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分群保定装置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0074发布日期:2018-09-18 17:54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畜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分群保定装置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鹿科动物的鹿茸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由于大多数鹿科动物个体庞大且比较野性(驯鹿除外),尤其是鹿科动物发情和分娩前后,其攻击性更强。然而实际生产中,如鹿免疫注射、佩戴耳标、采血、发情鉴定、人工授精、超数排卵和锯茸等操作,都需要养殖人员近距离接触动物。为了减少操作人员被动物踩伤或撞伤,减少动物应激导致的自身损失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无论是家庭农场还是较集约化的大型鹿科动物养殖企业大都采用“飞针”(将承有麻醉药或者其它药品的注射器放到细长的吹管中,将吹管的一端对准动物,然后用嘴用力吹,注射器即可飞速扎进动物体内)将动物麻醉后进行分群、称重、锯茸等多种操作。随着动物繁殖生物技术的提升,如鹿科动物超数排卵和基因组编辑,需要一天内多次近距离操作,显然一天内多次麻醉同一动物将对动物造成巨大伤害或者严重影响实验结果或者动物的生产性能。另外,“飞针”注射激素或者其它液体容易导致漏液(实际注射的液体量与预想不一致),从而导致实验失败或者严重影响动物的实际生产力。因此,需要针对上述问题建立一种畜牧兽医用的半自动化鹿科动物精准分群、称重和保定装置,从而满足实际生产或者相关科研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分群保定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可实现对多个鹿进行分群、保定,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分群保定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可实现对多个鹿进行分群和保定,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分群保定装置,包括驱赶围栏、分群围栏、保定围栏以及保定器,驱赶围栏、分群围栏以及保定围栏依次连接,保定器设置于保定围栏的出口处;

分群围栏包括第一分群围栏、第二分群围栏和隔断组件,第一分群围栏和第二分群围栏相对设置形成分群通道;

第一分群围栏、第二分群围栏包括若干栏板,相邻的两个栏板可拆卸连接,第一分群围栏的栏板与第二分群围栏的栏板一一对应设置;

隔断组件包括若干用于分隔分群通道的挡板,挡板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栏板之间,且被配置为从第一分群围栏向靠近或远离第二分群围栏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分群围栏还包括滑动组件,隔断组件与滑动组件连接,挡板通过滑动组件由第一分群围栏向靠近或远离第二分群围栏运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挡板与栏板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栏板包括若干横栏,栏板的下部设有板体,用于遮挡横栏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驱赶围栏包括两个驱赶组件,两个驱赶组件分别与第一分群围栏和第二分群围栏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驱赶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围栏,两个围栏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保定围栏包括第一保定围栏和第二保定围栏,第一保定围栏和第二保定围栏相对设置形成保定通道,保定通道设有第一门、第二门和第三门,第一门设置于保定通道的入口,第三门设置于保定通道的出口,保定器设置于保定通道,且靠近第三门,第二门设置于保定器远离第三门的一端,第一门被配置为在入口与第二门之间运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保定器包括操纵杆、电机、液压传输装置、升降板和保定架,操纵杆与电机连接用于控制电机,电机与液压传输装置连接,液压传输装置分别与升降板和保定架连接,保定架设置于升降板的上方。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新型分群保定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分群围栏的出口处的称重仪器。

一种新型分群保定系统,包括控制装置和上述新型分群保定装置,控制装置与新型分群保定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新型分群保定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分群保定装置,包括驱赶围栏、分群围栏、保定围栏以及保定器。驱赶围栏、分群围栏以及保定围栏依次连接,保定器设置于保定围栏的出口处。分群围栏包括第一分群围栏、第二分群围栏和隔断组件,第一分群围栏和第二分群围栏相对设置形成分群通道。当动物达到分群通道内、停在相对的两个栏板之间时,将挡板从第一分群围栏滑动至第二分群围栏,将相邻的两个动物间隔开,从而形成只有一个动物的单间。由于地方狭小,动物在这个单间里不能大幅度的运动,因此可以在这个单间里进行药物注射、消毒、外用驱虫药喷洒等操作。栏板之间可拆卸连接,通过对栏板之间的拆卸连接,使得单个的封闭空间出现出口,动物可以从该出口出去,且不影响其他分隔开的动物。该结构方便工作人员操作,灵活性强,安全性高。

进一步地,分群围栏与驱赶通道、保定通道和保定器以及电子地坪共同作用,可在不用麻醉等的情况下对动物进行自然驱赶,同时对多个待接受畜牧生产处理的鹿进行分群、称重和保定操作,从而顺利开展动物诊断、治疗等工作,实现了安全、高效地对动物实施畜牧生产工作,既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提高了畜牧生产工作的效率,同时还减少了动物应激,适宜规模化养鹿等优点,符合动物保护与职业安全的国际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分群保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分群保定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分群保定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赶围栏的围栏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新型分群保定装置;110-驱赶围栏;111-驱赶组件;113-围栏;120-分群围栏;121-第一分群围栏;1211-栏板;1213-环形柱子;1215-横栏;1217-板体;122-第二分群围栏;123-隔断组件;1231-挡板;125-滑动组件;1251-滑轨;1253-滑轮;127-称重仪器;130-保定围栏;131-第一保定围栏;132-第二保定围栏;133-第一门;135-第二门;137-第三门;140-保定器;141-操纵杆;143-电机;145-液压传输装置;147-升降板;149-保定架;1491-第一保定夹;1492-第二保定夹;1493-捆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本发明中,在不矛盾或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实施方式以及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发明中,常规的设备、装置、部件等,既可以商购,也可以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自制。在本发明中,为了突出本发明的重点,对一些常规的操作和设备、装置、部件进行的省略,或仅作简单描述。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分群保定装置100,包括驱赶围栏110、分群围栏120、保定围栏130以及保定器140。驱赶围栏110、分群围栏120以及保定围栏130依次连接,保定器140设置于保定围栏130的出口处。将动物驱赶至驱赶围栏110,利用驱赶围栏110使动物进入分群围栏120进行分群,依次使动物进入保定围栏130,通过保定围栏130进入保定器140进行保定。

在本实施例中,分群围栏120包括第一分群围栏121、第二分群围栏122、隔断组件123和滑动组件125,第一分群围栏121和第二分群围栏122相对设置形成分群通道,分群通道的宽度刚好通过一只成年的动物,如鹿科动物。隔断组件123与滑动组件125连接,通过滑动组件125活动设置于第一分群围栏121和第二分群围栏122之间,用于分隔分群通道。第一分群围栏121和第二分群围栏122平行设置。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分群围栏120可以包括四个或五个分群围栏120,形成多个分群通道,同时对动物进行分群,本发明对其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群围栏121和第二分群围栏122的结构相同。以第一分群围栏121为例,第一分群围栏121包括若干栏板1211,相邻的两个栏板1211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栏板1211之间设有环形柱子1213,栏板1211的一侧与环形柱子1213铰接,另一侧与环形柱子1213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栏板1211的个数,以延长或缩短分群通道的长短,本发明对其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分群围栏121的栏板1211与第二分群围栏122的栏板1211一一对应设置。栏板1211的长度与待分群的动物的体长相匹配。在本实施例中,栏板1211包括若干横栏1215,栏板1211的下部设有板体1217,用于遮挡横栏1215之间的间隙,避免动物蹄子插入横栏1215间隙而受伤。

隔断组件123包括若干挡板1231,挡板1231设置于第一分群围栏121的相邻的两个栏板1211之间,通过环形柱子1213从第一分群围栏121向靠近或远离第二分群围栏122的方向运动。由于第一分群围栏121与第二分群围栏122平行设置且相互对应,则挡板1231与栏板1211相互垂直设置。具体的,如图3,滑动组件125包括滑轨1251和滑轮1253,滑轨1251设置于挡板1231的上方或下方,在本实施例中,滑轨1251设置于挡板1231的上方。挡板1231与滑轮1253连接,通过滑轮1253沿滑轨1251滑动,以实现对分群通道的分隔。

当动物达到分群通道内、停在相对的两个栏板1211之间时,将挡板1231从第一分群围栏121滑动至第二分群围栏122,将相邻的两个动物间隔开,从而形成只有一个动物的单间。由于地方狭小,动物在这个单间里不能大幅度的运动,因此可以在这个单间里进行药物注射、消毒、外用驱虫药喷洒等操作。并且,由于栏板1211与环形柱子1213可拆卸连接,通过解除栏板1211与环形柱子1213的连接,转动栏板1211,使得单个的封闭空间出现出口,动物可以从该出口出去,且不影响其他分隔开的动物。该结构方便工作人员操作,灵活性强,安全性高。为了使得从分群通道的栏板1211离开的动物可以按指定路线离开,第二分群围栏122远离第一分群围栏121的一侧与离开通道连接(图未示),离开通道的个数与第二分群围栏122中栏板1211的个数对应,使得任一个栏板1211打开后,动物均可从离开通道离开。离开通道的另一端可以与圈舍或草场等连接,本发明对其不做限定。由于每个栏板1211均与离开通道连接,因此栏板1211只能转动90度,防止人被挤压。

新型分群保定装置100还包括设置于分群围栏120的出口处的称重仪器127。当在分群通道内进行完检查等操作后,将分群通道内的动物依次驱赶至分群围栏120的出口处,在该处进行称重,在本实施例中,称重仪器127为电子地坪,将其放置于地上,即可完成对动物的称重。该结构通过设置一个电子地坪即可完成对分群通道内的所有动物的承重,减少称重仪器127的设置,同时操作简便快捷。

请参照图4,驱赶围栏110包括两个驱赶组件111,用于将动物驱赶至分群通道内。在本实施例中,两个驱赶组件111的结构相同。驱赶组件111包括至少两个围栏113,两个围栏113转动连接。两个驱赶组件111的端部的围栏113分别与第一分群围栏121和第二分群围栏122的入口处转动连接。两个驱赶组件111的自由端与其他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驱赶围栏110在驱赶之前呈倒八字形设置,将动物驱赶至驱赶围栏110内,移动驱赶组件111,逐渐缩小驱赶组件111形成的空间,使得驱赶围栏110内的动物依次进入分群通道内。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驱赶人员的安全,围栏113的中间位置留有观察口,其他位置封闭,避免动物的蹄子或角对人造成伤害。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围栏113的结构可以为其他通用结构,本发明对其不做限定。

保定围栏130用于连接分群通道和保定器140,使得动物依次进行保定。保定围栏130包括第一保定围栏131和第二保定围栏132,第一保定围栏131和第二保定围栏132相对设置形成保定通道。保定通道设有第一门133、第二门135和第三门137,第一门133设置于保定通道的入口,第三门137设置于保定通道的出口,保定器140设置于保定通道靠近第三门137处,第二门135设置于保定器140远离第三门137的一端。即第二门135和第三门137分别设置于保定器140的入口和出口。分群通道的出口与第一保定围栏131连接,即分群通道的出口设置于第一门133与第二门135之间。对于保定器140而言,第一门133和第三门137分别为入口和出口。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门135和第三门137为横拉门,第一门133被配置为在保定通道的入口与第二门135之间运动。其中,第一门133与第一保定围栏131和第二保定围栏132滑动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为本技术领域中的通用技术,如滑轮1253、滑轨1251,横拉门为本技术领域的通用设备,本发明对其不做限定。

当动物在分群通道内进行完检查等,工作人员移动最末端的挡板1231,使得动物从分群通道进入保定通道内,推动第一门133,驱赶动物从保定通道的入口运动至第二门135,打开第二门135,使动物进入保定器140,此时第三门137是关闭状态。然后关闭第二门135对动物进行保定。保定后工作人员再将第一门133推至保定通道的入口处,对下一个动物进行驱赶。该结构有助于工作人员驱赶动物至指定位置,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请参照图5,保定器140包括操纵杆141、电机143、液压传输装置145、升降板147和保定架149,操纵杆141与电机143连接用于控制电机143,电机143与液压传输装置145连接,用于驱动液压传输装置145工作,液压传输装置145分别与升降板147和保定架149连接,液压传输装置145控制升降板147的升高或降低、控制保定架149的架合或打开,保定架149设置于升降板147的上方。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不影响保定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保定架149和升降板147设置于保定通道内,操纵杆141、电机143、液压传输装置145设置在保定通道外。具体的,保定架149包括第一保定夹1491和第二保定夹1492,第一保定夹1491和第二保定夹1492相对设置,且呈弧形并带有气垫。第一保定夹1491与液压传输装置145连接,第二保定夹1492与保定围栏120连接。当对动物进行保定时,通过液压传输装置145带动第一保定夹1491靠近或远离第二保定夹1492,以实现对动物的保定或松解。保定架149还包括用于固定动物的捆绑带1493,可用于固定动物的四肢,避免其踢到工作人员。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定夹1491和第二保定夹1492之间的距离为保定围栏130的宽度,第二门135和第三门137之间的距离是待测动物的体长。第一保定夹1491和第二保定夹1492实现左右保定待测动物,第二门135和第三门137实现前后保定动物。

当动物被驱赶至保定器140,动物站立在升降板147上。打开电机143,根据动物的身高调整升降板147的高度,使保定架149的下端可以抬起动物的肚子,保定架149的上端可以架住动物的脖子,使脖子向上伸直。当动物被保定后,通过操纵杆141控制电机143降低升降板147的高度,使动物悬空,然后用捆绑带1493绑住肚子,也可以绑住动物的四肢,使动物无法动弹。从而进行蹄部药浴、体高、体长和腰围的测量、采血、锯茸、人工授精等操作。操作完毕后,打开电机143,抬高升降板147的高度,松开动物的四肢,松开保定架149,从而释放动物。

为了让动物可以按指定路线离开,第三门137远离保定器140的一侧与离开通道连接(图未示),及保定围栏120的出口与离开通道连接。离开通道的另一端可以与圈舍或草场等连接,本发明对其不做限定。动物保定后,通过第三门137进入离开通道,安全离开。本实施例中的离开通道为本技术领域的通用结构,本发明对其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基于新型分群保定装置100的新型分群保定系统(图未示),包括控制装置(图未示)、监控装置(图未示)、棚顶(图未示)以及新型分群保定装置100,控制装置与隔断组件123、第一门133、第二门135和第三门137电连接,用于控制隔断组件123、第一门133、第二门135和第三门137的开合,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监控装置设置于新型分群保定装置100,用于监控动物的情况。棚顶设置于新型分群保定装置100的顶部,用于遮挡光线,使得新型分群保定装置100为黑暗环境,待测动物在黑暗环境中较为安静、老实,方便驱赶和保定。便于工作人员操作。棚顶可以采用不透光的布料进行遮挡,棚顶为本技术领域的通用设备,本发明对其不做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