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互联网智能按摩骨科夹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8132发布日期:2018-10-16 20:16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互联网智能按摩骨科夹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固定伤筋、断骨部位的骨头支具夹板、支具。



背景技术:

在四肢、脊柱、颈椎、腰椎、脚踝的骨骼、筋受伤时,通常需要进行固定以减少疼痛并加速复原。

现代的医疗手段中,通常在患处以石膏进行固定,然而,石膏拆换较为麻烦,而且其发热容易烫伤用户。

支具作为石膏的替代物,其同样可像石膏那样固定,并且其可自由拆卸的特点使用户更加舒适。

最原始的方式是找两个板子将患处固定,并包扎绷带,以便进一步固定。此种方式通常为紧急治疗的用途。

上述方式均为西医的医疗方式。

而中医在骨骼、筋受伤时,通常采用的是按摩、正骨的手法来促进血液循环、祛除组织淤血,但需要强调的是,此时的按摩切不可使受伤的骨骼、关节受力和运动,以免骨骼再次断裂或关节的筋进一步拉伤。因此,此时的按摩仅限于表皮、脂肪层面的按摩以便舒筋活血。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将上述中医按摩和西医固定相结合的按摩骨科夹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述中医按摩和西医固定相结合中西医结合的智能按摩骨科夹板。

本发明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互联网智能按摩骨科夹板,包括

筒体,其两端均设有环形的端盖;

第一支撑环,其外圆周面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筒体的内圆周面上,其外圆周面的靠近筒体的外端的一侧设有环形齿条,所述环形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端盖的内表面固定;

敲打部,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输出轴、第一凸轮、第一辊子、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销轴、第二销轴、敲打杆、第一导轨、第一滑块,所述第二电机的朝向所述筒体的外侧的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环的朝向筒体的内侧的表面固定,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凸轮的大头的圆心固定,所述第一辊子沿所述第一凸轮的外圆周面滚动,所述第一辊子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通过第一销轴和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环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所述第一导轨沿所述敲打杆的长度方向配置,所述敲打杆的端部通过所述第二销轴和轴承安装所述第一凸轮的小头的圆心处;

夹板部,其包括罩体、填充体、第三卡销、第二支撑环、第一弹簧、第一长圆孔,至少两个罩体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筒体的轴向配置,所述罩体内表面设有填充体,所述罩体的靠近所述筒体的端部的端面设有第三卡销,所述第三卡销沿第二支撑环开设的第一长圆孔移动,所述第一长圆孔内与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卡销固定,所述第二支撑环与所述端盖的内表面固定;

服务器,其与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的电源模块连接;

用户终端,其与所述服务器无线连接。

本发明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互联网智能按摩骨科夹板,其中所述罩体为至少3个并沿所述筒体的轴向方向排列,至少3个罩体均与同一第三卡销固定。

本发明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互联网智能按摩骨科夹板,其中所述第三卡销为长方体形。

本发明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互联网智能按摩骨科夹板,其中所述第三卡销为圆柱体。

本发明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互联网智能按摩骨科夹板,其中所述填充体包括海绵块和中药层,所述海绵块为截面的月牙形的板状体,所述海绵块的内圆周面设有中药层,所述中药层由如下成分按重量份数制成:

酒精30份、凡士林40份、蜂蜜20份、橄榄油2份、核桃油1份、骨碎补13份、千年健12份、蛇床子12份、地木耳12份、大腹皮4份、槟榔5份、石菖蒲3份、接骨木4份、济州岛五味子10份、淫羊藿5份、独活3份、玄参3份、地榆4份、乳香2份、狗脊2份、济州岛马骨粉2份、三七3份、穿山甲4份、马钱子3份、薄荷2份、冰片4份、迷迭香1份、蜈蚣0.3份、全蝎0.3份、土鳖虫0.2份,叔丁醇-丙二醇0.0045份、戊唑醇0.0098份;

上述中药层通过如下方法制成:

s100、制备第一药粉:将上述骨碎补、千年健、蛇床子、地木耳、大腹皮、槟榔、石菖蒲、接骨木、济州岛五味子、淫羊藿、独活、玄参、地、乳香、狗脊、济州岛马骨粉、三七、穿山甲、马钱子、薄荷、冰片、迷迭香炒去潮气后粉碎,过80目筛,混合均匀后制得第一药粉;

s200、制备第二药粉:将上述蜈蚣、全蝎、土鳖虫炒去潮气后粉碎,过200目筛,混合均匀后制得第二药粉;

s300、制备第一药剂:将上述第一药粉加入十倍重量的水,以文火熬制2小时,停止加热;

s400、制备第二药剂:将上述第一药剂中加入蜈蚣、全蝎、土鳖虫,搅拌均匀并冷却至室温,放置在阴凉处48小时,制得第二药剂;

s500、制备基质:将上述酒精、凡士林、蜂蜜、橄榄油、核桃油混合均匀置于容器中,加热至沸点,停止加热,制得基质;

s600、制备中药层:将上述基质内加入第二药剂、叔丁醇-丙二醇、戊唑醇,搅拌均匀,冷却至60℃时,涂抹至所述海绵块的内表面上,冷却至室温后制得中药层。

本发明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互联网智能按摩骨科夹板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互联网智能按摩骨科夹板以西医的固定止痛、止损的医疗概念为前提,以夹板部对骨折、伤筋处进行固定,并且,以中医的按摩理论为辅助,采用了可旋转地敲打、揉捏、震动夹板部的敲打部可操作体,配合了服务器、用户终端的云控制,使得中西医结合现代的互联网智能技术实现远程控制,为用户骨折、伤筋处作出一个更好的、恢复速度更快、按摩风险更低的中西医结合的互联网智能按摩骨科夹板。其中,旋转的敲打部不仅可以敲打、揉动罩体,而且还可在各个罩体之间的露出人体的缝隙中,以一长条的第一凸轮、敲打杆来共同的按摩、敲打、揉捏患者的皮肤和经络,特别是第一凸轮的刮擦、抠的手法可更好的刺激皮肤和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祛除淤血,从而达到活血化瘀,促进人体修复的现象。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互联网智能按摩骨科夹板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互联网智能按摩骨科夹板的第一运动状态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互联网智能按摩骨科夹板的第二运动状态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参见图4、5,本发明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互联网智能按摩骨科夹板包括

筒体100,其两端均设有环形的端盖101;

第一支撑环200,其外圆周面通过第一轴承210安装在所述筒体100的内圆周面上,其外圆周面的靠近筒体100的外端的一侧设有环形齿条201,所述环形齿条201与第一齿轮202啮合,所述第一齿轮202与第一电机203的输出轴固定,所述第一电机203与所述端盖101的内表面固定;

参见图1、2、3,敲打部300,其包括第二电机301、第二输出轴302、第一凸轮303、第一辊子304、第一连杆305、第二连杆306、第一销轴307、第二销轴308、敲打杆309、第一导轨310、第一滑块311,所述第二电机301的朝向所述筒体100的外侧的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环200的朝向筒体100的内侧的表面固定,所述第二电机301的第二输出轴302与所述第一凸轮303的大头的圆心固定,所述第一辊子304沿所述第一凸轮303的外圆周面滚动,所述第一辊子304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杆305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305的中部通过第一销轴307和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环200上,所述第一连杆30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306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0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311固定,所述第一滑块311沿所述第一导轨310移动,所述第一导轨310沿所述敲打杆309的长度方向配置,所述敲打杆309的端部通过所述第二销轴308和轴承安装所述第一凸轮303的小头的圆心处;

夹板部400,其包括罩体401、填充体402、第三卡销403、第二支撑环404、第一弹簧405、第一长圆孔406,至少两个罩体401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筒体100的轴向配置,所述罩体401内表面设有填充体402,所述罩体401的靠近所述筒体100的端部的端面设有第三卡销403,所述第三卡销403沿第二支撑环404开设的第一长圆孔406移动,所述第一长圆孔406内与所述第一弹簧405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一弹簧40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卡销403固定,所述第二支撑环404与所述端盖101的内表面固定;

服务器,其与所述第一电机203、第二电机301的电源模块连接;

用户终端,其与所述服务器无线连接。

本发明以西医的固定止痛、止损的医疗概念为前提,以夹板部400对骨折、伤筋处进行固定,并且,以中医的按摩理论为辅助,采用了可旋转地敲打、揉捏、震动夹板部400的敲打部300可操作体,配合了服务器、用户终端的云控制,使得中西医结合现代的互联网智能技术实现远程控制,为用户骨折、伤筋处作出一个更好的、恢复速度更快、按摩风险更低的中西医结合的互联网智能按摩骨科夹板。

其中,旋转的敲打部300不仅可以敲打、揉动罩体401,而且还可在各个罩体401之间的露出人体的缝隙中,以一长条的第一凸轮303、敲打杆309来共同的按摩、敲打、揉捏患者的皮肤和经络,特别是第一凸轮303的刮擦、抠的手法可更好的刺激皮肤和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祛除淤血,从而达到活血化瘀,促进人体修复的现象。

其中本发明的筒体100、第一支撑环200、第二支撑环404,及其他环体均可为c型环,其两端通过卡扣连接,以方便用户的佩戴和摘落。当然,本发明也可由填充体402的弹性和敲打部300的压缩性,将其内径制作的略大于患者的四肢、头路、甚至肩膀,再通过敲打部300将其压缩至能固定四肢、颈椎、腰椎、脊椎的效果。

图中的人体可包括四肢、脊柱、颈椎、腰椎、脚踝。

此处,敲打杆309的可为长度方向沿所述筒体100的轴向配置的板状体,或多个串连在一起的共同固定在第二连杆306、第二销轴308上的杆状体。

此处,第一凸轮303的可为长度方向沿所述筒体100的轴向配置的柱状体,或多个串连在一起的共同固定在第二连杆306、第二销轴308上的片状体。

本发明通过上述用户终端、服务器智能化地控制第一电机203、第二电机301的转动,使得敲打部300的敲打杆309、第一凸轮303的敲打罩体401和人体的频率可控,并且,敲打杆309、第一凸轮303沿所述筒体100的旋转速度可调。

其中,所述罩体401的数量可为2、3、4、5、6、7、8、9、10个。

其中,所述填充体402可由以下任意一种材料制成:海绵、乳胶枕上的乳胶、丁晴橡胶、塑料、陶瓷、硅胶、石膏。

其中,所述罩体401的可为月牙形、弓形、或弧形片状体,其外圆周面的圆心位于所述筒体100轴线上。所述罩体401的外圆周面或外表面用于与所述敲打部300的第一凸轮303或敲打杆309接触。

其中,所述第一销轴307与所述第一连杆305固定,所述第一销轴307安装在轴承上,所述轴承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环200上。

其中,所述第二销轴308与所述敲打杆309的端部固定,所述第二销轴308安装轴承上,所述轴承固定在所述第一凸轮303上。

其中,所述敲打杆309的靠近筒体100的端部的侧面或远离筒体100的端部的侧面配置有第一导轨310,也就是说,第一导轨310配置在敲打杆309的非敲打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导轨310可为直线的燕尾形凹槽,所述第一滑块311可为燕尾形滑块,所述燕尾形滑块沿所述燕尾形凹槽内移动,以致于第一滑块311不会从第一导轨310上脱落。

当然,所述第一滑块311可由永磁铁支撑,所述第一导轨310也可由永磁铁或铁制成,以致于第一滑块311不会从第一导轨310上脱落。

其中,所述第一辊子304可由永磁铁制成,所述第一凸轮303的外圆周面配置有由铁制成的环绕在第一凸轮303的外圆周面的铁环,以使第一辊子304可在各种方向下沿第一凸轮303的外圆周面滚动。

当然,所述第一辊子304的外圆周面可设有燕尾形滑块,所述第一凸轮303的外圆周面配置有环形开设的燕尾形凹槽,所述燕尾形滑块沿所述燕尾形凹槽移动,以使第一辊子304一直贴合所述第一凸轮303的外圆周面的转动的轨迹而移动。

其中,图4、5中的附图标记敲打杆309仅仅作为一个运动状态下的实例,其有可能也代表或指代敲打部(300)或第一凸轮(303)。

其中,所述筒体100与所述第一支撑环200同轴配置。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环200、第一轴承210可沿所述筒体100的两端对称设置;当然,与其配合的环形齿条201、第一齿轮202、第一电机203也可沿所述筒体100的两端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罩体401为至少3个并沿所述筒体100的轴向方向排列,至少3个罩体401均与同一第三卡销403固定。

本发明通过同一第三卡销403来固定至少3个罩体401,可使至少三个罩体401及其固定的填充体402来分段支撑人体,从而有助于人体的通风透气,防止痱子、皮炎的发生。

优选地,所述第三卡销403为长方体形。

此种形状的第三卡销403在第一长圆孔内移动时,可使罩体401不旋转。

优选地,所述第三卡销403为圆柱体。

此种形状的第三卡销403在第一长圆孔406内移动时,可使罩体401旋转,并通过第一弹簧405进行旋转复位和移动复位。

优选地,所述填充体402包括海绵块和中药层,所述海绵块为截面的月牙形的板状体,所述海绵块的内圆周面设有中药层,所述中药层由如下成分按重量份数制成:

酒精30份、凡士林40份、蜂蜜20份、橄榄油2份、核桃油1份、骨碎补13份、千年健12份、蛇床子12份、地木耳12份、大腹皮4份、槟榔5份、石菖蒲3份、接骨木4份、济州岛五味子10份、淫羊藿5份、独活3份、玄参3份、地榆4份、乳香2份、狗脊2份、济州岛马骨粉2份、三七3份、穿山甲4份、马钱子3份、薄荷2份、冰片4份、迷迭香1份、蜈蚣0.3份、全蝎0.3份、土鳖虫0.2份,叔丁醇-丙二醇0.0045份、戊唑醇0.0098份;

上述中药层通过如下方法制成:

s100、制备第一药粉:将上述骨碎补、千年健、蛇床子、地木耳、大腹皮、槟榔、石菖蒲、接骨木、济州岛五味子、淫羊藿、独活、玄参、地、乳香、狗脊、济州岛马骨粉、三七、穿山甲、马钱子、薄荷、冰片、迷迭香炒去潮气后粉碎,过80目筛,混合均匀后制得第一药粉;

s200、制备第二药粉:将上述蜈蚣、全蝎、土鳖虫炒去潮气后粉碎,过200目筛,混合均匀后制得第二药粉;

s300、制备第一药剂:将上述第一药粉加入十倍重量的水,以文火熬制2小时,停止加热;

s400、制备第二药剂:将上述第一药剂中加入蜈蚣、全蝎、土鳖虫,搅拌均匀并冷却至室温,放置在阴凉处48小时,制得第二药剂;

s500、制备基质:将上述酒精、凡士林、蜂蜜、橄榄油、核桃油混合均匀置于容器中,加热至沸点,停止加热,制得基质;

s600、制备中药层:将上述基质内加入第二药剂、叔丁醇-丙二醇、戊唑醇,搅拌均匀,冷却至60℃时,涂抹至所述海绵块的内表面上,冷却至室温后制得中药层。

本发明以骨碎补、千年健、蛇床子、地木耳、大腹皮、槟榔、石菖蒲、接骨木、济州岛五味子、淫羊藿、独活、玄参、地、乳香、狗脊、济州岛马骨粉、三七、穿山甲、马钱子、薄荷、冰片、迷迭香合为君,从而达到舒筋活血、益气去湿、打通经络的效果,以蜈蚣、全蝎、土鳖虫作为药引,增加药性。叔丁醇-丙二醇、戊唑醇以其西医的化学性质,加入本配方后可明显延长本中药层的药效,并且,使中药层的药效更加快速;本发明以酒精、凡士林、蜂蜜、橄榄油、核桃油作为基质,可延长药效并且提高中药层的起效时间。

病理实验

吕某,女,24岁,右侧小臂骨折,初始状态疼痛难忍,需要服用口服止痛药止痛,使用带有中药层的本发明后,相比于传统的夹板、支具、石膏而言,疼痛感有明显降低,在患者的右侧小臂因长时间不活动而产生麻痹的感觉时,通过用户终端、服务器控制第一电机203、第二电机301的转动,实现被固定部位的表皮层面的按。最终,骨折处在60天左右即无疼痛感,也无愈合偏离的现象,并且佩戴本发明的期间,无不良反应,每次佩戴本重要层的时候均体验舒适。

张某,男,51岁,长期颈椎病患者,每天使用本发明按摩15分钟,佩戴本发明一个月之后,明显感觉颈椎疼痛次数降低,并且,通过用户终端、服务器控制第一电机203、第二电机301的转动,以实现颈椎的按摩、敲打、揉捏,从而增加舒适感。佩戴本发明3个月后,颈椎疼痛的频率由每天多次,下降到每周2~3次。坚持半年后,并无反弹的现象。

李某,女,49岁,新疆人,腰椎间盘凸出3年,每天使用本发明按摩腰椎15分钟,一个月后,起身、坐下、举东西时明显感觉腰椎有力。

实验数据

现将某医院的小腿骨折的患者200人中,随机抽取100人为实验组,其使用带有中药层的本发明;另一组为对照组,其采用传统的石膏固定;两组患者均为每天佩戴。其中,使用本发明的患者每天在患处按摩15分钟,其恢复结果如下所示:

通过上述实验可知,使用带有按摩功能和中药层的本发明来固定用户的骨折、伤筋处会有更快的恢复速度,降低疼痛次数,增加佩戴舒适度,避免皮肤麻痹。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