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监护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55087发布日期:2018-09-29 00:56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监护床。



背景技术:

创面(伤口)患者的愈合,除了原发病(如中风、烧伤等)的治疗、全身营养支持外,必备的条件是如何消除和减轻因身体活动受限所产生的持久重压,而一般情况下这些压力仅由少数几个身体突出点承担。因此,为了分散突出部位的压力,降低局部压强,各种器械、设备纷纷推出。水床、充气垫、沙悬浮与气悬浮治疗床等不断涌现,其中沙悬浮治疗床疗效最好,它不仅减轻局部压力,改善血液循环,还能通过气体流动,给伤口周围空气的改善及调节提供了帮助,加速了伤口的愈合。但沙悬浮治疗床疗也存在许多的缺点,如价格昂贵,太重(不易移动),需不间断的水冷却(浪费),身体接触面的冲击感(造成疼痛、影响睡眠),易受空气湿度影响而浮力不够,砂粒易外漏(严重时会损害患者气道)等。目前的气悬浮床虽能避免砂悬浮的不足,但在减轻压强方面远不及砂悬浮,更不能为伤口提供流动空气。而其他水床、充气垫的疗效更弱。

随着医疗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大家逐渐认识到:伤口的愈合需要一个适当的的温度、湿度、压力和新鲜空气做保障。而新型材料和人工智能的进步给予了我们设计一款兼备沙悬浮床和气悬浮床的优点,克服二者之不足的多功能智能监护床的坚实条件,从而为创面(伤口)患者提供科学舒适的局部康复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监护床,该多功能智能监护床能够使得患者卧床时全身均匀受力,床垫的弹性舒适度高,便于患者的康复及家庭护理,且该监护床智能化程度高,减少额外的人工作业,提高用户体验。

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智能监护床,包括床体、记忆棉床垫和控制箱体,所述床体的顶侧设置有气体腔室,所述气体腔室沿其顶部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出风孔,所述床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出风孔开闭的调节机构,所述记忆棉床垫铺设于气体腔室的上侧,所述控制箱体设置有气体管道,所述气体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气体腔室相连通;所述控制箱体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气体腔室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所述调节机构和各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气体腔室内设置有出风板和调节板,所述出风板位于所述气体腔室的顶侧,各所述出风孔设置于出风板上,所述调节板沿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出风板下侧,所述调节板设置有与所述出风孔对应的出气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气体腔室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调节板水平行程的调节开关,所述调节开关和所述调节板构成所述调节机构,且所述调节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节开关为螺纹副,所述螺纹副穿设于所述气体腔室的侧壁,且所述螺纹副与所述调节板的一侧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箱体位于所述床体的底侧,所述控制箱体设有温度控制装置、加湿器和用于输送气体的风机,所述温度控制装置与所述气体管道相连通,所述加湿器与所述气体腔室相连通,所述温度控制装置、所述加湿器和所述风机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气体腔室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加热器和冷凝器,所述加热器和所述冷凝器分别与所述气体管道相连通;所述冷凝器连接有空气压缩机和蒸发器,所述控制箱的侧部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且所述进气口设置有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箱体外壁设置有隔音保温外罩。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终端设备通讯连接,所述终端设备包括pc机或手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床体的侧部设置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且所述报警器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讯连接。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记忆棉床垫能够吸收并分解人体的压力,根据人体温度变幻不同的软硬度,准确塑造体型轮廓,带来无压力贴合感,同时给予身体有效的支撑,从而提高患者的卧床舒适度;而床垫底侧的气体腔室内设置的压力传感器能够感应得到气体腔室多个区域内的压力情况,当气体腔室各处压力值均匀且达到预设标准值时,控制器得到相应的信号从而控制调节机构开启出风孔,从而使得记忆棉床垫底部各处压力一致,压力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进而使得患者身体各处受压均匀且压力值适宜,而流动性的风也使得患者身体周边的空气流通性良好,避免患者因长时间卧床导致汗液积累而造成身体不适,避免压疮的产生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此外,该监护床采用控制器及压力传感器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额外人工劳动力且提高了该监护床的智能化程度。

2、气体腔室内设置有出风板和调节板,调节板沿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出风板下侧,调节板设置有与出风孔对应的出气孔,基于上述结构,将出气孔和出风孔对准即可实现气体腔室内的气体喷出,由此通过水平移动调节板进行调节出风孔的开启与关闭,同时可根据出气孔和出风孔的对准程度实现出风量及风速的控制,控制调节更加方便。

3、气体腔室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调节调节板水平行程的调节开关,调节开关和调节板构成调节机构,且调节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调节开关使得调节板的水平移动调节方便,而控制器能够控制调节开关,从而实现自动化调节,进一步提高该监护床的智能化程度。

4、控制箱体位于所述床体的底侧,由此充分利用空间,使得该监护床的设置更加合理其减少其占用空间,控制箱体设有温度控制装置、加湿器和用于输送气体的风机,温度控制装置、加湿器和风机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温度控制装置能够对控制箱进入气体腔室内的气体进行温度调节,而加湿器能够对气体腔室进行加湿,从而营造患者最舒适最健康的康复环境。

5、气体腔室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由此实现气体腔室的温度及湿度监控,而气体压力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控,当温度、湿度或压力值不在预设范围之内时,通过控制器对控制箱内的设备及位于气体腔室内的调节机构进行调节,由此实现气体腔室内的气体达到恒温恒湿恒压,此后气体从恒温恒湿恒压的气体腔室喷出至记忆棉床垫,进而为患者营造科学健康的康复环境。

6、冷凝器连接有空气压缩机和蒸发器,控制箱的侧部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且进气口设置有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使得进入控制箱内的气体进行过滤,从而使得从控制箱进入气体腔室的气体更加洁净,更利于患者的康复,空气压缩机和蒸发器使得控制箱内的空气流通更加顺畅,使得该控制箱运行稳定。

7、该智能监护床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终端设备通讯连接,终端设备包括pc机或手机。由此使得用户可实时对患者进行监护,智能化控制方便,提高用户体验。进一步地,床体的侧部设置有报警器,当患者有不适或者该监护床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通过控制器进行调控,且控制器能够将报警信号传送至用户手上,使得用户及时得知患者情况,从而尽快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该智能监护床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功能智能监护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功能智能监护床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功能智能监护床气体腔室区域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功能智能监护床的系统结构图。

图中:1-记忆棉床垫,2-控制箱体,3-气体腔室,4-出风孔,5-气体管道,6-控制器,7-压力传感器,8-出风板,9-调节板,10-调节开关,11-风机,12-温度传感器,13-湿度传感器,14-加热器,15-冷凝器,16-空气压缩机,17-蒸发器,18-无线通信模块,19-终端设备,20-加湿器,21-报警器;2a-进气口,2b-出气口,9a-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监护床,包括床体、记忆棉床垫1和控制箱体2,所述床体的顶侧设置有气体腔室3,所述气体腔室3沿其顶部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出风孔4,所述床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出风孔4开闭的调节机构,所述记忆棉床垫1铺设于气体腔室3的上侧,所述控制箱体2设置有气体管道5,所述气体管道5的一端与所述气体腔室3相连通,控制箱体2不断为气体腔室3补充气体,而在本实施例中气体腔室3的外壁采用钛合金制成,结构强度大,且耐腐蚀性能强,保证气体腔室3能够稳定实现出风;所述控制箱体2设置有控制器6,所述气体腔室3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7,所述调节机构和各所述压力传感器7分别与所述控制器6电连接,气体腔室3内设置的多个压力传感器7可以得到气体腔室3多个区域内的压力情况,当气体腔室3各处压力值均匀且达到预设标准值时,控制器6得到相应的信号从而控制调节机构开启出风孔4,从而使得记忆棉床垫1底部各处压力一致,压力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进而使得患者身体各处受压均匀且压力值适宜,而流动性的风也使得患者身体周边的空气流通性良好,避免患者因长时间卧床导致汗液积累而造成身体不适,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需要指出的是,记忆棉床垫1是指采用记忆棉为材料的床垫,又叫慢回弹海绵、零压绵、太空绵等,其具有解压性、慢回弹、感温性、透气与抗菌防螨的特性,这种床垫可以吸收并分解人体的压力,根据人体温度变幻不同的软硬度,准确塑造体型轮廓,带来无压力贴合感,同时给予身体有效的支撑,从而提高患者的卧床舒适度。此外,该监护床可以应用于医用治疗,也可以应用于家庭护理,具有多种使用功能,其应用范围广,便于大批量投入市场。本实施例中的记忆棉床垫1的表面压力小于28mmhg,从而保证用户全身受力均匀,且该压力值能够确保用户处于最适宜的感压状态,使得用户体验良好,恢复周期减短。而记忆棉床垫1的外表面套设有空气过滤膜,该空气过滤膜能够增加床垫的透气效果且防水效果良好,进而确保床垫能够稳定使用。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记忆棉床垫1能够吸收并分解人体的压力,根据人体温度变幻不同的软硬度,准确塑造体型轮廓,带来无压力贴合感,同时给予身体有效的支撑,从而提高患者的卧床舒适度;而床垫底侧的气体腔室3内设置的压力传感器7能够感应得到气体腔室3多个区域内的压力情况,当气体腔室3各处压力值均匀且达到预设标准值时,控制器6得到相应的信号从而控制调节机构开启出风孔4,从而使得记忆棉床垫1底部各处压力一致,压力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进而使得患者身体各处受压均匀且压力值适宜,而流动性的风也使得患者身体周边的空气流通性良好,避免患者因长时间卧床导致汗液积累而造成身体不适,避免压疮的产生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此外,该监护床采用控制器6及压力传感器7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额外人工劳动力且提高了该监护床的智能化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体腔室3内设置有出风板8和调节板9,所述出风板8位于所述气体腔室3的顶侧,各所述出风孔4设置于出风板8上,所述调节板9沿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出风板8下侧,所述调节板9设置有与所述出风孔4对应的出气孔9a,基于上述结构,将出气孔9a和出风孔4对准即可实现气体腔室3内的气体喷出,由此通过水平移动调节板9进行调节出风孔4的开启与关闭,同时可根据出气孔9a和出风孔4的对准程度实现出风量及风速的控制,控制调节更加方便。进一步地,所述气体腔室3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调节板9水平行程的调节开关10,所述调节开关10和所述调节板9构成所述调节机构,且所述调节开关10与所述控制器6电连接,调节开关10使得调节板9的水平移动调节方便,而控制器6能够控制调节开关10,从而实现自动化调节,进一步提高该监护床的智能化程度。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气体腔室3内设置有水平滑槽,调节板9设置于水平滑槽内。

优选地,所述调节开关10为螺纹副,所述螺纹副穿设于所述气体腔室3的侧壁,且所述螺纹副与所述调节板9的一侧相连接,由此螺纹拧动时调节板9便可以沿水平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出风孔4的开启与关闭调节,需要指出的是,调节开关10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蜗杆机构或齿轮齿条结构也是可以的,螺纹副只是其中一种优选方案而已。

其中,所述控制箱体2位于所述床体的底侧,由此充分利用空间,使得该监护床的设置更加合理其减少其占用空间,所述控制箱体2设有温度控制装置、加湿器20和用于输送气体的风机11,所述温度控制装置与所述气体管道5相连通,所述加湿器20与所述气体腔室3相连通,所述温度控制装置、所述加湿器20和所述风机11分别与所述控制器6电连接,温度控制装置能够对控制箱进入气体腔室3内的气体进行温度调节,而加湿器20能够对气体腔室3进行加湿,从而营造患者最舒适最健康的康复环境。进一步地,所述气体腔室3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和湿度传感器13,所述温度传感器12和所述湿度传感器13分别与所述控制器6电连接,由此实现气体腔室3的温度及湿度监控,而气体压力通过压力传感器7监控,当温度、湿度或压力值不在预设范围之内时,通过控制器6对控制箱内的设备及位于气体腔室3内的调节机构进行调节,由此实现气体腔室3内的气体达到恒温恒湿恒压,此后气体从恒温恒湿恒压的气体腔室3喷出至记忆棉床垫1,进而为患者营造科学健康的环境,使得患者能够尽快康复。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将温度控制为22-42℃,湿度控制在50-60%,当气体腔室3内的湿度低于50%时,加湿器20能够对气体腔室3内进行加湿,而当气体腔室3内湿度高于60%时,加湿器20停止工作,从而使得气体腔室3内的湿度能够得到有效管控,进而使得病人处于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内,使得患者尽快康复,而沙悬浮床由于整个工作过程中需要沙子全程参与运行,湿度过高时则会导致沙子板结,由此不能够使得湿度值达到病人康复所需,影响病人的尽快康复。而风量控制在56m3/h,进而有效风干挥发人体汗腺渗出,而上述温度、湿度及气压参数的数值可根据医疗及家庭护理需要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最优的病人康复环境。

具体地,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加热器14和冷凝器15,所述加热器14和所述冷凝器15分别与所述气体管道5相连通,加热器14和冷凝器15协作实现温度调控;所述冷凝器15连接有空气压缩机16和蒸发器17,所述控制箱的侧部设置有进气口2a和出气口2b,且所述进气口2a设置有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使得进入控制箱内的气体进行过滤,从而使得从控制箱进入气体腔室3的气体更加洁净,更利于患者的康复,所述空气压缩机16与所述进气口2a相连通,所述蒸发器17与所述出气口2b相连通,空气压缩机16和蒸发器17使得控制箱内的空气流通更加顺畅,使得该控制箱运行稳定。

优选地,所述控制箱体2外壁设置有隔音保温外罩,由此使得控制箱在使用时运行稳定,而噪音小也能利于患者的康复。

此外,该智能监护床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18,所述控制器6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8与终端设备19通讯连接,所述终端设备19包括pc机或手机。由此使得用户可实时对患者进行监护,智能化控制方便,提高用户体验。进一步地,所述床体的侧部设置有报警器21,所述报警器21与所述控制器6电连接,且所述报警器21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终端设备19通讯连接,当患者有不适或者该监护床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通过控制器6进行调控,且控制器6能够将报警信号传送至用户手上,使得用户及时得知患者情况,从而尽快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该智能监护床的安全性。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智能监护床设置多个智能模块,患者家属和主治医生能够通过手机app实时观察床体各种参数值,并直接通过手机app进行参数调节,从而便于用户操作且便于医生进行监控;而家属可以利用手机app连接独立视频监控系统,观察患者的情况,同时实现与患者的实时视频交流,全方位掌握患者情况;进一步地,患者可以通过app便捷式操作,表达自身不同需求,实现视频呼叫、报警等功能。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智能监护床,记忆棉床垫1能够吸收并分解人体的压力,根据人体温度变幻不同的软硬度,准确塑造体型轮廓,带来无压力贴合感,同时给予身体有效的支撑,从而提高患者的卧床舒适度;而床垫底侧的气体腔室3内设置的压力传感器7能够感应得到气体腔室3多个区域内的压力情况,当气体腔室3各处压力值均匀且达到预设标准值时,控制器6得到相应的信号从而控制调节机构开启出风孔4,从而使得记忆棉床垫1底部各处压力一致,压力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进而使得患者身体各处受压均匀且压力值适宜,而流动性的风也使得患者身体周边的空气流通性良好,避免患者因长时间卧床导致汗液积累而造成身体不适,避免压疮的产生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此外,该监护床采用控制器6及压力传感器7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额外人工劳动力且提高了该监护床的智能化程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