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零靠墙摆放功能的按摩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72008发布日期:2019-01-02 23:12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具有零靠墙摆放功能的按摩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摩椅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按摩座背体后仰时先向前平移再向后翻转,从而可避免按摩椅与墙体干涉,最大化节省摆放空间的具有零靠墙摆放功能的按摩椅。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按摩椅使用时通常是人坐在按摩座背体座面上后再向后翻转,使人舒适的平躺在座面上进行休息、放松或按摩,由于按摩座背体向后翻转时需占用很大的空间,因此按摩椅在摆放时都需在其后方留出足够的距离才能避免与后方的墙面等障碍物产生干涉,导致按摩椅占用空间大,不便于收纳存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开始对按摩椅的结构进行改进,如通过一个长行程的推杆先往前移动椅架,再用另一个推杆实现按摩座背体向后翻转动作,不仅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且人体随按摩座背体前移及翻转过程中重心会发生变化,导致人体感知舒适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按摩座背体后仰时先向前平移再向后翻转,舒适性好,且最大化节省摆放空间的具有零靠墙摆放功能的按摩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按摩椅使用时占用空间大,制造成本高,人体感知舒适性差等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具有零靠墙摆放功能的按摩椅,包括底座及设于底座上的按摩座背体,按摩座背体又包括椅面支撑部和设于椅面支撑部后侧的背面支撑部,在所述按摩座背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弧形滑轨,按摩座背体通过弧形滑轨滑动连接在底座上,且在底座上设有可驱动按摩座背体往复滑动的驱动装置,当按摩座背体相对底座向前滑动时,按摩座背体先向前平移设定距离后再向后翻转。通过在用于承载人体的按摩座背体两侧分别设置弧形滑轨,使按摩座背体通过弧形滑轨滑动连接在底座上,使用时,通过底座上的驱动装置驱动按摩座背体往复滑动,由于按摩座背体向前滑动时向前平移设定距离后再向后翻转,因此可在翻转前在按摩椅后侧腾出足够的空间,从而避免按摩座背体向后翻转时与墙体等障碍物产生干涉,最大化节省摆放空间,同时由于按摩座背体前期为水平向前滑移,因此人体重心不会产生变化,整个过程舒适平稳,人体感知舒适性好,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滑轨设于椅面支撑部和背面支撑部连接处对应的按摩座背体侧面上,弧形滑轨的一端顺沿椅面支撑部方向延伸,另一端顺沿背面支撑部方向延伸。由于使用时人体臀部通常位于靠近背面支撑部的椅面支撑部连接处,因此在完成人体水平滑移后即可以接近人体臀部的重心位置为轴进行零重力后翻,保证人体感知舒适性。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滑轨包括设于椅面支撑部侧面的直线滑轨段,直线滑轨段的后侧端再顺沿背面支撑部的侧面向上延伸形成圆弧滑轨段,圆弧滑轨段与直线滑轨段相切,且圆弧滑轨段的凹面朝向承载人体的按摩座背体座面。直线滑轨段也可以是大曲率弧形,通过直线滑轨段与圆弧滑轨段的一体式连接,方便弧形滑轨的成型加工;通过直线滑轨段完成按摩座背体的水平滑移,再通过圆弧滑轨段完成等径翻转,使人体重心在滑移后原地翻转,即人体重心不会发生变化,实现零重力翻转,进一步提高了人体感知舒适性;圆弧滑轨段与直线滑轨段相切,确保直线滑移后无障碍顺利翻转,整个过程舒适平稳。

作为更优选,所述圆弧滑轨段的中心轴位于靠近椅面支撑部的背面支撑部对应的按摩座背体座面上。当圆弧滑轨段的中心轴位于按摩座背体的座面上时,即中心轴与人体重心相重叠,确保实现零重力翻转。

作为更优选,所述圆弧滑轨段的中心角为45゜至80゜。通过设置足够的圆弧滑轨段中心角,扩大按摩座背体的调节角度,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弧形滑轨可以固定在按摩座背体底面的两侧,作为优选,在所述弧形滑轨凹面对应的端部之间设有l形定位支架,在l形定位支架的横向边两端分别设有水平定位杆,弧形滑轨通过水平定位杆固定在按摩座背体的侧面。通过在弧形滑轨凹面对应的两侧端部之间连接l形定位支架,l形定位支架再通过水平定位杆固定在按摩座背体的侧面,弧形滑轨定位结构简单,l形定位支架可提高弧形滑轨的强度,同时通过l形定位支架的横向边又可实现按摩椅的扶手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包括地面支撑架及设于地面支撑架两侧的纵向支架,在纵向支架的内侧面两端分别设有水平滚轮,在弧形滑轨的外侧面设有开口槽,水平滚轮互配滚动连接在开口槽内。通过在地面支撑架两侧设置纵向支架,纵向支架再通过内侧的前、后两对水平滚轮对称的滑动支撑在弧形滑轨的外侧面开口槽内,结构简单,滑动连接,顺畅平滑。

作为更优选,所述按摩座背体座面上的人体重心始终位于同侧纵向支架上的两个水平滚轮间。人体重心始终位于同侧纵向支架上的两个水平滚轮间时,这样两组水平滚轮均给予负载向上的作用力,按摩座背体受力稳定,不会产生上、下晃动的现象,从而给乘坐者造成不适感。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电动推杆和摆杆,摆杆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底座上,摆杆的上端转动连接着连杆的一端,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按摩座背体底面上,电动推杆上的推杆转动连接在摆杆的中部。电动推杆带动摆杆,摆杆带动连杆,连杆再带动按摩座背体,满足了水平滑移和翻转功能,结构简单,运行平稳可靠。

因此,本发明的具有零靠墙摆放功能的按摩椅具有下述优点:通过在用于承载人体的按摩座背体两侧分别设置弧形滑轨,使按摩座背体通过弧形滑轨滑动连接在底座上,使用时,通过底座上的驱动装置驱动按摩座背体往复滑动,由于按摩座背体向前滑动时向前平移设定距离后再向后翻转,因此可在翻转前在按摩椅后侧腾出足够的空间,从而避免按摩座背体向后翻转时与墙体等障碍物产生干涉,最大化节省摆放空间,且过程中人体重心不会产生变化,舒适平稳,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圆弧滑轨由圆弧滑轨段和直线滑轨段一体式连接而成,当圆弧滑轨段的中心轴位于按摩座背体的座面上时,中心轴与人体重心相重叠,确保实现人体的零重力翻转,,人体感知舒适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未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侧视图;

图5是图4拆掉底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具有零靠墙摆放功能的按摩椅,包括底座1及固定在底座1上的按摩座背体2,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底座1包括长方形的地面支撑架11,地面支撑架11长边对应的两侧边框上分别垂直的固定有纵向支架12,在靠近纵向支架12上边框的内侧面两端分别装有水平滚轮7,按摩座背体2又包括方形的椅面支撑部21和一体式连接在椅面支撑部21后侧端的方形的背面支撑部22,在与水平滚轮7对应的按摩座背体2的两侧面分别带有弧形滑轨3,弧形滑轨3的一端顺沿椅面支撑部21方向延伸,另一端顺沿背面支撑部22方向延伸,如图5所示,弧形滑轨3包括设于椅面支撑部21侧面的直线滑轨段31,直线滑轨段31的后侧端再顺沿背面支撑部22的侧面向上延伸形成圆弧滑轨段32,圆弧滑轨段32与直线滑轨段31相切,且圆弧滑轨段32的凹面朝上,圆弧滑轨段32的中心角为66゜,且圆弧滑轨段32的中心轴位于靠近椅面支撑部21的背面支撑部22对应的座面上。如图6和图7所示,在弧形滑轨3凹面侧固定着l形定位支架5,l形定位支架5的纵向边外侧端垂直固定在直线滑轨段31的外侧端,l形定位支架5的横向边外侧端固定在圆弧滑轨段32中部,且在l形定位支架5的横向边两端内侧分别装有水平定位杆6,水平定位杆6的外侧端固定在对应的按摩座背体2侧面上,从而弧形滑轨3通过水平定位杆6固定在按摩座背体2上。在弧形滑轨3的外侧面中部开有开口槽8,开口槽8顺沿弧形滑轨3的轴线方向延伸,水平滚轮7互配滚动连接在开口槽8内,使按摩座背体2通过弧形滑轨3滑动连接在底座1上,且按摩座背体2座面上的人体重心始终位于前、后两组水平滚轮7间,在底座1上的地面支撑架11上装有可驱动按摩座背体2往复滑动的驱动装置4,驱动装置4包括转动连接在地面支撑架11中部的电动推杆41,和转动连接在靠近地面支撑架11前端的摆杆42,摆杆42呈“工”字形,“工”字形的横向边一端对称的转动连接在地面支撑架11上表面上,横向边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着连杆43的一端,连杆43的另一端对称连接在按摩座背体2底面两侧对应的边框上,电动推杆41上的推杆转动连接在“工”字形摆杆42的纵向边中部。如图2所示,使用时,当按摩座背体2相对底座1向前滑动时,按摩座背体2先向前平移设定距离后再向后零重力翻转。

在本实施例中,前、后水平滚轮7间的间隔距离、布置位置和滑轨的具体尺寸,仅是根据相应的按摩椅结构尺寸和布局需要而做的一种设计选择,不应仅限于此。其中如果前、后水平滚轮7间的间隔距离增加,可以改善水平滚轮7的受负载情况,也能更方便地使负载的重心位于两个水平滚轮7之间的区域,使按摩座背体2支撑更平稳。弧形滑轨3的尺寸及水平滚轮7相对于弧形滑轨3的安装位置则关系到按摩座背体2平移的距离和翻转角度,初始位置时,直线滑轨段31越长,水平滚轮7后方对应的直线滑轨段31距离越长,则按摩座背体2平移的距离越长,就能在按摩椅后方留出更大的空间,圆弧滑轨段32折弯半径越小,则在相同前移速度下,按摩座背体2翻转的速度越快,从而背面支撑部22向后摆动的幅度越大,需要预留的后方空间越大。因此在按摩座背体2尺寸和前、后水平滚轮7安装位置一定的情况下,直线滑轨段31越长,则按摩座背体2平移的距离越长,后方预留的空间越大,从而圆弧滑轨段32半径越小,翻转时背面支撑部22越不会碰到后方障碍物;直线滑轨段31越短,则按摩座背体2平移的距离越短,后方预留的空间越小,从而圆弧滑轨段32的半径需要做得越大,使背面支撑部22向后摆的幅度始终不会超过初始位置位置,从而也不会碰到后方的障碍物。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