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器械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3917发布日期:2018-07-27 09:2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入式医疗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脑深部电刺激系统属于植入式神经刺激系统一种,主要包括植入体内的脉冲发生器、电极以及体外的控制装置。电极与脉冲发生器相连接,将脉冲发生器产生的脉冲传递给特定的神经部位产生电刺激,从而恢复相应部位正常的人体机能。患者在植入电极手术过程中,医生首先通过三维立体定位装置确定患者脑部的靶点位置,根据靶点位置在合适的颅骨部位开出骨孔,将电极线通过骨孔插入到相应的靶点位置进行测试,效果理想的情况下将会用电极固定装置将电极固定在这一位置。随着脑深部电刺激系统发展,手术中对植入脑部电极的定位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更好的位置精度会提高手术效果与术后治疗效果的稳定性。

早期的脑深部电刺激电极植入手术中,通常采用简易的固定装置固定电极,用一个硅胶的骨孔盖将电极线挤压在底座侧壁的槽内,起到固定的作用;或者在骨孔上方用钛钉固定一片钛板,将电极用手术缝线绑定在钛板上。这些通常的做法虽然能起到固定电极的作用,但在固定过程中会造成电极较大的横向或竖向的位移,影响手术效果,或者在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电极仍然有在颅骨内移动的空间,造成术后随时间推移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疗器械固定装置,可以实现精确定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器械固定装置,包括:

位置可相对固定的锁定垫圈;所述锁定垫圈包括一体设置、且呈盘状的垫圈基体,所述垫圈基体具有固定臂和锁定臂,两所述锁定臂通过弹性部保持预紧力,用以夹持被放置于颅骨内的医疗器械,且两所述锁定臂均具有传力孔;两所述固定臂分别位于各自对应的所述锁定臂的外侧,用以实现所述锁定垫圈的固定;

拆解工具,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打开臂和第二打开臂;所述第一打开臂和所述第二打开臂的前端均具有用以与所述传力孔插嵌配合的传力柱;还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打开臂和所述第二打开臂、用以分别夹持于每一所述固定臂外侧的第一拆卸臂和第二拆卸臂;

当两所述传力柱分别与每一所述传力孔配合、且两所述传力柱朝向远离对方的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拆卸臂和所述第二拆卸臂能够分别夹持于每一所述固定臂外侧,且两所述锁定臂能够克服所述弹性部的预紧力张开,放松对医疗器械的夹持。

优选地,所述第一打开臂和所述第二打开臂均设有沿各自轴向延伸的容纳腔;

所述第一拆卸臂包括能够容纳并固定于所述第一打开臂的所述容纳腔的第一定位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一体设置、用以与一所述固定臂的外侧相抵的第一夹持部;

所述第二拆卸臂包括能够容纳并固定于所述第二打开臂的所述容纳腔的第二定位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一体设置、用以与另一所述固定臂的外侧相抵的第二夹持部。

优选地,所述拆解工具还包括用以铰接所述第一打开臂和所述第二打开臂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套设有用以供所述第一打开臂和所述第二打开臂复位的扭簧。

优选地,所述第一打开臂和所述第二打开臂均具有用以安装所述定位销的凸耳,且所述第一拆卸臂和所述第二拆卸臂均具有用以供所述定位销贯穿的定位孔。

优选地,

所述第一打开臂和所述第二打开臂的前端均具有倾斜向下的渐弯腔,两所述渐弯腔分别位于每一所述容纳腔的前端,且两所述渐弯腔的末端均设有所述传力柱;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的前端均具有从各自的所述渐弯腔中向外延伸的外扩部,且两所述外扩部的末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

优选地,所述锁定垫圈的外表面呈一平面,且两所述传力柱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一夹持部的高度。

优选地,两所述容纳腔的外侧壁均具有用以供手抓握的抓握弧面。

优选地,

两所述固定臂的外侧均具有沿径向延伸的凹槽,且两所述凹槽均在轴向上贯通;任一所述凹槽的顶部设有前后两个卡扣,前后两个所述卡扣之间具有预设间距;

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一夹持部均包括沿轴线延伸的竖直部,且分别与每一所述凹槽平行;两所述竖直部均设有沿径向并向内侧延伸的搭接部,且所述搭接部的长度较所述预设间距长,以避免所述搭接部从两个所述卡扣之间脱离。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医疗器械固定装置,利用拆解工具的传力柱插嵌于锁定垫圈的传力孔,并利用拆解工具的第一拆卸臂和第二拆卸臂对锁定垫圈的两个固定臂进行夹持固定,从而实现对锁定垫圈的两个锁定臂进行张开操作,从而方便对电极等医疗器械进行固定,在电极固定环节提高脑深部电刺激手术的成功率,改善手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医疗器械固定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拆解工具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拆解工具的第一打开臂和第二打开臂在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拆解工具的第一打开臂和第二打开臂在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拆解工具的爆炸图;

图6为图1中锁定垫圈的结构图;

图7为图6中锁定垫圈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医疗器械固定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拆解工具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拆解工具的第一打开臂和第二打开臂在闭合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图2中拆解工具的第一打开臂和第二打开臂在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图2中拆解工具的爆炸图;图6为图1中锁定垫圈的结构图;图7为图6中锁定垫圈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的医疗器械固定装置,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主要包括锁定垫圈2和拆解工具3,通过手持拆解工具3能够实现对锁定垫圈2的取放,从而夹持医疗器械;其中,医疗器械可以为电极200。

锁定垫圈2能够相对于颅骨固定,其结构如说明书附图6与附图7所示,包括呈盘状的垫圈基体20,垫圈基体20设置有位于两侧的固定臂21,两个固定臂21之间具有两个锁定臂22;垫圈基体20、两个固定臂21以及两个锁定臂22一体设置,两个锁定臂22之间具有用以夹持医疗器械的间隙26,间隙26通过两个锁定臂22的对侧边沿221形成,且两个锁定臂22通过弹性部23保持预紧力,两个锁定臂22的末端具有形变孔28,形变孔28与间隙26连通,用以实现两个锁定臂22的张开与收紧。间隙26的前端还可以设有导槽27,以方便诸如电极200等医疗器械顺利导入间隙26中,从而方便对其进行夹持。

弹性部23包绕于两个锁定臂22的外侧,弹性部23可以为一整体弹簧等部件,两个锁定臂22的外侧可以设置安装槽等结构,实现对弹性部23的固定。

相邻的固定臂21与锁定臂22之间具有容纳空间29,用以实现锁定臂22的张开与收紧;位于垫圈基体20外侧的两个固定臂21起到定位作用,垫圈基体20还可以设置止转爪24,避免锁定垫圈2旋转;与此同时,两个锁定臂22均具有传力孔220,传力孔220可以为通孔或沉孔等。

如说明书附图2与附图5所示,拆解工具3包括第一打开臂31和第二打开臂32,第一打开臂31和第二打开臂32相互铰接,且铰接点位于第一打开臂31和第二打开臂32的中部位置,类似于剪刀的结构;第一打开臂31和第二打开臂32的前端均具有传力柱30,每一个传力柱30能够与一个传力孔220插嵌配合。第一打开臂31固定有第一拆卸臂310,第二打开臂32固定有第二拆卸臂320。

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位于右侧的第一打开臂31具有传力柱30,该传力柱30同样位于右侧,位于左侧的第二打开臂32同样具有传力柱30,该传力柱30位于左侧;第一拆卸臂310与第二拆卸臂320铰接,且两者的铰接点与第一打开臂31和第二打开臂32的铰接点重合;第一拆卸臂310的后端(附图2中的上方)与第一打开臂31固定,位于附图2中的右侧,第二拆卸臂320的后端(附图2中的上方)与第二打开臂32固定,位于附图2中的左侧;第一拆卸臂310的前端(附图2中的下方)位于附图2中的左侧,而第二拆卸臂320的前端(附图2中的下方)位于附图2中的右侧。也即,第一打开臂31和第二打开臂32分别位于铰接点的一侧,而第一拆卸臂310的前端与后端分别位于不同侧,第二拆卸臂320的前端与后端同样分别位于不同侧。

在使用过程中,当每一个传力柱30分别与每一个传力孔220插嵌配合后,通过对第一打开臂31和第二打开臂32的后端施加抓握力,使得第一打开臂31和第二打开臂32围绕铰接点旋转,且第一拆卸臂310和第二拆卸臂320同样围绕该铰接点旋转,此时两个传力柱30朝向远离对方的方向运动,且第一拆卸臂310和第二拆卸臂320的前端分别夹持于各自对应的固定臂21外侧,这样即可实现两个锁定臂22克服弹性部23的预紧力而张开,从而放松对医疗器械(诸如电极200)的夹持,如说明书附图3与附图4所示。

为了实现将第一拆卸臂310固定于第一打开臂31,且将第二拆卸臂320固定于第二打开臂32,本发明将第一打开臂31和第二打开臂32均设有容纳腔,容纳腔沿各自的轴向延伸,如说明书附图5所示。

第一拆卸臂310包括第一定位部3101,第一定位部3101被容纳于第一打开臂31的容纳腔中,且第一定位部3101相对于第一打开臂31的容纳腔固定,第一定位部3101相对于第一打开臂31的容纳腔可以为过盈配合,进而实现固定;第一定位部3101的前端具有第一夹持部3110,第一夹持部3110用于实现对一个固定臂21的外侧夹持,第一定位部3101与第一夹持部3110一体设置。

第二拆卸臂320包括第二定位部3201,第二定位部3201被容纳于第二打开臂32的容纳腔中,且第二定位部3201相对于第二打开臂32的容纳腔固定,第二定位部3201相对于第二打开臂32的容纳腔可以为过盈配合,进而实现固定;第二定位部3201的前端具有第二夹持部3210,第二夹持部3210用于实现对另一个固定臂21的外侧夹持,第二定位部3201与第二夹持部3210一体设置。

针对第一打开臂31和第二打开臂32的铰接方式,本发明设置有定位销33,第一打开臂31和第二打开臂32的铰接点以及第一拆卸臂310和第二拆卸臂320的铰接点均为定位销33,定位销33套设有扭簧34,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抓握第一打开臂31和第二打开臂32的后端,第一打开臂31和第二打开臂32克服扭簧34的预紧力,围绕定位销33旋转,且第一拆卸臂310和第二拆卸臂320同样围绕定位销33旋转;当放松对第一打开臂31和第二打开臂32的抓握时,扭簧34回复原位,将第一打开臂31和第二打开臂32恢复至原先位置。

针对定位销33和扭簧34的具体设置方式,如说明书附图5所示,第一打开臂31和第二打开臂32均具有若干个个数的凸耳35,每个凸耳35均具有安装孔351;第一拆卸臂310和第二拆卸臂320均具有定位孔3102(附图5中第二拆卸臂320的定位孔3102未示出),第一拆卸臂310的定位孔3102位于第一定位部3101与第一夹持部3110之间,第二拆卸臂320的定位孔3102位于第二定位部3201与第二夹持部3210之间;在安装拆解工具3的过程中,定位销33贯穿两个安装孔351以及若干个定位孔3102,将第一打开臂31、第二打开臂32、第一拆卸臂310和第二拆卸臂320共同铰接于定位销33,实现铰接。

如说明书附图5所示,第一打开臂31和第二打开臂32的后端水平设置,而第一打开臂31和第二打开臂32的前端均具有倾斜向下的渐弯腔;针对第一打开臂31,其容纳腔与渐弯腔连通,且渐弯腔位于容纳腔前端,传力柱30位于渐弯腔的末端;针对第二打开臂32,其容纳腔与渐弯腔连通,且渐弯腔位于容纳腔前端,传力柱30位于渐弯腔的末端。如此设置,利用渐弯腔倾斜向下的特点,能够将传力柱30伸入颅骨手术的位置,确保有充足的空间进行手术操作;且第一打开臂31和第二打开臂32的后端水平,方便手握,且能够避免遮挡传力柱30位置处的视线,提高手术的可靠性,确保手术效果。

为了方便对第一打开臂31和第二打开臂32的后端进行抓握,第一打开臂31和第二打开臂32的容纳腔的外侧壁均具有用以供手抓握的抓握弧面,如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5所示。

第一定位部3101的前端具有第一外扩部3120,第一外扩部3120从第一打开臂31的渐弯腔中向外延伸,以说明书附图5为例,第一外扩部3120向左侧延伸,第一外扩部3120的末端具有第一夹持部3110,用以与锁定垫圈2的一个固定臂21贴合;第二定位部3201的前端具有第二外扩部3220,第二外扩部3220从第二打开臂32的渐弯腔中向外延伸,以说明书附图5为例,第二外扩部3220向右侧延伸,第二外扩部3220的末端具有第二夹持部3210,用以与锁定垫圈2的另一个固定臂21贴合,在第一夹持部3110和第二夹持部3210的作用下完成对锁定垫圈2的夹持。

为了提高对锁定垫圈2的夹取可靠,本发明可以将锁定垫圈2的外表面呈一平面,如说明书附图6与附图7,锁定垫圈2的正反两面均可呈平面。拆解工具3的两个传力柱30的高度相同,且低于第一夹持部3110和第一夹持部3210的高度;也即,两个传力柱30紧密插嵌于两个传力孔220中,第一夹持部3110和第一夹持部3210分别贴合于两个固定臂21的外侧,这样能够稳固地将锁定垫圈2夹持,方便对锁定垫圈2进行操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锁定垫圈2的夹持稳定性,针对第一夹持部3110,其可以包括第一竖直部3111以及位于第一竖直部3111末端的第一搭接部3112;针对第二夹持部3210,其可以包括第二竖直部3211以及位于第二竖直部3211末端的第二搭接部3212;第一搭接部3112与第二搭接部3212均朝向内侧折弯,形成卡钩,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

与此同时,两个固定臂21的外侧均设有凹槽2110,凹槽2110沿径向延伸,且凹槽2110贯通于固定臂21的厚度方向,也即在轴向上贯通;每一个凹槽2110的顶部均具有前后两个卡扣2111,前后两个卡扣2111之间具有预设间距,如说明书附图7所示。

在使用过程中,第一搭接部3112和第二搭接部3212分别对准一个凹槽2110,任意一个搭接部卡止于一个凹槽2110中的两个卡扣2111下方,由于搭接部的长度较前后两个卡扣2111的预设间距长,因此搭接部能够固定于两个卡扣2111下方,避免搭接部从两个卡扣2111之间脱离,这样即可完成对锁定垫圈2的夹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医疗器械固定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