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人急诊病情分级系统及分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77121发布日期:2018-10-30 15:35阅读:6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成人急诊病情分级系统及分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院信息管理数据化,是一种用于成人的急诊病情分级系统及分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人口增加和人口老龄化加速,急诊部门的拥挤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急诊分诊是根据患者的主诉、主要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分清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所属专科,及时安排救治程序及指导专科就诊,使急诊患者尽快得到诊治的过程。急诊分诊质量直接关系到救治效果及满意度,而且随着国家分级诊疗的逐步开展,对患者的病情评估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急诊医疗的紧急性、潜在性、复杂性,急诊医学在抢救生命方面面临重大的挑战。自上世纪70年代,危重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开始探索,如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earlywarningscore,mew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系统ⅱ、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评分(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以及循环、呼吸、胸腹、运动和语言评分(circulation,respiration,abdomen,motorandspeech,crams)。这些不同的评估系统其方法不同、侧重点不同,指标不同,适用的人群也不同。而且,危重症评分方法基于重要的生命体征和标准的血液检测结果,要完全获得各项参数需2-24小时,无法满足急诊患者的快速诊疗要求。上述评估系统由于本身的特点,无法适用于急诊分诊,因此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急诊分诊标准是基于患者主诉、主要症状和体征判断分诊级别,判断水平及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分诊标准的信效度总体不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患者病情评估系统无法快速判断患者疾病的轻重缓急从而造成病情延误的问题及基于患者主诉、主要症状和体征判断分诊级别的信效度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成人急诊病情分级系统及分级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成人急诊病情分级系统,包括:输入单元,用于输入急诊患者的生理指标;对比评分单元,用于根据急诊患者的每一项生理指标给出相应的分值;评估单元,用于计算a评分值,且用于将a评分值在第一评分等级中所属的病情分级作为急诊患者所属的病情分级,所述a评分值为对比评分单元中得到的各个生理指标的分值相加得到的总分,所属病情分级包括病情紧急程度依次降低的急危症、急重症、紧急症、亚急症。进一步地,所述输入单元还用于输入急诊患者的生化指标;所述对比评分单元还用于根据急诊患者的每一项生化指标给出相应的分值;所述评估单元还用于计算b评分值,且用于将a评分值在第一评分等级中所属的病情分级、b评分值在第二评分等级中所属的病情分级中病情紧急程度较高的病情分级作为急诊患者所属的病情分级;所述b评分值为对比评分单元中得到的各个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分值相加得到的总分;所述第二评分等级中急危症的下限分值、急重症的上限分值和下限分值、紧急症的上限分值分别大于第一评分等级中急危症的下限分值、急重症的上限分值和下限分值、紧急症的上限分值。进一步地,所述生理指标包括体温、脉搏、收缩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意识情况、呼吸情况、入院方式、晕厥史、疾病史、胸痛或胸闷、面色、便血或呕血情况、咯血情况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各个生理指标的分值根据下表计算其中,t表示患者体温,pulse表示患者的脉搏,sbp表示患者的收缩压,sao2表示患者的脉搏血氧饱和度。进一步地,所述生化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血肌酐、血清碳酸氢盐、肌酸激酶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各个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分值根据下表计算:其中,wbc表示患者的白细胞计数,pt表示患者的血小板,cr表示患者的血肌酐,hco3-表示患者的血清碳酸氢盐,ck表示患者的肌酸激酶。进一步地,a评分值在第一评分等级中所属的病情分级根据下表计算:病情分级急危症急重症紧急症亚急症第一评分等级≥11分5-10分1-4分0分进一步地,:b评分值在第二评分等级中所属的病情分级根据下表计算:病情分级急危症急重症紧急症亚急症第二评分等级≥13分6-12分1-5分0分进一步地,所述生化指标为患者最近72小时内检测的指标;优选地,所述生化指标为距离就诊时间最近的检测所得的指标。进一步地,如果患者心脏骤停,则确定急诊患者所述的病情分级为急危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成人急诊病情分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输入急诊患者的生理指标;(b)根据急诊患者的每一项生理指标给出相应的分值;(c)计算a评分值,所述a评分值为各个生理指标的分值相加得到的总分,且将a评分值在第一评分等级中所属的病情分级作为急诊患者所属的病情分级,所述病情分级包括病情紧急程度依次降低的急危症、急重症、紧急症、亚急症。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a)中还包括:输入急诊患者的生化指标;所述步骤(b)中还包括:根据急诊患者的每一项生化指标给出相应的分值;利用如下步骤(c1)代替步骤(c):步骤(c1):计算b评分值,且将a评分值在第一评分等级中所属的病情分级、b评分值在第二评分等级中所属的病情分级中病情紧急程度较高的病情分级作为急诊患者所属的病情分级,所述b评分值为各个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分值相加得到的总分,所述第二评分等级中急危症的下限分值、急重症的上限分值和下限分值、紧急症的上限分值分别大于第一评分等级中急危症的下限分值、急重症的上限分值和下限分值、紧急症的上限分值。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的成人急诊病情分级系统及分级方法是基于患者生命体征、主要症状并参考生化指标的评分系统,在区分急诊患者的病情严重性方面显现明显的优势,提高了急诊病情分诊准确率及工作效率,并且使用方便、信息可靠、功能丰富。本发明中,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急救水平。本发明不仅建立了急诊分诊的移动信息化管理系统,更为重要的是急诊分诊时自动进行病情评分分级,提高急诊分诊技术,这是国内外未见报道的。在急诊患者分诊时,本发明将患者主要生理生化指标进行评分,依据总分自动分级,实现了疾病病情严重性与信息化结合,有效弥补了现有急诊分诊标准的不足,更好地提高急救水平。本申请也可用于门诊的快速诊疗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生化指标时的成人急诊病情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生化指标时的成人急诊病情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成人急诊病情分级系统,包括:输入单元,用于输入急诊患者的生理指标;对比评分单元,用于根据急诊患者的每一项生理指标给出相应的分值;评估单元,用于计算a评分值,且用于将a评分值在第一评分等级中所属的病情分级作为急诊患者所属的病情分级,所述a评分值为对比评分单元中得到的各个生理指标的分值相加得到的总分,所属病情分级包括病情紧急程度依次降低的急危症、急重症、紧急症、亚急症。本发明的成人急诊病情分级系统的评分计分标准,包括生理指标及生化指标:体温(temperature,t)、脉搏(pulserate,p)、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脉搏血氧饱和度(oxygensaturation,sao2)、意识、呼吸困难情况、入院方式、晕厥史、疾病史、胸痛或胸闷、面色、便血或呕血、咯血、白细胞计数(whitebloodcellcount,wbc)、血小板(platelet,pt)、血肌酐(creatinine,cr)、血清碳酸氢盐(hydrogencarbonate,hco3-)、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该系统中,由护士分诊时现场评估患者的生理指标,包括t、p、sbp、sao2、意识、呼吸困难情况、入院方式、晕厥史、疾病史、胸痛或胸闷、面色、便血或呕血、咯血中的一种或多种,护士分诊时可能得到距离就诊时间最近的检测所得的患者的生化指标wbc、pt、cr、hco3-、ck中的一种或多种。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输入的生理指标的个数。可选择至少5个或6个或7个或8个或9个或10个,或者输入本发明中给出的全部的13项生理指标。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输入的生化指标的个数。可选择至少1个或2个或3个或4个,或者输入本发明中给出的全部的5项生化指标。所述生化指标为患者最近72小时内检测的指标。优选地,所述生化指标为距离就诊时间最近的检测所得的指标。成人急诊病情分级系统中各个生理指标及生化指标的评分标准见表1。表1在呼吸情况中,呼吸费力表示呼吸困难或呼吸浅,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判断呼吸情况时,普通医护人员也可以理解。表1中:若患者意识清醒,则评分为0。若患者对声音有反应,则评分为1。若患者对疼痛有反应,则评分为2。若患者无反应,则评分为5。这是avpu意识评分方法,医务工作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判断咯血量时,小量咯血、中量咯血、大量咯血的咯血范围分别为<100ml/24h、(100-300)ml/24h、>300ml/24h。输入单元还用于输入急诊患者的生化指标;对比评分单元还用于根据急诊患者的每一项生化指标给出相应的分值;评估单元还用于计算b评分值,且用于将a评分值在第一评分等级中所属的病情分级、b评分值在第二评分等级中所属的病情分级中病情紧急程度较高的病情分级作为急诊患者所属的病情分级;所述b评分值为对比评分单元中得到的各个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分值相加得到的总分;所述第二评分等级中急危症的下限分值、急重症的上限分值和下限分值、紧急症的上限分值分别大于第一评分等级中急危症的下限分值、急重症的上限分值和下限分值、紧急症的上限分值。若无急诊患者的生化指标,则将各个生理指标的分值相加得到的总分作为a评分值,且将a评分值在第一评分等级中所属的病情分级作为急诊患者所属的病情分级。若有急诊患者的生化指标,则将各个生理指标的分值相加得到的总分作为a评分值,将各个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分值相加得到的总分作为b评分值,且将a评分值在第一评分等级中所属的病情分级、b评分值在第二评分等级中所属的病情分级中病情紧急程度较高的病情分级作为急诊患者所属的病情分级。本发明中,按照不同的得分系统自动生成不同的病情分级。与第一评分等级相对应的a评分值为急诊患者的各个生理指标的分值相加得到的总分。与第二评分等级相对应的b评分值为急诊患者的各个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分值相加得到的总分。因此第一评分等级中最大分值为40分,第二评分等级中最大分值为60分。第一评分等级划分为急危症(≥11分)、急重症(5-10分)、紧急症(1-4分)、亚急症(0分)。第二评分等级划分急危症(≥13分)、急重症(6-12分)、紧急症(1-5分)、亚急症(0分)。在实际诊疗过程中,申请人发现,即使患者的生理指标均为大致正常的情况,但生化指标也会有严重的异常情况,因此需要正确的病情判断及治疗。因此,若仅根据患者的生理指标进行病情分级,无法实现对患者全面的诊断,甚至可能在紧急情况下贻误宝贵的诊疗时机。因此,本发明中,将a评分值在第一评分等级中所属的病情分级、b评分值在第二评分等级中所属的病情分级中病情紧急程度较高的病情分级作为患者所属的病情分级。由此,可以及时根据患者生化指标的异常情况,实现快速的病情分级。患者的生化指标可以不是当天检测的,可以是由患者提供的,例如几小时之前、几天之前检测的,优选生化指标是3天内检测得到的。若有急诊患者的生化指标,则将各个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对应的分值相加得到b评分值,若将第一评分等级和第二评分等级中急危症、急重症、紧急症的上下限分值设定为一致,那么如果急诊患者有生化指标,则该患者的b评分值必然大于a评分值,那么即使患者的生化指标并非为非常严重的情况,也必然由于生化指标的加入而使得判断患者病情紧急程度更高,使得会出现误判,因此本申请中,将第二评分等级中急危症的下限分值、急重症的上限分值和下限分值、紧急症的上限分值均设置为大于第一评分等级中对应的分值,即若患者生化指标为正常,根据第一评分等级和第二评分等级得到的病情分级会大致相同。只有患者生化指标异常情况下,才会由b评分值得到在第二评分等级中更为紧急的病情分级,使得对患者病情的判断更为准确。如果患者心脏骤停,则成人急诊病情分级系统直接自动生成急危症。如果患者仅是开处方、复诊、门诊患者,系统自动生成非急诊。晕厥史、疾病史可以调用资料库中的患者资料。生理指标、生化不一定是现场测量的,可能是刚得到的或几小时内的,优选地,指标为3天内测得的。通常,患者正是根据最近得到的这些异常的结果而就诊。实际操作中,分诊指南建议护士对急危症患者、急重症患者直接进入复苏区、抢救区。但是,在临床中,患者是否按照病情分级而分流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除了病情、还有床位、患者是否接受、经济等因素。本发明中,通过急诊病情分级系统,得到对患者病情的准确评估,实现准确的分诊分级。由于评估了病情严重性,也就有了较为准确的判断,对医务工作者及患者就疾病治疗提供参考,对那些该入抢救区而未进入者可以提醒加强观察、考虑优先就诊。如果护士对系统级别有异议,可在分诊级别中修改,备注栏中说明,原来的a评分值、b评分值仍然保留,以便后续分析。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成人急诊病情分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输入急诊患者的生理指标;(b)根据急诊患者的每一项生理指标给出相应的分值;(c)计算a评分值,所述a评分值为各个生理指标的分值相加得到的总分,且将a评分值在第一评分等级中所属的病情分级作为急诊患者所属的病情分级,所述病情分级包括病情紧急程度依次降低的急危症、急重症、紧急症、亚急症。若可提供急诊患者的生化指标,则本发明的成人急诊病情分级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a)输入急诊患者的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b)根据急诊患者的每一项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给出相应的分值;(c1)计算b评分值,且将a评分值在第一评分等级中所属的病情分级、b评分值在第二评分等级中所属的病情分级中病情紧急程度较高的病情分级作为急诊患者所属的病情分级,所述b评分值为各个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分值相加得到的总分,所述第二评分等级中急危症的下限分值、急重症的上限分值和下限分值、紧急症的上限分值分别大于第一评分等级中急危症的下限分值、急重症的上限分值和下限分值、紧急症的上限分值。若无急诊患者的生化指标,则所述急诊患者的病情评估分值为a评分值,且所述急诊患者所属的病情分级为a评分值在第一评分等级中所属的病情分级。若判断有急诊患者的生化指标,则所述急诊患者的病情评估分值包括a评分值和b评分值,且所述急诊患者所属的病情分级为a评分值在第一评分等级中所属的病情分级、b评分值在第二评分等级中所属的病情分级中病情紧急程度较高的病情分级。所属病情分级包括病情紧急程度依次降低的急危症、急重症、紧急症、亚急症。所述a评分值为急诊患者的各个生理指标的分值相加得到的总分,所述b评分值为急诊患者的各个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分值相加得到的总分;所述第二评分等级中急危症的下限分值(13分)、急重症的上限分值(12分)和下限分值(6分)、紧急症的上限分值(5分)均大于第一评分等级中急危症的下限分值(11分)、急重症的上限分值(10分)和下限分值(5分)、紧急症的上限分值(4分)。本专利提供了一种成人急诊病情分级系统,本系统基于sql2008数据库,开发平台为asp.net+c#,运行环境iis7.0。移动终端通过有线网络即可运用。该系统由2个子数据库组成:基础数据库和管理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包括患者分诊数据的输入、修改、查询、统计和输出打印;管理数据库包括系统信息、用户管理、病患管理、修改密码。该系统具有强大的二次开发功能,可根据需要添加模块拓展软件系统。系统采用模块结构化设计,各子系统的功能模块相互独立,通过用户名和密码方可进入系统。一.基础数据库具体步骤如下:1.分诊护士通过网页进入急诊分诊系统界面,输入用户名及密码登录信息系统。2.进入编辑界面:新病人一般资料录入,包括登记号、姓名、性别、年龄、分诊专科等,其中性别及分诊专科以下拉式菜单选择,一般资料录入完毕点击提交,即可在患者列表中显示该患者。3.在患者列表中点击新病人编辑图标,进入评分界面:分诊护士录入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可得到的生化指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肌酐、血清碳酸氢盐、肌酸激酶。呼吸指标不参与评分计算。其他数据通过选择方式录入,未选择系统默认为正常,计0分,使分诊工作快速有效。系统依据数据自动生成a得分及等级,b得分及等级。如果没有录入生化指标数据,则a、b评分结果相同。在a、b分级中依得分更高的严重级别为最终分诊级别,由系统自动产生。如果护士对系统级别有异议,可在分诊级别中直接修改,备注栏中说明,原来的a、b评分结果仍然保留,以便后续分析。尽管是否外伤、受伤部位、受伤类型未参与评分,但是本系统进行了数据录入,符合急诊分诊要求,完善了患者信息。护士录入患者分诊去向(选择):复苏区、抢救区、诊区、直接入院icu、直接病房、门诊、离院。录入完毕,点击提交保存数据。4.点击打印,进入打印界面,进行打印操作。显示患者分诊时间、登记号、姓名、年龄、体温、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不同的分诊级别显示不同的颜色:急危症1级红色、急重症2级黄色、紧急症3级绿色、亚急症4级蓝色、非急诊5级黑色。二.管理数据库具体步骤如下:管理数据库是系统管理人员对分诊护士用户、患者进行管理的专用系统,分诊护士必须经过管理人员授权之后才能使用分诊评分系统。1.系统管理人员通过网页进入急诊分诊系统界面,点击设置,进入管理界面。输入用户名及密码登录信息系统。2.进入管理界面,分5个模块:系统信息、用户管理、病患管理、修改密码、退出。点击系统信息,显示分诊系统基本信息。3.点击用户管理,进入用户管理界面。添加新用户:输入新用户信息,点击添加,确认即可完成。对原来用户修改信息:点击查看,进入修改页面,录入信息,点击修改,确认即可完成。4.病患管理:点击病患管理,进入管理界面。①输入患者登记号或者姓名,点击查询,即可查询患者信息,并可实现信息打印,②直接点击查看,对所选患者信息查看,并可实现信息打印,③直接点击删除,对所选患者信息删除。5.修改密码:对正在使用的用户管理员密码修改。利用本发明的成人急诊病情分级系统对临床446例患者进行分诊并与其它分诊系统如mews比较,初步研究证明,本发明的成人急诊病情分级系统能够很好地区分患者的病情严重性,根据本发明的成人急诊病情分级系统得到的各个病情分级(急危症、急重症、紧急症、亚急症)之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显著性参数p<0.001,即急危症、急重症、紧急症、亚急症之间的差异显著。患者入住监护区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roc)为0.87,优于mews评分0.69。并且,本发明的成人急诊病情分级系统平均评估时间为289.10±66.05秒,与其它标准没有显著差别。本发明是基于患者生命体征、主要症状并参考生化指标的量化评分系统,降低了护士临床经验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在区分急诊患者的病情严重性及预测临床结局方面显现明显的优势,提高了急诊病情分诊准确率及工作效率,使用方便、信息可靠、功能丰富。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