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眩晕的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48298发布日期:2018-11-07 09:25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保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眩晕的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咽喉科门诊的15%。眩晕可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真性眩晕是由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假性眩晕多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觉“飘飘荡荡”,没有明确转动感。枕头是床上用品的一部分,一般由枕芯和枕套两个部分构成,枕芯需要填充材料,使枕头在使用时保持一定的高度,为满足各种不同人群睡眠或养生的需要,现在市场上出现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枕头,但是大多数功能较为单一或者只能用于睡眠使用,太阳穴位于头部两侧,按摩太阳穴可以给大脑以良性刺激,能够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并且能继续保持注意力的集中,现有的枕头无法在人们休息时对太阳穴进行按摩,人工按摩太阳穴费时费力,十分不便,而且功能单一,没有治疗眩晕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眩晕的按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眩晕的按摩装置,包括外壳、双轴电机、枕垫、蓄电池和控制开关,所述外壳的内部中空,外壳的内部设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与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双轴电机的左右两个轴伸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另一端套设有主动锥齿轮且与外壳的内壁转动连接,外壳的内部设有转轴,转轴与传动轴垂直,转轴靠近传动轴的一端套设有从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转轴的另一端与外壳的内壁转动连接,转轴的中部套设有凸轮,凸轮靠近双轴电机的一侧设有摆动杆,摆动杆与外壳的顶部转动连接,摆动杆的上端穿过外壳的顶部延伸到外壳的上方,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簧,拉簧的另一端与摆动杆固定连接,凸轮的侧壁与摆动杆的下端抵接,摆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按摩锤头,外壳的内部设有蓄电池,蓄电池与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枕垫。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枕垫的上表面分布有按摩凸起。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电池为可充电式蓄电池。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枕垫的内部填充有中药粉末。

所述的治疗眩晕的按摩装置,所述枕垫的内部填充下列重量份的中药粉末:金刚散30份、黄荆根25份、风箱树根18份、牛白藤20份、九子连环草15份、双肾藤10份,制备方法为取上述原料,粉碎,过80目筛。

金刚散为葡萄科植物三裂叶蛇葡萄的根或根皮。祛风活络,消肿解毒,止血生肌。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痈肿疔疮。本发明以根入药。

黄荆根为马鞭草料植物黄荆的根,解表,祛风湿,理气止痛,截疟,驱虫。治感冒,咳喘,风湿,胃痛,痧气腹痛,疟疾。蛲虫病。

风箱树根为茜草科植物风箱树的根或根皮。清热化湿,散瘀消肿。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肠炎,菌痢,痈肿,跌打瘀痛。

牛白藤为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牛白藤hedyotishedyotidea(dc.)merr.,以根、藤、叶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甘、淡,凉。根、藤:祛风活络,消肿止血。用于风湿关节痛,痔疮出血,疮疖痈肿,跌打损伤。

九子连环草为兰科植物虾脊兰全草或根茎。拉丁名:calanthediscolorlindl.,春、夏季花后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瘰疡;痈肿;咽喉肿痛;痔疮;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本发明以全草入药。

双肾藤为豆科羊蹄甲属植物湖北羊蹄甲bauhiniahupehanacraib,以根入药。野生品秋季挖根;栽培品于栽培3、4年后,秋季挖根,晒干。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用于防治痢疾,睾丸肿痛,阴囊湿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者将头部置于枕垫上,利用按摩凸起对头部的穴位进行按摩,利用按摩锤头反复敲击使用者的太阳穴,对太阳穴进行按摩,按摩力度均匀,按摩效果好,省去了人工按摩的麻烦,节约了人力,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另外本发明中枕垫的内部填充的中药金刚散、黄荆根、风箱树根祛风活络,消肿解毒,止血生肌为君药,牛白藤、九子连环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为臣药,双肾藤清热利湿,消肿止痛为佐使药,全方能治疗眩晕,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治疗眩晕的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治疗眩晕的按摩装置中摆动杆的俯视图。

图中:1-外壳;2-双轴电机;3-传动轴;4-转轴;5-主动锥齿轮;6-从动锥齿轮;7-凸轮;8-摆动杆;9-按摩锤头;10-拉簧;11-枕垫;12-按摩凸起;13-蓄电池;14-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1、2,一种治疗眩晕的按摩装置,包括外壳1、双轴电机2、枕垫11、蓄电池13和控制开关14,外壳1的内部中空,外壳1的内部设有双轴电机2,双轴电机2与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双轴电机2的左右两个轴伸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传动轴3,传动轴3的另一端套设有主动锥齿轮5且与外壳1的内壁转动连接,外壳1的内部设有转轴4,转轴4与传动轴3垂直,转轴4靠近传动轴3的一端套设有从动锥齿轮6,主动锥齿轮5与从动锥齿轮6啮合,转轴4的另一端与外壳1的内壁转动连接,双轴电机2运行时带动传动轴3转动,进而通过主动锥齿轮5、从动锥齿轮6带动转轴4转动,转轴4的中部套设有凸轮7,转轴4转动时带动凸轮7转动,凸轮7靠近双轴电机2的一侧设有摆动杆8,摆动杆8与外壳1的顶部转动连接,摆动杆8的上端穿过外壳1的顶部延伸到外壳1的上方,外壳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簧10,拉簧10的另一端与摆动杆8固定连接,凸轮7的侧壁与摆动杆8的下端抵接,凸轮7转动时,在拉簧10的配合下带动摆动杆8来回摆动,摆动杆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按摩锤头9,外壳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枕垫11,枕垫11的内部填充有中药粉末,中药粉末的重量比为:金刚散30份、黄荆根25份、风箱树根18份、牛白藤20份、九子连环草15份、双肾藤10份,制备方法为取上述原料,粉碎,过80目筛。枕垫11的上表面分布有按摩凸起12,使用者的头部置于枕垫11上,利用按摩凸起12对使用者的头部进行按摩,按摩锤头9的高度与使用者的太阳穴高度一致,外壳1的内部设有蓄电池13,蓄电池13与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蓄电池13为可充电式蓄电池,外壳1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14,双轴电机2通过控制开关14与蓄电池13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使用者将头部置于枕垫11上,利用按摩凸起12对头部的穴位进行按摩,调整头部的位置使按摩锤头9与使用者的太阳穴相接触,操作控制开关14,启动双轴电机2,双轴电机2运行时带动传动轴3转动,进而通过主动锥齿轮5、从动锥齿轮6带动转轴4转动,进而带动凸轮7转动,凸轮7转动时,在拉簧10的配合下带动摆动杆8来回摆动,从而带动按摩锤头9反复敲击使用者的太阳穴,对太阳穴进行按摩。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枕垫为现有技术的应用,摆动杆、按摩锤头为本申请的创新点,从而对使用者的太阳穴进行按摩,起到了一定的保健作用,而且枕垫11的内部填充有中药粉末能起到药效作用。

实施例2:本发明治疗眩晕的实验研究

2.1样品的制备: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治疗眩晕的按摩装置。

2.2共收治眩晕患者50例,年龄28-59岁,平均年龄36岁,均为门诊患者。

2.3疗效评定标准

(1)痊愈:临床症状消失。(2)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3)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4)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

2.4临床观察结果,使用上述治疗眩晕的按摩装置,治疗一个月,观察结果显示痊愈18例,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3例,有效率94%,表明本发明对于各种类型的眩晕具有显著的疗效,没有观察到任何临床不良反应,表明本发明临床应用安全、无毒副作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