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膜密封面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1904发布日期:2018-10-12 20:4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罩,尤其是一种层叠膜密封面罩,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面罩通气时的密封性非常重要,可靠的密封性是面罩实用性的重要判断标准。目前临床上面罩多采用气囊压迫密封,在多数患者其密封性足以满足临床需求,但使用前需对气囊充气,较为不便。在胃管置入或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患者,目前的面罩通气时因为置管管体两侧与患者皮肤形成缝隙,导致气体大量泄漏,不能有效对患者面罩呼吸支持。

针对这种情况,临床采用了的各种措施,如:在面罩上设置导管穿出孔,通气前将导管穿出面罩腔,但这种方法较为繁琐,使用极为不便;还有将导管放置在鼻翼沟内穿出,面罩通气时大力压迫气囊,但这种方法气体泄漏依然严重,甚至不能满足通气需求。

目前进行支气管镜或胃镜检查时畅叙实施静脉麻醉,当呼吸抑制发生时,常需使用面罩进行呼吸支持。此时,检查必须中断以方便面罩供氧,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严重影响检查效率,导致检查风险增加,时间显著延长。

临床需要一种简便有效的面罩,使用时无需充气,在经鼻置管患者也能有效密封导管和皮肤间隙,避免面罩通气气体泄漏,胃镜或支气管镜检查时均能进行呼吸支持,以给临床带来极大的便捷和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层叠膜密封面罩,其结构紧凑,无需充气,也能避免通气气体的泄漏,能提高与消化道置管的匹配度,确保佩戴时的密封性,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层叠膜密封面罩,包括罩壳以及设置于所述罩壳内的罩体腔;在所述罩体腔内设置至少两圈密封环膜,密封环膜均布在罩壳的内部且密封环膜靠近罩体腔的口部,罩壳内若干密封环膜间呈层叠状;罩壳罩在面部进行通气时,若干密封环膜能与面部贴合接触,以增强罩壳贴合在面部时的密封状态。

罩壳内的部分或全部的密封环膜上设置有与消化道置管适配的定位凹槽,不同密封环膜上的定位凹槽相对应。

在所述密封环膜内侧边缘上设置用于与消化道置管适配的连接密封片,所述连接密封片与密封环膜上的定位凹槽对应,且连接密封片位于定位凹槽的内侧。

所述罩壳上设置连接贴合体,所述连接贴合体位于罩壳的头端,连接贴合体与罩壳的形状适配,罩壳通过连接贴合体能与面部接触贴合;

密封环膜与连接贴合体的内壁连接固定,密封环膜间相互平行,且密封环膜与连接贴合体用于与面部贴合的表面平行。

所述罩壳上设置连接贴合体,所述连接贴合体位于罩壳的头端,连接贴合体与罩壳的形状适配,罩壳通过连接贴合体能与面部接触贴合;

密封环膜间相互平行,密封环膜的截面呈l型,密封环膜垂直设置于连接贴合体上,密封环膜的长度方向与罩壳的长度方向相一致。

所述罩壳的背面设置两个分别用于与佩戴后鼻部、口部位置对应的罩壳连接头,所述罩壳连接头与罩壳内的罩体腔相连通。

所述罩壳连接头装配于罩壳连接头连接体上,所述罩壳连接头连接体与罩壳适配连接,且罩壳连接头连接体能在罩壳上转动。

在所述罩壳连接头内设置可拆卸连接的操作密封阀,所述操作密封阀能允许操作器械穿置后伸入罩壳连接头内,且在操作器械伸入罩壳连接头内后,利用操作密封阀能对罩壳连接头进行密封。

还包括能与罩壳连接头适配的操作连接管,所述操作连接管的一端能与罩壳连接头可拆卸连接,操作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允许操作器械穿置的操作密封阀,利用操作密封阀能对穿入操作器械的操作连接管进行密封。

所述操作密封阀包括阀体连板以及与所述阀体连板适配连接的阀体套筒,在所述阀体套筒的筒底上设置若干贯通阀体套筒筒底的切口,操作器械通过阀体套筒筒底的切口能贯穿所述阀体套筒。

本发明的优点:在罩壳内设置至少两圈密封环膜,密封环膜呈层叠状,利用两个或多个密封环膜与面部的接触,在不需要气囊的情况下,能有效提高密封的层次感,提高密封的可靠性;确保长期佩戴的密封性,在密封环膜上可以通过定位凹槽、连接密封片与消化道置管配合,避免消化道置管影响面罩的密封性,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在密封环膜上设置连接密封片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密封环膜的具体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密封环膜与连接贴合体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罩壳上设置两个两个罩壳连接头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罩壳连接头与操作连接管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操作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操作密封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罩壳、2-罩壳连接头、3-连接贴合体、4-罩体腔、5-密封环膜、6-定位凹槽、7-连接密封片、8-连接柱、9-连接柱座、10-操作连接管、11-操作密封阀、12-切口、13-阀体连板、14-连板连接孔以及15-阀体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了确保佩戴时的密封性,提高使用的便捷性,本发明包括罩壳1以及设置于所述罩壳1内的罩体腔4;在所述罩体腔4内设置至少两圈密封环膜5,密封环膜5均布在罩壳1的内部且密封环膜5靠近罩体腔4的口部,罩壳1内若干密封环膜5间呈层叠状;罩壳1罩在面部进行通气时,若干密封环膜5能与面部贴合接触,以增强罩壳1贴合在面部时的密封状态。

具体地,罩壳1、密封环膜5均采用符合医用标准的材料制成,罩壳1呈罩状,罩壳1的形状与现有面罩相一致,罩体腔4位于罩壳1内,利用罩体腔4能实现通气时的气体存储与气体交换,所述罩壳1上还设置罩壳连接头2,所述罩壳连接头2与罩壳1内的罩体腔4相连通。通过罩壳连接头2能与外部的供气设备连接,罩壳1一端具有开口,罩壳1的开口即为罩体腔4的口部。

为了增强罩壳1贴合在面部时的密封状态,在罩壳1内设置至少两圈密封环膜5,密封环膜5的横截面呈环状,环形的密封环膜5不会影响罩壳1的正常供气。密封环膜5均布在罩壳1内,即密封环膜5横截面的形状与罩壳1的形状一致,罩壳1内两圈或多圈的密封环膜5呈层叠状,即密封环膜5在罩壳1内呈逐渐向罩壳1的中心延伸的情况;而靠近罩壳1开口处的密封环膜5的尺寸最小。当罩壳1的开口贴合在面部时,密封环膜5靠近面部,在罩体腔4内正压的作用下,能使得密封环膜5压紧贴合在面部,即利用密封环膜5与面部的贴合接触,能增强罩壳1贴合在面部时的密封状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罩体腔4内的正压存在,能使得密封环膜5贴合在面部,无需采用气囊且对气囊充气的情况下,也能避免通气过程中气体的泄漏,能实现罩壳1佩戴时的密封性,使用方便。

此外,罩壳1内相邻密封环膜5的间隙为1mm~3mm。本发明实施例中,密封环膜5之间具有间隙,密封环膜5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层叠状的密封环膜5与面部贴合接触时,能有效形成层次感,从而与现有面罩相比,能确保长期佩戴时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罩壳1内的部分或全部的密封环膜5上设置有与消化道置管适配的定位凹槽6,不同密封环膜5上的定位凹槽6相对应。

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位凹槽6可以设置在部分密封环膜5上,或者所有的密封环膜5上均设置定位凹槽6,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再赘述。定位凹槽6的形状等与消化道置管适配,即利用定位凹槽6能实现消化道置管的定位放置,消化道置管嵌置在定位凹槽6内时,能避免消化道置管影响罩壳1供气时的密封状态。当有多个密封环膜5上均设置定位凹槽6时,密封环膜5上的定位凹槽6相对应,即多个定位凹槽6呈同轴分布,多个定位凹槽6位于同一直线上,从而满足消化道置管的定位放置。

具体实施时,所述定位凹槽6分布于密封环膜5的一侧或对称分布在密封环膜5上。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位凹槽6可以仅分布在密封环膜5的一侧,当然,定位凹槽6也可以在密封环膜5上呈对称分布,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当定位凹槽6在密封环膜5上对称分布时,使得消化道置管的放置位置具有更多的位置选择,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当定位凹槽6对称分布在密封环膜5上时,同一侧的定位凹槽6位于同一直线上。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所述密封环膜5的内侧边缘上设置用于与消化道置管适配的连接密封片7,所述连接密封片7与密封环膜5上的定位凹槽6对应,且连接密封片7位于定位凹槽6的内侧。

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密封片7在密封环膜5上,且与密封环膜5上的定位凹槽6对应,连接密封片7位于定位凹槽6的内侧(所述内侧是指靠近罩壳1内中心的一侧);当同一侧的定位凹槽6位于同一直线上时,同一侧的连接密封片7与定位凹槽6位于同一直线上。当消化道置管放置在相应的定位凹槽6内时,利用连接密封片7能贴合在消化道置管上,利用连接密封片7能提高消化道置管与密封环膜5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降低消化道置管存在时对罩体1通气密封性的影响。

当然,在具体实施时,在所述密封环膜5的内侧边缘上设置用于与消化道置管适配的连接密封片7,即在密封环膜5上可以不设置定位凹槽6而仅在密封环膜5的内缘便于设置连接密封片7,利用连接密封片7能实现对消化道置管与密封环膜5接触使得密封,降低消化道置管存在时对罩体1通气密封性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罩壳1上设置连接贴合体3,所述连接贴合体3位于罩壳1的头端,连接贴合体3与罩壳1的形状适配,罩壳1通过连接贴合体3能与面部接触贴合;

密封环膜5与连接贴合体3的内壁连接固定,密封环膜5间相互平行,且密封环膜5与连接贴合体3用于与面部贴合的表面平行。

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贴合体3位于罩壳1的头端,利用连接贴合体1能实现罩壳1的过渡,通过连接贴合体3能贴合在面部上,连接贴合体3与罩壳1可以采用一体成型。为了能将密封环膜5装配于罩壳1内,密封环膜5与连接贴合体3的内壁连接。对于形成层叠状的多个密封环膜5,密封环膜5间相互平行,且密封环膜5与连接贴合体3用于与面部贴合的表面平行,当连接贴合体3与面部贴合接触时,密封环膜5能与面部呈平行或类平行的状态,当罩体腔4内具有气体时,正压的气体能使得密封环膜5贴在面部,从而与面部之间形成多层次的密封,确保满足长期佩戴的密封性。

具体实施时,在连接贴合体3的内缘边缘指向罩壳1中心区的方向上,密封环膜5的厚度逐渐变薄。本发明实施例中,密封环膜5靠近连接贴合体3的厚度较厚,即能提高与连接贴合体3连接的可靠性,而远离连接贴合体3的厚度较薄,则在气压作用下,有效压紧贴合在面部,实现对面部有效的贴合接触,达到高密封的效果。

如图4所示,所述罩壳1上设置连接贴合体3,所述连接贴合体3位于罩壳1的头端,连接贴合体3与罩壳1的形状适配,罩壳1通过连接贴合体3能与面部接触贴合;

密封环膜5间相互平行,密封环膜5的截面呈l型,密封环膜5垂直设置于连接贴合体3上,密封环膜5的长度方向与罩壳1的长度方向相一致。

本发明实施例中,密封环膜5呈环形的筒状,密封环膜5的截面呈l型,但多个密封环膜5之间依然满足相互平行且呈层叠状。当连接贴合体3与面部贴合接触时,密封环膜5能与面部呈垂直或类似垂直的状态,当罩体腔4内具有气体时,正压的气体依然能使得密封环膜5压紧贴在面部,从而与面部之间形成多层次的密封,确保佩戴的密封性。

如图5所示,罩壳1的背面设置两个分别用于与佩戴后鼻部、口部对应的罩壳连接头2,所述罩壳连接头2与罩壳1内的罩体腔4相连通;在所述两罩壳连接头2之间还设置若干均匀分布的连接柱8,所述连接柱8固定在罩壳1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罩壳连接头2位于罩壳1的背面,罩壳连接头2与罩体腔4相连通,罩壳1上罩壳连接头2的数量为二个,当佩戴罩壳1后,两个罩壳连接头2能分别与佩戴者的鼻部、口部对应,罩壳1背面的任一罩壳连接头2均能与呼吸机连接,即通过任一罩壳连接头2与呼吸机连接后,均能实现呼吸支持,提高呼吸支持的便捷性。一般情况下,仅需呼吸支持时,只需一个罩壳连接头2与呼吸机连接即可。

在罩壳1的背面还设置若干连接柱8,连接柱8通过连接柱座9固定装配在罩壳1上,连接柱8位于两个罩壳连接头2之间,一般地,罩壳1上设置四个均匀分布的连接柱8,连接柱8的高度小于罩壳连接头2的高度。当罩壳1佩戴于面部后,一般需要通过面罩带与头部固定,罩壳1上的面罩带能与连接柱8适配连接,面罩带与连接柱8连接后,能实现罩壳1的稳定佩戴,提高面罩1佩戴使用的便捷性。

具体实施时,所述罩壳连接头2装配于罩壳连接头连接体上,所述罩壳连接头连接体与罩壳1适配连接,且罩壳连接头连接体能在罩壳1上转动。

本发明实施例中,罩壳连接头连接体的形状等与罩壳1适配,即罩壳连接头2通过罩壳连接头连接体装配在罩壳1的背面,罩壳连接头连接体能在罩壳1上转动,当罩壳连接头连接体在罩壳1上转动时,罩壳连接头2也能跟随在罩壳1上转动。罩壳连接头连接体与罩壳1之间的转动采用现有常用的形式,一般地,罩壳连接头连接体能绕与罩壳1的结合部转动,罩壳连接头连接体在罩壳1上转动时,依然能保证整个罩壳1的密封性。一般地,可以将罩壳1的背面分割形成能转动的两部分,以形成罩壳连接头连接体,当然,罩壳连接头连接体与罩壳1之间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配合形式,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当然,还可以包括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可以采用凸块等形式,定位机构能阻挡罩壳连接头连接体相对罩壳1的转动,但当罩壳连接头连接体相对罩壳1转动后,通过定位机构与罩壳连接头连接体的配合,使得罩壳连接头连接体上的两个罩壳连接头2能始终与佩戴者的口部、鼻部对应,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此外,在所述罩壳连接头2内设置可拆卸连接的操作密封阀11,所述操作密封阀11能允许操作器械穿置后伸入罩壳连接头2内,且在操作器械伸入罩壳连接头2内后,利用操作密封阀11能对罩壳连接头2进行密封。

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密封阀11能与罩壳连接头2采用可拆卸分离连接,当操作密封阀11安装于罩壳连接头2内时,能实现对所装配罩壳连接头2的密封。一般地,在需要操作器械进入操作且不影响面罩通气的情况下,才需要在罩壳连接头2内安装操作密封阀11,而需要使用呼吸支持的罩壳连接头2内无需安装操作密封阀11。在安装操作密封阀11后,利用操作密封阀11能保持相应罩壳连接头2内的密封性,即在操作器械穿过操作密封阀11后,不会影响所穿置穿置罩壳连接头2的密封性,即不会影响面罩的呼吸支持状态。

如图6和图7所示,还包括能与罩壳连接头2适配的操作连接管10,所述操作连接管10的一端能与罩壳连接头11可拆卸连接,操作连接管10的另一端设置允许操作器械穿置的操作密封阀11,利用操作密封阀11能对穿入操作器械的操作连接管10进行密封。

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连接管10可以采用能伸缩的波纹管,操作连接管10能与罩壳连接头2适配,即操作连接管10能与罩壳连接头2可拆卸连接,操作连接管10装配于罩壳连接头2上后,操作连接管10与罩壳连接头2能连通。一般地,罩壳1上一个的罩壳连接头2与操作连接管10连接配合,即一个罩壳连接头2未与操作连接管10连接时,依然能与呼吸机连接,实现呼吸支持,而与罩壳连接头2连接的操作连接管10能实现操作器械的穿置,实现所需的器械操作,穿过操作密封阀11的操作器械一般为支气管镜或胃镜。

具体实施时,当操作连接管10与鼻部对应的一罩壳连接头2连接时,通过操作连接管10能允许支气管镜的穿置,支气管镜依次穿过操作密封阀11、操作连接管10后进入罩壳1的罩体腔4内,利用支气管镜能进入佩戴者的鼻部,以实现支气管镜检查。此时,与佩戴者口部对应的罩壳连接头2内不需要安装操作密封阀11,且所述与口部对应的罩壳连接头2需要与呼吸机连接,即保证整个面罩的呼吸支持需要的同时,实现支气管镜的检查需要。

当操作连接管10与口部对应的1一罩壳连接头2连接时,通过操作连接管10能允许胃镜的穿置,胃镜能依次穿过操作密封阀11、操作连接管10后进入罩壳1的罩体腔4内,利用胃镜进入佩戴面罩患者的尾部能进行尾部检查。此时,与佩戴者鼻部对应的罩壳连接头2内不需要安装操作密封阀11,且与所述鼻部对应的罩壳连接头2需要与呼吸机连接,即保证面罩呼吸支持的同时,能实现微镜的检查需要。

如图8所示,所述操作密封阀11包括阀体连板13以及与所述阀体连板13适配连接的阀体套筒15,在所述阀体套筒15的筒底上设置若干贯通阀体套筒15筒底的切口12,操作器械通过阀体套筒15筒底的切口12能贯穿所述阀体套筒15。

本发明实施例中,阀体连板13位于阀体套筒15筒口的外圈,在阀体连板13上设置若干连板连接孔14,通过连板连接孔14能将阀体连板13装配于罩壳连接头2的管口或操作连接管10上。当阀体连板13装配于罩壳连接头2的管口或操作连接管10上时,阀体套筒15可以位于罩壳连接头2或操作连接管10内。阀体套筒15筒底的切口12贯通阀体套筒15的筒底,切口12在阀体套筒15的筒底上呈均匀分布,图8中示出了在阀体套筒15的筒底设置三个均匀分布的切口12示意图。阀体套筒15以及阀体连板13均采用柔性的塑料制成,且阀体套筒15具有弹性,因此,不同的气道器械均能穿过切口12,切口12对应的阀体套筒15的筒底能贴在操作器械的外壁上,实现对操作器械穿置后的有效密封,确保罩壳连接头2、操作连接管10的密封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