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损伤后瞳孔对光反射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33522发布日期:2018-11-14 02:01阅读:920来源:国知局
视神经损伤后瞳孔对光反射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视神经损伤后瞳孔对光反射测量仪。

背景技术

光线照射入眼或光线的亮度突然增强,瞳孔立即缩小;光线移去或亮度减弱,瞳孔又立即散大,这种瞳孔对光强弱变化的反应,称为瞳孔的光反射。在正常人,以光线照射一眼时,被照眼瞳孔会立即缩小,对侧眼的瞳孔反应为间接对光反射。

瞳孔位于虹膜的中央,其大小由瞳孔括约肌和瞳孔开大肌控制。瞳孔括约肌受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此肌收缩时,瞳孔缩小;瞳孔开大肌受交感神经支配,此肌收缩时,瞳孔散大。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相互协调、相互制约,控制着瞳孔的变化。

瞳孔对光反射检查有助于眼科各种视觉传入系统疾病和影响瞳孔大小疾病的诊断和检测,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中最重要的临床应用是评价视网膜、视神经及前视路(视交叉、视束、中脑通路)的传入性信息输入状况。在瞳孔传出系统正常的情况下,临床医生可根据瞳孔面积、瞳孔反应潜伏期、瞳孔反应幅度、瞳孔反应速度等指标,了解瞳孔对光反射的状况;也可通过比较相同光线分别刺激左右眼时瞳孔的反应,确定是否存在两眼的不对称性损伤。

目前临床常用的瞳孔检查方法有多种,如直接观察法、双眼对比法、尺量法等。这些检查方法均需要肉眼观察估计。其中较准确的方法为,采用透明直尺直接测量,或者使用haab瞳孔尺。haab尺是一种眼科专用尺,尺上刻有大小不等的圆,检查时以尺上的圆与被检眼的瞳孔大小相比较,即可测出被检瞳孔大小。此方法简单方便,但存在以下不足:检查时,量尺靠近眼睛,容易引起被检者的注视,产生调节,影响瞳孔大小;检查者肉眼观察刻度,主观误差较大,不同检查者可能得出不同的测量结果;测量尺的精确度较差,为0.2mm;不能测量暗光下的瞳孔大小。目前常用的瞳孔对光反射检查存在以下不足:检查时,室内背景光线不易精确控制,不稳定且无统一标准;应用的刺激光源在强度、范围和刺激时间上无统一标准;需要检查者目测估计瞳孔反应的灵敏度,无法具体定量,误差大;操作不方便,在检查瞳孔的直接与间接对光反射时,必须保证光源只照射了一侧眼,对侧眼不应受到光的照射。因此,需要检查者用手或其他物体在两眼间严格遮挡,以防光线照射到双眼,混淆直、件接对光反射,而导致错误的检查结果。

瞳孔测试仪检查法,克服了目前临床其他瞳孔检查方法中的一些问题,但是市场现有仪器比较昂贵且笨重,对于视神经损伤的患者,不能及时准确的测量出来,很多患有眼部疾病的患者,如盘状瘢痕的老年黄斑变性患眼或分支动脉阻塞的患眼,其闪光视网膜电图可表现正常,而瞳孔检查可发现,患眼的瞳孔对光反射敏感性相比对侧健眼下降,标准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也不能发现视神经疾病或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损伤,而瞳孔对光反射检查易于发现这些疾病或损伤,而且市面上也未出现可精确测量如犬类等大型动物的瞳孔的仪器。简便的瞳孔测量仪,又无法满足精密数据的测量,如收缩速度,收缩幅度,潜伏期等等的数据。收缩速度,收缩幅度,潜伏期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整个视觉传导通路上的具体情况。所以有必要发明一种视神经损伤后瞳孔对光反射测量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涉及为视神经损伤后瞳孔对光反射测量仪,其包括:图像采集框体和支架,所述图像采集框体最前端中央设有红外摄像模组,所述红外摄像模组由红外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左、右两侧各3盏的红外灯珠构成,所述红外摄像模组上方和下方,各设有一条由4盏led灯组成的灯带,所述红外摄像模组、led灯带均与图像采集框体内部的控制电路板通过集线管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板上连有集线器及与电脑连接的usb数据线,所述图像采集框体顶部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可伸缩的尺子,所述图像采集框体后端设可活动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图像采集框体连接处设有一个可多方向旋转的球窝关节,所述球窝关节连接着可以随意弯曲的支架,可通过其调节方向和拍摄角度及高度。

优选的,所述杆子最下端设有一底座圆盘,使视神经损伤后瞳孔对光反射测量仪可以稳固的立于地面或者桌面之上。

优选的,所述红外摄像头加入了滤光片,滤光片仅允许红外线透过,排除了杂光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图像采集框体顶部加设了可伸缩调节的尺子,可根据不同动物或人的眉弓距离确定拍摄距离。

优选的,所述的8盏led灯构成的灯带上连有无线接收器,可通过无线遥控器远程控制,包括开关、亮度、闪烁速度的调控,以及不同色光间的切换。

优选的,所述与电脑连接的usb数据线,可将图像导入matlab软件,实时分析瞳孔直径的变化,便可得出变化的折线图。计算收缩速度,收缩时间及收缩幅度。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轻巧,便携,在测量过程中,也可以随瞳孔的位置,动物摆放角度随意调节测量的角度,且成本较低,数据稳定且丰富。目前,本发明在人和比格犬上都进行了小样本的测试,数据相差0.07秒左右,收缩速度,收缩时间,收缩幅度都可以测量。且该发明可用于各种有色瞳孔动物的测量。

其次,数据分析也很简便,由于前期图像采集优化了图像分析过程,无需进行图像二值化,可以得出非常直观的瞳孔变化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背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视神经损伤后瞳孔对光反射测量仪,其结构如图1,2,3,4所示,包括图像采集框体830和支架720,所述图像采集框体830最前端中央设有红外摄像模组110,所述红外摄像模组110由红外摄像头300和红外摄像头300左、右两侧各3盏的红外灯珠200构成,所述红外摄像模组110上方和下方,各设有一条灯带100,所述灯带100由4盏可变led灯900构成,共8盏,所属灯带上还连有无线接收器125,使用时通过无线遥控器530远程控制,包括开关、亮度、闪烁速度的调控,以及不同色光间的切换,所述红外摄像模组110、led灯带100均与图像采集框体830内部的控制电路板910通过集线管500连接,所述图像采集框体830顶部,设有卡槽820,卡槽820内设有可伸缩调节的尺子400,使用时根据不同动物或人的眉弓距离确定拍摄距离,所述图像采集框体830最后端设可活动支架720,所述支架720与所述图像采集框体830连接处设有一个可多方向旋转的球窝关节700,所述球窝关节700连接着可以随意弯曲的支架720,可通过它调节方向和拍摄角度,拍摄高度。

使用时,通过可伸缩调节的尺子400测量出人或动物距离图像采集框体830的眉弓拍摄距离,再通过可活动支架720调节好拍摄角度和拍摄高度,最后通过无线遥控器530调节led灯带100的开关、亮度、闪烁速度的调控,以及不同色光间的切换,每调节一次led灯带100,红外摄像模组300便立即捕捉瞳孔变化,再通过与控制电路板910连接的集线器550和与电脑连接的usb数据线610,将图像数据导入电脑中装有的matlab软件,实时分析瞳孔直径的变化,便可得出变化的折线图。计算收缩速度,收缩时间及收缩幅度。

实施例

物品及环境准备

调整仪器至蓝色光,照度,闪烁频率,并测量环境照度。

根据犬固定架及犬的高度,调节仪器测量高度。

测试图像捕捉系统及处理系统,确保其运行良好。

犬暗适应20分钟以上。

将犬安置在固定架上。

遮盖单眼,单色光闪烁5次。

换另一侧的眼睛,重复步骤4。

后续根据拍摄图像处理数据。

本实施例实验观察:

选择2例健康成年比格犬,均为雄性。

方法:由于瞳孔对光反射个体差异大,故采用自身对照。

实验结果:

以犬a为例,其右眼平均收缩时间为1.0155秒,不同实验日期的同一时间测量数据相差0.07秒,收缩幅度为52.72%,波动范围在5%左右。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