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装置、磁共振成像方法及磁共振成像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9423669发布日期:2019-12-17 14:50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磁共振成像装置、磁共振成像方法及磁共振成像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磁共振成像装置、磁共振成像方法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磁共振成像中,广泛应用图形化片层定位。图形化片层定位是一种基于参考图像的图形化界面,它可以进行可视化并定义磁共振扫描的片层组等图形化扫描对象。

在现有技术中,当前的磁共振成像图形化片层定位普遍采用二维图形化定位模式,即在三个窗口上分别显示的定位图像例如为冠状面、矢状面、横截面定位图像,通过在图形化界面各个二维视图中使用鼠标拖拽移动图形扫描对象,放大、缩小、增加、删除该扫描对象,调整所述图形化扫描对象在定位图像平面上彼此相互关联的投影,进而在三维空间里改变图形化扫描对象的定位,即在被检查扫描对象上切面的位置、方向等。

但是,这种现有的二维图形化定位,不能提供三维参考图像从而为操作者提供直观的片层定位显示。所以操作者为了获得目标图形化片层定位而在二维定位图像中对定位所进行的调整将相应改变片层在三维空间中的定位,然而片层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方向等需要操作者依据二维定位图像的投影自行预判是否满足要求并覆盖了目标区域(有时称为关注区域roi)。但是,现有的二维图形化定位模式存在显示和操纵不符合直观性,新手学习周期长,不易操作等缺点。进而,目前的磁共振成像图形化定位普遍采用二维图形化片层定位模式,操作者需要在二维平面上定位,同时想象其反投影到三维空间上的场景。这种操作模式不直观、并且需要反复调整才能达到理想效果,操作性差,耗时长。

另外,最近也提出了将所述方案进行改进的技术方案,即将操作结果通过三维可视化呈现出来并提供若干三维图像操作工具直接在三维图像空间中操作这些图形化扫描对象,设置关注区域等。

但是,在该改进的技术方案中,虽然可以获得三维参考图像,但根据这样的三维参考图像,仅仅能够知道空间上的大致位置等,并不能获知三维参考图像与关注区域相交区域的细节信息,用户并不能直观地判断关注区域是否设置在了其希望关注的区域中。

另外,在mr扫描中,扫描序列类型有多钟,例如,扫描序列dwi常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检测中,在对dwi扫描序列进行定位时需要参考大脑软组织,如大脑前、后联合(ac-pc)的位置,扫描序列asl可用于脑内血流灌注成像,在对asl扫描序列进行定位时需要参考脑血管的位置,在对扫描序列csf进行定位时需要参考积液、斑块、水肿等的位置。也就是说,不同的扫描序列定位时关注(需要参考)的对象的构成组织(肝脏等器官、脑灰质、脑血管等组织等)并不同。因此,为了看到扫描对象的不同的构成组织(肝脏等器官、脑灰质、脑血管等组织等),需要进行差别化的三维渲染,以将不需要看到的扫描对象的构成部分消隐或弱化显示,而将需要看到的扫描对象的构成部分强调显示(凸显)。例如,需要看到脑灰质、脑白质等组织时,需要进行3d渲染将颅骨表面消隐,否则,无法观察到脑灰质、脑白质等组织。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自动地根据扫描序列的不同关注对象来进行3d渲染的技术。

另外,目前,在进行饱和操作、扫描操作、标记操作或预饱和操作等操作时,需要精确地定位到要进行操作的扫描对象的构成部分,需要能够精确地判断关注区域与扫描对象的三维图像相交的部分的细节信息,需要能够精确地判断关注区域与扫描对象的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

另外,最近,在磁共振成像中,局部激发脉冲成像成为热点,以后的磁共振成像,将是小视野、高分辨率的成像。但是,目前的磁共振成像技术,要想实现小视野、高分辨率的局部激发脉冲成像,还存在如下问题,即,缺乏直观的视图的细节信息,仅依赖用户的空间想象力来进行调整以进行定位及下一次扫描;而且,不能提供小区域的精准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创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磁共振成像方法及磁共振成像系统,能够精确地定位到要进行操作的扫描对象的构成部分,能够精确地判断关注区域与扫描对象的三维图像相交的部分的细节信息,能够精确地判断关注区域与扫描对象的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能够提供直观的视图细节信息,即使是复杂的解剖结构或小区域的定位,也能够高精度地定位关注区域。

本发明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扫描部,以一个以上的扫描序列对扫描对象进行扫描,获取三维图像;以及第一成像处理部,根据针对一个以上的扫描序列中的规定的扫描序列所设置的第一参数,对通过所述扫描部获取的三维图像进行成像处理,以成像出将所述第一参数表示的所述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强调显示的第一图像。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参数表示以所述规定的扫描序列对扫描对象进行扫描时所关注的所述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中,还具备:关注区域设置部,在所述第一图像中设置关注区域;以及第二成像处理部,根据表示所述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的目标部分的第二参数,对通过所述关注区域设置部设置了关注区域的第一图像进行成像处理,以成像出将所述关注区域、所述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的目标部分及所述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的所述目标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区分显示的第二图像。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成像处理部进行成像处理,以成像出将所述关注区域与所述第一图像的相交区域强调显示的第二图像。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还具备:关注区域设置部,在所述第一图像中设置关注区域;以及第二成像处理部,进行成像处理,以成像出将所述关注区域与所述第一图像的相交区域强调显示的第二图像。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所述关注区域是要进行扫描操作、饱和操作、标记操作、预饱和操作中的一种以上操作的区域。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相同。

本发明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扫描步骤,以一个以上的扫描序列对扫描对象进行扫描,获取三维图像;以及第一成像处理步骤,根据针对一个以上的扫描序列中的规定的扫描序列所设置的第一参数,对通过所述扫描步骤获取的三维图像进行成像处理,以成像出将所述第一参数表示的所述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强调显示的第一图像。

本发明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扫描单元,以一个以上的扫描序列对扫描对象进行扫描,获取三维图像;以及第一成像处理模块,根据针对一个以上的扫描序列中的规定的扫描序列所设置的第一参数,对通过所述扫描单元获取的三维图像进行成像处理,以成像出将所述第一参数表示的所述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强调显示的第一图像。

发明的效果

通过本发明能够提供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磁共振成像方法及磁共振成像系统,能够精确地定位到要进行操作的扫描对象的构成部分,能够精确地判断关注区域与扫描对象的三维图像相交的部分的细节信息,能够精确地判断关注区域与扫描对象的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能够提供直观的视图细节信息,即使是复杂的解剖结构或小区域的定位,也能够高精度地定位关注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执行的磁共振成像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框图。

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执行的磁共振成像方法的流程图。

图5a及图5b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一个显示例的示意图。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执行的磁共振成像方法的流程图。

图7a~图7d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一个显示例的示意图。

图8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执行的磁共振成像方法的流程图。

图9a~图9d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一个显示例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一个显示例图。

符号说明

100、100a磁共振成像装置

101扫描部

102第一成像处理部

103关注区域设置部

104第二成像处理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以下将要说明的实施方式均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例子。因此,以下的实施方式所示的数值、形状、尺寸、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方式等均为一个例子,主旨并非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定。因此,对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之中,示出本发明的最上位概念的技术方案中所没有记载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来说明。

并且,在各个图中对于实质上相同的构成赋予相同的符号,并有省略或简化重复说明的情况。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进行说明。

[磁共振成像装置100的构成]

首先,参照图1及图2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进行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的框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执行的磁共振成像方法的流程图。

另外,磁共振成像装置100包括各种部件,图1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有关的部件,而省略了其他部件。

如图1所示,磁共振成像装置100,具备扫描部101以及第一成像处理部102。

扫描部101,对磁共振成像的扫描对象(以下有时简称为扫描对象)例如人的头部进行扫描,以获取扫描对象的三维图像。该扫描部101以一个以上的扫描序列对扫描对象进行扫描。这里的扫描序列例如可以扫描序列dwi、扫描序列asl、扫描序列csf等扫描序列。另外,扫描部101可以获取体数据作为三维数据。另外,扫描部101也可以获取多片层图像作为三维数据。

另外,此处,扫描序列可以在磁共振成像装置100出厂时预先设定,也可以在用户使用磁共振成像装置100之前或之时根据需要来设定,而且也可以在用户使用磁共振成像装置100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更改。

第一成像处理部102,根据针对一个以上的扫描序列中的规定的扫描序列所设置的第一参数,对通过扫描部101获取的三维图像进行成像处理,以成像出将第一参数表示的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强调显示的第一图像。这里,规定的扫描序列是扫描部101对扫描对象进行扫描时采用的一个以上的扫描序列中的扫描序列。另外规定的扫描序列并不限于一个扫描序列。另外,对于该规定的扫描序列,设置有第一参数,该第一参数例如可以是表示以该规定的扫描序列对扫描对象进行扫描时所关注的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

另外,该第一参数与上述扫描序列同样地、可以在磁共振成像装置100出厂时预先设定,也可以在用户使用磁共振成像装置100之前或之时根据需要来设定,而且可以在用户使用磁共振成像装置100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更改。

另外,虽未图示,但是磁共振成像装置100当然可以以内置或者外接的方式具备显示部,用于显示扫描部101和第一成像处理部102获得的图像,但有关显示,不是本发明的核心技术思想,因此省略图示。

[磁共振成像装置100执行的磁共振成像方法]

以下,参照图2对磁共振成像装置100执行的磁共振成像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当磁共振成像装置100开始工作后,首先在步骤s200中,通过扫描部101对扫描对象即人的头部进行扫描,从而获得与该扫描对象有关的三维图像,之后进入到步骤s202。

接着,在步骤s202中,第一成像处理部102,根据针对一个以上的扫描序列中的规定的扫描序列所设置的第一参数,对通过扫描部101获取的三维图像进行成像处理,以成像出将第一参数表示的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强调显示的第一图像。这里,设为扫描序列与第一参数在用户使用磁共振成像装置100之前预先设定,之后结束处理。

下面,对第一实施方式的一个具体例进行说明。

首先,关于扫描序列与第一参数的设定,同样设为在用户使用磁共振成像装置100之前预先设定。并且,预定设定为扫描序列包括扫描骨骼等骨性组织、肌肉、血管等软组织、水肿、积液等水性组织有关的扫描序列在内的一个以上的扫描序列。并且,预先设定为规定的扫描序列为用于成像脑灰质、脑白质的扫描序列dwi。而且关于该规定的扫描序列,预先设定的第一参数表示以规定的扫描序列对扫描对象进行扫描时所关注的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为脑灰质、脑白质相关的构成部分。

在此基础上,磁共振成像装置100开始工作后,通过扫描部101对扫描对象即人的头部进行扫描,从而获得与该扫描对象有关的三维图像。这里,例如,所获得的扫描对象的三维图像中包括颅骨以及被颅骨所覆盖的脑灰质、脑白质、脑血管等。

接着,磁共振成像装置100通过第一成像处理部102,根据针对一个以上的扫描序列中的规定的扫描序列(即扫描序列dwi)所设置的第一参数,对通过扫描部101获取的三维图像进行成像处理,以成像出将第一参数表示的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强调显示的第一图像。例如,第一图像中,颅骨表面未被显示,而将由针对规定的扫描序列即扫描序列dwi所设置的第一参数所表示的脑灰质、脑白质部分强调显示。

这里,颅骨表面未被显示是由于,第一成像处理部102根据第一参数所述三维图像进行了3d渲染,将颅骨、脑血管等不需要看到的扫描对象的构成部分通过饱和处理或者透明化处理或者剪裁处理而消隐。

通过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能够根据规定的扫描序列自动地对三维图像进行3d渲染的成像处理,在扫描期间,不需要用户进行操作就能够直观地查看感兴趣的组织即需要看到的组织。即,实现了能够根据扫描序列的不同自动地渲染不同的组织,能够自动且精确地定位到要进行操作的扫描对象的构成部分。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3~图7d对第二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进行说明。图3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的框图。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执行的磁共振成像方法的流程图。图5a及图5b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的一个显示例的示意图。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执行的磁共振成像方法的流程图。图7a~图7d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的一个显示例的示意图。

[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的构成]

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相比,如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还具备关注区域设置部103和第二成像处理部10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对与磁共振成像装置100相同的构成要素的描述。

关注区域设置部103,用于在第一图像中设置关注区域。该关注区域设置部103可以是鼠标、键盘、操纵杆、跟踪球、触摸屏、光笔、语言控制器等能够进行输入的设备。该关注区域设置部103为例如触摸屏时,可以根据用户例如医生的操作,在通过例如触摸屏等未图示的显示部所显示的三维图像上设置关注区域roi。另外,该关注区域设置部103为键盘时,可以根据用户对于键盘操作输出关注区域的坐标来设置关注区域roi。这里,关注区域是指,是要进行扫描操作、饱和操作、标记操作、预饱和操作中的一种以上操作的区域。

第二成像处理部104,根据第二参数,对通过关注区域设置部103设置了关注区域的第一图像进行成像处理,以成像出将关注区域、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的目标部分及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的目标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区分显示的第二图像。

该第二参数表示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的目标部分。

另外,该第二参数与第一参数同样地、可以在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出厂时预先设定,也可以在用户使用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之前或之时根据需要来设定,而且可以在用户使用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更改。另外,该第二参数可以与第一参数相同。

[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执行的磁共振成像方法]

参照图4对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执行的磁共振成像方法进行说明。这里,对于与图2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步骤相同的步骤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开始工作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同样地、执行步骤s200~s202的动作,在结束步骤s202的动作后,进入到步骤s500。

接着,在步骤s500中,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通过关注区域设置部103在第一图像中设置关注区域,之后进入步骤s502。

在步骤s502中,第二成像处理部104,根据第二参数,对通过关注区域设置部103设置了关注区域的第一图像进行成像处理,以成像出将关注区域、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的目标部分及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的目标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区分显示的第二图像,之后结束处理。

下面,参考图5a和图5b对第一实施方式的一个具体例进行说明。

首先,关于扫描序列与第一参数的设定,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关于具体例的说明同样的,这里不再赘述。另外,关于第二参数,这里设为其表示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a。另外,构成部分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具体例所涉及的脑灰质、脑白质相关图像中的一个构成部分。

在此基础上,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开始工作后,通过扫描部101对扫描对象即人的头部进行扫描,从而获得与该扫描对象有关的如三维图像。这里,所获得的扫描对象的三维图像中包括颅骨以及被颅骨所覆盖的脑灰质、脑白质、脑血管等。

接着,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通过第一成像处理部102,根据针对一个以上的扫描序列中的规定的扫描序列(即扫描序列dwi)所设置的第一参数,对通过扫描部101获取的三维图像进行成像处理,以成像出将第一参数表示的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强调显示的第一图像。例如,第一图像中,颅骨表面未被显示,而将由针对规定的扫描序列即扫描序列dwi所设置的第一参数所表示的脑灰质、脑白质部分强调显示。

接着,在用户通过关注区域设置部103在第一图像中设置关注区域。用户进行该设置关注区域的动作后,可以提示给用户在第一图像上示出关注区域的图像,这里,例如可以如图5a所示那样、在扫描对象的二维图像上,用方框表示用户所设置的关注区域。

接着,第二成像处理部104,根据第二参数,对通过关注区域设置部103设置了关注区域的第一图像进行成像处理,以成像出如图5b所示那样的、将关注区域、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的目标部分及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的目标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区分显示的第二图像。

如图5b所示,在第二图像中,将关注区域、基于预设的第二参数的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的目标部分即构成部分a及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的目标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即构成部分b区分显示。

当然,作为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可以仅将图5b的图像提示给用户,也可以将图5a和图5b的图像都提示给用户。

通过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除了具备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之外,由于进一步设置了关注区域,并根据第二参数,对被设置了关注区域的第一图像进行成像处理,以成像出将关注区域、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的目标部分及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的目标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区分显示的第二图像。由此,能够自动地、直接将用户关心的扫描对象的构成部分(解剖结构)以3d渲染方式显示,用户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其所设定的关注区域与基于预设的第二参数的作为目标部分的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以及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的目标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的相对位置关旭,用户可以直观地确认所设定的关注区域是否精确地定位在扫描对象的适当的位置。

(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下面,参照图6~图7d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进行说明。

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的变形例的构成与第二实施方式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的构成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变形例中的第二成像处理部104,除了如第二实施方式中叙述那样、根据第二参数,对通过关注区域设置部103设置了关注区域的第一图像进行成像处理,以成像出将关注区域、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的目标部分及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的目标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区分显示的第二图像,此外还在第二图像中将关注区域与第一图像的相交区域强调显示。因此这里省略重复的叙述,而以区别之处为主进行说明。

[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执行的磁共振成像方法]

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的变形例执行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如图6所示。图6所示的流程图与图4所示的流程图的区别仅在于各步骤的顺序不同,每一步骤的动作并未改变,因此,可以参照前文叙述,这里也省略详细的说明。

下面,参考图7a~图7d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一个具体例进行说明。图7a是扫描对象的三维图像的示意图,图7b是关注区域的示意图,图7c是第一图像示意图,图7d是第二图像的示意图。

首先,关于扫描序列、第一参数、第二参数的设定,同样设为在用户使用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之前预先设定。并且,预定设定为扫描序列包括扫描骨骼等骨性组织、肌肉、血管等软组织、水肿、积液等水性组织有关的扫描序列在内的一个以上的扫描序列。并且,预先设定为规定的扫描序列为用于成像出肝脏的扫描序列。而且关于该规定的扫描序列,预先设定第一参数表示以规定的扫描序列对扫描对象进行扫描时所关注的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为肝脏。

在此基础上,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开始工作后,通过扫描部101对扫描对象即人的躯干进行扫描,从而获得与该扫描对象有关的如图7a所示那样的三维图像。这里,图7a所示的扫描对象的三维图像中包括肝脏、心脏等器官。

接着,在用户通过关注区域设置部103在第一图像中设置如图7b所示的两个关注区域。

接着,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通过第一成像处理部102,根据针对一个以上的扫描序列中的规定的扫描序列所设置的第一参数,对通过扫描部101获取的三维图像进行成像处理,以成像出如图7c所示那样的、将第一参数表示的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强调显示的第一图像。如图7c所示的第一图像中,将心脏等以一定透明度显示,而将由针对规定的扫描序列所设置的第一参数所表示的肝脏部分强调显示。

接着,第二成像处理部104,根据第二参数,对通过关注区域设置部103设置了关注区域的第一图像进行成像处理,以成像出如图7d所示那样的、将关注区域、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的目标部分及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的目标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区分显示的第二图像,此外,在第二图像中,将图7b所示的关注区域与第一图像的相交区域强调显示。

如图7d所示,在第二图像中,除了将关注区域、基于预设的第二参数的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的目标部分即构成部分及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的目标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即构成部分以透明度不同的方式区分显示以外,还将关注区域与第一图像的相交区域强调显示。

通过该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除了具备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之外,由于还能够将用户设定的关注区域(图7b)和扫描对象的构成部分(例如第一图像)的相交区域以例如颜色或图案等3d渲染方式强调显示,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强上述技术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8~图9d对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进行说明。图8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执行的磁共振成像方法的流程图。图9a~图9d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的一个显示例的示意图。

第三实施方式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的构成与第二实施方式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的构成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成像处理部104,除了进行成像处理,以成像出将关注区域与第一图像的相交区域强调显示的第二图像。因此这里省略重复的叙述,而以区别之处为主进行说明。

[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执行的磁共振成像方法]

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的变形例执行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如图8所示。图8所示的流程图与图6所示的流程图的区别仅在于步骤s900代替了步骤s502,标注同一符号的步骤的动作并未改变,因此这里也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开始工作后,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的变形例同样地、执行步骤s200、s500、s202的动作,在结束步骤s202的动作后,进入到步骤s900。

接着,在步骤s900中,第二成像处理部104,进行成像处理,以成像出将关注区域与第一图像的相交区域强调显示的第二图像,之后结束处理。

下面,参考图9a~图9d对第三实施方式的一个具体例进行说明。图9a是扫描对象的三维图像的示意图,图9b是关注区域的示意图,图9c是第一图像示意图,图9d是第二图像的示意图。

首先,关于扫描序列、第一参数、第二参数的设定,同样设为在用户使用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之前预先设定。并且,预定设定为扫描序列包括扫描骨骼等骨性组织、肌肉、血管等软组织、水肿、积液等水性组织有关的扫描序列在内的一个以上的扫描序列。并且,预先设定为规定的扫描序列为用于成像出血管的扫描序列。而且关于该规定的扫描序列,预先设定第一参数表示以规定的扫描序列对扫描对象进行扫描时所关注的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为血管。

在此基础上,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开始工作后,通过扫描部101对扫描对象即人的脑部进行扫描,从而获得与该扫描对象有关的如图9a所示那样的三维图像(步骤s200)。这里,图9a所示的扫描对象的三维图像中包括血管、脑灰质、脑白质、颅骨等组织。

接着,在用户通过关注区域设置部103在第一图像中设置如图9b所示的两个关注区域。

接着,磁共振成像装置100a通过第一成像处理部102,根据针对一个以上的扫描序列中的规定的扫描序列所设置的第一参数,对通过扫描部101获取的三维图像进行成像处理,以成像出如图9c所示那样的、将第一参数表示的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强调显示的第一图像。如图9c所示的第一图像中,将由针对规定的扫描序列所设置的第一参数所表示的血管部分强调显示,而将脑灰质、脑白质、颅骨等以一定透明度显示。

接着,第二成像处理部104,进行成像处理,以成像出如图9d所示那样的、关注区域与第一图像的相交区域强调显示的第二图像。

如图9d所示,在第二图像中,除了将关注区域、基于预设的第二参数的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的目标部分即构成部分及扫描对象中的构成部分的目标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即构成部分以透明度不同的方式区分显示以外,还将关注区域与第一图像的相交区域强调显示。

该第三实施方式具备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变形例)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本发明的具体表现形态为磁共振成像装置及其执行的方法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详细叙述,但本发明的具体表现形态不限于此,也可以以磁共振成像系统、方法、集成电路等各种形态表现出来。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磁共振成像的扫描对象为人的脑部、躯干为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不限于此,扫描对象也可以是小关节、脑垂体、腹部、韧带、肘关节、腕关节、脚踝关节等其他人体器官。

另外,对关注区域与第一图像的相交区域强调显示的第二图像不限于实施方式三所述那样,也可以如图10那样进行提示。由此,在脑血管3d渲染图中,可以将单侧脑血管与关注区域的相交区域在第二图像中以剖面线所示方式显示出来,使得用户可以非常直观的确认感兴趣血管是否被准确定位,已进行预饱、标记等各种操作。

另外,上述对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适当进行了结构要素的追加、删除、设计变更的方式、将各实施方式或变形例的特征适当组合后的方式,只要符合本发明的技术思想,都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