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手残疾人用躺式自助滴眼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47496发布日期:2018-11-07 09:18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手残疾人用躺式自助滴眼药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

双手残疾人为了治疗眼部疾病需要滴眼药,但由于双手残疾人双手残疾,如此需要医护人员对双手残疾人进行滴眼药,而医院病人较多,医护人员一个一个的对双手残疾人进行滴眼药工作量大,从而双手残疾人不能够想滴眼药就能够马上滴眼药,如此会错过滴眼药的最佳时间。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双手残疾人能够自行滴眼药,能够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的自助滴眼药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需要医护人员一个一个的对双手残疾人进行滴眼药,工作量大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手残疾人能够自行滴眼药,能够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的双手残疾人用躺式自助滴眼药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双手残疾人用躺式自助滴眼药装置,包括有躺板、支腿、第一连接板、齿轮、绕线轮、竖板、第一导杆、齿条、第一踩板、第一连接杆、第一导套、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块、接触轮、第一定滑轮、拉绳、支板、滑块、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一弹簧和滴药装置,躺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支腿,躺板上的左侧开有通孔,通孔位于左侧支腿的右侧,躺板上的右侧开有开口,开口位于右侧支腿的左侧,开口后侧的躺板顶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转动式连接有齿轮,齿轮的前侧连接有绕线轮,开口右方的躺板顶部连接有竖板,竖板上的中部开有第一导孔,第一导孔内设有第一导杆,第一导杆的左端连接有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齿条的左侧面连接有第一踩板,竖板的左侧面上部水平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左端连接有第一导套,第一导套内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一导套下侧的第二连接杆上连接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顶部与第一导套的底部接触,第二连接杆的底部转动式连接有接触轮,接触轮与齿条的顶部接触,开口前侧的躺板底部连接有第一定滑轮,通孔右侧的躺板底部也连接有第一定滑轮,躺板的顶部左侧竖直连接有支板,支板的右侧面中部竖向开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滑块的底部连接有拉绳,拉绳的末端先绕过两个第一定滑轮,拉绳的末端再绕在绕线轮上,滑块的右侧面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支板的右侧面上部连接有第四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的底部与第三连接杆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三连接杆的右端设有滴药装置。

可选地,滴药装置包括有储药筒、l形连接杆、套管、第二弹簧、活动块、第一出液管、橡胶滴头和第二出液管,储药筒的左侧面上部与第三连接杆的右端连接,储药筒的底部右侧连接有l形连接杆,l形连接杆的左端连接有套管,套管内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底端连接有活动块,活动块上嵌入式连接有第一出液管,第一出液管的底端连接有橡胶滴头,储药筒的底部中间连接有第二出液管,第二出液管的底端与套管的左侧面中部连接,第二出液管与套管相连通,第二出液管的底端位于活动块的上侧。

可选地,还包括有第二连接块、第二导套、第二导杆、盖板、第三弹簧和塞子,第四连接杆的右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的右侧面连接有第二导套,第二导套内设有第二导杆,第二导杆的底端连接有盖板,第二导杆上套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顶端与第二导套的底部接触,第三弹簧的底端与盖板的顶部接触,盖板的底部连接有塞子,塞子位于储药筒的正上方,塞子与储药筒配合。

可选地,还包括有调节装置,第一踩板的顶部设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有横板、活动板、螺母、t形螺杆、横杆和第二踩板,横板的底部与第一踩板的顶部连接,横板的上部开有小孔,小孔内设有活动板,活动板的底部右侧均匀间隔的开有多个螺纹孔,横板的右侧面上部连接有螺母,螺母内设有t形螺杆,t形螺杆与螺纹孔配合,活动板的左侧面连接有横杆,横杆的底端连接有第二踩板。

可选地,还包括有拉簧、第五连接杆和第二定滑轮,躺板的前侧面中部连接有拉簧,拉簧的底端连接有第五连接杆,第五连接杆的底端连接有第二定滑轮,拉绳绕过第二定滑轮。

医护人员将眼药倒入滴药装置内,当双手残疾人需要滴眼药时,双手残疾人躺在躺板上,并使眼部位于滴药装置的下方,然后双手残疾人用脚向右踩动第一踩板使齿条向右移动,齿条向右移动使齿轮顺时针转动,齿轮顺时针转动带动绕线轮顺时针转动,绕线轮顺时针转动收回拉绳,通过拉绳能够使滑块向下移动,滑块向下移动带动第三连接杆向下移动,第一弹簧随之伸张,第三连接杆向下移动带动滴药装置向下移动,当滴药装置的滴药部件与双手残疾人的眼部接触时,滴药装置还能够继续向下移动,滴药装置继续向下移动能够将眼药滴在双手残疾人的眼部。当滴药完成后,双手残疾人松开第一踩板,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能够使第三连接杆向上移动复位,第三连接杆向上移动复位带动滴药装置和滑块向上移动复位,滴药装置向上移动停止滴药。滑块向上移动通过拉绳使绕线轮逆时针转动,绕线轮逆时针转动带动齿轮逆时针转动,齿轮逆时针转动使齿条向左移动复位。接触轮能够使齿条顺畅的左右移动,能够防止齿条倾斜,第一连接块能够防止第二连接杆向上移动,进而能够使接触轮一直与齿条的顶部接触。如此本发明借助双手残疾人用脚向右踩动第一踩板使齿条向右移动能够使滴药装置将眼药滴在双手残疾人的眼部,因此双手残疾人能够自行滴眼药,能够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

因为滴药装置包括有储药筒、l形连接杆、套管、第二弹簧、活动块、第一出液管、橡胶滴头和第二出液管,储药筒的左侧面上部与第三连接杆的右端连接,储药筒的底部右侧连接有l形连接杆,l形连接杆的左端连接有套管,套管内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底端连接有活动块,活动块上嵌入式连接有第一出液管,第一出液管的底端连接有橡胶滴头,储药筒的底部中间连接有第二出液管,第二出液管的底端与套管的左侧面中部连接,第二出液管与套管相连通,第二出液管的底端位于活动块的上侧。所以医护人员将眼药倒入储药筒内,第三连接杆向下移动带动储药筒向下移动,储药筒向下移动能够带动储药筒上的所有部件向下移动,当橡胶滴头与双手残疾人的眼部接触时,储药筒能够继续向下移动,如此橡胶滴头能够使第一出液管向上移动,第一出液管向上移动推动活动块向上移动,第二弹簧随之压缩。当第一出液管的上端向上移动与第二出液管的底端重合时,储药筒内的眼药随之经第二出液管流入第一出液管内,眼药然后经第一出液管从橡胶滴头落下滴在双手残疾人的眼部。第三连接杆向上移动带动储药筒向上移动,储药筒向上移动能够带动储药筒上的所有部件向上移动,当橡胶滴头与双手残疾人的眼部不接触时,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活动块向下移动复位,活动块向下移动复位带动第一出液管向下复位,如此活动块能够堵住第二出液管,如此停止落药。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连接块、第二导套、第二导杆、盖板、第三弹簧和塞子,第四连接杆的右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的右侧面连接有第二导套,第二导套内设有第二导杆,第二导杆的底端连接有盖板,第二导杆上套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顶端与第二导套的底部接触,第三弹簧的底端与盖板的顶部接触,盖板的底部连接有塞子,塞子位于储药筒的正上方,塞子与储药筒配合。第一弹簧反弹使储药筒向上移动时,塞子随之将储药筒塞住,塞子将储药筒塞住能够防止灰尘进入储药筒内,进而能够防止灰尘落在眼药内,还能够防止眼药挥发。当要将眼药倒入储药筒内时,医护人员向上拉动第二导杆使盖板向上移动,第三弹簧随之压缩,盖板向上移动带动塞子向上移动,如此能够使塞子从储药筒内移出。当眼药倒入储药筒内后松开第二导杆,在第三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能够使塞子向下移动塞回储药筒内。

因为还包括有调节装置,第一踩板的顶部设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有横板、活动板、螺母、t形螺杆、横杆和第二踩板,横板的底部与第一踩板的顶部连接,横板的上部开有小孔,小孔内设有活动板,活动板的底部右侧均匀间隔的开有多个螺纹孔,横板的右侧面上部连接有螺母,螺母内设有t形螺杆,t形螺杆与螺纹孔配合,活动板的左侧面连接有横杆,横杆的底端连接有第二踩板。当双手残疾人的身高较矮,腿较短时,医护人员拧动t形螺杆,使t形螺杆向下移动从螺纹孔内移出,然后向左移动活动板,活动板向左移动带动横杆和第二踩板向左移动,当第二踩板向左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拧动t形螺杆使t形螺杆向上移动移入相对应的螺纹孔内。随后双手残疾人可用脚踩动第二踩板使第二踩板向右移动,第二踩板向右移动能够使第一踩板向右移动。如此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不同身高的双手残疾人。

因为还包括有拉簧、第五连接杆和第二定滑轮,躺板的前侧面中部连接有拉簧,拉簧的底端连接有第五连接杆,第五连接杆的底端连接有第二定滑轮,拉绳绕过第二定滑轮。拉簧能够防止第五连接杆和第二定滑轮掉落,第二定滑轮能够使拉绳绷紧,从而能够使双手残疾人更加省力的踩动第二踩板。

本发明借助双手残疾人用脚向右踩动第一踩板使齿条向右移动能够使滴药装置将眼药滴在双手残疾人的眼部,因此双手残疾人能够自行滴眼药,能够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滴药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调节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躺板,2:支腿,3:通孔,4:开口,5:第一连接板,6:齿轮,7:绕线轮,8:竖板,9:第一导孔,10:第一导杆,11:齿条,12:第一踩板,13:第一连接杆,14:第一导套,15:第二连接杆,16:第一连接块,17:接触轮,18:第一定滑轮,19:拉绳,20:支板,21:滑槽,22:滑块,23:第三连接杆,24:第四连接杆,25:第一弹簧,26:滴药装置,261:储药筒,262:l形连接杆,263:套管,264:第二弹簧,265:活动块,266:第一出液管,267:橡胶滴头,268:第二出液管,27:第二连接块,28:第二导套,29:第二导杆,30:盖板,31:第三弹簧,32:塞子,33:调节装置,331:横板,332:小孔,333:活动板,334:螺纹孔,335:螺母,336:t形螺杆,337:横杆,338:第二踩板,34:拉簧,35:第五连接杆,36:第二定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双手残疾人用躺式自助滴眼药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躺板1、支腿2、第一连接板5、齿轮6、绕线轮7、竖板8、第一导杆10、齿条11、第一踩板12、第一连接杆13、第一导套14、第二连接杆15、第一连接块16、接触轮17、第一定滑轮18、拉绳19、支板20、滑块22、第三连接杆23、第四连接杆24、第一弹簧25和滴药装置26,躺板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支腿2,躺板1上的左侧开有通孔3,通孔3位于左侧支腿2的右侧,躺板1上的右侧开有开口4,开口4位于右侧支腿2的左侧,开口4后侧的躺板1顶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5,第一连接板5上转动式连接有齿轮6,齿轮6的前侧连接有绕线轮7,开口4右方的躺板1顶部连接有竖板8,竖板8上的中部开有第一导孔9,第一导孔9内设有第一导杆10,第一导杆10的左端连接有齿条11,齿条11与齿轮6啮合,齿条11的左侧面连接有第一踩板12,竖板8的左侧面上部水平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3,第一连接杆13的左端连接有第一导套14,第一导套14内设有第二连接杆15,第一导套14下侧的第二连接杆15上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6,第一连接块16的顶部与第一导套14的底部接触,第二连接杆15的底部转动式连接有接触轮17,接触轮17与齿条11的顶部接触,开口4前侧的躺板1底部连接有第一定滑轮18,通孔3右侧的躺板1底部也连接有第一定滑轮18,躺板1的顶部左侧竖直连接有支板20,支板20的右侧面中部竖向开有滑槽21,滑槽21内设有滑块22,滑块22的底部连接有拉绳19,拉绳19的末端先绕过两个第一定滑轮18,拉绳19的末端再绕在绕线轮7上,滑块22的右侧面连接有第三连接杆23,支板20的右侧面上部连接有第四连接杆24,第四连接杆24的底部与第三连接杆23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5,第三连接杆23的右端设有滴药装置26。

实施例2

一种双手残疾人用躺式自助滴眼药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躺板1、支腿2、第一连接板5、齿轮6、绕线轮7、竖板8、第一导杆10、齿条11、第一踩板12、第一连接杆13、第一导套14、第二连接杆15、第一连接块16、接触轮17、第一定滑轮18、拉绳19、支板20、滑块22、第三连接杆23、第四连接杆24、第一弹簧25和滴药装置26,躺板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支腿2,躺板1上的左侧开有通孔3,通孔3位于左侧支腿2的右侧,躺板1上的右侧开有开口4,开口4位于右侧支腿2的左侧,开口4后侧的躺板1顶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5,第一连接板5上转动式连接有齿轮6,齿轮6的前侧连接有绕线轮7,开口4右方的躺板1顶部连接有竖板8,竖板8上的中部开有第一导孔9,第一导孔9内设有第一导杆10,第一导杆10的左端连接有齿条11,齿条11与齿轮6啮合,齿条11的左侧面连接有第一踩板12,竖板8的左侧面上部水平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3,第一连接杆13的左端连接有第一导套14,第一导套14内设有第二连接杆15,第一导套14下侧的第二连接杆15上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6,第一连接块16的顶部与第一导套14的底部接触,第二连接杆15的底部转动式连接有接触轮17,接触轮17与齿条11的顶部接触,开口4前侧的躺板1底部连接有第一定滑轮18,通孔3右侧的躺板1底部也连接有第一定滑轮18,躺板1的顶部左侧竖直连接有支板20,支板20的右侧面中部竖向开有滑槽21,滑槽21内设有滑块22,滑块22的底部连接有拉绳19,拉绳19的末端先绕过两个第一定滑轮18,拉绳19的末端再绕在绕线轮7上,滑块22的右侧面连接有第三连接杆23,支板20的右侧面上部连接有第四连接杆24,第四连接杆24的底部与第三连接杆23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5,第三连接杆23的右端设有滴药装置26。

滴药装置26包括有储药筒261、l形连接杆262、套管263、第二弹簧264、活动块265、第一出液管266、橡胶滴头267和第二出液管268,储药筒261的左侧面上部与第三连接杆23的右端连接,储药筒261的底部右侧连接有l形连接杆262,l形连接杆262的左端连接有套管263,套管263内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弹簧264,第二弹簧264的底端连接有活动块265,活动块265上嵌入式连接有第一出液管266,第一出液管266的底端连接有橡胶滴头267,储药筒261的底部中间连接有第二出液管268,第二出液管268的底端与套管263的左侧面中部连接,第二出液管268与套管263相连通,第二出液管268的底端位于活动块265的上侧。

实施例3

一种双手残疾人用躺式自助滴眼药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躺板1、支腿2、第一连接板5、齿轮6、绕线轮7、竖板8、第一导杆10、齿条11、第一踩板12、第一连接杆13、第一导套14、第二连接杆15、第一连接块16、接触轮17、第一定滑轮18、拉绳19、支板20、滑块22、第三连接杆23、第四连接杆24、第一弹簧25和滴药装置26,躺板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支腿2,躺板1上的左侧开有通孔3,通孔3位于左侧支腿2的右侧,躺板1上的右侧开有开口4,开口4位于右侧支腿2的左侧,开口4后侧的躺板1顶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5,第一连接板5上转动式连接有齿轮6,齿轮6的前侧连接有绕线轮7,开口4右方的躺板1顶部连接有竖板8,竖板8上的中部开有第一导孔9,第一导孔9内设有第一导杆10,第一导杆10的左端连接有齿条11,齿条11与齿轮6啮合,齿条11的左侧面连接有第一踩板12,竖板8的左侧面上部水平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3,第一连接杆13的左端连接有第一导套14,第一导套14内设有第二连接杆15,第一导套14下侧的第二连接杆15上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6,第一连接块16的顶部与第一导套14的底部接触,第二连接杆15的底部转动式连接有接触轮17,接触轮17与齿条11的顶部接触,开口4前侧的躺板1底部连接有第一定滑轮18,通孔3右侧的躺板1底部也连接有第一定滑轮18,躺板1的顶部左侧竖直连接有支板20,支板20的右侧面中部竖向开有滑槽21,滑槽21内设有滑块22,滑块22的底部连接有拉绳19,拉绳19的末端先绕过两个第一定滑轮18,拉绳19的末端再绕在绕线轮7上,滑块22的右侧面连接有第三连接杆23,支板20的右侧面上部连接有第四连接杆24,第四连接杆24的底部与第三连接杆23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5,第三连接杆23的右端设有滴药装置26。

滴药装置26包括有储药筒261、l形连接杆262、套管263、第二弹簧264、活动块265、第一出液管266、橡胶滴头267和第二出液管268,储药筒261的左侧面上部与第三连接杆23的右端连接,储药筒261的底部右侧连接有l形连接杆262,l形连接杆262的左端连接有套管263,套管263内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弹簧264,第二弹簧264的底端连接有活动块265,活动块265上嵌入式连接有第一出液管266,第一出液管266的底端连接有橡胶滴头267,储药筒261的底部中间连接有第二出液管268,第二出液管268的底端与套管263的左侧面中部连接,第二出液管268与套管263相连通,第二出液管268的底端位于活动块265的上侧。

还包括有第二连接块27、第二导套28、第二导杆29、盖板30、第三弹簧31和塞子32,第四连接杆24的右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块27,第二连接块27的右侧面连接有第二导套28,第二导套28内设有第二导杆29,第二导杆29的底端连接有盖板30,第二导杆29上套有第三弹簧31,第三弹簧31的顶端与第二导套28的底部接触,第三弹簧31的底端与盖板30的顶部接触,盖板30的底部连接有塞子32,塞子32位于储药筒261的正上方,塞子32与储药筒261配合。

实施例4

一种双手残疾人用躺式自助滴眼药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躺板1、支腿2、第一连接板5、齿轮6、绕线轮7、竖板8、第一导杆10、齿条11、第一踩板12、第一连接杆13、第一导套14、第二连接杆15、第一连接块16、接触轮17、第一定滑轮18、拉绳19、支板20、滑块22、第三连接杆23、第四连接杆24、第一弹簧25和滴药装置26,躺板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支腿2,躺板1上的左侧开有通孔3,通孔3位于左侧支腿2的右侧,躺板1上的右侧开有开口4,开口4位于右侧支腿2的左侧,开口4后侧的躺板1顶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5,第一连接板5上转动式连接有齿轮6,齿轮6的前侧连接有绕线轮7,开口4右方的躺板1顶部连接有竖板8,竖板8上的中部开有第一导孔9,第一导孔9内设有第一导杆10,第一导杆10的左端连接有齿条11,齿条11与齿轮6啮合,齿条11的左侧面连接有第一踩板12,竖板8的左侧面上部水平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3,第一连接杆13的左端连接有第一导套14,第一导套14内设有第二连接杆15,第一导套14下侧的第二连接杆15上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6,第一连接块16的顶部与第一导套14的底部接触,第二连接杆15的底部转动式连接有接触轮17,接触轮17与齿条11的顶部接触,开口4前侧的躺板1底部连接有第一定滑轮18,通孔3右侧的躺板1底部也连接有第一定滑轮18,躺板1的顶部左侧竖直连接有支板20,支板20的右侧面中部竖向开有滑槽21,滑槽21内设有滑块22,滑块22的底部连接有拉绳19,拉绳19的末端先绕过两个第一定滑轮18,拉绳19的末端再绕在绕线轮7上,滑块22的右侧面连接有第三连接杆23,支板20的右侧面上部连接有第四连接杆24,第四连接杆24的底部与第三连接杆23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5,第三连接杆23的右端设有滴药装置26。

滴药装置26包括有储药筒261、l形连接杆262、套管263、第二弹簧264、活动块265、第一出液管266、橡胶滴头267和第二出液管268,储药筒261的左侧面上部与第三连接杆23的右端连接,储药筒261的底部右侧连接有l形连接杆262,l形连接杆262的左端连接有套管263,套管263内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弹簧264,第二弹簧264的底端连接有活动块265,活动块265上嵌入式连接有第一出液管266,第一出液管266的底端连接有橡胶滴头267,储药筒261的底部中间连接有第二出液管268,第二出液管268的底端与套管263的左侧面中部连接,第二出液管268与套管263相连通,第二出液管268的底端位于活动块265的上侧。

还包括有第二连接块27、第二导套28、第二导杆29、盖板30、第三弹簧31和塞子32,第四连接杆24的右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块27,第二连接块27的右侧面连接有第二导套28,第二导套28内设有第二导杆29,第二导杆29的底端连接有盖板30,第二导杆29上套有第三弹簧31,第三弹簧31的顶端与第二导套28的底部接触,第三弹簧31的底端与盖板30的顶部接触,盖板30的底部连接有塞子32,塞子32位于储药筒261的正上方,塞子32与储药筒261配合。

还包括有调节装置33,第一踩板12的顶部设有调节装置33,调节装置33包括有横板331、活动板333、螺母335、t形螺杆336、横杆337和第二踩板338,横板331的底部与第一踩板12的顶部连接,横板331的上部开有小孔332,小孔332内设有活动板333,活动板333的底部右侧均匀间隔的开有多个螺纹孔334,横板331的右侧面上部连接有螺母335,螺母335内设有t形螺杆336,t形螺杆336与螺纹孔334配合,活动板333的左侧面连接有横杆337,横杆337的底端连接有第二踩板338。

还包括有拉簧34、第五连接杆35和第二定滑轮36,躺板1的前侧面中部连接有拉簧34,拉簧34的底端连接有第五连接杆35,第五连接杆35的底端连接有第二定滑轮36,拉绳19绕过第二定滑轮36。

医护人员将眼药倒入滴药装置26内,当双手残疾人需要滴眼药时,双手残疾人躺在躺板1上,并使眼部位于滴药装置26的下方,然后双手残疾人用脚向右踩动第一踩板12使齿条11向右移动,齿条11向右移动使齿轮6顺时针转动,齿轮6顺时针转动带动绕线轮7顺时针转动,绕线轮7顺时针转动收回拉绳19,通过拉绳19能够使滑块22向下移动,滑块22向下移动带动第三连接杆23向下移动,第一弹簧25随之伸张,第三连接杆23向下移动带动滴药装置26向下移动,当滴药装置26的滴药部件与双手残疾人的眼部接触时,滴药装置26还能够继续向下移动,滴药装置26继续向下移动能够将眼药滴在双手残疾人的眼部。当滴药完成后,双手残疾人松开第一踩板12,在第一弹簧25的弹力作用下能够使第三连接杆23向上移动复位,第三连接杆23向上移动复位带动滴药装置26和滑块22向上移动复位,滴药装置26向上移动停止滴药。滑块22向上移动通过拉绳19使绕线轮7逆时针转动,绕线轮7逆时针转动带动齿轮6逆时针转动,齿轮6逆时针转动使齿条11向左移动复位。接触轮17能够使齿条11顺畅的左右移动,能够防止齿条11倾斜,第一连接块16能够防止第二连接杆15向上移动,进而能够使接触轮17一直与齿条11的顶部接触。如此本发明借助双手残疾人用脚向右踩动第一踩板12使齿条11向右移动能够使滴药装置26将眼药滴在双手残疾人的眼部,因此双手残疾人能够自行滴眼药,能够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

因为滴药装置26包括有储药筒261、l形连接杆262、套管263、第二弹簧264、活动块265、第一出液管266、橡胶滴头267和第二出液管268,储药筒261的左侧面上部与第三连接杆23的右端连接,储药筒261的底部右侧连接有l形连接杆262,l形连接杆262的左端连接有套管263,套管263内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弹簧264,第二弹簧264的底端连接有活动块265,活动块265上嵌入式连接有第一出液管266,第一出液管266的底端连接有橡胶滴头267,储药筒261的底部中间连接有第二出液管268,第二出液管268的底端与套管263的左侧面中部连接,第二出液管268与套管263相连通,第二出液管268的底端位于活动块265的上侧。所以医护人员将眼药倒入储药筒261内,第三连接杆23向下移动带动储药筒261向下移动,储药筒261向下移动能够带动储药筒261上的所有部件向下移动,当橡胶滴头267与双手残疾人的眼部接触时,储药筒261能够继续向下移动,如此橡胶滴头267能够使第一出液管266向上移动,第一出液管266向上移动推动活动块265向上移动,第二弹簧264随之压缩。当第一出液管266的上端向上移动与第二出液管268的底端重合时,储药筒261内的眼药随之经第二出液管268流入第一出液管266内,眼药然后经第一出液管266从橡胶滴头267落下滴在双手残疾人的眼部。第三连接杆23向上移动带动储药筒261向上移动,储药筒261向上移动能够带动储药筒261上的所有部件向上移动,当橡胶滴头267与双手残疾人的眼部不接触时,在第二弹簧264的弹力作用下使活动块265向下移动复位,活动块265向下移动复位带动第一出液管266向下复位,如此活动块265能够堵住第二出液管268,如此停止落药。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连接块27、第二导套28、第二导杆29、盖板30、第三弹簧31和塞子32,第四连接杆24的右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块27,第二连接块27的右侧面连接有第二导套28,第二导套28内设有第二导杆29,第二导杆29的底端连接有盖板30,第二导杆29上套有第三弹簧31,第三弹簧31的顶端与第二导套28的底部接触,第三弹簧31的底端与盖板30的顶部接触,盖板30的底部连接有塞子32,塞子32位于储药筒261的正上方,塞子32与储药筒261配合。第一弹簧25反弹使储药筒261向上移动时,塞子32随之将储药筒261塞住,塞子32将储药筒261塞住能够防止灰尘进入储药筒261内,进而能够防止灰尘落在眼药内,还能够防止眼药挥发。当要将眼药倒入储药筒261内时,医护人员向上拉动第二导杆29使盖板30向上移动,第三弹簧31随之压缩,盖板30向上移动带动塞子32向上移动,如此能够使塞子32从储药筒261内移出。当眼药倒入储药筒261内后松开第二导杆29,在第三弹簧31的弹力作用下能够使塞子32向下移动塞回储药筒261内。

因为还包括有调节装置33,第一踩板12的顶部设有调节装置33,调节装置33包括有横板331、活动板333、螺母335、t形螺杆336、横杆337和第二踩板338,横板331的底部与第一踩板12的顶部连接,横板331的上部开有小孔332,小孔332内设有活动板333,活动板333的底部右侧均匀间隔的开有多个螺纹孔334,横板331的右侧面上部连接有螺母335,螺母335内设有t形螺杆336,t形螺杆336与螺纹孔334配合,活动板333的左侧面连接有横杆337,横杆337的底端连接有第二踩板338。当双手残疾人的身高较矮,腿较短时,医护人员拧动t形螺杆336,使t形螺杆336向下移动从螺纹孔334内移出,然后向左移动活动板333,活动板333向左移动带动横杆337和第二踩板338向左移动,当第二踩板338向左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拧动t形螺杆336使t形螺杆336向上移动移入相对应的螺纹孔334内。随后双手残疾人可用脚踩动第二踩板338使第二踩板338向右移动,第二踩板338向右移动能够使第一踩板12向右移动。如此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不同身高的双手残疾人。

因为还包括有拉簧34、第五连接杆35和第二定滑轮36,躺板1的前侧面中部连接有拉簧34,拉簧34的底端连接有第五连接杆35,第五连接杆35的底端连接有第二定滑轮36,拉绳19绕过第二定滑轮36。拉簧34能够防止第五连接杆35和第二定滑轮36掉落,第二定滑轮36能够使拉绳19绷紧,从而能够使双手残疾人更加省力的踩动第二踩板338。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