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胸外科临床用手术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48019发布日期:2018-11-07 09:23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胸外科临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胸外科临床用手术床。

背景技术

胸外科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主要指食道、肺部、纵隔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乳腺外科领域也被归入这个专科,其中又以肺外科和食道外科为主。

胸外科是一个古老的学科,其形成和发展大经历了1个世纪,同时也由点滴的临床经验的积累,发展为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又与各个学科相互渗透独立体系。

现代胸外科医师无需象先驱们那样艰难地探索某一种疾病与外科治疗的关系,先人们已经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成功的或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且根据这些经验教训作出总结,形成胸部外科的基础理论。胸外科医师的培养和训练还应强调学习伴随医疗实践的全过程,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胸外科医师有其不同的学习内容,亦会在学习中不断吸收新知识,吐故纳新,使其不断成熟、更加丰满。

在胸外科临床手术时,手术床的功能性需要是十分重要的,目前的手术床其高度均是无法调节的,难以满足在实际手术过程中的需求;此外,配套使用的输液杆结构却一直未曾改变过,传统的输液杆是一直固定设置在床头的,无法进行隐藏,也存在些许可以收缩的输液杆,但是其仍无法实现完全隐藏的功能,当不需要使用时,输液杆的存在便显得有些碍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胸外科临床用手术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胸外科临床用手术床,包括床板,床板下侧固定连接有四根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包括竖直支撑柱,竖直支撑柱上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凹槽,凹槽内设置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底端与竖直支撑柱底部转动连接,第一螺纹杆下部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一侧啮合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大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穿过竖直支撑柱设置,且转轴外端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上方设置有运动柱,运动柱下部开设有开口朝下设置的第一螺纹槽,第一螺纹杆与第一螺纹槽螺纹连接,且运动柱顶端与床板下侧固定连接;所述床板下侧沿宽度方向开设有开口朝下设置的第一移动槽,第一移动槽内设有移动杆,所述第一移动槽顶端的床板上开设有开口朝下设置的第二移动槽,第二移动槽内设有两个移动块,移动块下侧均与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上开设有开口朝右设置的第二螺纹槽,第二螺纹槽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穿过床板右部延伸至床板右侧;所述移动杆下侧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有输液杆连接装置,所述输液杆连接装置包括固定框体和输液杆,固定框体左侧内部固定设有导向套筒,导向套筒与外界相连通,固定框体右侧内部固定设有限位柱,限位柱截面呈正方形,所述输液杆呈l型,输液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挂杆,输液杆的另一端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截面呈正方形,所述输液杆穿过导向套筒,且限位孔套设在限位柱外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第二移动槽和移动块均呈凸字形,移动块与第二移动槽相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导向套筒内径等于输液杆的外径。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限位柱的截面与限位孔的截面大小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凹槽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导向槽。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另一端与运动柱侧壁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支撑腿实现床板高度的调节,更加方便主刀医生的使用;将输液杆向外抽出一段长度,使限位孔与限位柱分离,然后使输液杆转动90度,使输液杆变为竖直状态后,再将输液杆向内推动,使限位孔与限位柱再次配合,则实现了输液杆的竖直设置;使用结束后,抽出输液杆反向转动90度,即可将输液杆放平,实现了输液杆的隐藏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支撑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输液杆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4中的b-b向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输液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6,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胸外科临床用手术床,包括床板1,床板1下侧固定连接有四根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包括竖直支撑柱201,竖直支撑柱201上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凹槽202,凹槽202内设置有第一螺纹杆203,第一螺纹杆203底端与竖直支撑柱201底部转动连接,第一螺纹杆203下部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204,从动锥齿轮204一侧啮合有主动锥齿轮205,主动锥齿轮205大端固定连接有转轴206,转轴206穿过竖直支撑柱201设置,且转轴206外端与电机207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203上方设置有运动柱208,运动柱208下部开设有开口朝下设置的第一螺纹槽209,第一螺纹杆203与第一螺纹槽209螺纹连接,且运动柱208顶端与床板1下侧固定连接,当需要升高床板1的高度时,启动电机207,电机207带动转轴206转动,转轴206带动主动锥齿轮205转动,主动锥齿轮205驱动从动锥齿轮204转动,从动锥齿轮204带动螺纹杆203转动,与螺纹杆203相配合的运动柱208向上带动床板1运动,从而实现了床板1高度的升高;当电机207输出轴反向转动时,则可以实现床板1高度的降低。

所述凹槽202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导向槽2010,所述导向槽2010内设置有导向杆2011,导向杆2011另一端与运动柱208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床板1下侧沿宽度方向开设有开口朝下设置的第一移动槽3,第一移动槽3内设有移动杆7,所述第一移动槽3顶端的床板1上开设有开口朝下设置的第二移动槽4,第二移动槽4内设有两个移动块5,移动块5下侧均与移动杆7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7上开设有开口朝右设置的第二螺纹槽6,第二螺纹槽6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1,所述第二螺纹杆11穿过床板1右部延伸至床板1右侧,所述第二螺纹杆1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0,所述移动杆7下侧通过连接柱8固定连接有输液杆连接装置9,输液杆连接装置9在不使用时是隐藏在床板1下方的,当需要使用输液杆903时,转动把手10,把手10带动第二螺纹杆11转动,与第二螺纹杆11相配合的移动杆7在移动块5作用下无法转动,则移动杆7只能向床板1外侧移动,从而带动输液杆连接装置9移出,方便使用输液杆903。

所述输液杆连接装置9包括固定框体901和输液杆903,固定框体901左侧内部固定设有导向套筒902,导向套筒902与外界相连通,固定框体901右侧内部固定设有限位柱904,限位柱904截面呈正方形,所述输液杆903呈l型,输液杆9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挂杆9032,输液杆903的另一端开设有限位孔9031,限位孔9031截面呈正方形,所述输液杆903穿过导向套筒902,且限位孔9031套设在限位柱904外侧,输液杆连接装置9从床板1下侧移出后,此时的输液杆903为水平状态,将输液杆903向外抽出一段长度,使限位孔9031与限位柱904分离,然后使输液杆903转动90度,使输液杆903变为竖直状态后,再将输液杆903向内推动,使限位孔9031与限位柱904再次配合,则实现了输液杆903的竖直设置;使用结束后,抽出输液杆903反向转动90度,即可将输液杆903放平,实现了输液杆903的隐藏功能。

所述第二移动槽4和移动块5均呈凸字形,移动块5与第二移动槽4相配合,移动块5只可以在第二移动槽4内移动,从而对移动杆7进行悬挂和移动。

所述导向套筒902内径等于输液杆903的外径。

所述限位柱904的截面与限位孔9031的截面大小相同。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升高床板1的高度时,启动电机207,电机207带动转轴206转动,转轴206带动主动锥齿轮205转动,主动锥齿轮205驱动从动锥齿轮204转动,从动锥齿轮204带动螺纹杆203转动,与螺纹杆203相配合的运动柱208向上带动床板1运动,从而实现了床板1高度的升高;当电机207输出轴反向转动时,则可以实现床板1高度的降低。

输液杆连接装置9在不使用时是隐藏在床板1下方的,当需要使用输液杆903时,转动把手10,把手10带动第二螺纹杆11转动,与第二螺纹杆11相配合的移动杆7在移动块5作用下无法转动,则移动杆7只能向床板1外侧移动,从而带动输液杆连接装置9移出,方便使用输液杆903;输液杆连接装置9从床板1下侧移出后,此时的输液杆903为水平状态,将输液杆903向外抽出一段长度,使限位孔9031与限位柱904分离,然后使输液杆903转动90度,使输液杆903变为竖直状态后,再将输液杆903向内推动,使限位孔9031与限位柱904再次配合,则实现了输液杆903的竖直设置;使用结束后,抽出输液杆903反向转动90度,即可将输液杆903放平,实现了输液杆903的隐藏功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