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康复用行走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8693发布日期:2018-10-16 20:20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康复用行走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主要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骨科康复用行走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做完下肢骨科手术后的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床上疗养后,还需要通过运动来锻炼下肢的肌肉和骨骼,加速术后下肢运动能力的恢复。现有技术中,针对病人术后的行走,一般采用助行器来进行辅助,减轻病人腿部受力,现有助行器结构大多为带有座椅,方便病人歇息,同时底部带有滑轮,减少行走阻力,但是助行器的这种结构在使用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病人走累了坐在座椅上进行歇息,经常会在走道的各个位置进行停留,影响其他病人的行走康复训练,秩序混乱。

2、病人在座椅上进行歇息时,底部滑轮容易滑动,使用不便,容易对病人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科康复用行走锻炼装置,它能够使病人坐下休息时不仅主动将装置停靠在边缘位置,减少和优化空间位置的占用,而且固定牢靠,提高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骨科康复用行走锻炼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端均设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前部或后部设置扶手,所述连接板底部设置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第一拉伸弹簧,所述第一拉伸弹簧顶端与连接板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伸弹簧底端设置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一侧设置连接杆,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条形孔,所述条形孔位于第一凹槽位置处,所述连接杆一端穿过条形孔位于连接板外部,所述连接杆位于连接板外部一端设置调节拉手,所述连接板侧壁上设置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调节拉手位于连接板同侧,所述固定块靠近调节拉手一侧设置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第二拉伸弹簧,所述第二拉伸弹簧一端与固定块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伸弹簧远离固定块内壁一端设置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端部远离第二拉伸弹簧一侧位于第二凹槽外部,所述滑动块位于第二凹槽外的端部设置缺角,所述缺角位于滑动块顶部,所述调节拉手位于缺角位置处,所述滑动块的横截面积从调节拉手到第二拉伸弹簧不断扩大,所述调节杆底端设置滚轮,所述支撑杆底部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或支撑杆或连接板上设置吸盘,所述吸盘与扶手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板两侧均设置固定杆,所述支撑板底部设置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为两个,所述连接块位于支撑板上与扶手相同一侧,所述支撑板底部设置开口,所述开口位于两个连接块之间,所述开口处设置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连接块之间铰接,所述活动板两侧均设置活动杆,所述固定杆与活动杆之间设置调节弹簧,所述固定杆和活动杆均与调节弹簧铰接。

所述滑动块顶部和/或底部设置凸起,所述固定块内设置滑槽,所述凸起一端位于滑槽内。

所述连接板底部设置支撑垫。

所述第二拉伸弹簧为多个。

所述活动板上设置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开口位置处。

所述调节拉手位于连接板外侧。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通过设置吸盘能够使病人主动将装置停靠在墙壁边缘位置处,减少和优化了空间位置的占用,提高了病人术后康复训练的活动秩序,而且通过调节杆对滚轮位置的调节,提高了病人坐下休息时装置的稳定性。

2、凸起和滑槽相互配合,提高了滑动块滑动的稳定性。

3、支撑垫对连接板底端起到保护作用,也增强了连接板的支撑力,进一步提高了病人坐下休息时,连接板支撑的稳定性。

4、多个第二拉伸弹簧的设置使得滑动块的滑动更加平稳,更好的起到调节调节拉手的作用。

5、限位块的设置,对活动板的位置起到限位作用,提高了活动板位置限定的稳定性。

6、调节拉手位于连接板外侧,能够避免调节拉手与固定杆、活动杆等结构子位置上的干扰,根据需求灵活设置调节拉手等结构的位置合长度,进一步优化了本装置。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左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连接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支撑板与活动板部分左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固定块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支撑杆;2、连接板;3、扶手;4、第一凹槽;5、第一拉伸弹簧;6、调节杆;7、连接杆;8、条形孔;9、调节拉手;10、固定块;11、第二凹槽;12、第二拉伸弹簧;13、滑动块;14、滚轮;15、支撑板;16、吸盘;17、固定杆;18、连接块;19、开口;20、活动板;21、活动杆;22、调节弹簧;23、凸起;24、滑槽;25、支撑垫。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和远离支撑板中心的方向。

本发明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所采用的电路连接均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型号,在此不再详述。

一种骨科康复用行走锻炼装置,包括支撑杆1,所述支撑杆1两端均设置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前部或后部设置扶手3,所述连接板2底部设置第一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4内设置第一拉伸弹簧5,所述第一拉伸弹簧5顶端与连接板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伸弹簧5底端设置调节杆6,所述调节杆6一侧设置连接杆7,所述连接板2上设置条形孔8,所述条形孔8位于第一凹槽4位置处,所述连接杆7一端穿过条形孔8位于连接板2外部,所述连接杆7位于连接板2外部一端设置调节拉手9,如附图2和3所示,调节拉手能够在条形孔的上下范围内对调节杆的位置进行升降,从而使得滚轮伸进和伸出第一凹槽。所述连接板2侧壁上设置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与调节拉手9位于连接板2同侧,所述固定块10靠近调节拉手9一侧设置第二凹槽11,所述第二凹槽11内设置第二拉伸弹簧12,所述第二拉伸弹簧12一端与固定块10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伸弹簧12远离固定块10内壁一端设置滑动块13,所述滑动块13端部远离第二拉伸弹簧12一侧位于第二凹槽11外部,所述滑动块13位于第二凹槽11外的端部设置缺角,所述缺角位于滑动块13顶部,所述调节拉手9位于缺角位置处,如附图2所示,调节拉手位于缺角位置处,滚轮位于第凹槽内,装置闲置或者病人坐下休息,当病人需要借助装置进行行走训练时,将调节拉手下滑,在缺角作用下,调节拉手能够下滑到滑动块下方,滚轮伸出第一凹槽,然后病人松手,在第一拉伸弹簧的作用下,调节拉手上升,滑动块挡住调节拉手,从而确保滚轮伸出第一凹槽,保持助行器原有的滚轮减少病人行走阻力的作用。所述滑动块13的横截面积从调节拉手9到第二拉伸弹簧12不断扩大,所述调节杆6底端设置滚轮14,所述支撑杆1底部设置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或支撑杆1或连接板2上设置吸盘16,所述吸盘16与扶手3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板15两侧均设置固定杆17,所述支撑板15底部设置连接块18,所述连接块18为两个,所述连接块18位于支撑板15上与扶手3相同一侧,所述支撑板15底部设置开口19,所述开口19位于两个连接块18之间,所述开口19处设置活动板20,所述活动板20与连接块18之间铰接,所述活动板20两侧均设置活动杆21,所述固定杆17与活动杆21之间设置调节弹簧22,所述固定杆17和活动杆21均与调节弹簧22铰接。调节弹簧两端可以呈钩状,分别挂在固定杆和活动杆上,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附图4所示,调节弹簧两端呈圆环状,分别套设在固定杆和活动杆上。本装置通过设置吸盘能够使病人主动将装置停靠在墙壁边缘位置处,减少和优化了空间位置的占用,提高了病人术后康复训练的活动秩序,而且通过调节杆对滚轮位置的调节,提高了病人坐下休息时装置的稳定性。

为了提高滑动块滑动的稳定性,所述滑动块13顶部和/或底部设置凸起23,所述固定块10内设置滑槽24,所述凸起23一端位于滑槽24内。凸起和滑槽相互配合,提高了滑动块滑动的稳定性。

为了提高连接板支撑的稳定性,所述连接板2底部设置支撑垫25。支撑垫对连接板底端起到保护作用,也增强了连接板的支撑力,进一步提高了病人坐下休息时,连接板支撑的稳定性。

为了使滑动块的滑动更加平稳,所述第二拉伸弹簧12为多个。多个第二拉伸弹簧的设置使得滑动块的滑动更加平稳,更好的起到调节调节拉手的作用。

活动板可以利用自身在开口处的位置与支撑板之间实现限位功能,作为优化,所述活动板20上设置限位块(图中未示出),所述限位块位于开口19位置处。限位块的设置,对活动板的位置起到限位作用,提高了活动板位置限定的稳定性。

为了优化装置结构的合理设置,所述调节拉手9位于连接板2外侧。调节拉手位于连接板外侧,能够避免调节拉手与固定杆、活动杆等结构子位置上的干扰,根据需求灵活设置调节拉手等结构的位置合长度,进一步优化了本装置。

使用方法:

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一侧调节拉手下滑至滑动块下方,然后在第一拉伸弹簧的作用下,调节拉手回升,滑动块挡住调节拉手,滚轮伸出第一凹槽,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时另一侧的滚轮伸出第一凹槽,病人手抓扶手进行行走康复训练,当病人走累时,将装置推到墙壁位置处,通过吸盘将装置固定在墙壁上,然后下压活动板,坐在活动板上,接着用手将一侧滑动块按进第二凹槽内,另一只手控制调节拉手缓慢上升,使滚轮回到第一凹槽内,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将另一侧的滚轮收缩到第一凹槽内,连接板下降,吸盘脱离墙壁,连接板底端与地面接触,使得病人坐下休息时能够主动靠近边缘墙壁位置处,减少对中间道路等位置的占用,减少了对其他康复训练病人的干扰,提高了活动秩序,同时装置稳定性增加,提高了病人休息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病人休息完以后将调节拉手下滑至滑动块下方,继续进行行走康复训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