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3566发布日期:2018-07-24 20:42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备
技术领域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制剂。
背景技术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支气管炎主要原因为病毒和细菌的反复感染形成了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当气温下降、呼吸道小血管痉挛缺血、防御功能下降等利于致病;烟雾粉尘、污染大气等慢性刺激也可发病;吸烟使支气管痉挛、黏膜变异、纤毛运动降低、黏液分泌增多有利感染;过敏因素也有一定关系。临床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呼气困难并伴有哮鸣音、咳嗽和咳痰,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加剧。支气管炎如不及时诊治,随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和气道重塑,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发绀等。有些青少年,其哮喘症状表现为运动时出现胸闷、咳嗽和呼吸困难,为临床常见病。目前临床治疗主要是应用激素等方法控制,不仅费用高,且易复发,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及精神负担。香麻寒喘贴是目前市场在售的药物,可用来治疗小儿支气管炎、哮喘等症状,具备疗效好,毒副作用低等优点,相应的专利也有记载;该药物的疗效还有待提升,申请人对该药物进行了不断的改进,以提升其疗效。其中,专利技术“cn2013103914698,一种香麻寒喘贴及其制备工艺”和“cn2015101716371,一种香麻寒喘贴的应用及其检测方法”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主要通过添加多种原料药,其效果优于已知药物,但是存在原料种类多,药理作用不明确以及成本高等缺陷;专利技术“cn2017109499108”对现有的香麻寒喘贴的工艺进行了改进,避免了蒸馏时间过久会导致苦苷、总黄酮及总酚酸含量的破坏造成的药效损失;在该专利技术的基础上,申请人继续对贴剂进行了改进。技术实现要素: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发明进行了改进,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制剂。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制剂,其包括取丁香,细辛,生姜,银杏叶,麻黄,芥子,矮地茶。具体地,所述药物制剂按照如下工艺制备而得:步骤1)称取丁香33g,细辛100g,生姜200g,银杏叶200g,麻黄200g,芥子200g,矮地茶333g;步骤2)将丁香以及细辛混合,粉碎,过100目筛,生姜切片,将上述原料混合,然后添加6倍重量的水,用高速剪切机剪切30min获得浸泡液,剪切转速为2000rpm,然后蒸馏2小时,挥发油另置,提取液a及药渣备用;步骤3)取银杏叶,粉碎,过200目筛,置于反应釜中,然后添加5倍重量的85%的乙醇浸提三次,每次6h,然后合并三次浸提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得到提取液b;步骤4)将麻黄、芥子以及矮地茶混合,粉碎成200目的粉末,然后添加到反应釜中,再添加5倍重量的水,搅拌均匀,加热至70℃,并且控制压强为1mpa,保温保压30min,然后降至常压常温,过滤收集提取液c,滤渣备用;步骤5)将步骤4)所得滤渣和与步骤1)所得药渣合并,加6倍重量的水煎煮1小时,滤过收集提取液d;合并提取液a、提取液b、提取液c以及提取液d,浓缩至密度为1.20g/ml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50%,搅匀,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密度为1.28g/ml的稠膏,然后真空冷冻干燥,过100目筛得到药物干粉;步骤6)将药物干粉制备成制剂。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称取丁香33g,细辛100g,生姜200g,银杏叶200g,麻黄200g,芥子200g,矮地茶333g。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包括:取药物干粉,加入适量的聚异丁烯压敏胶,搅拌均匀,加入占药物干粉5wt%的异丙醇、2wt%的氮酮以及步骤2)所得挥发油搅拌均匀,涂布于无纺布,烘干,分切,置于挂胶网眼无纺布上,四周加纸浆防护圈,覆盖防粘纸,以铝塑包装密封,即得。本发明的药物制剂可以为非口服途径施用的一般药剂的形式,包括贴剂、栓剂、膏剂等。优选采用贴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包括但是并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银杏叶采用简易的乙醇浸提工艺,较为简单,提取物中含有大量黄酮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抑制炎症的功能;通过添加银杏叶的醇提物,提高了药效,优于现有技术已知的产品和工艺,具备较好的应用前景,可进行下一步的临床研究。由于中药成分及各成分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通过现有方法很难获得某种特定比例成分的中药提取物。原因在于从单味中药应用到多味中药方剂的过程中,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会存在中药药效、药性以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加减现象。中药配伍后在熬制过程中,中药成分间也会存在相互作用,溶出的化学成分间会产生加减与叠加变化的现象。不同中药组合物溶出的化学成分间既可以是相互促进,也可以是相互抑制,也可以呈现出对一种成分溶出的促进作用,而对另一种成分溶出的抑制作用。各成分间的相互作用会对中药最终提取物组成会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中药以及配伍中药其提取物成分比例不同,同时,提取物的成分及成分比例也会因提取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相应的成分比例不同的提取物及不同提取部分的作用效果也会产生差异。本发明的药物制剂中,各药物提取物组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缺少银杏叶提取物,则药物整体对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显著降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技术领域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加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用于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制剂,其包括取丁香,细辛,生姜,银杏叶,麻黄,芥子,矮地茶;具体按照如下工艺制备而得:步骤1)称取丁香33g,细辛100g,生姜200g,银杏叶200g,麻黄200g,芥子200g,矮地茶333g;步骤2)将丁香以及细辛混合,粉碎,过100目筛,生姜切片,将上述原料混合,然后添加6倍重量的水,用高速剪切机剪切30min获得浸泡液,剪切转速为2000rpm,然后蒸馏2小时,挥发油另置,提取液a及药渣备用;步骤3)取银杏叶,粉碎,过200目筛,置于反应釜中,然后添加5倍重量的85%的乙醇浸提三次,每次6h,然后合并三次浸提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得到提取液b;步骤4)将麻黄、芥子以及矮地茶混合,粉碎成200目的粉末,然后添加到反应釜中,再添加5倍重量的水,搅拌均匀,加热至70℃,并且控制压强为1mpa,保温保压30min,然后降至常压常温,过滤收集提取液c,滤渣备用;步骤5)将步骤4)所得滤渣和与步骤1)所得药渣合并,加6倍重量的水煎煮1小时,滤过收集提取液d;合并提取液a、提取液b、提取液c以及提取液d,浓缩至密度为1.20g/ml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50%,搅匀,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密度为1.28g/ml的稠膏,然后真空冷冻干燥,过100目筛得到药物干粉;步骤6)取药物干粉,加入适量的聚异丁烯压敏胶(优选用量为10mg/cm2),搅拌均匀,加入占药物干粉5wt%的异丙醇、2wt%的氮酮以及步骤2)所得挥发油搅拌均匀,涂布于无纺布,烘干,分切,置于挂胶网眼无纺布上,四周加纸浆防护圈,覆盖防粘纸,以铝塑包装密封,即得。用法:外用,贴于双侧肺俞、定喘和膏肓穴。每穴一次一贴,一日一次,每次贴6小时。规则:4cm×4cm;储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对比例1不添加银杏叶,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2动物毒性试验:将实施例1制备的贴剂贴于脱去毛的家兔背部(双肺投影背部),每次贴6小时,每日贴1次,连续2周。对其血象、肺、肝、肾功能观察,未发现有毒性作用;经病理切片未发现心、肝、脾、肺、肾等器官有毒性损害。故提示临床推荐用药剂量使用安全。实施例3体外抗菌试验:分别将实施例1制备的药物干粉和对比例1的药物干粉加水溶解,再加入灭菌mh培养基,混匀后冷却备用,使得培养基中药物的最终浓度为160、80、40、20、10、5、2.5、1.25、0.625、0.313(mg/ml);同时设空白对照组。支气管炎的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气管炎克雷伯菌以及绿脓杆菌作为试验菌,于37℃恒温培养24h观察结果,并记录mic50(mg/ml)值,结果如表1所示。表1致病菌实施例1对比例1金黄色葡萄球菌2128气管炎克雷伯菌1215绿脓杆菌913结论: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的采用的药物干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气管炎克雷伯菌以及绿脓杆菌等多种支气管炎的致病菌均具有较强抑制作用,与对比例1相比差异显著。实施例4动物实验实验动物选择spf级雄性wistar大鼠80只,本公司实验动物中心提供,6周龄,体重(175±20)g,在室温、湿度30%环境中饲养1周后使用;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正常组、哮喘模型组、实施例1组、对比例1组,每组20只。建立慢性哮喘大鼠模型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参考palmans方法制备卵蛋白(ova)致敏慢性哮喘气道炎症大鼠模型。从第1天首次接受ova注射至第14天为致敏阶段,第15天到第56天为持续激发阶段(6周)。致敏阶段:第1天予大鼠腹腔注射ova和氢氧化铝混合溶液1ml(含ova10mg、氢氧化铝100mg);第8天再次腹腔注射加强致敏。激发阶段:第15天开始,将大鼠放于自备密闭雾化箱内,予1%ova溶液雾化吸入,每次30min,隔日1次,其间观察大鼠喷嚏、呼吸、口唇、腹部及活动度等反应,直到第56天雾化结束。正常组大鼠活动正常,无喘促等表现,其余各组大鼠表现为毛发暗淡、竖毛、倦怠。雾化激发时部分大鼠出现典型哮喘样发作,如呼吸急促、喘息、点头呼吸、腹部翕动、行动减少,并随着激发次数增加症状逐步加重。部分大鼠出现阵发性喷嚏,随着激发次数增加喷嚏次数增加。分组治疗第57天起对各组大鼠进行相应处理。正常组、哮喘模型组:正常喂养不做其他处理;实施例1组、对比例1:贴敷于双侧肺俞、脾俞、肾俞穴,用胶布固定到穴位上,6h后去除,每日1次,共治疗14d。指标观察及检测方法用10%水合氯醛(3.5ml/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麻醉后,消毒皮肤,打开胸腔,夹闭其右主支气管,从气管缓缓注入生理盐水4ml灌洗左肺,反复3次,离心,取其上清液并进行分装。指标观察:正常组大鼠肺泡形态规则,肺间质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肺泡腔缩小,其内见炎性细胞浸润及黏液栓,肺间质增厚;上述观察结果提示造模成功。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4、il-6、il-13含量(pg/ml)。具体结果见表2:表2组别il-4il-6il-13正常组1.64±0.2322.98±3.0625.39±5.26哮喘模型组4.23±0.6827.84±6.1734.79±6.67实施例1组1.77±0.3124.02±3.2927.13±4.89对比例1组1.96±0.4725.79±6.7529.86±4.31结论:如上表2所示,与正常组相比,哮喘模型组灌洗液中il-4、il-6、il-13含量明显升高,结合观察指标,提示造模成功。与哮喘模型组比较,实施例1组、对比例1组大鼠灌洗液中il-4、il-6、il-13含量明显降低;其中,实施例1组效果优于对比例1组,说明通过在已知配方的基础上添加银杏叶提取物,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临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创新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