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益气补虚、活血通络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03094发布日期:2018-07-24 20:35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制药技术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益气补虚、活血通络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在中医学上可归为“胸痹”“胸痛”等范畴,具有多种中医证候表型。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以及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转变,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递增,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传统医学对于冠心病主张辩证施治,其中以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最为常见,患者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等症状。

补虚通瘀颗粒是一个具有益气补虚、活血通络作用的药物,主治气虚血瘀所致动脉硬化,冠心病,是在我国经典名方“补阳还五汤”,基础上,结合现代的中医药理论,对处方进行加减而成,该产品现收载在国家药品标准(ybz1142015)中,同时也是申请人独家生产品种,该产品在国家药品标准中公开了如下信息:

处方:红参86.4g黄芪343.2g刺五加343.2g赤芍172.8g丹参86.4g桂枝50.4g,

制法:以上六味,酌予碎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6倍量水煎煮4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水煎煮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5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1.30(50℃)的稠膏,加蔗糖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60-70℃),制成1000g,即得。

上述提取方法采用的是中药制剂中比较常用的水提醇沉法,由于红参等六味中药活性成分各不相同,用单一的水提醇沉法,会导致一些活性成分无法提出,或者是有的活性成分含量很低,影响药物的疗效,本来服用1片或1粒很少的量就可达到治疗的效果,结果服用量可能会成倍增加,同时也增加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药物活性成分含量,服用量少,药物疗效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物活性成分含量高,服用量少,药物疗效高的一种具有益气补虚、活血通络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对国家药品标准(ybz1142015)中的补虚通瘀颗粒中的六味中药进行成分分析,根据各味药中的活性成分性质不同,采用提取挥发油、乙醇提取、水提取及醇沉等科学方法进行制备的。

红参是人参的熟用品,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功效。其活性成分主要含有人参皂苷(人参皂苷rg、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和多糖,经研究,采用乙醇提取活性成分含量高。

黄芪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等作用。其活性成分主要是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经研究,采用水提取方法提取,其有活性成分含量高。

刺五加具有扶正固本、补肾健脾、益智安神等功效,其活性成分主要是醇溶性的紫丁香苷、刺五加甙b、刺五加甙e,经研究,采用乙醇提取方法,其活性成分含量高;

赤芍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其含有的活性成分主要是芍药苷,经研究,用水提取方法提取,其活性成分含量高;

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其活性成分主要含有丹参酮类,包括丹参酮iia,丹酚酸b,隐丹参酮等脂溶性非醌色素类化合物,经研究,采用乙醇提取法其活性成分含量高;

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之功效。其活性成分主要含有桂枝皮醛、桂皮酸等挥发油,还含有部分水溶性成分,如酚类、有机酸等。经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和水提取方法,其有效活性成分含量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益气补虚、活血通络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成分制成:红参86.4g黄芪343.2g刺五加343.2g赤芍172.8g丹参86.4g桂枝50.4g,其由以下方法制备:桂枝提取挥发油;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黄芪、赤芍合并水提,得水提稠膏;红参、刺五加、丹参醇提,得醇提稠膏;将水提稠膏和醇提稠膏合并进行醇沉,回收乙醇,浓缩,干燥、超微粉碎,得微粉,将微粉与不同的辅料进行配制,可制成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等口服固体制剂。

本发明所述一种具有益气补虚、活血通络作用的中药组合物中:

1、首先是将红参等六味药材先分别酌以碎断,备用;

2、所述桂枝提取挥发油包括如下步骤:取碎断后的桂枝置挥发油提取器中提取挥发油,提取后的挥发油另器保存。

3、所述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黄芪、赤芍水提包括如下步骤:取碎断后的黄芪、赤芍与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置多能提取灌中,加水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8-10倍,提取2-3小时,第二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6-8倍量,提取1-2小时,合并两次水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比重为1.20-1.30(60℃热测)的稠膏,得水提稠膏。

优选,所述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黄芪、赤芍水提包括如下步骤:取碎断后的黄芪、赤芍与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置多能提取灌中,加水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8倍量,提取2-3小时,第二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6倍量,提取2-3小时,合并两次水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比重为1.20-1.30(60℃热测)的稠膏,得水提稠膏。

进一步优选,所述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黄芪、赤芍水提包括如下步骤:取碎断后的黄芪、赤芍与提取挥发油后药渣置多能提取灌中,加水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10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8倍量,提取3小时,合并两次水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比重为1.20-1.30(60℃热测)的稠膏,得水提稠膏。

4、所述红参、刺五加、丹参醇提包括如下步骤:取碎断后的红参、刺五加、丹参置多能提取罐中,用30-8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6-10倍量,提取2-3小时,第二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6-8倍量,提取1-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继续浓缩至比重为1.20-1.30(50-60℃热测)稠膏,得醇提稠膏。

优选,所述红参、刺五加、丹参醇包括如下步骤:取碎断后的红参、刺五加、丹参置回流提取器中,用7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8倍量,提取2-3小时,第二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6倍量,提取1-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继续浓缩至比重为1.20-1.30(50-60℃热测)稠膏,得醇提稠膏。

进一步优选,所述红参、刺五加、丹参醇提包括如下步骤:取碎断后的红参、刺五加、丹参置多能提取罐中,用75%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10倍量,提取3小时,第二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8倍量,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继续浓缩至比重为1.2-1.3(50-60℃热测)稠膏,得醇提稠膏。

5、将水提稠膏和醇提稠膏合并进行醇沉,回收乙醇,浓缩,干燥、超微粉碎,得微粉包括如下步骤:将上述水提稠膏和醇提稠膏合并,加乙醇,使含醇量为50-90%,搅拌均匀,1-10℃条件下静止12-24小时,取上清液,用80-120目筛网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比重为1.20-1.30(50-60℃热测)的稠膏,干燥,超微粉碎,的微粉。

优选,将水提稠膏和醇提稠膏合并进行醇沉,回收乙醇,浓缩,干燥、超微粉碎,得微粉包括如下步骤:将上述水提稠膏和醇提稠膏合并,加乙醇,使含醇量为80%,搅拌均匀,3-10℃条件下静止24小时,取上清液,用100目筛网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比重为1.20-1.30(50-60℃热测)的稠膏,干燥,超微粉碎,得微粉。

进一步优选,将水提稠膏和醇提稠膏合并进行醇沉,回收乙醇,浓缩,干燥、超微粉碎,得微粉包括如下步骤:将上述水提稠膏和醇提稠膏合并,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5%,搅拌均匀,2-7℃条件下静止24小时,取上清液,用120目筛网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比重为1.20-1.30(50-60℃热测)的稠膏,干燥,超微粉碎,得微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内容包括如下步骤:

1、将红参等六味药材先分别酌以碎断,备用;

2、将碎断后的桂枝置挥发油提取器中提取挥发油,提取后的挥发油另器保存,备用;

3、取碎断后的黄芪、赤芍与提取挥发油后药渣置多能提取灌中,加水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8-10倍量,提取2-3小时,第二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6-8倍量,提取1-2小时,合并两次水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比重为1.20-1.30(60℃热测)的稠膏,得水提稠膏,备用;

4、取碎断后的红参、刺五加、丹参置多能提取罐中,用30-8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6-10倍量,提取2-3小时,第二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6-8倍量,提取1-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继续浓缩至比重为1.20-1.30(50-60℃热测)稠膏,得醇提稠膏,备用;

5、将上述水提稠膏和醇提稠膏合并,加乙醇,使含醇量为50-90%,搅拌均匀,1-10℃条件下静止12-24小时,取上清液,用80-120目筛网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比重为1.20-1.30(50-60℃热测)的稠膏,干燥,超微粉碎,得微粉。

本发明还可以进一步的将所得微粉制成下述口服固体制剂:

1、取蔗糖,粉碎,过80-120目筛,加入上述微粉,混合均匀,用30-90%乙醇做粘合剂,18-24目筛网制粒,50-70℃干燥,18-24目筛网整粒,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合30-60分钟,即得含糖型颗粒;

2、取糊精,过80-120目筛网,加入上述微粉及适量矫味剂,混合均匀,用30-90%乙醇做粘合剂,18-24目筛网制粒,50-70℃干燥,18-24目筛网整粒,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合30-60分钟,即得无糖型颗粒。

所述矫味剂,是指甜菊糖或乳糖或蛋白糖或山梨醇或木糖醇或麦芽糖或甘露醇或三氯蔗糖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3、取上述微粉,加稀释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等按片剂的常规制备方法制备成片剂。

4、取上述微粉,加稀释剂、粘合剂、润滑剂等按胶囊剂的常规制备方法制备成胶囊剂。

有益效果

本发明是将国家药品标准(ybz1142015)中记载的补虚通瘀颗粒的制备方法进一步优化,分别采用挥发油提取、乙醇提取、水提取和醇沉等多项技术制备而成,利用本发明进行制备,具有使药物活性成分含量高,服用量少,药物疗效高,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

具体实施例

现就几个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按上述发明内容中的方法制备,将处方中的红参等六味药材分别酌以碎断,备用;

(1)将碎断后的桂枝置挥发油提取器中,收集提取的挥发油,备用,药渣另器保存;

(2)取碎断后的黄芪、赤芍与上述药渣置多能提取灌中,加水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8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6倍量,提取1小时,合并两次水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比重为1.20-1.30(60℃热测)的稠膏,得水提稠膏,备用;

(3)取碎断后的红参、刺五加、丹参置多能提取罐中,用4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6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6倍量,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继续浓缩至比重为1.20-1.30(50-60℃热测)稠膏,得醇提稠膏,备用;

(4)将上述水提稠膏和醇提稠膏合并,加乙醇,使含醇量为55%,搅拌均匀,在2-8℃条件下静止12小时,取上清液,用80目筛网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比重为1.2-1.3(50-60℃热测)的稠膏,干燥,超微粉碎,得微粉,备用;

(含糖)颗粒剂制备

取蔗糖适量,粉碎,过80目筛,加入上述微粉,混合均匀,用60%乙醇做粘合剂,18目筛网制粒,60℃干燥,18目筛网整粒,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合30分钟,即得含糖型颗粒;(不含糖)颗粒剂制备

取糊精适量,过80目筛网,加入上述微粉及适量的甜菊糖,混合均匀,用60%乙醇做粘合剂,18目筛网制粒,50℃干燥,18目筛网整粒,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合40分钟,即得无糖型颗粒。

实施例2

按上述发明内容中的方法制备,将处方中的红参等六味药材分别酌以碎断,备用;

(1)将碎断后的桂枝置挥发油提取器中,收集提取的挥发油,备用,药渣另器保存;

(2)取碎断后的黄芪、赤芍与上述药渣置多能提取灌中,加水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8倍量,提取2.5小时,第二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6倍量,提取2小时,合并两次水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比重为1.20-1.30(60℃热测)的稠膏,得水提稠膏,备用;

(3)取碎断后的红参、刺五加、丹参置多能提取罐中,用6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8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7倍量,提取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继续浓缩至比重为1.20-1.30(50-60℃热测)稠膏,得醇提稠膏,备用;

(4)将上述水提稠膏和醇提稠膏合并,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0%,搅拌均匀,在5-10℃条件下静止12-24小时,取上清液,用120目筛网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比重为1.2-1.3(50-60℃热测)的稠膏,干燥,超微粉碎,得微粉,备用;

(含糖型)颗粒剂制备

取蔗糖适量,粉碎,过120目筛,加入上述微粉,混合均匀,用75%乙醇做粘合剂,20目筛网制粒,60℃干燥,18目筛网整粒,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合60分钟,即得含糖型颗粒;

(不含糖)颗粒剂制备

取糊精适量,过120目筛网,加入上述微粉及2%山梨醇,混合均匀,用80%乙醇做粘合剂,24目筛网制粒,70℃干燥,24目筛网整粒,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合50分钟,即得无糖型颗粒。

实施例3

按上述发明内容中的方法制备,将处方中的红参等六味药材分别酌以碎断,备用;

(1)将碎断后的桂枝置挥发油提取器中,收集提取的挥发油,备用,药渣另器保存;

(2)取碎断后的黄芪、赤芍与上述药渣置多能提取灌中,加水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8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6倍量,提取2小时,合并两次水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比重为1.20-1.30(60℃热测)的稠膏,得水提稠膏,备用;

(3)取上述碎断后的红参、刺五加、丹参置回流提取器中,用7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8倍量,提取3小时,第二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6倍量,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继续浓缩至比重为1.20-1.30(50-60℃热测)稠膏,得醇提稠膏,备用;

(4)将上述水提稠膏和醇提稠膏合并,加乙醇,使含醇量为80%,搅拌均匀,3-10℃条件下静止24小时,取上清液,用100目筛网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比重为1.2-1.3(50-60℃热测)的稠膏,干燥,超微粉碎,得微粉,备用;

(含糖型)颗粒剂制备

取蔗糖适量,粉碎,过120目筛,加入上述微粉,混合均匀,用85%乙醇做粘合剂,18目筛网制粒,50-70℃干燥,20目筛网整粒,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合60分钟,即得含糖型颗粒。

(不含糖)颗粒剂制备

取糊适量精,过120目筛网,加入上述微粉及0.5%甜菊糖,混合均匀,用90%乙醇做粘合剂,20目筛网制粒,50-70℃干燥,20目筛网整粒,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合45分钟,即得无糖型颗粒。

实施例4

按上述发明内容中的方法制备,将处方中的红参等六味药材分别酌以碎断,备用;

(1)将碎断后的桂枝置挥发油提取器中,收集提取的挥发油,备用,药渣另器保存;

(2)取碎断后的黄芪、赤芍与上述药渣置多能提取灌中,加水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10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8倍量,提取2.5小时,合并两次水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比重为1.2-1.3(60℃热测)的稠膏,得水提稠膏,备用;

(3)取处方中红参、刺五加、丹参置多能提取罐中,用75%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10倍量,提取2.5小时,第二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8倍量,提取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继续浓缩至比重为1.20-1.30(50-60℃热测)稠膏,得醇提稠膏,备用;

(4)将上述水提稠膏和醇提稠膏合并,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5%,搅拌均匀,3-7℃条件下静止24小时,取上清液,用120目筛网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比重为1.20-1.30(50-60℃热测)的稠膏,干燥,超微粉碎,得微粉,备用;

(含糖型)颗粒剂制备

取蔗糖适量,粉碎,过120目筛,加入上述微粉,混合均匀,用50%乙醇做粘合剂,20目筛网制粒,60-70℃干燥,24目筛网整粒,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合60分钟,即得含糖型颗粒。

(不含糖)颗粒剂制备

取糊精适量,过120目筛网,加入上述微粉及适量矫味剂,混合均匀,用60%乙醇做粘合剂,20目筛网制粒,60-70℃干燥,24目筛网整粒,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合60分钟,即得无糖型颗粒。

实施例5

按上述发明内容中的方法制备,将处方中的红参等六味药材分别酌以碎断,备用;

(1)将碎断后的桂枝置挥发油提取器中,收集提取的挥发油,备用,药渣另器保存;

(2)取碎断后的黄芪、赤芍与上述药渣置多能提取灌中,加水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10倍量,提取3小时,第二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8倍量,提取2小时,合并两次水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比重为1.2-1.3(60℃热测)的稠膏,得水提稠膏,备用;

(3)取碎断后的红参、刺五加、丹参置多能提取罐中,用75%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10倍量,提取3小时,第二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8倍量,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继续浓缩至比重为1.20-1.30(50-60℃热测)稠膏,得醇提稠膏,备用;

(4)将上述水提稠膏和醇提稠膏合并,加乙醇,使含醇量为90%,搅拌均匀,3-7℃静止24小时,取上清液,用100目筛网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比重为1.20-1.30(50-60℃热测)的稠膏,干燥,超微粉碎,得微粉,备用;

(含糖型)颗粒剂制备

取蔗糖适量,粉碎,过120目筛,加入上述微粉,混合均匀,用55%乙醇做粘合剂,24目筛网制粒,70℃干燥,24目筛网整粒,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合60分钟,即得含糖型颗粒;

(不含糖)颗粒剂制备

取糊精适量,过120目筛网,加入上述微粉及0.2%三氯蔗糖,混合均匀,用65%乙醇做粘合剂,24目筛网制粒,50-70℃干燥,24目筛网整粒,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合60分钟,即得无糖型颗粒。

实施例6

按上述发明内容中的方法制备,将处方中的红参等六味药材分别酌以碎断,备用;

(1)将碎断后的桂枝置挥发油提取器中,收集提取的挥发油,备用,药渣另器保存;

(2)取碎断后的黄芪、赤芍与上述药渣置多能提取灌中,加水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7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6倍量,提取1小时,合并两次水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比重为1.20-1.30(60℃热测)的稠膏,得水提稠膏,备用;

(3)取碎断后的红参、刺五加、丹参置多能提取罐中,用65%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9倍量,提取3小时,第二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8倍量,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继续浓缩至比重为1.20-1.30(50-60℃热测)稠膏,得醇提稠膏,备用;

(4)将上述水提稠膏和醇提稠膏合并,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0%,搅拌均匀,2-8℃静止24小时,取上清液,80目筛网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比重为1.20-1.30(50-60℃热测)的稠膏,干燥,超微粉碎,得微粉,备用;

(含糖型)颗粒剂制备

取蔗糖适量,粉碎,过100目筛,加入上述微粉,混合均匀,用80%乙醇做粘合剂,20目筛网制粒,50-70℃干燥,20目筛网整粒,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合60分钟,即得含糖型颗粒;

(不含糖)颗粒剂制备

取糊精适量,过120目筛网,加入上述微粉及适量矫味剂,混合均匀,用80%乙醇做粘合剂,20目筛网制粒,50-70℃干燥,20目筛网整粒,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合50分钟,即得无糖型颗粒。

实施例7

按上述发明内容中的方法制备,将处方中的红参等六味药材分别酌以碎断,备用;

(1)将碎断后的桂枝置挥发油提取器中,收集提取的挥发油,备用,药渣另器保存;

(2)取碎断后的黄芪、赤芍与上述药渣置多能提取灌中,加水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10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6倍量,提取1小时,合并两次水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比重为1.20-1.30(60℃热测)的稠膏,得水提稠膏,备用;

(3)取碎断后的红参、刺五加、丹参置多能提取罐中,用65%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7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相当于药材投料量的6倍量,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继续浓缩至比重为1.20-1.30(50-60℃热测)稠膏,得醇提稠膏,备用;

(4)将上述水提稠膏和醇提稠膏合并,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0%,搅拌均匀,2-10℃静止20小时,取上清液,100目筛网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比重为1.20-1.30(50-60℃热测)的稠膏,干燥,超微粉碎,得微粉,备用;

(含糖型)颗粒剂制备

取蔗糖适量,粉碎,过120目筛,加入上述微粉,混合均匀,用75%乙醇做粘合剂,18目筛网制粒,50℃干燥,18目筛网整粒,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合30分钟,即得含糖型颗粒;

(不含糖)颗粒剂制备

取糊精适量,过80目筛网,加入上述微粉及适量矫味剂,混合均匀,用85%乙醇做粘合剂,18目筛网制粒,70℃干燥,24目筛网整粒,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合60分钟,即得无糖型颗粒。

实施例8

对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7所制成的含糖型颗粒与按“国家药品标准”(ybz1142015)制法中制备的补虚通瘀颗粒(下述标准样品)进行人参皂苷rb1+re、黄芪甲苷、紫丁香苷、芍药苷、丹酚酸b和桂皮醛进行含量检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制备的中药组合物活性成分含量高于“国家药品标准”(ybz1142015)制备的补虚通瘀颗粒含量。

表明:对实施例1至实施例7所制成的含糖型颗粒与按“国家药品标准”制法中制备的补虚通瘀颗粒进行成分检测,实施例1至实施例7所制成的含糖型颗粒活性成分高于按“国家药品标准”制备的补虚通瘀颗粒活性成分,特别是实施例3和实施例4制备的含糖型颗粒,其含量远高于其他,进一步表明了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