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刀刀头组件和医用多用途水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2902发布日期:2018-07-31 22:10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水刀刀头组件和医用多用途水刀。



背景技术:

“医用水刀”是让生理盐水在预定压力条件下形成喷射水流进行身体表面清创或组织切割的工具。在医疗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很多地震挤压伤患者创面无法得到及时的精准清创处理,造成大面积皮肤软组织坏死、感染。在患者运送出转移过程中,很大可能造成生命危险或后期不得不进行截肢处理,对患者未来心理和生理的恢复造成极大的影响。

现有医用水刀结构复杂,使用局限性大,不利于空投及颠簸路面的长途运输,并都是从国外进口,购买价格昂贵,也无自主产权。我们期待尽快实现国产化,造福广大有需求的患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医用水刀结构复杂,使用局限性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水刀刀头组件和医用多用途水刀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刀刀头组件,包括进水管、排水管、高速出水刀头和手柄;进水管和排水管穿过手柄分别与高速出水刀头连接;其还包括调节旋钮;调节旋钮具备相互连接的操作部和蜗杆部;手柄内围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设有传动连接的传动蜗轮和控制轮;控制轮与高速出水刀头连接;蜗杆部伸入容纳空间与传动蜗轮传动连接。

该水刀刀头组件,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操作者能够简便且精准的对水射流喷射角度进行调节,可以满足大部分临床需要。

进一步的,高速出水刀头内还设有出水喷嘴;出水喷嘴和高速出水刀头一体注塑成型。

一种医用多用途水刀,其包括水刀主机、供水泵和上述水刀刀头组件;供水泵包括水泵进水口和水泵出水口;水泵出水口与进水管连接;水刀主机包括传动轴和手摇柄;手摇柄与传动轴连接,传动轴与供水泵传动连接。

该医用多用途水刀,其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且能利用人工作为动力进行使用。

进一步的,手摇柄与传动轴可拆卸的连接。

进一步的,水刀主机还包括电池和电机;电池与电机电连接;电机与传动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供水泵还包括壳体、螺旋轴和水泵主轴;螺旋轴设于壳体内;水泵主轴一端与螺旋轴连接;水泵主轴另一端与传动轴连接。

进一步的,供水泵还包括整流板;整流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水泵出水口通过整流板与壳体内连通。

综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刀刀头组件,其包括调节旋钮;调节旋钮具备相互连接的操作部和蜗杆部。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操作者能够简便且精准的对水射流喷射角度进行调节,可以满足大部分临床需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医用多用途水刀,其包括水刀主机、供水泵和上述水刀刀头组件。其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具备多种动力选择方式能够在没有电力供应的场合如灾区救援等场合进行工作,并且水射流压力稳定以及连续化,其减少对正常肌体组织的损伤,能够满足切割要求很高的显微外科领域,应用水刀切割更为精准的组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水刀刀头组件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水刀刀头组件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医用多用途水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水刀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供水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0-水刀刀头组件;11-手柄;12-进水管;13-排水管;14-高速出水刀头;15-调节旋钮;16-操作部;17-蜗杆部;18-传动蜗轮;19-控制轮;20-供水泵;21-水泵主轴;22-水泵进水口;23-水泵出水口;24-螺旋轴;25-整流板;30-水刀主机;31-电机;32-电池;33-传动轴;34-手摇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考图1,图中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刀刀头组件10,包括进水管12、排水管13、高速出水刀头14和手柄11。在使用中,利用高速出水刀头14射出高速水流,对患者伤口进行处理或选择性的对肌体组织进行切割。

进水管12和排水管13穿过手柄11分别与高速出水刀头14连接。手柄11为供使用者进行握持,并且调整刀头工作角度。同时参考图2,水刀刀头组件10还包括调节旋钮15,该调节旋钮15具备相互连接的操作部16和蜗杆部17。手柄11围成容纳空间,在容纳空间内设有传动连接的传动蜗轮18和控制轮19,由图中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传动蜗轮18和控制轮19通过皮带传动连接。高速出水刀头14与控制轮19连接,即在控制轮19转动时,带动高速出水刀头14进行转动,从而控制射出水流的角度。调节旋钮15的蜗杆部17伸入容纳空间内与传动蜗轮18传动连接。在使用中,操作者可以利用旋转操作部16,在蜗轮蜗杆结构和皮带传动结构同时作用下,对高速出水刀头14角度进行调整。水射流喷射角度可调节,可满足大部分临床需要,特别对于肌体腔隙、窦道等特殊情况下,能够达到精准切割目的。

进一步的,高速出水刀头14内还设有出水喷嘴,该出水喷嘴为骨架注塑在高速出水刀头14内部,故在图中未示出该出水喷嘴。通过该方式,降低了高速出水刀头14的制造难度和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中的水刀刀头组件10,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操作者能够简便且精准的对水射流喷射角度进行调节,可以满足大部分临床需要。

实施例2

参考图3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用多用途水刀,其包括水刀主机30,供水泵20和实施例1中的一种水刀刀头组件10,供水泵20包括水泵进水口22和水泵出水口23,水泵出水口23与进水管12连接。水刀主机30控制供水泵20将水泵进水口22的水体加压后通入出水口,然后供水刀刀头组件10进行切割或伤口处理。

具体的,现有水刀,需外接电源才能工作。本申请中的水刀主机30包括传动轴33和手摇柄34,手摇柄34与传动轴33连接,传动轴33与供水泵20传动连接。在抢险或灾害发生地区,在没有电力的情况下,利用人力直接维持该医用多用途水刀的继续工作,保证治疗时机。

进一步的,在抢险或灾害发生地区进行急救,由于交通限制,医用多用途水刀体积不宜过大,故在本实施例中,手摇柄34和传动轴33之间可拆卸的连接,在不使用手摇柄34提供动力时,可以将其取下收纳,便于携带。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医用多用途水刀的水刀主机30还包括电池32和电机31。在野外及院前急救时,通过携带配套的电池32,以维持几小时工作。电池32与电机31电连接以提供电力,电机31与传动轴33传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机31和传动轴33连接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图中的减速轮和皮带的连接方式。在电池32电量耗尽时,可以再次恢复利用手摇柄34的方式提供动力。

具体的,供水泵20还包括壳体、螺旋轴24和水泵主轴21。螺旋轴24设于所述壳体内,水泵主轴21一端与螺旋轴24连接,另一端与传动轴33连接。即利用水刀主机30动力带动螺旋轴24对水进行加压,利用持续性高压水射流,能够对于患者选择性肌体组织切割,分离能力最大程度提高,同时减少对正常肌体组织的损伤。避免出现现有医用水刀,采用高压泵活塞式往复加压,水射流压力呈脉冲式变化,当对于需要切割的组织上会形成不规则切槽的问题。

为了更进一步使水射流压力稳定以及连续化,在本实施例中,供水泵20还包括整流板25,该整流板25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水泵出水口23通过整流板25与壳体内连通。水流经过螺旋轴24加压后,经过整流板25若干通孔后进入水刀刀头组件10中,保证水流的稳定和连续化。

本实施例中的医用多用途水刀,其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具备多种动力选择方式能够在没有电力供应的场合进行工作,并且水射流压力稳定以及连续化,其减少对正常肌体组织的损伤,能够满足切割要求很高的显微外科领域,应用水刀切割更为精准的组织。此外可用于地震、泥石流、洪水等大型地质灾害发生时,紧急空投及复杂环境使用。对于建立野外,急救工作点,第一时间处理伤者,降低伤口感染率,这对有效的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