发明的一种催奶及防治家畜隐性乳房炎的生物活性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催奶及防治家畜隐性乳房炎的生物活性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是按照以下组份组成:褪黑素环糊精包合物3.85-6.0g、吐温805-10ml、酒精474-674ml、大豆异黄酮1.7-4.2g、王不留行黄酮苷8.3-11.0g、茶多酚11.0-27.5g、绿原酸12.5-20.5g、注射用水、稀盐酸。所述的催奶及防治家畜隐性乳房炎的生物活性制剂的最佳的配比是按照以下组份组成:褪黑素环糊精包合物5g、吐温807ml、酒精550ml、大豆异黄酮3g、王不留行黄酮苷9g、茶多酚15g、绿原酸16g、注射用水、稀盐酸。一种制备催奶及防治家畜隐性乳房炎的生物活性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用容器量取酒精,在酒精中加入吐温80搅拌使两者混合均匀。步骤2)、在步骤1)所得的溶液中依次加入褪黑素环糊精包合物、大豆异黄酮、王不留行黄酮苷、茶多酚和绿原酸,搅拌使其完全溶解。步骤3)、在步骤2)所得溶液中加注射用水定容至1000ml,用稀盐酸调节溶液的ph至4.0,然后将溶液混合均匀,在0-40c条件下冷藏24h,滤过,灌封,1100c灭菌消毒20分钟,既得。配方中注射用水的量根据步骤2)中溶液的体积而定,在步骤2)所得溶液中加注射用水定容至1000ml;稀盐酸作为酸度调节剂使用,在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的体积根据溶液的酸度而定。所述褪黑素环糊精包合物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1)称取褪黑素和2-羟丙基-β-环糊精,两者的物质的量比例为1:1,将两种反应物放置于同一个微波反应管中,再加入等比例的乙醇和水。步骤2)把微波反应管放入微波反应器中,设置的反应条件为:一分钟内升温至40℃,保持此温度一分钟;然后一分钟内升温至60℃,保持此温度三分钟,微波管内的压力不大于20个大气压。步骤3)降温到40℃后,从微波反应器中取出微波管,在常压下将微波反应管内的物质进行过滤,保留滤液,滤液在旋蒸仪中旋蒸除去溶剂,得到白色粉末状产物,即为褪黑素环糊精包合物。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含有褪黑素环糊精包合物、茶多酚、绿原酸、大豆异黄酮、王不留行黄酮苷,它们具有镇痛、催眠、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炎、抗病毒、催乳的作用,从而发挥催奶及防治家畜隐性乳房炎的功效。灌服褪黑素环糊精包合物,血液中褪黑素迅速提高,且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可以从体液和细胞免疫方面提高家畜机体免疫力,对氧化应激引起的乳腺上皮细胞损伤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茶多酚也有缓解乳腺上皮细胞损伤,提高细胞存活率,抑制细胞凋亡,进而抑制乳腺炎性反应。绿原酸具有抗炎活性、抗氧化活性、抗病毒活性、抗肿瘤活性和神经保护效应。褪黑素环糊精包合物、茶多酚和绿原酸配伍使用,起到先后协同和功能协同的功效。大豆异黄酮和王不留行黄酮苷均具有抗氧化、类雌激素作用以及促进细胞增殖和乳蛋白合成等多种生物活性和功能,5种配合使用具有叠加效应。其中褪黑素环糊精包合物:褪黑素的水溶度0.66%-0.88%,褪黑素环糊精包合物的水溶度达6.6%-8.8%,增强了水溶性,具备了缓释性和稳定性;褪黑素环糊精包合物具有催眠、免疫调节作用、调节繁殖周期和生殖活动、抗氧化作用、抗肿瘤作用和抗衰老作用等。大豆异黄酮:具有抗氧化、类雌激素作用以及促进细胞增殖和乳蛋白合成等多种生物活性和功能。王不留行黄酮苷:促进雌激素分泌、促进乳蛋白合成、促进细胞增殖和抗氧化功能。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具有抗菌、抗衰老和抗癌等生物活性。绿原酸:具有抗炎活性、抗氧化活性、抗病毒活性、抗肿瘤活性和神经保护效应。吐温80:作为溶液的分散剂使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催奶及防治家畜隐性乳房炎的生物活性制剂,其原料是按照以下组份组成:褪黑素环糊精包合物3.85g、吐温805ml、酒精474ml、大豆异黄酮1.7g、王不留行黄酮苷8.3g、茶多酚11.0g、绿原酸12.5g、注射用水、稀盐酸。一种制备催奶及防治家畜隐性乳房炎的生物活性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用容器量取酒精,该处的酒精为溶剂,在酒精中加入吐温80搅拌使两者混合均匀。步骤2)、在步骤1)所得的溶液中依次加入褪黑素环糊精包合物、大豆异黄酮、王不留行黄酮苷、茶多酚和绿原酸,搅拌使其完全溶解。步骤3)、在步骤2)所得溶液中加注射用水定容至1000ml,用稀盐酸调节溶液的ph至4.0,然后将溶液混合均匀,0-40c条件下冷藏24h,滤过,灌封,1100c灭菌消毒20分钟,既得最终产品。其中催奶及防治家畜隐性乳房炎的生物活性制剂,所述褪黑素环糊精包合物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1)称取褪黑素93mg和2-羟丙基-β-环糊精0.617g,两者的物质的量比例为1:1,将两种反应物放置于一个30ml微波反应管中,再加入等比例的乙醇和水,各5ml;步骤2)把微波反应管放入微波反应器中,设置的反应条件为:一分钟内升温至40℃,保持此温度一分钟;然后一分钟内升温至60℃,保持此温度三分钟,微波管内的压力为20个大气压;步骤3)降温到40℃后,从微波反应器中取出微波管,在常压下将微波反应管内的物质进行过滤,保留滤液,滤液在旋蒸仪中旋蒸除去溶剂,得到白色粉末状产物0.5g,即为褪黑素环糊精包合物。褪黑素环糊精包合物在作为本发明中的配料按照比例添加即可。实施例2:一种催奶及防治家畜隐性乳房炎的生物活性制剂,其原料是按照以下组份组成:褪黑素环糊精包合物6.0g、吐温8010ml、酒精674ml、大豆异黄酮4.2g、王不留行黄酮苷11.0g、茶多酚27.5g、绿原酸20.5g、用注射用水定容至1000ml、稀盐酸。实施例3:一种催奶及防治家畜隐性乳房炎的生物活性制剂,其原料是按照以下组份组成:褪黑素环糊精包合物5g、吐温807ml、酒精580ml、大豆异黄酮2.7g、王不留行黄酮苷9.5g、茶多酚16.5g、绿原酸14g、用注射用水定容至1000ml、稀盐酸。实施例4:一种催奶及防治家畜隐性乳房炎的生物活性制剂,其原料是按照以下组份组成,褪黑素环糊精包合物5g、吐温807ml、酒精550ml、大豆异黄酮9.5g、王不留行黄酮苷10.8g、茶多酚26.3g、绿原酸18.2g、用注射用水定容至1000ml、稀盐酸。实施例5:催奶及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生物活性制剂试验研究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在郑州市黄河滩区奶牛场,选择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期等相近的奶牛,通过乳汁体细胞监测后,选择牛奶体细胞20-60万/ml20头,61-100万/ml20头,95.82±6.17万/ml10头,随机各分成对照组、灌服组和治疗组,研究生物活性制剂降低体细胞,提升产奶量和治疗隐性乳房炎的作用效果。灌服组每天上午8:00逐头灌服240ml(灌服前稀释至500ml),连续灌服4天。隐性乳房炎治疗组每天上午8:00逐头灌服320ml(灌服前稀释至500ml),连续灌服5天。采用tmr日粮(全混合日粮)饲喂,分别于6:00、12:00和18:00集中饲喂3次,然后奶牛进入运动场活动、自由饮水。1.2牛奶样品采集按照dhi要求进行样品采集与处理。1.3体细胞数、电导率、ph值测定和隐性乳房炎诊断牛奶中的体细胞数测定仪器为milkscanft+fc乳成分及体细胞计数自动测定仪,测定体细胞数和电导率,测定地点为河南省dhi测定中心,ph值采用ph-20标准型ph计测定,隐性乳房炎诊断按照cmt诊断说明书进行,并按其标准对结果进行判定。1.4统计分析数据统计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所有数据结果用平均数±sd表示。2结果与分析2.1生物活性制剂对奶牛产奶中体细胞数的影响表1.灌服生物活性物质对20-60万/ml体细胞奶牛的影响注:与对照组比较,同列数据间标含有字母a表示差异显著(p<0.05),未标注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表2.灌服生物活性物质对61-100万/ml体细胞奶牛的影响注:与对照组比较,同列数据间标含有字母a表示差异显著(p<0.05),未标注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从表1可以看出,灌服第4天以后,试验牛体细胞数显著降低,牛奶中的体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第七天体细胞数降至20万/ml以下。从表2可以看出,灌服第4天以后,试验牛体细胞数显著降低,牛奶中的体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第六天体细胞数降至50万/ml以下。2.2生物活性制剂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表3.灌服生物活性物质对(20-60万/ml)奶牛产奶量的影响项目牛头数第0天第5天第10天对照组1028.87±4.2129.52±3.0928.81±2.98灌服组1026.96±4.1232.91±3.54a35.04±3.55a注:与对照组比较,同列数据间标含有字母a表示差异显著(p<0.05),未标注字母(或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表4.灌服生物活性物质对(60-100万/ml)奶牛产奶量的影响项目牛头数第0天第5天第10天对照组1026.90±4.0727.06±3.5426.26±3.25灌服组1024.12±3.7630.02±3.99a29.74±3.75a注:与对照组比较,同列数据间标含有字母a表示差异显著(p<0.05),未标注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从表3可以看出,灌服生物活性物质对(20-60万/ml)奶牛产奶量有明显影响。灌服组第5天、第10天产奶量明显提高,第5天、第10天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从表4可以看出,灌服生物活性物质对(60-100万/ml)奶牛产奶量有明显影响。灌服组第5天、第10天产奶量明显提高,且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2.3生物活性制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治疗效果表5生物活性制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从表5可以看出,利用生物活性制剂体细胞明显下降,第五天降至20万以下;电导率和ph值降至正常范围,cmt试剂检测显示隐性乳房炎第五天转阴。结论:利用褪黑素环糊精包合物、大豆异黄酮、王不留行黄酮苷、茶多酚、绿原酸等制成生物活性制剂,选择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期等相近的奶牛,研究生物活性制剂降低体细胞,提升产奶量和治疗隐性乳房炎的作用效果。通过试验,灌服生物活性制剂4天后,显著降低牛奶体细胞在20-60万/ml和61-100万/ml范围试验奶牛的体细胞数(p<0.05),牛奶体细胞在20-60万/ml范围试验奶牛第七天体细胞数降至20万/ml以下,牛奶体细胞在60-100万/ml范围试验奶牛第六天体细胞数降至50万/ml以下,试验5天-10天产奶量显著提高(p<0.05);利用生物活性制剂治疗隐性乳房炎试验,结果显示:牛奶体细胞数明显下降,第五天降至20万以下,电导率和ph值降至正常范围,cmt试剂检测显示隐性乳房炎第五天转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