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打嗝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8083发布日期:2018-08-31 19:46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打嗝的中药制剂,特别是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本病是气逆上冲,喉间打嗝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的一种病症。一般同寒气蕴蓄,燥热内盛、气郁痰阻,气血亏虚导致胃失和降,上逆动膈而形成。若在其他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出现,则每为病势转向严重的预兆。其临床表现为:呃呃连声、响亮而急促,或呃声低怯、并伴有脘中冷气,口渴打嗝,虚烦不安,心腹胀满等为主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副作用小、疗效好,用于治疗打嗝的中药制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治疗打嗝的中药制剂,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的:沙参15克,法半夏10克,柿蒂6克,麦冬15克,石斛15克,山药18克,枇杷叶10克,甘草3克。

所述的治疗打嗝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所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药,将称取好的各原料药混合、杀菌后装袋即可。

本发明的各原料药的药用性能如下:

沙参:味甘、微苦,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

法半夏:辛、温,燥湿化痰。

柿蒂:苦、涩,降逆止呃。

麦冬:甘、微苦、微寒,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石斛:味甘,性微寒,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

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甘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出各原料药及其配比,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疗效;本发明具有疗效显著,标本兼治,副作用小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限制本发明。

治疗打嗝的中药制剂,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的:沙参15克,法半夏10克,柿蒂6克,麦冬15克,石斛15克,山药18克,枇杷叶10克,甘草3克。

所述的治疗打嗝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所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药,将称取好的各原料药混合、杀菌后装袋即可。

用法及用量:将制成的中药制剂加适量水煎煮,加热至沸点,煎煮30-50分钟,过滤得药液,用此方法连续煎煮三次,将三次煎煮所得药液合并,平均分为三份,口服,每天3次,一次服用量为30ml,7天为一疗程。

实验例:

(1)临床观察

采用本发明治疗50例患者,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最大者65岁,年龄最小者22岁。

(2)治疗方法

口服,每天3次,一次服用量为30ml,7天为一疗程。

(3)治疗结果

50例患者中,服药后多在2-3天见效,经7天治疗,治愈率为96%。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打嗝的中药制剂,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的,沙参15克,法半夏10克,柿蒂6克,麦冬15克,石斛15克,山药18克,枇杷叶10克,甘草3克。本发明中药制剂对打嗝专药专治,疗效显著。

技术研发人员:章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米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08
技术公布日:2018.08.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