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吸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0732发布日期:2018-10-12 20:32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手术吸烟系统。



背景技术:

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手术过程中产生的腹腔镜烟雾进行清除,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目前,主要有两种腹腔镜烟雾处理方式。

第一种处理方式:利用一次性过滤器处理含有烟雾的二氧化碳后再送进腹腔里面,循环使用气腹的二氧化碳,不会造成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

第二种处理方式:直接使用烟雾清除系统把含烟雾的二氧化碳过滤净化后排放到手术室,拟或通过术者人工开关套管针排气阀放气的方式排放到手术室里。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手术吸烟处理设备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其一、循环使用二氧化碳,必须使用一次性过滤器和相应的配套的套管针,费用昂贵,成本高;

其二、直接把腹腔镜含烟雾的二氧化碳过滤净化后排放到手术室,会增加手术室的二氧化碳含量。而二氧化碳浓度到1000ppm~2000ppm,会让人感觉空气浑浊,并开始觉得昏昏欲睡,使手术术者无法集中精力去做高强度的手术;

其三、人工放气的方式不光排放了二氧化碳,增加了手术二氧化碳的含量,还使烟雾大量排放到手术间,而长期于处于手术烟雾中对人的身体健康会产生非常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术吸烟系统,以改善传统的腹腔镜手术过程中烟雾清除成本高、易影响手术室环境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术吸烟系统,其包括有:

主机系统,所述主机系统包括主机外壳、过滤器组件以及风机组件,所述过滤器组件安装在所述主机外壳中,所述过滤器组件的进气口位于所述主机外壳上,所述风机组件安装在所述主机外壳中,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端与所述过滤器组件的出气口连通,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端设置于所述主机外壳上;

以及二氧化碳吸附单元,所述二氧化碳吸附单元包括吸附筒以及二氧化碳吸附层,所述吸附筒内设置有供气体流动的流动通道,所述吸附筒上设置有与所述流动通道连通的进气口以及出气口,所述二氧化碳吸附层安装在所述流动通道内,且所述二氧化碳吸附层位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器组件包括过滤器外壳以及过滤层,所述过滤器外壳内部设置有腔室,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均连通所述腔室,所述第三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之间形成气体流动通道;所述过滤层包括依次层叠排布的溶菌酶层、ulpa膜层、活性炭层、冷触媒层以及负离子层,所述溶菌酶层、ulpa膜层、活性炭层、冷触媒层以及负离子层安装在所述气体流动通道中,所述溶菌酶层靠近所述第三开口设置,所述负离子层靠近所述第四开口设置。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壳体、连接件以及风机主体,所述壳体具有储放腔以及与该储放腔连通的第五开口和第六开口,所述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风机主体安装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风机主体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五开口连通,所述风机主体的出气端位于所述储放腔中,且所述风机主体的出气端与所述第六开口呈角度设置。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风机主体的出气端的出风方向与所述第六开口的出风方向相背离。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为方体形,所述壳体具有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和底板,所述前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后侧板依次首尾连接,所述顶板安装在所述前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后侧板的顶部,所述底板安装在所述前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后侧板的底部。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顶板上,所述出气端朝向所述底板。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第一紧固螺钉以及第二紧固螺钉,所述连接板为折弯板,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板部、折弯部和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通过所述折弯部连接,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壳体通过所述第一紧固螺钉连接,所述风机通过所述第二紧固螺钉安装在所述第二板部上,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壳体间隔设置。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机外壳包括竖向排布的第一储放腔室和第二储放腔室,所述过滤器组件和风机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储放腔室中,与所述过滤器组件电连接且用于控制过滤器组件的第一控制电路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储放腔中,与所述风机组件电连接且用于控制所述风机组件的第二控制电路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储放腔中,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并排设置。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机外壳包括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一储放腔室和第二储放腔室,所述过滤器组件和风机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储放腔室中,与所述过滤器组件电连接且用于控制过滤器组件的第一控制电路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储放腔中,与所述风机组件电连接且用于控制所述风机组件的第二控制电路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储放腔中,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并排设置。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手术吸烟系统还包括夹管阀以及腔镜排烟管,所述夹管阀安装在所述主机外壳上,所述夹管阀具有可调节开口的管路夹持口,所述腔镜排烟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过滤器组件的进气口,所述腔镜排烟管的另一端用于安装套管针;所述腔镜排烟管卡接在所述管路夹持口中。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术吸烟系统,在手术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过滤后进入到二氧化碳吸附单元被吸收,二氧化碳不直接排放到手术室,手术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不易过高,大大改善了手术室由于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手术者精力无法集中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术吸烟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手术吸烟系统的夹管阀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术吸烟系统的主机系统拆除部分外壳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术吸烟系统的主机系统的变形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术吸烟系统的过滤器组件的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术吸烟系统的过滤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术吸烟系统的过滤器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术吸烟系统的过滤器组件的第一端头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术吸烟系统的风机组件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术吸烟系统的风机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术吸烟系统的风机组件的连接件与风机主体的安装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术吸烟系统的风机组件的连接板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二氧化碳吸附单元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二氧化碳吸附单元的吸附筒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吸附筒与二氧化碳吸附层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二氧化碳吸附层的变形结构示意图。

图标:10-主机系统;100-主机外壳;110-底座;120-方体形壳;130-中间隔板;140-第一储放腔室;150-第二储放腔室;160-第一开口;170-第二开口;200-过滤器组件;210-外壳;211-第一端头;212-进口;213-导向斜面;214-中段壳体;215-第二端头;216-出口;217-进气接头;218-排气管接头;220-溶菌酶层;230-ulpa膜层;240-活性炭层;250-冷触媒层;260-负离子层;300-风机组件;310-壳体;311-储放室;312-第三开口;313-第四开口;320-连接件;321-连接板;322-第一板部;323-折弯板部;324-第二板部;325-减震垫;330-风机主体;306-进风端;307-出风端;308-第一管接头;309-第二管接头;20-腔镜排烟管;30-夹管阀;301-安装座;302-伸缩组件;303-安装开口;304-管路夹持口;305-电磁铁;3051-第一滑槽;3060-推杆;3061-推动块;3062-连接杆;3063-磁性体;3064-第一滑块;3070-弹簧;70-二氧化碳吸附单元;101-吸附筒;102-流动通道;103-进气口;104-出气口;105-筒体;106-筒盖;107-二氧化碳吸附层;108-钠石灰层;109-吸水过滤层;30-第一控制阀门;40-第二控制阀门;50-进气管接头;60-出气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术吸烟系统,包括主机系统10、二氧化碳吸附单元70、夹管阀30、腔镜排烟管20和套管针。主机系统10包括主机外壳100、过滤器组件200以及风机组件300,过滤器组件200安装在主机外壳100中,过滤器组件200的进气口位于主机外壳100上,风机组件300安装在主机外壳100中,风机组件300的进风端与过滤器组件200的出气口连通,风机组件300的出风端设置于主机外壳100上。二氧化碳吸附单元70包括吸附筒101以及二氧化碳吸附层107,吸附筒101内设置有供气体流动的流动通道102,吸附筒101上设置有与流动通道102连通的进气口103以及出气口104,二氧化碳吸附层107安装在流动通道102内,且二氧化碳吸附层107位于进气口103与出气口104之间。

工作时,腔镜排烟管20的一端连通主机系统10上设置的烟雾进口,腔镜排烟管20的另一端安装用于手术的套管针,夹管阀30安装在主机壳体上,腔镜排烟管20卡接在夹管阀30上的管路夹持口304中。在手术过程中,夹管阀30初始状态不工作,即夹管阀30不会挤压腔镜排烟管20,腔镜排烟管20的管壁没有外力施加,腔镜排烟管20的管壁不会发生形变,当需要控制流量时或者主机检测到能量设备停止使用后,夹管阀30启动,管路夹持口304的口径逐渐减小,使得腔镜排烟管20的管壁被外力挤压后发生形变,进而改变了腔镜排烟管20的气体流动量,当夹管阀30的管路夹持口304缩小到一定程度后,腔镜排烟管20被阻断,烟雾停止流动,不会因为气压差一直往外排二氧化碳,造成手术室二氧化碳不必要的浪费,与手术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本实施例中,主机外壳100可以是方体形,主机外壳100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储放腔室,用于容纳零部件。可选的,主机外壳100具有矩形状的底座110,在底座110上罩设有一个一侧敞口的方体形壳120,方体形壳120和底座110围成储放腔室,在底座110的外侧设置有垫脚,垫脚可以是脚垫,不易移动,使用过程中主机更加稳定。在方体形壳120上设置有第一开口160和第二开口170,第一开口160和第二开口170为圆形孔,在第一开口160处安装有管接头,在第二开口170处安装有管接头。过滤器组件200和风机组件300安装在储放腔室中。安装时,过滤器组件200的进气口与第一开口160连通,风机组件300的进气端与过滤器组件200的出气口连通,风机组件300的出气端与第二开口170连通,在实际安装时,可以通过软管将各个开口连通,布置更加合理。

工作过程中,风机组件300启动,风机组件300使过滤器组件200的出气口处产生负压,烟雾可以从第一开口160处进入,经过过滤器组件200过滤后,从风机组件300的出气端最终从第一开口160处排出。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在主机外壳100中安装有中间隔板130,中间隔板130为矩形板,中间隔板130与底座110平行设置,中间隔板130将储放腔室分隔形成竖向排布的第一储放腔室140和第二储放腔室150,过滤器组件200和风机组件300安装在第一储放腔室140中,与过滤器组件200电连接且用于控制过滤器组件200的第一控制电路板安装在第二储放腔中,与风机组件300电连接且用于控制风机组件300的第二控制电路板安装在第二储放腔中,第一控制电路板与第二控制电路板并排设置。手术吸烟系统的主机结构紧凑,合理利用纵向空间,节省空间资源。主机外壳100上设置的第一开口160位于第一储放腔室140所在位置,与第一储放腔室140连通,主机外壳100上设置的第二开口170位于第二储放腔室150所在位置,与第二储放腔室150连通。

请参阅图4,在其他实施例中,储放腔室包括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一储放腔室140和第二储放腔室150,过滤器组件200和风机组件300安装在第一储放腔室140中,与过滤器组件200电连接且用于控制过滤器组件200的第一控制电路板安装在第二储放腔中,与风机组件300电连接且用于控制风机组件300的第二控制电路板安装在第二储放腔中,第一控制电路板与第二控制电路板并排设置。手术吸烟系统的主机结构紧凑,合理利用横向空间,节省空间资源。主机外壳100上设置的第一开口160位于第一储放腔室140所在位置,与第一储放腔室140连通,主机外壳100上设置的第二开口170位于第二储放腔室150所在位置,与第二储放腔室150连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主机系统10,其包括有主机外壳100、过滤器组件200和风机组件300,主机外壳100中设置有储放腔室,过滤器组件200和风机组件300均安装在储放腔室中。过滤器组件200的进气口与主机外壳100上的第一开口160连通,过滤器组件200的出气口与风机组件300的进气端连通,风机组件300上的出气端与主机壳体310上的第二开口170连通。使用时,利用管道与第一开口160连接,管道置于烟雾源所在位置,风机组件300启动后,将烟雾从管道处吸附到过滤器组件200中进行过滤净化,然后由第二开口170排出,可以在第二开口170处连接管道,便于控制气体的排放,也便于气体的后续处理。这样的结构设计,整个设备结构紧凑,体积小,使用便捷,且使用过程中直接连接对应的管道,操作方便,使用完毕后,便于收纳放置。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夹管阀30包括有安装座301以及伸缩组件302,安装座301上设有u形槽,u形槽的第一侧面槽壁上设有安装开口303;伸缩组件302设置于安装座301上且位于u形槽的一侧,伸缩组件302包括电磁铁305、推杆3060、弹簧3070,电磁铁305设置于安装座301上,电磁铁305的轴向上设有通孔,电磁铁305的壁面上沿轴向设有第一滑槽3051,推杆3060包括推动块3061、连接杆3062、磁性体3063,连接杆3062穿过通孔设于电磁铁305中,连接杆3062上设有第一滑块3064,第一滑块3064与第一滑槽3051相配合,弹簧3070套设于连接杆3062上,弹簧3070位于电磁铁305与磁性体3063之间;当弹簧3070处于压缩状态时,推动块3061穿过开口置于u形槽中,推动块3061与u形槽的第二侧面槽壁之间形成管路夹持口304;当弹簧3070处于复位状态时,推动块3061处于u形槽外。工作过程中,将腔镜排烟管20卡入安装座301的u形槽中,烟雾净化过程中,电磁铁305不通电,此时腔镜排烟管20中的烟雾顺畅流动;当手术完毕后或者不使用能量设备后,此时电磁铁305通电吸引磁性体3063向其靠近,第一滑块3064沿着第一滑槽3051滑动,推动块3061穿过第一侧面槽壁上的开口向第二侧面槽壁运动并压缩腔镜排烟管20,直到切断腔镜排烟管20中的烟雾流动,需要输送烟雾时,电磁铁305不通电,弹簧3070复位,推杆3060回位。

需要说明的是,磁性体3063可以是铁质件。

在其他实施例中,夹管阀30包括电动机、丝杠、滑块以及夹持座,电动机安装在主机外壳中,丝杠安装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滑块螺接在丝杠外,滑块滑动设置在夹持座上,滑块与夹持座的侧壁之间形成管路夹持口304。该结构的工作原理利用了丝杠传动机构,需要切断烟雾时,电动机启动,丝杠转动,滑块沿着丝杠滑动,滑块朝向夹持座滑动时挤压位于管路夹持口304中的腔镜排烟管20,直至烟雾停止流动。反之,需要烟雾流动时,反向转动电动机即可。

显然,为了便于控制腔镜排烟管20的气体流动,腔镜排烟管20为软管。

需要说明的是,夹管阀30可以通过人工控制开关,还可以通过设置感应器来自动控制夹管阀30的开启和关闭。

请参阅图5-图8,本实施例中,过滤器组件200包括有安装壳210以及过滤层。

外壳210包括有第一端头211、中段壳体214以及第二端头215,中段壳体214为中空且两端开口的柱形结构,实际加工时,中段壳体214围成的柱形空腔可以是圆柱形空腔或者方柱形空腔,当中段壳体214围成的柱形空腔为圆柱形空腔时,中段壳体214的垂直于其中轴线方向的截面内轮廓形状为圆形,便于加工制造。当中段壳体214围成的柱形空腔为方柱形空腔时,中段壳体214的垂直于其中轴线方向的截面内轮廓形状为方形,结构规则,便于放置,放置更加稳定。第一端头211和第二端头215分别安装在中段壳体214的两个端口处,第一端头211上设置有进口212,进口212可以是圆形口,便于安装管道,便于密封;第二端头215上设置有出口216,出口216可以是圆形口,便于安装管道,便于密封,烟雾从进口212进入,并从出口216排出,进口212和出口216之间形成气体流动通道。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一端头211的内侧面设置有导向斜面213,进口212处进入的气体沿着导向斜面213流动,能够快速接触到过滤层,净化效率更高。导向斜面213可以是连续的弧面,进一步的,导向斜面213围成了圆锥面,导向斜面213具有靠近进口212的第一边缘,导向斜面213具有远离进口212的第二边缘,第一边缘围成圆形,第二边缘围成圆形,导向斜面213的内径沿其中轴线方向由第一边缘向第二边缘逐渐增大,从进口212进入的烟雾沿着导向斜面213流动,能够快速扩散并流动至过滤层处,提高净化效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向斜面213可以是等腰梯形面,导向斜面213设置有四个,四个导向斜面213依次首尾连接,四个导向斜面213的上底围成第一开口,四个导向斜面213的下底围成第二开口,第一开口连通进口212,第一开口的口径小于第二开口的口径。导向斜面213的结构设计,同样可以实现进入外壳210中的烟雾快速扩散到过滤层上,与过滤层充分接触,增强净化效果。

应当理解,第二端头215的结构可以与第一端头211的结构类似,第二端头215用于将过滤后的气体集中起来并从出口216排出,提高气体排出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过滤层安装在中段壳体214中,为了便于过滤层的安装,在中段壳体214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接凸起,相邻卡接凸起形成了卡接槽,过滤层卡接在卡接槽中。

本实施例中,过滤层包括有依次层叠排布的溶菌酶层220、ulpa膜层230、活性炭层240、冷触媒层250以及负离子层260,溶菌酶层220、ulpa膜层230、活性炭层240、冷触媒层250以及负离子层260安装在气体流动通道中,溶菌酶层220靠近进口212设置,负离子层260靠近出口216设置。

应当理解,当中段壳体214围成的腔室为圆柱形空腔时,过滤层为圆柱体结构;当中段壳体214围成的腔室为方柱形空腔时,过滤层为方柱体结构。过滤层与中段壳体214的结构紧密,过滤层与中段壳体214的内壁之间的密封性好。

在其他实施例中,进口212处安装有进气接头217,出口216处安装有排气管接头218。

由于过滤器会造成细菌在过滤器富集扩散,因此,在过滤器中设置有溶菌酶层220(溶菌酶是一种专门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水解酶,称包胞壁质酶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它专一地作用于肽多糖分子中n乙酰胞壁酸与n乙酰氨基葡萄糖之间的β1、4键,从而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使之松驰而失去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最终使细菌溶解死亡),并且更改了原以活性炭为主的吸附层,使用吸附力更强的材料来进行吸附。溶菌酶层220位于首层,带有细菌的烟雾到了吸烟系统的过滤器遇到的第一个就是溶菌酶层220,使细菌进来之后就失去了活性,使过滤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再成为一个污染源。

在溶菌酶层220后设置有ulpa膜层230,ulpa膜层230的英文全称为ultralowpenetrationairfilter,中文名称为超高效空气过滤器或者超低穿透率空气过滤器,对0.1-0.2μm的微粒、烟雾和微生物等尘埃粒子的过滤效率达到99.999%以上。ulpa膜层230即超高效空气过滤膜层或者超低穿透率空气过滤膜层,不仅能够吸附多种颗粒,还可以去除烟雾中的异味,吸附烟雾中有毒有害的极性分子,然后再用固体碱对空气进行净化,杀灭病毒颗粒,使烟雾中的成分不会对设备内部造成污染。活性碳层吸附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如nh3,笨,甲醛。冷触媒层250主要对无机的有害物质进行氧化反应,生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负离子层260能够与烟雾中的大分子发生电性中和并沉降吸附,同时静电吸附到烟尘、细菌、病毒表面,使其沉降并使细菌灭活。

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器组件,其包括有外壳210以及过滤层,外壳210内部设置有腔室,供安装过滤层,外壳210上设置有进口212和出口216,进口212和出口216连通腔室,进口212和出口216之间形成了气体流动通道。过滤层包括依次设置的溶菌酶层220、ulpa膜层230、活性炭层240、冷触媒层250以及负离子层260,过滤层安装在流动通道中,溶菌酶层220靠近进口212一端设置,负离子层260靠近出口216一端设置。过滤层阻隔在气体流动通道中,从进口212进入的气体依次通过溶菌酶层220、ulpa膜层230、活性炭层240、冷触媒层250以及负离子层260,然后从出口216排出。手术过程中,烟雾从进口212进入,经过过滤层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被吸收,烟雾经过净化后从出口216排出,净化效果好,排出的气体不易影响手术室环境,且烟雾经过过滤层的过程中,烟雾中的有害物质经过多层过滤,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与过滤层的接触充分,净化时间长,有害物质能够被快速灭活,过滤器中不易残留细菌,不易成为污染源。

需要说明的是,ulpa膜层230的英文全称为ultralowpenetrationairfilter,中文名称为超高效空气过滤器或者超低穿透率空气过滤器,对0.1-0.2μm的微粒、烟雾和微生物等尘埃粒子的过滤效率达到99.999%以上。ulpa膜层230即超高效空气过滤膜层或者超低穿透率空气过滤膜层,不仅能够吸附多种颗粒,还可以去除烟雾中的异味,吸附烟雾中有毒有害的极性分子,然后再用固体碱对空气进行净化,杀灭病毒颗粒,使烟雾中的成分不会对设备内部造成污染。

请参阅图9-图12,本实施例中,风机组件300包括有壳体310、连接件320以及风机主体330。风机主体330通过连接件320安装在壳体310中。风机主体330与壳体310的内壁间隔设置。这样,风机主体330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不易传递到壳体310上,也不易传递到整个系统中,降低了噪音,改善了手术环境。

本实施例中,壳体310为封闭式结构,壳体310具有储放室311、第三开口312和第四开口313,第三开口312和第四开口313位于壳体310的壁上,第三开口312和第四开口313的形状按需设置即可,在此不进行具体限定。第三开口312和第四开口313均连通储放室311。在使用过程中,第三开口312用于与管道连接,将烟雾从第三开口312处引入到风机主体330中,而风机主体330工作将烟雾从第四开口313处排出。

可选的,壳体310可以是方体形结构,例如可以是长方体结构或者正方体结构,与风机主体330的结构匹配即可,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的空间小,节省空间资源。

本实施例中,以长方体形结构为例对壳体310进行说明。壳体310包括有矩形状的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和底板,前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后侧板依次首尾连接,顶板安装在前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后侧板的顶部,底板安装在前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后侧板的底部。进一步的,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顶板构成一端敞口、一段封闭的盒体,底板盖设在盒体上,封闭住敞口,底板与盒体可拆卸地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将风机主体330安装在壳体310中,也便于风机主体330的拆卸和维修。

进一步的,可以在壳体310上设置观察窗,从观察窗中可以看到风机主体330的工作状态,及时进行调整。观察窗可以是安装在壳体310上的透明板。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310用于安装在整个系统上,在底板上设置有螺接孔,用于穿设螺钉,壳体310利用螺钉安装在系统中,便于安装和拆卸。

本实施例中,第三开口312设置在右侧板上,第三开口312为圆孔,在第三开口312处安装有第一管接头308,第一管接头308密封在第三开口312处,第一管接头308与储放室311连通。第四开口313设置在顶板上,第四开口313为圆孔,第四开口313处安装有第二管接头309,第二管接头309与储放室311连通。

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310的外周面设置有散热凸起,散热凸起可以是条状凸起,至少两条条状凸起间隔排布。

本实施例中,风机主体330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为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改进,为了避免叙述重复累赘,风机主体330的详细结构和工作原理不进行说明。风机主体330具有进气端306和出气端307,风机主体330将气体从进气端306吸入后从出气端307排出。本实施例中,进去端位于第三开口312处,风机主体330工作过程中,烟雾从第一管接头308进入到风机主体330中,然后从出气端307排出。

本实施例中,风机主体330通过连接件320安装在壳体310中,风机主体330与壳体310的内壁间隔设置,风机主体330不直接与壳体310接触,减弱了振动的传递,从声源处降低了噪音。风机主体330安装完毕后,风机主体330的出气端307与壳体310上设置的第四开口313相背离,即风机主体330的出气端307朝向底板设置,这样,风机主体330的出气端307出来的烟雾在壳体310中环流一圈后从第四开口313排出,增加了换热时间和换热面积,风机主体330的温度不易升高。

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20包括金属制成的连接板321、第一紧固螺钉以及第二紧固螺钉,连接板321为折弯板,连接板321包括第一板部322、折弯板部323和第二板部324,第一板部322和第二板部324通过折弯板部323连接,第一板部322与壳体310通过第一紧固螺钉连接,风机主体330通过第二紧固螺钉安装在第二板部324上,第二板部324与壳体310间隔设置。可选的,第一板部322和第二板部324垂直设置,第一板部322安装在顶板上,第二板部324垂直于底板,第二板部324与左侧板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连接件320还包括减震垫325,减震垫325可以是减震海绵,减震垫325位于第二板部324和风机主体330的外壳之间,减弱振动的传递。

本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组件,其包括有壳体310、连接件320以及风机主体330,所述壳体310为封闭式结构,壳体310具有储放室311,壳体310上设置有第三开口312和第四开口313,第三开口312和第四开口313连通,风机主体330通过连接件320安装在壳体310上,风机主体330位于储放室311中,风机主体330与壳体310间隔设置。在手术过程中,风机主体330启动,壳体310中产生负压,烟雾从壳体310的第三开口312处吸入,并从风机主体330的出气端307排出,由于风机主体330位于壳体310中,且出气端307与壳体310上的第四开口313成角度设置,从出气端307排出的气体冲击在壳体310的内壁上,气体不会直接从第四开口313处排出,气体冲击在壳体310上后气体的流动方向改变,气体在壳体310中旋转流动,气体流动过程中将风机主体330产生的热量带走,气体温度升高,由于气体充满整个壳体310后从第四开口313排出,温度升高后的气体与壳体310接触,增加了换热面积,便于外部空气与壳体310进行热交换,气体的热量通过壳体310传递到外部环境中,进行实现了风机主体330降温。这样的结构设计,风机主体330置于封闭式的壳体310中,风机主体330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不易传递到外部,降低了噪音,而风机主体330在封闭式壳体310中热量又能够有效排出,风机主体330的温度不易升高,使用安全。

请参阅图13-图1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吸附单元70,二氧化碳吸附单元70包括有吸附筒101以及二氧化碳吸附层107,二氧化碳吸附层107安装在吸附筒101中,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含有烟雾的二氧化碳进入到吸附筒101中,被吸附筒101中的二氧化碳吸附层107吸附,大大减少了排放在手术室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手术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易过高。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吸附筒101设置有流动通道102、出气口104以及进气口103,流动通道102位于吸附筒101内部,出气口104和进气口103连通流动通道102。

请参阅图2,可选的,吸附筒101包括有筒体105以及筒盖106,筒体105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为敞口。筒体105为圆柱形筒,即筒体105的封闭的一端为圆盘状,筒体105的垂直于其中轴线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圆环形,筒体105的筒腔为圆柱形腔。筒盖106的结构与筒体105的结构相匹配,筒盖106盖设在筒体105的敞口处,筒盖106与筒体105密封连接。

请参阅图1,进一步的,筒盖106与筒体105通过密封扣连接,通过按压密封扣,将筒盖106和筒体105连接在一起,打开密封扣后,便于将筒盖106从筒体105上拆卸下来,便于更换和维修。

需要说明的是,密封扣可以设置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密封扣沿着筒盖106的周向间隔排布。例如,密封扣可以设置三个,三个密封扣均匀间隔排布,安装牢固,密封效果好。应当理解,筒体105和筒盖106的连接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在此不进行一一列举。需要说明的是,筒体105可以采用注塑成型,筒盖106可以采用注塑成型,便于加工制造,便于大批量生产,节省成本。

本实施例中,筒盖106盖设在筒体105上,筒盖106和筒体105构成了供二氧化碳流动的流动通道102。在筒盖106上设置有进气口103,进气口103处安装有进气管接头50,进气管接头50用于与二氧化碳的排出管连通,在进气管接头50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门30,第一控制阀门30用于控制进气管接头50的通断,第一控制阀门30开启后,二氧化碳可以从进气口103处进入到流动通道102,第一控制阀门30关闭后,二氧化碳不能够进入到流动通道102,便于控制。在筒体105的周壁上设置有出气口104,出气口104处安装有出气管接头60,在出气管接头60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门40,通过控制第二控制阀门40的状态来控制气体的排放,操控灵活便捷,排放安全可靠。且将第一控制阀门30和第二控制阀门40关闭后,外部的气体不会从出气口104进入到流动通道102,不易出现筒体105中二氧化化碳吸附层与二氧化碳作用造成浪费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出气口104位于筒体105的周壁上,筒体105可以通过其封闭的一侧直接放置在桌面上,放置方便,平稳可靠。显然,出气口104的位置可以按需设置,设置在筒体105的封闭侧也是可以的。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二控制阀门40为单向阀,单向阀安装在出气管接头60上,单向阀的作用是令气体由进气口103向出气口104流动畅通,且令气体由出气口104向进气口103流动阻断。即单向阀在使用过程中,外部的气体不会从单向阀处进入到流动通道102中,避免流动通道102内的二氧化碳吸附层107被外部的二氧化碳消耗,节省成本。

请参阅图3-图4,本实施例中,二氧化碳吸附层107包括有钠石灰层108,钠石灰层108的厚度按需设置,钠石灰层108层圆柱体结构,嵌设在筒体105中,钠石灰层108的周面和筒体105的内周壁接触,提高吸附效果。钠石灰层108为粉红色颗粒层,极易吸收二氧化碳,吸收后由粉红色变成淡黄色或灰白色,进而通过钠石灰层108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是否更换钠石灰层108,更换及时。

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吸附单元7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腹腔手术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由进气口103进入到吸附筒101中,二氧化碳在吸附筒101的流动通道102中流动,流动过程中二氧化碳经过吸附层,二氧化碳与吸附层发生化学反应被分解,或者二氧化碳被物理吸附,这样,吸附筒101的出气口104处排出的二氧化碳的量大大减少或者没有二氧化碳从出气口104处排出,不易增加手术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易产生由于二氧化碳浓度增高而造成手术者精力无法集中的问题,手术更加顺利。且该二氧化碳吸附单元70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加工,使用方便,成本低,适合推广使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二氧化碳吸附单元70还包括有吸水过滤层109,吸水过滤层109安装在流动通道102内,吸水过滤层109位于二氧化碳吸附层107与出气口104之间。设置吸水过滤层109,在二氧化碳与钠石灰层108反应后形成的水由吸水过滤层109吸收,水不易堵塞进气口103和出气口104,同时,反应过程中形成的飞灰被吸水过滤层109吸附,不易影响手术室环境。可选的,吸水过滤层109设置有两层,两层吸水过滤层109分别位于二氧化碳吸附层107沿流动通道102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吸水和杂质吸附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