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输液管的流速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34009发布日期:2018-12-01 00:41阅读:3153来源:国知局
医用输液管的流速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具,特别涉及一种医用输液管的流速控制器。

背景技术

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是静脉输液,它是根据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电解质、无菌液体、药物从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特别是急诊、创伤情况下,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普通的输液器的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由进气管、输液管、莫非氏滴壶、流速控制器和针头组成,其是依靠液位差所提供的压力向病人体内进行输液。

公告号为cn20665205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输液器,包括透明输液管、设于输液管上的沿输液方向依次设置的瓶塞穿刺器、壶腹、过滤器、流速控制器及静脉穿刺针,该输液器还包括套设在输液管上的报警装置,该报警装置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腔中的报警电路,报警电路包括电源、光耦合器oc1、控制芯片u1及声音报警器,光耦合器oc1的第一引脚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第二引脚与控制芯片u1的输入端相连、第三引脚与第四引脚分别接地,声音报警器连接在控制芯片u1的输出端上,该报警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电源控制开关k1。

上述专利中的流速控制器是通过手部推动位于流速控制器上的转轮,通过改变转轮压持输液管的深度,实现对液体输液速度的控制。由于某些特殊的药物需要严格控制输液时的流速,但有些儿童在打点滴时,家长的疏忽加上儿童的好奇心理,导致很多儿童在打点滴的过程中都会去触摸流速控制器;儿童在触摸流速控制器的过程中很容易触碰到转轮,从而改变了液体的输液速度,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输液管的流速控制器,该医用输液管的流速控制器能降低存在的安全隐患。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医用输液管的流速控制器,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上设有供输液管穿设的通孔,所述基体内设有连通通孔侧壁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放置有朝向通孔方向往复滑移的抵紧块,所述抵紧块的侧壁固设有沿抵紧块滑移方向排列的齿条,所述安装腔内转动连接有啮合齿条的齿轮,所述安装腔对应于齿条的一侧壁开设有通槽,所述齿轮的外周壁凸出于通槽且限制齿轮脱离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侧壁上设有供齿轮在通槽与齿条两者之间实现往复滑移的腰形孔,所述安装腔与抵紧块之间设有驱动齿条朝向通槽方向移动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驱动齿轮在腰形孔中朝向通槽所在的方向滑移,在保证整个齿轮不会脱离出安装腔的基础上,使齿轮外周壁的一部分位置能凸出于通槽;齿轮凸出于通槽的齿形面会卡设在通槽的端口上,从而限制了齿轮的转动。当要对输液的流速进行调节时,通过手部按压齿轮凸出于通槽的位置,使齿轮先脱离通槽的端口再在腰形孔中滑移并通过抵紧块对弹性件进行压缩;通过按压转动齿轮的方式,使齿轮与齿条两者之间的啮合能带动抵紧块进行滑移,从而实现对输液速度的调节。通过增加按压的操作方式,使儿童在触碰到齿轮且不知道按压操作步骤的前提下,不能对齿轮实现转动,从而降低了存在的安全隐患。

进一步设置为:当所述弹性件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安装腔对应于齿条的一侧壁固设有嵌设进齿轮的齿形面且用于限制齿轮转动的锁定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齿轮朝向通槽方向移动时,通过设置的锁定块能更好的卡设进齿轮的齿形面,对齿轮实现更加稳定的限位固定。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的材料为橡胶材料,所述弹性件与安装腔的内壁固定设置,所述弹性件的内部设有形变腔,所述形变腔沿抵紧块的滑移方向贯穿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弹性形变空间,通过该种设置能保证抵紧块滑移的稳定性,并通过形变腔的设置进一步增大弹性件的形变空间,使得手部通过施加更小的作用力就能使弹性件发生更大程度的形变,使操作更加便捷、舒适。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抵触抵紧块的一面固设有低摩擦材料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低摩擦材料层的设置降低了抵紧块在滑移时的摩擦阻力,使得抵紧块的滑移更加顺畅。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体外壁设有连通通孔并使输液管能径向安装进通孔的通道,所述通道的一侧壁向外延伸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通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当输液管发生形变后能脱离出通孔的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医用输液管为一次性产品,故通过通道的设置可便捷的实现基体与输液管之间的拆卸分离,对基体实现重复利用,绿色环保;输液管在限位部的作用下发生一定量的形变后,通过间隙进入到通孔内部,从而实现基体在于输液管上的便捷安装。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部朝向间隙的一面向外凸出设置形成一弧形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面的设置能防止输液管在经过间隙时,对输液管造成的破损。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体外壁靠近通槽的位置固设有齿轮转向识别标识,所述齿轮的端面固设有转向箭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轮转向识别标识的设置使得操作者能更加清楚转动齿轮方向后所达到的效果,并结合转向箭头能给儿童起到误导作用,减少儿童在尝试的过程对齿轮进行按压操作的机率,从而提升儿童在尝试时的失败机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按压及转动的同时操作才能实现对输液流速的控制,从而降低儿童对于输液流速的误操作,减少存在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基体;2、通孔;3、安装腔;4、抵紧块;5、齿条;6、齿轮;7、通槽;8、腰形孔;9、弹性件;10、锁定块;11、形变腔;12、低摩擦材料层;13、通道;14、限位部;15、间隙;16、弧形面;17、齿轮转向识别标识;18、转向箭头;19、主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一种医用输液管的流速控制器,包括基体1,基体1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基体1的通孔2,基体1的外侧壁开设有连通通孔2侧壁的通道13且该通道13分别贯穿基体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通道13的宽度大于输液管的外直径,通道13的一侧壁设有向外延伸且逐渐朝向通孔2中央位置方向倾斜的限位部14,限位部14与通孔2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的间隙15,该间隙15的直径小于输液管的外直径且大于输液管的壁厚。限位部14与基体1之间一体设置且朝向间隙15的一面向外凸出设置形成所述的弧形面16。

参考图1、图2和图3,基体1内部开设有形状为长条形的安装腔3,安装腔3的一端与通孔2的侧壁连通,安装腔3内放置有抵紧块4;抵紧块4的底部与安装腔3之间设置有一层的弹性件9,弹性件9的材料为橡胶材料,弹性件9的内部开设有形变腔11,形变腔11沿安装腔3的长度方向贯穿弹性件9。弹性件9与安装腔3之间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实现固定,弹性件9抵触抵紧块4的一面粘接固定有低摩擦材料层12,低摩擦材料层12的材料可为聚四氟乙烯材料或金属材料。

抵紧块4背对低摩擦材料层12的一侧壁固设有齿条5,齿条5沿安装腔3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该齿条5的材料优选为塑料;安装腔3内部位于齿条5的上方通过主轴19转动连接有齿轮6,齿轮6与主轴19之间固定连接。安装腔3对应于主轴19端面的一侧壁均开设有供主轴放置的腰形孔8,腰形孔8的长度方向竖直设置;安装腔3顶部设有贯穿基体1外顶部的通槽7,通槽7位于腰形孔8的正上方。

当齿轮6朝向通槽7方向移动时,齿轮6的局部能凸出于通槽7,也就是说通槽7的长度要小于齿轮6的直径,使得齿轮6整体不会从通槽7中脱出,齿轮6的材料优选为塑料。安装腔3顶部靠近通槽7端口的位置固设有锁定块10,当弹性件9处于初始状态时,齿轮6的齿形面凸出于通槽7且锁定块10卡设于齿轮6的齿形面,用于限制齿轮6的转动。基体1外顶部靠近通槽7的位置开设有齿轮转向识别标识17,齿轮转向识别标识17包括形状为开字样的第一凹槽与关字样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分别位于通槽7的相对的两侧;齿轮6的端面开设有转向箭头18。

操作过程:输液管通过通孔2的两端穿设进通孔2或通过通道13经过间隙15的方式进入到通孔2,当输液管在经过间隙15时,输液管会被限位部14以及通孔2的内壁所挤压并以发生形变的方式进入到通孔2;弹性件9在处于初始状态时,驱动齿轮6凸出于通槽7并使锁定块10卡设进齿轮6的齿形面。手部通过对凸出于通槽7位置的齿轮6施加压持力,使得锁定块10与齿轮6的齿形面分离并使弹性件9发生压缩形变;压持力继续施加并推动齿轮6转动,通过齿轮6与齿条5之间的啮合方式带动抵紧块4朝向通孔2方向滑移,从而实现对输液管的压紧调节。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