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中耳炎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2403发布日期:2018-08-24 20:04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中耳炎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中耳炎是中耳鼓室粘膜的炎症,多由细菌感染引起,相当于中医学的“耳胀”、“耳闭”等范畴,是因为外感风热或风寒及肝胆湿热,致耳窍经络阻塞,气血滞留而发病;或因肾虚、湿痰阻肺、脾虚湿困及气血瘀滞所致,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其常发生于8岁以下儿童,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也有发生,它经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疼痛并发症。慢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鼓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急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疗,或病情较重,也可能形成慢性中耳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或预防中耳炎的中药组合物。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中耳炎药物中的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青蒿5~30重量份、金银花3~20重量份、栀子2~15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青蒿5~25重量份、金银花3~15重量份、栀子2~12重量份。

更优选的,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青蒿10~25重量份、金银花6~15重量份、栀子4~12重量份。

更优选的,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青蒿11重量份、金银花8重量份、栀子7重量份。

更优选的,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青蒿25重量份、金银花15重量份、栀子12重量份。

上述中药组合物,可以加入一些药学可接受的辅料制成药剂学上所说的多种剂型,如汤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丸剂、酊剂、糖浆剂、栓剂、栓剂、凝胶剂、喷雾剂、注射液等。所述原料药可以直接研磨成粉,也可以是经过常规手段制得的提取物或其它形态等。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体制备方法可以是:金银花、青蒿加水浸泡,加热煎煮蒸馏,同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煎煮液,浓缩干燥,得金银花、青蒿干膏粉。栀子粉碎成粗粉,用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用盐酸调成酸性,加热0.5-1.5小时,冷藏10-1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干燥,得栀子干膏粉。取挥发油经辅料经常规包裹后,与上述干膏粉混匀。最后经过常规工序直接或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型剂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该剂型选自口服给药剂型、注射给药剂型或外用给药制剂。

本发明所述药物中的青蒿(artemisiaeannuaeherba)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annual.)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江西、浙江、湖南等地。金银花(loniceraejaponicaeflos)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主产于山东、河南等地;栀子(gardeniaefructus)为茜草科栀子属植物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浙江、江西、湖北和湖南等地。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能显著降低大鼠中耳炎动物模型的il-5水平;减少小鼠中耳炎动物模型的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浆细胞数量,使小鼠的黏膜层变薄,中耳炎症明显减轻;明显改善豚鼠慢性中耳炎的钙化斑、粘连带形成等指标,减轻其化脓性中耳的炎症。这表明,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对大鼠中耳炎动物模型、小鼠中耳炎动物模型以及豚鼠鼠中耳炎动物模型都有良好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中药组合物对大鼠中耳炎模型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药物及试剂

卵清蛋白(ova),sigma进口分装,规格10g/瓶;氢氧化铝,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规格500g/瓶;组合物:按照实施例一制备的组合物,规格2.6g生药/ml;氯化钠注射液,山东长富洁晶药业,规格100ml:0.9g;乌拉坦,sigma,规格250g/瓶;pbs,自行配制;ratil-5elisakit(sandwichelisa),lifespanbiosciences;多聚甲醛,aldrich,规格1kg/瓶。

1.2动物

健康、耳廓反射灵敏的sd大鼠24只,spf级,雄性,体重230~270g,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合格证号:scxk(京)2016-0011。

1.3仪器

耳窥镜,丽声助听器(福州)有限公司;手术显微镜,olympus;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centrifuge5804r高速冷冻离心机,eppendorf;flexstation3钙流工作站,美国moleculardevices公司。

2、实验方法

2.1分组

24只健康、耳廓反射灵敏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即对照组、ova模型组和组合物组。每只动物在实验前均经耳窥镜检查证实无外耳道及中耳感染。自由进食去卵白蛋白(不含鸡蛋)的特殊饲料和水。

2.2造模

ova模型组、组合物组给予ova溶液(10mg的ova溶于0.8ml的ph值为7.4的pbs缓冲液)、以5.14mg氢氧化铝为免疫佐剂行腹腔注射,每周1次,共2周,此为全身致敏阶段;2周后腹腔注射乌拉坦麻醉后,将大鼠仰卧位,在手术显微镜下相当于舌骨水平切口,分离舌骨肩甲肌及舌骨胸骨肌,暴露耳泡底壁,无菌技术以微量注射器将50ul含2mgova(2mgova溶于50ul的pbs)的pbs液注入听泡进行耳内激发;对照组以ova致敏,pbs激发。

2.3给药

上述3组造模成功后,继续饲养5天,其中组合物组静脉注射本发明组合物4.68g生药/kg,1次/天,连用5天;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氯化钠注射液。

2.4取材与指标检测

试验结束后,大鼠麻醉后处死,迅速取下双侧听泡。取左侧听泡注入双蒸水轻轻振荡后抽取约200ul,低温高速离心后收集上清,按试剂盒说明书步骤进行操作、以钙流工作站检测il-5。右侧听泡分离后以4%多聚甲醛固定后送检病理。

3、结果

3.1组织学病理

对照组鼓室黏膜咽鼓管附近和咽鼓管黏膜为假复层纤毛上皮,黏膜下可见少数纤维细胞及淋巴细胞等细胞成分,为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较薄,少有血管,紧贴于软骨表明,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鼓室和咽鼓管黏膜明显增厚,部分区域上皮纤毛排列紊乱、倒伏,粘膜下组织水肿疏松,可见出血、毛细血管扩张和较多炎性细胞浸润。组合物组中耳黏膜上述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与模型组比较有所减轻。

3.2中耳积液il-5检测

表1本发明组合物对il-5的影响(n=8)

与模型组比较,**p<0.01

本实验通过卵清蛋白致敏大鼠变态反应造ome模型(中耳炎模型),该模型中的变态反应表现为th2/th1的失衡,即th2型淋巴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l-5明显增加。从表1数据可知,对照组中il-5含量很低,而组合物组的il-5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果表明组合物对大鼠中耳炎动物模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中药组合物对小鼠中耳炎模型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药物及试剂

卵清蛋白(ova),sigma进口分装,规格10g/瓶;氢氧化铝,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规格500g/瓶;组合物:按照实施例一制备的组合物,规格2.6g生药/ml;氯化钠注射液,山东长富洁晶药业,规格100ml:0.9g;乌拉坦,sigma,规格250g/瓶;pbs,自行配制;多聚甲醛,aldrich,规格1kg/瓶。

1.2动物

耳廓反射灵敏的balb/c小鼠30只,spf级,雄性,体重25~30g,南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scxk(苏)2014-0001。

1.3仪器

耳窥镜,丽声助听器(福州)有限公司;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

2、实验方法

2.1分组

雄性balb/c小鼠30只,体重25~30g,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即对照组、ova模型组和组合物组。每只动物在实验前以乌拉坦麻醉后均经耳窥镜检查证实无外耳道及中耳感染。自由进食去卵白蛋白(不含鸡蛋)的特殊饲料和水。

2.2造模

ova模型组、组合物组给予ova溶液(1.2mg的ova溶于0.6mlph值为7.4的pbs缓冲液)、以5.14mg氢氧化铝为免疫佐剂行腹腔注射,每周1次,共2周,此为全身致敏阶段;2周后用无菌技术经鼓膜前下象限注入1mg/ml的ova溶液15ul,24小时后鼠再次麻醉,观察鼓膜状态,并重复注射第2次,此为耳内激发阶段,建成中耳炎动物模型。对照组用ova致敏,pbs激发。

2.3给药

上述3组造模成功后,继续饲养5天,其中组合物组静脉注射本发明组合物6.76g生药/kg,1次/天,连用5天;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氯化钠注射液。

2.4取材与指标检测

试验结束后,小鼠断头处死,解剖取双侧听泡,4%多聚甲醛固定后送检,检测各组中耳黏膜厚度,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甲苯胺蓝染色计数肥大细胞。

3、结果

表2本发明组合物对鼓膜黏膜厚度的影响(n=20)

与模型组比较,**p<0.01

表3本发明组合物对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浆细胞计数的影响(n=20)

与模型组比较,**p<0.01

从表2、表3可知,模型组小鼠中耳鼓黏膜明显增厚,中耳腔渗出液中有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组合物组中耳炎症明显减轻,黏膜层变薄,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浆细胞明显减少,和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果表明组合物对小鼠中耳炎动物模型有良好疗效。

中药组合物对豚鼠中耳炎鼓室硬化模型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药物及试剂

乌拉坦,sigma,规格250g/瓶;金黄色葡萄球菌,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组合物:按照实施例一制备的组合物,规格2.6g生药/ml;氯化钠注射液,山东长富洁晶药业,规格100ml:0.9g;多聚甲醛,aldrich,规格1kg/瓶。

1.2动物

健康白色赤目纯种豚鼠,30只,普通级,雄性,体重350~400g,南京市浦口区莱芙养殖场,scxk(苏)2014-0004。

1.3仪器

解剖显微镜,olympus。

2、实验方法

2.1分组

健康豚鼠30只,体重350~400g,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即对照组、模型组和组合物组。每只动物在实验前鼓膜完整,结构标志清楚。

2.2造模

豚鼠用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后,酒精消毒右侧外耳道,手术显微镜下,无菌条件下操作:模型组和组合物组豚鼠右耳注入含1*108个/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00ul,隔3天右耳无菌条件下沿前次注射针孔再次注射1*108个/l金黄色葡萄球菌液100ul,共注射3次;对照组豚鼠右耳同法注射100ul氯化钠注射液。

2.3给药

第一次注射25天后开始给药,其中组合物组静脉注射本发明组合物3.79g生药/kg,1次/天,连用5天;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氯化钠注射液。

2.4取材与指标检测

试验结束后,豚鼠仍采用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开胸经左心室行升主动脉穿刺,生理盐水快速冲出血液,用4%的多聚甲醛快速低温灌注后,缓慢滴注1小时,取出右侧听泡,在解剖显微镜下解剖观察中耳情况,在显微镜下将听泡的中耳分成两部分,外侧部为鼓膜,内侧部包括鼓岬和咽鼓管鼓口等解剖标志。操作过程尽量轻柔,保持正常的解剖状态,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钙化斑以及粘连带形成数。

3、结果

表4本发明组合物对豚鼠慢性中耳炎的影响

从表4可知,对照组豚鼠右耳鼓膜色泽正常;模型组豚鼠部分右耳松弛部边缘穿孔并可见锤骨柄骨质破坏,穿孔边缘可见钙化,鼓室腔可见钙化斑,鼓室内可见黄色分泌物且脓液粘稠;组合物组与模型组比较化脓性中耳炎症明显减轻,钙化斑、粘连带形成等指标明显改善。结果表明组合物对豚鼠鼠中耳炎动物模型有良好疗效。

以上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对大鼠中耳炎动物模型、小鼠中耳炎动物模型以及豚鼠鼠中耳炎动物模型都有良好疗效。不仅如此,本发明还根据实施例一的方法制备了不同处方配比的注射剂(按重量比(g)计,青蒿:金银花:栀子=1500:900:700或2500:1500:1200或600:1000:1200),按照以上实验方法发现这些不同配比的组合物均对上述模型有良好的效果。

中药组合物的临床治疗效果

1、一般资料

2017年1月-2017年10月,收集76例中耳炎的门诊患者,年龄6-56岁,平均12.3岁。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耳痛、耳内流脓、听力下降等症状。

2、治疗方法

症见化脓者,治疗前先以双氧水清洁耳道,祛除脓液及污秽物。治疗给予本发明实施例一制备的组合物,成人剂量:一次20ml,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一日1次。6~10岁,一次10ml,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2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一日1次;11~13岁,一次15ml,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00~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一日1次;14~17岁,一次20ml,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一日1次。疗程为3日。

3、疗效判断

3.1疗效标准

治愈:外耳道无脓性分泌物,鼓室黏膜无水肿,无充血,耳鸣等症状消失。

好转:外耳道脓性分泌物减少,鼓室黏膜无明显充血,耳鸣等症状明显减轻。

无效:耳内流脓症状无缓解,鼓室黏膜水肿,充血。

3.2治疗结果

76例患者中,治愈44例,占57.9%;好转24例,占31.6%;无效8例,占10.5%;统计总有效率为89.5%。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青蒿1250g金银花750g栀子600g

以上三味,金银花、青蒿加13-18倍量水浸泡3小时,加热煎煮蒸馏2次,每次2小时,同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煎煮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1.08,高速离心(20000转/min)取上清液,分级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至50℃相对密度为1.10-1.12,真空干燥,得金银花、青蒿干膏粉。栀子粉碎成粗粉,用6倍量80%乙醇加热回流1-3次,每次1小时,合并药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1∶1,用盐酸调ph4.0,100℃加热1小时,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50℃相对密度为1.10-1.12,真空干燥,得栀子干膏粉。取挥发油,加入6g波洛沙姆108研磨混匀后,加入900ml注射用水中,搅拌使其澄明,再加入上述干膏粉,搅拌使溶解,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7.5-8.0,加注射用水至1000ml。用g4垂熔漏斗滤过,灌封于10ml安瓿中,100℃流通蒸汽灭菌。每支10ml,相当于生药26克。本品10-20ml注射剂,加入5%葡萄液或0.9%氯化钠至250-500ml,静脉滴注。

实施例二:

青蒿1100g金银花800g栀子700g

以上三味,金银花、青蒿加13-18倍量水浸泡3小时,加热煎煮蒸馏2次,每次2小时,同时收集挥发油,备用。合并煎煮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1.08,高速离心(20000转/min)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50℃相对密度为1.10-1.12,真空干燥,得金银花、青蒿干膏粉。栀子粉碎成粗粉,用6倍量80%乙醇加热回流1-3次,每次1小时,合并药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1∶1,用盐酸调ph4.0,100℃加热1小时,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50℃相对密度为1.10-1.12,真空干燥,得栀子干膏粉。取上述挥发油与干膏粉,加入0.5-1.5倍量的食用植物油,研磨,经常规工艺压制成软胶囊1000粒,即得组合物的软胶囊,每粒装0.55g,相当于原药材2.6g。

以上仅实施例也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如未注明具体条件者,均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原料药或辅料,以及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