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自力滚动按摩足底穴位的保健康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3115发布日期:2018-08-21 15:18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按摩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指一种基于自力滚动按摩足底穴位的保健康复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身体的保养,足底板是人体所有身体器官的反射区,因此,对足底的保养是全身的保健护理,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足底的保健护理,但目前传统的足底按摩装置,因结构简单,只具备对足底进行简单的按摩功能,不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某一种症状进行按摩的功能,不具备变化任意组合的功能,治疗效果相对较差,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保健足底穴位按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基于自力滚动按摩足底穴位的保健康复器,本发明的保健康复器可根据需要任意组合,能够针对足底穴位进行精准按摩,使用人群广,非常人性化,治疗效特别好,针对性强且无需用电绿色环保。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自力滚动按摩足底穴位的保健康复器,包括框体、与框体并列设置的支架座,框体的右侧与支架座之间形成滚轮腔,框体上设置有穴位按摩单元,滚轮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按摩滚轮,穴位按摩单元包括与足底接触的支持板、位于支持板下方的活动板以及驱动轮,支持板上对应足底各个穴位按摩点处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按摩棒,按摩棒下端面与活动板上端面相抵,驱动轮驱动活动板在框体内上下滑动,按摩滚轮通过飞轮机构与驱动轮的驱动轴连接。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飞轮机构包括飞轮外套、里芯、棘齿、平挡以及盖子,里芯一端设置有平挡,其另一端设置有盖子,飞轮外套套置在里芯上,飞轮外套的内周设有与里芯相配合的左圆弧形滚珠滚道及与盖子相配合的右圆弧形滚珠滚道,其左、右圆弧形滚珠滚道内设有滚珠,飞轮外套的内圈上制有可与棘齿相互配合的棘齿凹槽,里芯的外圆柱面上设有棘齿槽,棘齿的里端铰接于棘齿槽的一侧,其外端的内侧与棘齿槽的另一侧之间装有一弹簧。

上述的按摩滚轮为空心圆柱形,按摩滚轮的左端与飞轮机构的飞轮外套过盈配合连接,其右端通过固定轴承与支架座上的凸轴连接。

上述的驱动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框体左右两侧,驱动轴的右端穿至滚轮腔内,与飞轮机构的里芯连接。

上述的框体内壁上竖向设置有导槽,活动板上设置有引导杆,引导杆另一端连接有活动设置在导槽内的引导轴承。

上述的支持板上设置有左右脚形状轮廓线,左右脚足底各个穴位按摩点对应的通孔分别设置在左右脚形状轮廓线内,支持板上位于左右脚形状轮廓线处设置有绑带。

上述的绑带为人字形鞋面,人字形鞋面包括人字形的鞋帮面带和连接鞋帮面带前端的指间面带。

上述的按摩滚轮上设置有按摩凸体。

上述的按摩棒由圆柱形的主体与锥形的按摩头组成,框体外侧设置有用于盛放按摩棒的收集盒,收集盒上设置有与按摩棒主体适配的圆柱孔。

上述的支持板下端面位于通孔处,向下延伸出引导管。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自力滚动按摩足底穴位的保健康复器,包括包括框体、与框体并列设置的支架座,框体的右侧与支架座之间形成滚轮腔,框体上设置有穴位按摩单元,滚轮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按摩滚轮,穴位按摩单元包括与足底接触的支持板、位于支持板下方的活动板以及驱动轮,支持板上对应足底各个穴位按摩点处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按摩棒,按摩棒下端面与活动板上端面相抵,驱动轮驱动活动板在框体内上下滑动,按摩滚轮通过飞轮机构与驱动轮的驱动轴连接,可根据需要任意组合,能够针对足底穴位进行精准按摩,使用人群广,非常人性化,治疗效特别好,针对性强且无需用电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的剖视图;

图4是飞轮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图2中i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至图5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框体1、支持板11、引导管111、活动板12、驱动轮13、通孔14、按摩棒15、驱动轴16、导槽17、引导杆18、引导轴承19、支架座2、滚轮腔21、按摩滚轮22、按摩凸体23、凸轴24、飞轮机构3、飞轮外套31、里芯32、棘齿33、平挡34、盖子35、滚珠36、棘齿凹槽37、棘齿槽38、弹簧39、绑带4、鞋帮面带41、指间面带42、收集盒5。

图1至图5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基于自力滚动按摩足底穴位的保健康复器,包括框体1、与框体1并列设置的支架座2,支架座2下端与框体1通过螺钉固定,框体1的右侧与支架座2之间形成滚轮腔21,框体1上设置有穴位按摩单元,滚轮腔21内可转动的设置有按摩滚轮22,穴位按摩单元包括与足底接触的支持板11、位于支持板11下方的活动板12以及驱动轮13,支持板11设置在框体1上端,支持板11上对应足底各个穴位按摩点处设置有通孔14,通孔14内设置有按摩棒15,按摩棒15下端面与活动板12上端面相抵,驱动轮13驱动活动板12在框体1内上下滑动,驱动轮13为椭圆形,按摩滚轮22通过飞轮机构3与驱动轮13的驱动轴16连接,转动按摩滚轮22,可以使驱动轮13驱动活动板12在框体1内上下滑动,活动板12作用于按摩棒15从通孔14处伸出或回缩,对足底各个穴位按摩点进行按摩,使用时,根据说明书上带有标号的通孔14对应的穴位说明,进行按摩棒15的组合安装,按摩棒15可单独安装在某个按摩穴位点,形成对单独穴位点按摩;也可以安装在某个或多个反射区形成的穴位点组合;还可以全方位,多穴位同时安装组合,这需要根据病情进行组合,可根据需要任意组合,能够针对足底穴位进行精准按摩,使用人群广,非常人性化,治疗效特别好,针对性强且无需用电绿色环保。

实施例中,飞轮机构3包括飞轮外套31、里芯32、棘齿33、平挡34以及盖子35,里芯32一端设置有平挡34,平挡34与里芯32一体制成,其另一端设置有盖子35,飞轮外套31套置在里芯32上,飞轮外套31的内周设有与里芯32相配合的左圆弧形滚珠滚道及与盖子35相配合的右圆弧形滚珠滚道,其左、右圆弧形滚珠滚道内均设有滚珠36,飞轮外套31的内圈上制有可与棘齿33相互配合的棘齿凹槽37,里芯32的外圆柱面上设有棘齿槽38,棘齿33的里端铰接于棘齿槽38的一侧,其外端的内侧与棘齿槽38的另一侧之间装有一弹簧39,飞轮机构3可以使驱动轴16只能以一个方向旋转,保证了驱动轮能够使活动板12升高至最高点,使按摩棒15对足底穴位进行有效按摩。

实施例中,按摩滚轮22为空心圆柱形,按摩滚轮22的左端与飞轮机构3的飞轮外套31过盈配合连接,其右端通过固定轴承与支架座2上的凸轴24连接。

实施例中,驱动轴16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框体1左右两侧,驱动轴16的右端穿至滚轮腔21内,与飞轮机构3的里芯32通过螺纹连接。

实施例中,框体1内壁上竖向设置有导槽17,活动板12上设置有引导杆18,引导杆18另一端连接有活动设置在导槽17内的引导轴承19,保证了活动板12垂直升降。

实施例中,支持板11上设置有左右脚形状轮廓线,左右脚足底各个穴位按摩点对应的通孔14分别设置在左右脚形状轮廓线内,支持板11上位于左右脚形状轮廓线处设置有绑带4。

实施例中,绑带4为人字形鞋面,人字形鞋面包括人字形的鞋帮面带41和连接鞋帮面带41前端的指间面带42,使在按摩棒15对足底穴位按摩时,足底与支持板11不会分离,使按摩更充分。

实施例中,按摩滚轮22上设置有按摩凸体23,在用脚驱动时,可以对足底穴位按摩,同时增加摩擦。

实施例中,按摩棒15由圆柱形的主体与锥形的按摩头组成,框体1外侧设置有用于盛放按摩棒15的收集盒5,收集盒5上设置有与按摩棒15主体适配的圆柱孔。

实施例中,支持板11下端面位于通孔14处,向下延伸出引导管111。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使用时,根据说明书上带有标号的通孔14对应的穴位说明,进行按摩棒15的组合安装,按摩棒15可单独安装在某个按摩穴位点,形成对单独穴位点按摩;也可以安装在某个或多个反射区形成的穴位点组合;还可以全方位,多穴位同时安装组合,这需要根据病情进行组合,在安装好按摩棒15后,可以坐在椅凳上,一只脚放在相对应的脚形状轮廓线内,另一只脚用来驱动按摩滚轮22,按摩滚轮22上的按摩凸体23对该脚底进行粗略的按摩,按摩滚轮22会正反方向来回滚动,当按摩滚轮带动飞轮外套正向转动,棘齿与飞轮外套的棘齿凹槽单向啮合,棘齿的外端在弹簧的作用下抵于棘齿凹槽内的最低点,实现里芯与飞轮外套卡紧,从而带动里芯一起转动;当飞轮外套反向转动,飞轮外套的棘齿凹槽的斜面使棘齿沿每个棘齿凹槽顺序运动,实现飞轮外套与里芯的自动离合,里芯带动驱动轴与驱动轮旋转,活动板12在框体1内上下滑动,当活动板12上升时,使按摩棒15从通孔内露出作用于足底穴位点,当活动板12下降时,使按摩棒15回缩至通孔内,按摩棒15的按摩头上端部与支持板11平齐,完成一次按摩,按摩好一只脚后,只需要将保健康复器旋转180度,便可以对另一只脚进行按摩。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