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创口防感染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31351发布日期:2018-12-01 00:21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口腔溃创口防感染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腔医护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口腔溃创口防感染保护膜。

背景技术

病从口入,人体口腔内容易接触和滋生各种病菌和其他有害物质,因此极易发生口腔溃疡或其他疾病。对于口腔内或舌头上患有溃疡、或者经历过舌下囊肿切除手术等口腔内具有溃口或创口的患者,溃创口处会持续流出带有病菌的组织液,若任这些组织液在患者口腔内自由流动,则会严重影响口腔卫生,容易造成溃创口或口腔其他部位的感染;而且这些组织液若被患者吞下,还容易引起患者不适并患者造成更大的健康隐患;另外,口腔内的各种病菌和有害物质也容易引发裸露的溃创口的感染。然而,口腔内黏膜和分泌物丰富,且舌喉等运动频繁,这为在口腔溃创口处固定隔离防护器具带来了极大不便。因此,如何为口腔溃创口提供防感染保护,就成了值得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口腔溃创口防感染保护膜,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口腔溃创口防感染保护膜的膜体包括粘贴片和储液囊;粘贴片包括上翼、中圈和下翼,上翼的下端固着于中圈的上端,下翼的上端固着于中圈的下端,上翼的前表面、中圈的前表面和下翼的前表面覆盖有粘胶层,中圈的中央开设有渗液口;储液囊的开口端无缝连接的固着于中圈的后表面,储液囊开口端的内缘围绕渗液口的边缘或与渗液口的边缘重合。

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改进。

作为优选,所述渗液口的边缘内侧无缝连接有延伸入所述储液囊的内部的弧形漏斗状的导流缘,导流缘的中央开设有导流口。

作为优选,所述中圈的左端和/或中圈的右端和/或上翼的顶端和/或下翼的底端开设有三角形缺口。

作为优选,所述储液囊的内壁固着有泥炭藓层和/或储液囊内填装有泥炭藓敷料。

作为优选,所述中圈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所述渗液口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所述上翼和/或下翼的形状为新月形或长条形。

作为优选,所述储液囊的深度小于开口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储液囊的开口端内缘与所述渗液口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所述中圈的外缘与所述渗液口的边缘之间距离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作为优选,所述粘贴片的前表面边缘周长大于粘贴片的后表面边缘周长。

作为优选,所述上翼的后表面设置有圆形或椭圆形的第一凸缘,所述下翼的后表面设置有圆形或椭圆形的第二凸缘.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凸缘内围的上翼的后表面和第二凸缘内围的下翼的后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可牢固粘贴于患者口腔内的溃口或创口处,将溃创口流出的组织液收集至储液囊内,以防止组织液对溃创口造成二次感染或被患者吞咽影响患者健康或给患者带来不适;

2、将溃创口隔离保护在膜体下,能够防止口腔内的各种病菌和有害物质对裸露的溃创口造成感染;

3、储液囊内可盛放泥炭藓或其他消炎药物,在增加对组织液吸附能力的同时,还具有口腔溃创口给药器具的作用,能够为溃创口提供进一步的防感染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口腔溃创口防感染保护膜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口腔溃创口防感染保护膜实施例一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口腔溃创口防感染保护膜实施例二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粘贴片;2、储液囊;3、粘胶层;4、导流缘;5、三角形缺口;6、泥炭藓层;7、泥炭藓敷料;8、第一凸缘;9、第二凸缘;10、防滑纹;11、上翼;12、中圈;13、下翼;21、储液囊的开口端;41、导流口;121、渗液口。1-1、粘贴片的前表面;1-2、粘贴片的后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做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口腔溃创口防感染保护膜的膜体包括粘贴片1和储液囊2;粘贴片1包括上翼11、中圈12和下翼13,上翼11的下端固着于中圈12的上端,下翼13的上端固着于中圈12的下端,上翼11的前表面、中圈12的前表面和下翼11的前表面覆盖有粘胶层3,中圈12的中央开设有渗液口121;储液囊的开口端21无缝连接的固着于中圈12的后表面。

本实施例的口腔溃创口防感染保护膜可适用于患有口腔溃疡或刚经历过口腔手术等口腔内或舌头上具有溃口或创口的患者。使用时,将本实施例的口腔溃创口防感染保护膜贴于患者的溃口或创口处;将溃口或创口置于渗液口121内围,并按压上翼11、中圈12和下翼13使其通过粘胶层3的黏合力黏附固定于溃创口周围的口腔黏膜或舌头上;溃创口流出的组织液即可通过渗液口121汇集至储液囊2内,防止组织液对溃创口二次感染或被患者吞咽影响患者健康或给患者带来不适。上翼11、中圈12和下翼13提供三重着力面,大大增加粘合面数量和面积,能够有效提高黏合牢固程度。溃创口被隔离保护在膜体下,能够防止口腔内的各种病菌和有害物质对裸露的溃创口造成感染。

储液囊的开口端21的内缘可以围绕渗液口121的边缘,也可以与渗液口121的边缘重合。若储液囊的开口端21的内缘优选为围绕渗液口121的边缘,亦即储液囊的开口端21将中圈2分为外圈和内圈两部分,中圈2的外圈部分的粘胶层2和内圈部分的粘胶层2可以抵抗相反两方向的撕扯力;如此,即使患者口腔活动撕扯造成中圈2的外圈部分的粘胶层2脱落,中圈2的内圈部分的粘胶层2由于也不易一并脱落,因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的口腔溃创口防感染保护膜固着的牢固程度。所述储液囊的开口端21的内缘与所述渗液口121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可以优选为所述中圈12的外缘与所述渗液口121的边缘之间距离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为了加强本实施例的口腔溃创口防感染保护膜的牢固性,所述上翼11、中圈12、下翼13和储液囊2可一体成型或熔融接合。

为了使溃创口流出的组织液更顺畅的流入储液囊2,减少组织液对粘胶层3的黏性的影响,所述渗液口121的边缘内侧可以无缝连接延伸入所述储液囊2的内部的弧形漏斗状的导流缘4,导流缘4的中央开设有导流口41。导流缘4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值储液囊2中汇聚的组织液回流至溃创口,起到止逆瓣的作用;可以进一步降低组织液对粘胶层3的黏性的影响,还能降低组织液对溃创口的二次感染,一举两得。为了加强导流缘4与中圈2连接的牢固性,所述导流缘4与中圈2可一体成型或熔融接合。

由于溃创口周围的口腔黏膜或舌头表面并不平整,为了防止上翼11、中圈12和下翼13粘贴后边缘形成褶皱,可以在所述中圈12的左端和/或中圈12的右端和/或上翼11的顶端和/或下翼13的底端开设三角形缺口5。

为了进一步提高储液囊2对溃创口流出的组织液的吸附能力,防止组织液回流污染,可以在所述储液囊2的内壁上固着泥炭藓层6。泥炭藓层对液体的吸附储存能力极强,还具有一定的杀菌消炎作用,因此还能够加速溃创口的愈合。当然,储液囊2的内壁上也可以附着其他消炎灭菌药物。如此,本实施例的口腔溃创口防感染保护膜还具有口腔溃创口给药器具的作用,能够为溃创口提供进一步的防感染保护。

所述中圈12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圆形,当然也可以为椭圆形;所述渗液口121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圆形,当然也可以为椭圆形;所述上翼11和下翼13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均优选为新月形,当然也可以为长条形。

为了降低储液囊2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所述储液囊2的深度不宜过深,优选为小于开口宽度。

为了减小患者口腔活动对粘贴片1边缘的作用力,可以将所述粘贴片的前表面1-1边缘周长设置为大于粘贴片的后表面1-2边缘周长,亦即粘贴片1的边缘形成上小下大的梯形台,能有效分散患者口腔活动对粘贴片1边缘的作用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粘贴片1的黏着牢固程度。

使用时,在为患者粘贴本实施例的口腔溃创口防感染保护膜时,医护人员的的手指需施力于粘贴片的后表面1-2,为了增加手指与粘贴片的后表面1-2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脱,可以在所述上翼11的后表面设置圆形或椭圆形的第一凸缘8,同样,也可以在所述下翼13的后表面设置圆形或椭圆形的第二凸缘9。为了进一步增加手指与粘贴片的后表面1-2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在所述第一凸缘8内围的上翼11的后表面和第二凸缘9内围的下翼13的后表面均设置防滑纹10。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口腔溃创口防感染保护膜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提高储液囊2对溃创口流出的组织液的吸附能力的设置并不是在所述储液囊2的内壁上固着泥炭藓层6,而是在所述储液囊2内填装泥炭藓敷料7。如此,储液囊2内的泥炭藓的量得以增加,能够吸附的组织液的量因此也得以增加。当然,储液囊2内也可以填装其他消炎药物敷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