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监测系统的血管损伤确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77111发布日期:2018-10-16 20:10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监测系统的血管损伤确定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监测系统的血管损伤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测量血压的技术已经有使用超声波等来测量血流、血管直径和血压的装置、以及测量血管的弹性模量的装置。使用超声回波跟踪方法对测量部位的血管直径变化进行测量,并且用加压血压计(袖带型血压计)测量最高血压和最低血压,已经是流行的技术。

血管是在身体内部的,手术艰难:很难确定损伤点,手术时一般要打开一片区域以接触到血管,最终确定血管损伤点;影响大,涉及面广;一旦主要血道损伤,可能身体几个组织器官受影响,即便一些比较大的血管受损,也可能伤及一个或数个组织,对患者而言影响极大,很难承受;所以准确的确定血管的损伤点,对于广大患者以及医生而言有极重大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监测系统的血管损伤确定方法,更加容易准确确定比较大的血管,具体而言是组织间的血管,的损伤点,达到方便、高效的理想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带监测系统的血管损伤确定方法,所述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血管临近的多个血压探测装置,每个血压探测装置均包括用于检测血液流动速度的测速模块,用于监测血液流动压力的血压监测模块,用于控制止血钳等类似机构的止血钳控制模块,处理器,处理器接收测速模块、血压监测模块采集的数据并将数据处理后通过通信模块上传给中心计算机,同时通信模块将接收到的中心计算机的命令经过处理发送给止血钳控制模块,止血钳控制模块可以控制相应的止血钳等类似机构的闭合以及打开;

中心计算机找出损伤位置后,将路径中的损伤点信息发送给止血钳控制模块以及医护控制中心,止血钳控制模块将指令相应止血钳等类似机构闭合,医护控制中心组织修复血管;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中心计算机根据人体组织的实际情况生成血管拓扑图,每一组织对应一个节点;获取图中各节点的坐标,获取各节点间路段长度;

步骤二:中心计算机根据血压探测装置实时传送上来的信息,搜寻损伤血管;判断方法为:以临近器官或主要血管为起点,探测是否有方向上同一管线的相邻俩个血压探测装置测得流速值相差是否超过一个阙值;如果有则进入步骤三;否则,结束;

步骤三:判断步骤二中所述相邻俩个血压探测装置测得血压值相差是否超过一个阙值,如果是,以上述俩个血压探测装置为中心,一步步往外搜寻血压探测装置;

则血管在临近可能损伤,进一步扩大考察范围;

步骤四:计算这些血压探测装置的血流、血压差值,计算方法为:在每一血流方向上,每临近俩个血压探测装置的流速差值、血压差值;

步骤五:在某一方向上,每临近俩个血压探测装置的流速差值、血压差值是否越来越大;若是,在这个方向上继续往外(远)探寻,直至每临近俩个血压探测装置的流速差值、血压差值越来越小;

步骤六:确定损伤点:在临近俩个血压探测装置的流速差值、血压差值最大处对应的俩个血压探测装置之间,就是血管损伤发生处;

步骤七:将步骤六所得俩个血压探测装置的坐标、流速、血压等信息发送给医护控制中心,医护控制中心组织修复手术,结束。

所述血压探测装置与其控制的止血钳等类似机构临近设置。

所述血压探测装置可安装在血管外侧或内侧。

所述血压探测装置在同一管线内同一流向起码安装有2个。

所述每个损伤确定装置均对应有唯一的ip地址。

血管交叉点处对应安置有血压探测装置;路径俩侧匀距离安置有血压探测装置。

所述拓扑图中每对节点间的路段的权重为对应实际血管的长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够及时、方便、准确的探测血管损伤,实现了手术路径最小化;能够极大的减少手术的风险与成本,降低了手术的难度,使得手术更加容易;降低医患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示意图显示血压探测装置;

图2为一流程图显示损伤确定方法;

图中,12通信模块,13测速模块,14血压监测模块,15止血钳控制模块,16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例中的血压探测装置设置在血管临近,以清晰探测到体内具体位置处的血压等信息为要,匀距离测得血压等信息,同一血管同一流向起码放置俩个血压探测装置,一根血管被若干个这样的装置探测。每个装置有一个唯一的地址。

一血压探测装置均包括一测速模块13,用于检测血液流动速度的,一血压监测模块14,用于监测血液流动压力的,止血钳控制模块15,用于控制止血钳等类似机构的,处理器16,处理器16接收测速模块13、血压监测模块14采集的数据并将数据处理后,通过通信模块12上传给中心计算机,测速模块13、血压监测模块14获得是否有方向上同一管线的相邻俩个血压探测装置测得流速、血压差值超过一个阙值,如果有,则继续探测,直到找出损坏点;

同时通信模块12将接收到的中心计算机的命令经过处理发送给止血钳控制模块15,止血钳控制模块15可以控制相应的止血钳等类似机构的闭合以及打开;完成相应的控制任务。这些模块都可以利用现有技术实现,血压探测装置借助这些模块将这些功能组合到了一起。

中心计算机找出损伤位置后,将路径中的损伤点信息发送给止血钳控制模块15以及医护控制中心,止血钳控制模块15将指令相应止血钳等类似机构闭合,医护控制中心组织修复血管;

图2为显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损坏确定方法。

步骤一:中心计算机根据人体组织的实际情况生成血管拓扑图,每一组织对应一个节点;获取图中各节点的坐标,获取各节点间路段长度;

有了坐标,便于找到对应的位置;

步骤二:中心计算机根据血压探测装置实时传送上来的信息,搜寻损伤血管;判断方法为:以临近器官或主要血管为起点,探测是否有方向上同一管线的相邻俩个血压探测装置测得流速值相差是否超过一个阙值;如果有则进入步骤三;否则,结束;

有方向上同一管线的相邻俩个血压探测装置测得流速值相差是否超过一个阙值,说明可能出现血管损伤;

步骤三:判断步骤二中所述相邻俩个血压探测装置测得血压值相差是否超过一个阙值,如果是,以上述俩个血压探测装置为中心,一步步往外搜寻血压探测装置;

相邻俩个血压探测装置测得血压值相差也超过一个阙值,则血管在临近损伤可能性加大,进一步扩大考察范围;

则血管在临近可能损伤,进一步扩大考察范围;

步骤四:计算这些血压探测装置的血流、血压差值,计算方法为:在每一血流方向上,每临近俩个血压探测装置的流速差值、血压差值;

步骤五:在某一方向上,每临近俩个血压探测装置的流速差值、血压差值是否越来越大;若是,在这个方向上继续往外(远)探寻,直至每临近俩个血压探测装置的流速差值、血压差值越来越小;

考察临近的流速差值、血压差值,看其有没有越来越大的变化规律,若有则接近损伤点,差值后来越来越小,发生转变,则转变处为血管的损伤处。

步骤六:确定损伤点:在临近俩个血压探测装置的流速差值、血压差值最大处对应的俩个血压探测装置之间,就是血管损伤发生处;

确定俩个血压探测装置的坐标,俩个血压探测装置之间,就是血管损伤发生处

步骤七:中心计算机给相应血管钳控制模块发送闭合指令;

血管损伤发生处的俩边的俩个血压探测装置控制的血管钳等机构闭合。

步骤八:将步骤六所得俩个血压探测装置的坐标、流速、血压等信息发送给医护控制中心,医护控制中心组织修复手术,结束。

医护控制中心根据俩个血压探测装置的坐标、流速、血压等信息组织修复手术,维护完毕后,俩边的俩个血压探测装置的血管钳重新打开,结束。

对于主要血管管道的定损,协同超声波监测,效果非常显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