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29739发布日期:2018-07-27 18:49阅读:24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同时也涉及医疗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消毒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需保证完全的无残留细菌和病毒,目前的消毒灭菌方法主要靠紫外消毒或浸泡消毒方式,但是紫外消毒消毒时间较长并且效果不是很理想,而浸泡消毒对于消毒液的要求比较高,并且消毒液余液的排放也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并且在消毒过程中对于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不同的医疗器械并不能实现在同一个消毒设备中进行消毒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提出一种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方法。

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一种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方法,所述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方法采用一种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装置,所述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装置包括消毒灭菌部件,夹持部件和废水处理部件。

所述消毒灭菌部件包括横转轴、消毒液喷嘴、红外烘干部件、紫外消毒部件、电机和轴承;所述横转轴左端为圆轴右端为方轴,左端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夹持部件的竖支架转动连接,在横转轴的最左端设置有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横转轴转动,所述横转轴的右端方轴的四个面的三个面上分别设置有消毒液喷嘴、红外烘干部件、紫外消毒部件。

所述夹持部件包括竖支架、定夹板、动夹板以及动夹板驱动部件;所述竖直架竖直设置,在其顶部通过轴承与所述横转轴垂直转动连接,在横转轴下部的竖支架侧壁上固接有定夹板,与定夹板相对位置设置有动夹板,在动夹板后部固接有动夹板驱动部件,所述动夹板驱动部件包括动竖杆、定竖杆、弹簧杆、滑块、螺旋轴、横板、工字轴、滑槽和挡块;所述横板横向设置在动夹板的下方,所述横板上表面设置有横向的滑槽,在横板上竖直固定设置有定竖杆,在定竖杆和动夹板之间设置有竖直的动竖杆,所述动夹板通过一个或多个弹簧杆与所述动竖杆连接,所述动竖杆底部固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能够在所述滑槽中左右滑动,所述动竖杆上部横向垂直固接有螺旋轴,所述螺旋轴为圆轴上设置有单螺旋刀片,所述定竖杆与所述螺旋轴相接部位设置有横向通孔供所述螺旋轴横穿而过,在定竖杆上设置有工字轴,所述工字轴的两端齿部与所述螺旋轴相啮合,通过转动所述工字轴而使得所述螺旋轴左右移动,继而推动所述动竖杆和所述动夹板左右移动;在所述滑槽的两端设置有挡块来控制所述滑块的最大行程。

所述废水处理部件包括混合槽和过滤室。

所述混合槽为上大下小的槽体,其顶部整体开放形成顶部开口,所述顶部开口的宽度与所述定夹板和所述动夹板之间最大的距离相等;混合槽底部弧形向下凹陷形成混合槽出口,在混合槽侧壁上设置有医疗废水入口,在所述医疗废水入口下方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搅拌轴。

所述过滤室包括过滤室外壳、过滤室入口、过滤室出口、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第一杂物收集槽、杂物过滤板、横挡板以及第二杂物收集槽;所述过滤室入口设置在过滤室外壳顶部并与所述混合槽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相互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过滤板为上下两层过滤板中间夹持氧化钙颗粒结构设置,倾斜方式为左高右低,所述第二过滤板为上下两层过滤板中间夹持非晶合金颗粒的结构设置,倾斜方式为左低右高,所述第三过滤板为上下两层过滤板中间夹持活性炭颗粒的结构设置,倾斜方式为左高右低,在过滤室外壳右侧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杂物收集槽,所述第一杂物收集槽设置有上部开口、中部开口和下部开口,所述上部开口与所述第一过滤板最右端上部连通,所述中部开口与所述第二过滤板最右端上部连通,所述下部开口与所述第三过滤板最右端上部连通,在所述第一杂物收集槽内的所述上部开口和中部开口之间设置有倾斜的杂物过滤板,在所述第一杂物收集槽内的所述中部开口和下部开口之间横向设置有横挡板;在过滤室外壳左侧外壁上设置有第二杂物收集槽,所述第二杂物收集槽设置有开口与所述第二过滤板最左端上部连通;在过滤室外壳底部设置有过滤室出口。

所述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置消毒液,消毒液按质量份数过碳酸盐:25~35份,四乙酰甘脲:9~12份,三聚磷酸钠:5~8份,辛基酚乙氧基化物:1~1.5份,水:120~180份;将消毒液按所述质量份数进行配置之后备用。

2)通过转动工字轴而调节动夹板与定夹板之间的距离,将需要消毒的医疗器械工件置入到定夹板与动夹板之间,然后再次转动工字轴,使得动夹板与定夹板牢固夹持需要消毒的医疗器械工件。

3)启动消毒液喷嘴,将步骤1)配置好的消毒液喷射到医疗器械工件上,同时通过转动定夹板而将医疗器械工件进行转动,喷射8~15分钟后转动横转轴,使得红外烘干部件朝向医疗器械工件,启动红外烘干部件对医疗器械工件进行烘干操作,烘干10~12分钟后转动横转轴,使得紫外消毒部件朝向医疗器械工件,启动紫外消毒部件对医疗器械工件进行紫外消毒操作,紫外消毒8~12分钟后,取下医疗器械工件。

4)当消毒液喷嘴启动的同时启动所述搅拌轴,同时开启所述医疗废水入口向混合槽中加入医疗废水,所述医疗废水为添加了0.5~0.8wt%酸液的医疗废水,所述医疗废水的加入量与混合槽中消毒液的重量比为(1.5~2.1):(1~1.2),搅拌轴搅拌9~16分钟后开启混合槽出口将混合槽内的液体释放到过滤室内。

5)液体通过过滤室入口进入到过滤室中并在第一过滤板上流动并过滤,将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留在第一过滤板上,液体向下流动,而随着液体的不断流动第一过滤板的板上物被冲刷到最右端,部分液体携带板上物通过上部开口进入到第一杂物收集槽内,通过杂物过滤板,杂物被过滤形成板上物,液体过滤后通过中部开口进入到第二过滤板上,第一过滤板中间夹持有氧化钙颗粒,液体通过与氧化钙颗粒反应,形成部分沉淀并通过第二过滤板将该沉淀形成板上物聚集在最左端,液体通过第二过滤板向下流动并与第二过滤板中间夹持的非晶合金颗粒反应而将液体中部分有害元素进行吸附并部分电离,继续形成沉淀被第三过滤板阻挡,而液体继续通过第三过滤板向下流动,并与第三过滤板中的活性炭反应,液体中绝大多数的有害元素被活性炭吸附,液体的液面高度维持在第一过滤板的下部且为第三过滤板的上部的范围内,过滤进行20~26分钟后,开启过滤室出口将处理水排出,处理水排出后,开启第一杂物收集槽的下部开口和第二杂物收集槽的开口将板上杂质收集到第一杂物收集槽和第二杂物收集槽内,完成医疗器械工件的消毒灭菌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杂物收集槽的上部开口、中部开口和下部开口,以及第二杂物收集槽的开口均设置有开口开闭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红外烘干部件为红外加热灯。

作为优选,所述紫外消毒部件为紫外消毒灯。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杆为外部弹簧、内部杆状物的结构设置,通过外部弹簧的弹性将动夹板与所夹持的医疗器械工件夹持紧。

作为优选,步骤4)的所述0.5~0.8wt%酸液具体为0.5~8wt%的碳酸溶液。

作为优选,消毒液喷嘴喷射的所述消毒液温度为35~52℃(在喷射之前采用电阻加热的方式加热到该温度)。

作为优选,步骤4)中搅拌轴搅拌时间具体为消毒液喷嘴喷射完成后继续搅拌1分钟。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

1,通过配置特定组分的消毒液,使得不仅达到消毒的效果,而且通过消毒液喷淋、烘干和紫外补充消毒步骤使用后该消毒液余液能够更加容易的与含有酸液的医疗废水接触,从而对医疗废水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同时通过喷淋的方式将消毒液与工件接触,达到了冲刷的目的,相较浸泡除菌效果更加高效,同时由于特定消毒液的配比(相比现有消毒液,更加稀释),使得冲刷的效果得到提高,同时也使得更加少的消毒液残留在工件上。

2,通过设置消毒液喷淋、红外线烘干、紫外线消毒三个步骤连续进行(将该三个部件设置在一个转轴的三个面上依次进行),使得在不转移工件的情况下,全面的对工件进行了消毒、烘干、补充消毒灭菌的步骤,从而使得对工件的消毒灭菌操作更加全面。

3,通过设置特定的左右距离可以变化的夹持部件,使得各种形状各种尺寸的医疗器械均可进行处理,并且通过夹持后旋转可以实现无死角的喷淋,从而达到浸泡的全方位接触效果的同时还避免了浸泡不流动的缺陷。

4,通过设置混合槽,能够将消毒液余液与医疗废水充分混合,利用消毒液余液将医疗废水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同时对消毒液余液进行消化利用。

5,通过设置三级过滤板的过滤室,使得在各级处理中形成的新的沉淀在不同阶段均进行滤除。氧化钙颗粒可以将液体中残余酸液去除,由于液体在过滤室中的液面高度低于氧化钙颗粒的高度,因此处理水中不会过量的含有氢氧化钙。继而通过非晶合金颗粒和活性炭颗粒的处理,使得混合槽中形成的各种有害元素得到吸附,最终从过滤室中排出的水达到了中水的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横转轴,11-消毒液喷嘴,12-红外烘干部件,13-紫外消毒部件,14-电机,15-轴承,2-竖支架,31-定夹板,32-动夹板,33-动竖杆,331-弹簧杆,332-滑块,34-定竖杆,341-螺旋轴,35-横板,351-滑槽,352-挡块,36-工字轴,4-工件,5-混合槽,51-医疗废水入口,52-搅拌轴,53-混合槽出口,6-过滤室,61-第一过滤板,62-第二过滤板,63-第三过滤板,64-过滤室出口,65-第一杂物收集槽,651-杂物过滤板,652-横挡板,66-第二杂物收集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方法,所述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方法采用一种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装置,所述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装置包括消毒灭菌部件,夹持部件和废水处理部件。

所述消毒灭菌部件包括横转轴、消毒液喷嘴、红外烘干部件、紫外消毒部件、电机和轴承;所述横转轴左端为圆轴右端为方轴,左端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夹持部件的竖支架转动连接,在横转轴的最左端设置有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横转轴转动,所述横转轴的右端方轴的四个面的三个面上分别设置有3个消毒液喷嘴、2个红外烘干部件、3个紫外消毒部件。

所述夹持部件包括竖支架、定夹板、动夹板以及动夹板驱动部件;所述竖直架竖直设置,在其顶部通过轴承与所述横转轴垂直转动连接,在横转轴下部的竖支架侧壁上固接有定夹板,与定夹板相对位置设置有动夹板,在动夹板后部固接有动夹板驱动部件,所述动夹板驱动部件包括动竖杆、定竖杆、弹簧杆、滑块、螺旋轴、横板、工字轴、滑槽和挡块;所述横板横向设置在动夹板的下方,所述横板上表面设置有横向的滑槽,在横板上竖直固定设置有定竖杆,在定竖杆和动夹板之间设置有竖直的动竖杆,所述动夹板通过3个弹簧杆与所述动竖杆连接,所述动竖杆底部固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能够在所述滑槽中左右滑动,所述动竖杆上部横向垂直固接有螺旋轴,所述螺旋轴为圆轴上设置有单螺旋刀片,所述定竖杆与所述螺旋轴相接部位设置有横向通孔供所述螺旋轴横穿而过,在定竖杆上设置有工字轴,所述工字轴的两端齿部与所述螺旋轴相啮合,通过转动所述工字轴而使得所述螺旋轴左右移动,继而推动所述动竖杆和所述动夹板左右移动;在所述滑槽的两端设置有挡块来控制所述滑块的最大行程。

所述废水处理部件包括混合槽和过滤室。

所述混合槽为上大下小的槽体,其顶部整体开放形成顶部开口,所述顶部开口的宽度与所述定夹板和所述动夹板之间最大的距离相等;混合槽底部弧形向下凹陷形成混合槽出口,在混合槽侧壁上设置有医疗废水入口,在所述医疗废水入口下方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搅拌轴。

所述过滤室包括过滤室外壳、过滤室入口、过滤室出口、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第一杂物收集槽、杂物过滤板、横挡板以及第二杂物收集槽;所述过滤室入口设置在过滤室外壳顶部并与所述混合槽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相互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过滤板为上下两层过滤板中间夹持氧化钙颗粒结构设置,倾斜方式为左高右低,所述第二过滤板为上下两层过滤板中间夹持非晶合金颗粒的结构设置,倾斜方式为左低右高,所述第三过滤板为上下两层过滤板中间夹持活性炭颗粒的结构设置,倾斜方式为左高右低,在过滤室外壳右侧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杂物收集槽,所述第一杂物收集槽设置有上部开口、中部开口和下部开口,所述上部开口与所述第一过滤板最右端上部连通,所述中部开口与所述第二过滤板最右端上部连通,所述下部开口与所述第三过滤板最右端上部连通,在所述第一杂物收集槽内的所述上部开口和中部开口之间设置有倾斜的杂物过滤板,在所述第一杂物收集槽内的所述中部开口和下部开口之间横向设置有横挡板;在过滤室外壳左侧外壁上设置有第二杂物收集槽,所述第二杂物收集槽设置有开口与所述第二过滤板最左端上部连通;在过滤室外壳底部设置有过滤室出口。

所述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置消毒液,消毒液按质量份数过碳酸盐:28份,四乙酰甘脲:10.2份,三聚磷酸钠:6.1份,辛基酚乙氧基化物:1.1份,水:131份;将消毒液按所述质量份数进行配置之后备用。

2)通过转动工字轴而调节动夹板与定夹板之间的距离,将需要消毒的医疗器械工件置入到定夹板与动夹板之间,然后再次转动工字轴,使得动夹板与定夹板牢固夹持需要消毒的医疗器械工件。

3)启动消毒液喷嘴,将步骤1)配置好的消毒液喷射到医疗器械工件上,同时通过转动定夹板而将医疗器械工件进行转动,喷射9分钟后转动横转轴,使得红外烘干部件朝向医疗器械工件,启动红外烘干部件对医疗器械工件进行烘干操作,烘干11分钟后转动横转轴,使得紫外消毒部件朝向医疗器械工件,启动紫外消毒部件对医疗器械工件进行紫外消毒操作,紫外消毒9分钟后,取下医疗器械工件。

4)当消毒液喷嘴启动的同时启动所述搅拌轴,同时开启所述医疗废水入口向混合槽中加入医疗废水,所述医疗废水为添加了0.62wt%碳酸溶液的医疗废水,所述医疗废水的加入量与混合槽中消毒液的重量比为1.6:1,搅拌轴搅拌10分钟后开启混合槽出口将混合槽内的液体释放到过滤室内。

5)液体通过过滤室入口进入到过滤室中并在第一过滤板上流动并过滤,将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留在第一过滤板上,液体向下流动,而随着液体的不断流动第一过滤板的板上物被冲刷到最右端,部分液体携带板上物通过上部开口进入到第一杂物收集槽内,通过杂物过滤板,杂物被过滤形成板上物,液体过滤后通过中部开口进入到第二过滤板上,第一过滤板中间夹持有氧化钙颗粒,液体通过与氧化钙颗粒反应,形成部分沉淀并通过第二过滤板将该沉淀形成板上物聚集在最左端,液体通过第二过滤板向下流动并与第二过滤板中间夹持的非晶合金颗粒反应而将液体中部分有害元素进行吸附并部分电离,继续形成沉淀被第三过滤板阻挡,而液体继续通过第三过滤板向下流动,并与第三过滤板中的活性炭反应,液体中绝大多数的有害元素被活性炭吸附,液体的液面高度维持在第一过滤板的下部且为第三过滤板的上部的范围内,过滤进行22分钟后,开启过滤室出口将处理水排出,处理水排出后,开启第一杂物收集槽的下部开口和第二杂物收集槽的开口将板上杂质收集到第一杂物收集槽和第二杂物收集槽内,完成医疗器械工件的消毒灭菌操作。

所述第一杂物收集槽的上部开口、中部开口和下部开口,以及第二杂物收集槽的开口均设置有开口开闭阀门。

所述红外烘干部件为红外加热灯。

所述紫外消毒部件为紫外消毒灯。

所述弹簧杆为外部弹簧、内部杆状物的结构设置,通过外部弹簧的弹性将动夹板与所夹持的医疗器械工件夹持紧。

消毒液喷嘴喷射的所述消毒液温度为38℃(在喷射之前采用电阻加热的方式加热到该温度)。

实施例2

一种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方法,所述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方法采用一种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装置,所述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装置包括消毒灭菌部件,夹持部件和废水处理部件。

所述消毒灭菌部件包括横转轴、消毒液喷嘴、红外烘干部件、紫外消毒部件、电机和轴承;所述横转轴左端为圆轴右端为方轴,左端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夹持部件的竖支架转动连接,在横转轴的最左端设置有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横转轴转动,所述横转轴的右端方轴的四个面的三个面上分别设置有5个消毒液喷嘴、3个红外烘干部件、5个紫外消毒部件。

所述夹持部件包括竖支架、定夹板、动夹板以及动夹板驱动部件;所述竖直架竖直设置,在其顶部通过轴承与所述横转轴垂直转动连接,在横转轴下部的竖支架侧壁上固接有定夹板,与定夹板相对位置设置有动夹板,在动夹板后部固接有动夹板驱动部件,所述动夹板驱动部件包括动竖杆、定竖杆、弹簧杆、滑块、螺旋轴、横板、工字轴、滑槽和挡块;所述横板横向设置在动夹板的下方,所述横板上表面设置有横向的滑槽,在横板上竖直固定设置有定竖杆,在定竖杆和动夹板之间设置有竖直的动竖杆,所述动夹板通过5个弹簧杆与所述动竖杆连接,所述动竖杆底部固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能够在所述滑槽中左右滑动,所述动竖杆上部横向垂直固接有螺旋轴,所述螺旋轴为圆轴上设置有单螺旋刀片,所述定竖杆与所述螺旋轴相接部位设置有横向通孔供所述螺旋轴横穿而过,在定竖杆上设置有工字轴,所述工字轴的两端齿部与所述螺旋轴相啮合,通过转动所述工字轴而使得所述螺旋轴左右移动,继而推动所述动竖杆和所述动夹板左右移动;在所述滑槽的两端设置有挡块来控制所述滑块的最大行程。

所述废水处理部件包括混合槽和过滤室。

所述混合槽为上大下小的槽体,其顶部整体开放形成顶部开口,所述顶部开口的宽度与所述定夹板和所述动夹板之间最大的距离相等;混合槽底部弧形向下凹陷形成混合槽出口,在混合槽侧壁上设置有医疗废水入口,在所述医疗废水入口下方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搅拌轴。

所述过滤室包括过滤室外壳、过滤室入口、过滤室出口、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第一杂物收集槽、杂物过滤板、横挡板以及第二杂物收集槽;所述过滤室入口设置在过滤室外壳顶部并与所述混合槽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相互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过滤板为上下两层过滤板中间夹持氧化钙颗粒结构设置,倾斜方式为左高右低,所述第二过滤板为上下两层过滤板中间夹持非晶合金颗粒的结构设置,倾斜方式为左低右高,所述第三过滤板为上下两层过滤板中间夹持活性炭颗粒的结构设置,倾斜方式为左高右低,在过滤室外壳右侧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杂物收集槽,所述第一杂物收集槽设置有上部开口、中部开口和下部开口,所述上部开口与所述第一过滤板最右端上部连通,所述中部开口与所述第二过滤板最右端上部连通,所述下部开口与所述第三过滤板最右端上部连通,在所述第一杂物收集槽内的所述上部开口和中部开口之间设置有倾斜的杂物过滤板,在所述第一杂物收集槽内的所述中部开口和下部开口之间横向设置有横挡板;在过滤室外壳左侧外壁上设置有第二杂物收集槽,所述第二杂物收集槽设置有开口与所述第二过滤板最左端上部连通;在过滤室外壳底部设置有过滤室出口。

所述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置消毒液,消毒液按质量份数过碳酸盐:31份,四乙酰甘脲:11份,三聚磷酸钠:6.5份,辛基酚乙氧基化物:1.2份,水:160份;将消毒液按所述质量份数进行配置之后备用。

2)通过转动工字轴而调节动夹板与定夹板之间的距离,将需要消毒的医疗器械工件置入到定夹板与动夹板之间,然后再次转动工字轴,使得动夹板与定夹板牢固夹持需要消毒的医疗器械工件。

3)启动消毒液喷嘴,将步骤1)配置好的消毒液喷射到医疗器械工件上,同时通过转动定夹板而将医疗器械工件进行转动,喷射11分钟后转动横转轴,使得红外烘干部件朝向医疗器械工件,启动红外烘干部件对医疗器械工件进行烘干操作,烘干11.2分钟后转动横转轴,使得紫外消毒部件朝向医疗器械工件,启动紫外消毒部件对医疗器械工件进行紫外消毒操作,紫外消毒10分钟后,取下医疗器械工件。

4)当消毒液喷嘴启动的同时启动所述搅拌轴,同时开启所述医疗废水入口向混合槽中加入医疗废水,所述医疗废水为添加了0.5~0.8wt%碳酸溶液的医疗废水,所述医疗废水的加入量与混合槽中消毒液的重量比为1.9:1.1,搅拌轴搅拌12分钟后开启混合槽出口将混合槽内的液体释放到过滤室内。

5)液体通过过滤室入口进入到过滤室中并在第一过滤板上流动并过滤,将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留在第一过滤板上,液体向下流动,而随着液体的不断流动第一过滤板的板上物被冲刷到最右端,部分液体携带板上物通过上部开口进入到第一杂物收集槽内,通过杂物过滤板,杂物被过滤形成板上物,液体过滤后通过中部开口进入到第二过滤板上,第一过滤板中间夹持有氧化钙颗粒,液体通过与氧化钙颗粒反应,形成部分沉淀并通过第二过滤板将该沉淀形成板上物聚集在最左端,液体通过第二过滤板向下流动并与第二过滤板中间夹持的非晶合金颗粒反应而将液体中部分有害元素进行吸附并部分电离,继续形成沉淀被第三过滤板阻挡,而液体继续通过第三过滤板向下流动,并与第三过滤板中的活性炭反应,液体中绝大多数的有害元素被活性炭吸附,液体的液面高度维持在第一过滤板的下部且为第三过滤板的上部的范围内,过滤进行23分钟后,开启过滤室出口将处理水排出,处理水排出后,开启第一杂物收集槽的下部开口和第二杂物收集槽的开口将板上杂质收集到第一杂物收集槽和第二杂物收集槽内,完成医疗器械工件的消毒灭菌操作。

所述第一杂物收集槽的上部开口、中部开口和下部开口,以及第二杂物收集槽的开口均设置有开口开闭阀门。

所述红外烘干部件为红外加热灯。

所述紫外消毒部件为紫外消毒灯。

所述弹簧杆为外部弹簧、内部杆状物的结构设置,通过外部弹簧的弹性将动夹板与所夹持的医疗器械工件夹持紧。

消毒液喷嘴喷射的所述消毒液温度为39℃(在喷射之前采用电阻加热的方式加热到该温度)。

实施例3

一种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方法,所述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方法采用一种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装置,所述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装置包括消毒灭菌部件,夹持部件和废水处理部件。

所述消毒灭菌部件包括横转轴、消毒液喷嘴、红外烘干部件、紫外消毒部件、电机和轴承;所述横转轴左端为圆轴右端为方轴,左端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夹持部件的竖支架转动连接,在横转轴的最左端设置有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横转轴转动,所述横转轴的右端方轴的四个面的三个面上分别设置有6个消毒液喷嘴、2个红外烘干部件、5个紫外消毒部件。

所述夹持部件包括竖支架、定夹板、动夹板以及动夹板驱动部件;所述竖直架竖直设置,在其顶部通过轴承与所述横转轴垂直转动连接,在横转轴下部的竖支架侧壁上固接有定夹板,与定夹板相对位置设置有动夹板,在动夹板后部固接有动夹板驱动部件,所述动夹板驱动部件包括动竖杆、定竖杆、弹簧杆、滑块、螺旋轴、横板、工字轴、滑槽和挡块;所述横板横向设置在动夹板的下方,所述横板上表面设置有横向的滑槽,在横板上竖直固定设置有定竖杆,在定竖杆和动夹板之间设置有竖直的动竖杆,所述动夹板通过2个弹簧杆与所述动竖杆连接,所述动竖杆底部固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能够在所述滑槽中左右滑动,所述动竖杆上部横向垂直固接有螺旋轴,所述螺旋轴为圆轴上设置有单螺旋刀片,所述定竖杆与所述螺旋轴相接部位设置有横向通孔供所述螺旋轴横穿而过,在定竖杆上设置有工字轴,所述工字轴的两端齿部与所述螺旋轴相啮合,通过转动所述工字轴而使得所述螺旋轴左右移动,继而推动所述动竖杆和所述动夹板左右移动;在所述滑槽的两端设置有挡块来控制所述滑块的最大行程。

所述废水处理部件包括混合槽和过滤室。

所述混合槽为上大下小的槽体,其顶部整体开放形成顶部开口,所述顶部开口的宽度与所述定夹板和所述动夹板之间最大的距离相等;混合槽底部弧形向下凹陷形成混合槽出口,在混合槽侧壁上设置有医疗废水入口,在所述医疗废水入口下方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搅拌轴。

所述过滤室包括过滤室外壳、过滤室入口、过滤室出口、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第一杂物收集槽、杂物过滤板、横挡板以及第二杂物收集槽;所述过滤室入口设置在过滤室外壳顶部并与所述混合槽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相互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过滤板为上下两层过滤板中间夹持氧化钙颗粒结构设置,倾斜方式为左高右低,所述第二过滤板为上下两层过滤板中间夹持非晶合金颗粒的结构设置,倾斜方式为左低右高,所述第三过滤板为上下两层过滤板中间夹持活性炭颗粒的结构设置,倾斜方式为左高右低,在过滤室外壳右侧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杂物收集槽,所述第一杂物收集槽设置有上部开口、中部开口和下部开口,所述上部开口与所述第一过滤板最右端上部连通,所述中部开口与所述第二过滤板最右端上部连通,所述下部开口与所述第三过滤板最右端上部连通,在所述第一杂物收集槽内的所述上部开口和中部开口之间设置有倾斜的杂物过滤板,在所述第一杂物收集槽内的所述中部开口和下部开口之间横向设置有横挡板;在过滤室外壳左侧外壁上设置有第二杂物收集槽,所述第二杂物收集槽设置有开口与所述第二过滤板最左端上部连通;在过滤室外壳底部设置有过滤室出口。

所述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置消毒液,消毒液按质量份数过碳酸盐:33份,四乙酰甘脲:11.5份,三聚磷酸钠:6.9份,辛基酚乙氧基化物:1.3份,水:180份;将消毒液按所述质量份数进行配置之后备用。

2)通过转动工字轴而调节动夹板与定夹板之间的距离,将需要消毒的医疗器械工件置入到定夹板与动夹板之间,然后再次转动工字轴,使得动夹板与定夹板牢固夹持需要消毒的医疗器械工件。

3)启动消毒液喷嘴,将步骤1)配置好的消毒液喷射到医疗器械工件上,同时通过转动定夹板而将医疗器械工件进行转动,喷射12分钟后转动横转轴,使得红外烘干部件朝向医疗器械工件,启动红外烘干部件对医疗器械工件进行烘干操作,烘干11分钟后转动横转轴,使得紫外消毒部件朝向医疗器械工件,启动紫外消毒部件对医疗器械工件进行紫外消毒操作,紫外消毒11分钟后,取下医疗器械工件。

4)当消毒液喷嘴启动的同时启动所述搅拌轴,同时开启所述医疗废水入口向混合槽中加入医疗废水,所述医疗废水为添加了0.51wt%稀盐酸的医疗废水,所述医疗废水的加入量与混合槽中消毒液的重量比为2.0:1.15,搅拌轴搅拌13分钟后开启混合槽出口将混合槽内的液体释放到过滤室内。

5)液体通过过滤室入口进入到过滤室中并在第一过滤板上流动并过滤,将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留在第一过滤板上,液体向下流动,而随着液体的不断流动第一过滤板的板上物被冲刷到最右端,部分液体携带板上物通过上部开口进入到第一杂物收集槽内,通过杂物过滤板,杂物被过滤形成板上物,液体过滤后通过中部开口进入到第二过滤板上,第一过滤板中间夹持有氧化钙颗粒,液体通过与氧化钙颗粒反应,形成部分沉淀并通过第二过滤板将该沉淀形成板上物聚集在最左端,液体通过第二过滤板向下流动并与第二过滤板中间夹持的非晶合金颗粒反应而将液体中部分有害元素进行吸附并部分电离,继续形成沉淀被第三过滤板阻挡,而液体继续通过第三过滤板向下流动,并与第三过滤板中的活性炭反应,液体中绝大多数的有害元素被活性炭吸附,液体的液面高度维持在第一过滤板的下部且为第三过滤板的上部的范围内,过滤进行25分钟后,开启过滤室出口将处理水排出,处理水排出后,开启第一杂物收集槽的下部开口和第二杂物收集槽的开口将板上杂质收集到第一杂物收集槽和第二杂物收集槽内,完成医疗器械工件的消毒灭菌操作。

所述第一杂物收集槽的上部开口、中部开口和下部开口,以及第二杂物收集槽的开口均设置有开口开闭阀门。

所述红外烘干部件为红外加热灯。

所述紫外消毒部件为紫外消毒灯。

所述弹簧杆为外部弹簧、内部杆状物的结构设置,通过外部弹簧的弹性将动夹板与所夹持的医疗器械工件夹持紧。

消毒液喷嘴喷射的所述消毒液温度为51℃(在喷射之前采用电阻加热的方式加热到该温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