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寒气和湿气的泡脚粉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36541发布日期:2018-08-24 05:36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泡脚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寒气和湿气的泡脚粉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人体的双足都客观存在着与人体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区域,即反射区。通过刺激这些反射区就能调节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自我保健的目的。双足有62个基本反射区,像人体的一个缩影,它时时刻刻关注着人体各部的健康情况。经常性地通过足浴来刺激反射区,可以促使全身血液的通畅、调节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改善脏腑器官的病理变化,提高肌体的免疫力。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保健浴足产品,这些产品有一定的促进血液循环,解乏和利睡眠的功效。但是经多年临床应用和观察后发现,这些泡脚产品,虽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解乏和利睡眠的功效。但其配方大多采用常用药材,且作用缓慢,无明显疗效,不具备调理治病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除寒气和湿气的泡脚粉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浴足产品作用缓慢,无明显疗效,不具备调理治病的作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除寒气和湿气的泡脚粉,为解决现有的浴足产品作用缓慢,无明显疗效,不具备调理治病的作用的问题,按重量份计,包括干姜5-7份、艾叶1-3份、食盐1-3份、花椒果17-20份、花椒枝50-55份、花椒叶9-10份、花椒刺3-5份、花椒仁3-4份、花椒蒂8-10份。

花椒是芸香科,属落叶小乔木,具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的功能,治积食停饮,心腹冷痛,呕吐,噫呃,咳嗽气逆,风寒湿痹,泄泻,痢疾,疝痛,齿痛,蛔虫病,蛲虫病,阴痒,疮疥等症状。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等症状的治疗。

艾叶性辛、苦,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艾叶泡脚具有多种功效:

去虚火和寒火:人体中患有口腔溃疡、口腔炎、中耳炎、咽喉肿痛等情况,这些都是由于体内虚火旺盛或者寒火旺盛导致的。只要将艾草和水一起熬煮之后,将药液泡脚一会,等全身出微汗就可以了。然后喝一些温开水,连续泡脚两三天,并且少吃一些寒凉食物,注意休息,那么这些疾病就能够得到很好的缓解。

驱寒:天天用热水泡脚本来就有促进血液循环,赶走体内湿寒的功效,况且艾草能通十二经络,调理阴阳。经络通畅的人,气血就会跟着畅通,而气血健康的人,体内寒气自然也就无处可待。对于艾草的驱寒作用,这里建议大家可以采用艾条熏灸的方法,效果会更加明显。

除脚气、脚癣:艾草有抗菌抗病毒、抗过敏以及加强抵抗力等功能。针对性的使用,长期坚持可以去除脚气以及脚癣。

盐水泡脚有杀菌作用,可以一定程度上杀死脚部的真菌,对于脚气病有一定程度的疗效。

进一步的,花椒枝50份、花椒叶10份、花椒刺5份、花椒蒂10份。

进一步的,一种除寒气和湿气的泡脚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重量份计,分别称取干姜5-7份、艾叶1-3份、食盐1-3份、花椒果17-20份、花椒枝50份、花椒叶10份、花椒刺5份、花椒仁3-4份、花椒蒂10份;

b:将上述组合物磨成细粉,按42克每份装入无纺布中药袋封装保存。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中,磨成细粉的步骤包括,

b1:将干姜、艾叶、食盐、花椒、花椒枝、花椒叶、花椒刺、花椒仁、花椒蒂烘干至脱水;

b2:将上述烘干后的组合物放入乳钵,用杵在其中将物质捣碎、研磨至粉状;

b3:将粉状物进行紫外线灭菌处理,过80目筛,得到细粉。

值得注意的是,对原料组份进行烘干脱水时可以采用在80-100摄氏度的干燥设备中干燥20-30min;在原料组份研磨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乳钵和杵的方式进行研磨,此方式适合处理小量的原料组份,在进行大量研磨时,可以采用球磨机进行研磨处理。

进一步的,步骤b3中,紫外线杀菌处理采用在uvc波段紫外线灯下照射粉状物5-10min。

进一步的,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取的泡脚粉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上述无纺布中药袋放入罐体内,向罐体内加入三公斤清水,武火烧至水开,再文火熬二十分钟,得到药液;

s2:将药液倒入木桶中,加清水搅拌并兑至水温42-45摄氏度;

s3:脚放入水中,淹没过至踝关节5寸以上;

s4:侵泡25分钟,取出脚自然风干。

花椒水泡脚适宜有脚癣的人,因为花椒中含有杀菌成分,可以治疗顽固脚癣;花椒水温中散寒,适宜寒性体质人群调理腹泻、畏寒等症状;花椒水适宜脾胃阳虚人群,调理腹胀和积食,改善消化不良;花椒水适宜肾气不足的人群,晚上9点用花椒水泡脚可以护肾,促进血管扩张,有利于活血痛经络。

进一步的,步骤s4中,在浸泡过程中双脚相互搓擦并择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在42-45摄氏度。

进一步的,步骤s4中,在脚自然风干后穿上袜子使脚保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泡脚粉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祛湿驱寒,解乏利睡眠的功效,还对失眠,痛经,便溏稀,早上懒床,腿膝酸软,阴囊湿疹、腿麻、手脚紧绷感、调理生物钟的症状有明显疗效。

(2)本发明所使用的原料中的花椒枝、花椒叶、花椒刺是作柴烧的农副产品,原料天然,成本低,充分利用了花椒植株的各个部位,提高了花椒植株的利用价值。

(4)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一种除寒气和湿气的泡脚粉,为解决现有的浴足产品作用缓慢,无明显疗效,不具备调理治病的作用的问题,按重量份计,包括干姜7份、艾叶3份、食盐3份、花椒果20份、花椒枝50份、花椒叶10份、花椒刺5份、花椒仁4份、花椒蒂10份。

实施例2:

一种除寒气和湿气的泡脚粉,按重量份计,包括干姜5份、艾叶1份、食盐1份、花椒果17份、花椒枝50份、花椒叶10份、花椒刺5份、花椒仁3份、花椒蒂10份。

实施例3:

一种除寒气和湿气的泡脚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重量份计,分别称取干姜7份、艾叶3份、食盐3份、花椒果20份、花椒枝50份、花椒叶10份、花椒刺5份、花椒仁4份、花椒蒂10份;

b:将上述组合物磨成细粉,按42克每份装入无纺布中药袋封装保存,其中磨成细粉的步骤包括:将干姜、艾叶、食盐、花椒、花椒枝、花椒叶、花椒刺、花椒仁、花椒蒂烘干至脱水;将上述烘干后的组合物放入乳钵,用杵在其中将物质捣碎、研磨至粉状;将粉状物进行紫外线灭菌处理,过80目筛,得到细粉,紫外线杀菌处理采用在uvc波段紫外线灯下照射粉状物10min;对原料组份进行烘干脱水时可以采用在90摄氏度的干燥设备中干燥30min;在原料组份研磨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乳钵和杵的方式进行研磨,此方式适合处理小量的原料组份。

实施例4:

一种除寒气和湿气的泡脚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重量份计,分别称取干姜5份、艾叶1份、食盐1份、花椒果17份、花椒枝50份、花椒叶10份、花椒刺5份、花椒仁3份、花椒蒂10份;

b:将上述组合物磨成细粉,按42克每份装入无纺布中药袋封装保存,其中磨成细粉的步骤包括:将干姜、艾叶、食盐、花椒、花椒枝、花椒叶、花椒刺、花椒仁、花椒蒂烘干至脱水;将上述烘干后的组合物放入乳钵,用杵在其中将物质捣碎、研磨至粉状;将粉状物进行紫外线灭菌处理,过80目筛,得到细粉,紫外线杀菌处理采用在uvc波段紫外线灯下照射粉状物8min;对原料组份进行烘干脱水时可以采用在100摄氏度的干燥设备中干燥20min;在原料组份研磨的过程中,在进行大量研磨时,可以采用球磨机进行研磨处理。

实施例5:

泡脚粉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上述无纺布中药袋放入罐体内,向罐体内加入三公斤清水,武火烧至水开,再文火熬二十分钟,得到药液;

s2:将药液倒入木桶中,加清水搅拌并兑至水温42-45摄氏度;

s3:脚放入水中,淹没过至踝关节5寸以上;

s4:侵泡25分钟,在浸泡过程中双脚相互搓擦并择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在42-45摄氏度,取出脚自然风干,在脚自然风干后穿上袜子使脚保温。

实施例6:

泡脚粉的疗效功能临床观察

一、对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

常见病症是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和睡眠时间减少,记忆力、注意力下降等;现在临床医学科学对失眠的认识存在局限性,但是,临床医学家们已经开始根据临床研究,给失眠进行定义,2012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根据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了《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其中失眠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1.1.选择病例的标准

失眠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方面:

睡眠过程的障碍

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和睡眠时间减少。

日间认知功能障碍

记忆功能下降、注意功能下降、计划功能下降从而导致白天困倦,工作能力下降,在停止工作时容易出现日间嗜睡现象。

大脑边缘系统及其周围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心血管系统表现为胸闷、心悸、血压不稳定,周围血管收缩扩展障碍;消化系统表现为便秘或腹泻、胃部闷胀;运动系统表现为颈肩部肌肉紧张、头痛和腰痛。情绪控制能力减低,容易生气或者不开心;男性容易出现阳萎,女性常出现性功能减低等表现。

其他系统症状

容易出现短期内体重减低,免疫功能减低和内分泌功能紊乱。

1.2、诊断标准

临床上,凡具有选择病例的一项到二项标准症状,并经诊断确诊者,即确诊在患有失眠的范围内。

1.3、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平行对照研究。治疗组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45±5)岁。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48±8)岁。两组在人口学特征、生命体征、病情及其严重程度、既往史、过敏史、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4、给药方案:

治疗组受试者使用实施例3制得的泡脚粉,每1-2日泡1次脚,对照组受试者使用常规泡脚粉,每1-2日泡1次脚,连用2个月。试验期间禁止加用与试验药物作用相近的中西药品,如有与疾病有关的合并症,均可对症处理,但要注意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合并用药种类与剂量方面的均衡性。

1.5、观测指标:

疗效指标-症状体征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等睡眠状况,比较两组治疗失眠的疗效;

1.6、安全性指标

治疗前后对受试者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进行检测,观察对治疗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1.7、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疗效指数=(治疗前证候积分-治疗后证候积分)/治疗前证候积分×100%。

有效性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10%,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普通泡脚产品,只是利睡眠,改变不了失眠。1-3年内的失眠,用市场产品1个月,90%的人无改善。用本产品,1-3年内的失眠。泡15天后90%的人就可睡眠正常。3-10年内的失眼,泡两个月后,90%的人就睡眠正常了,并且使用本产品1个月后,99%的人在晚上10点后就会睡意大发,80%的人在早上6点左右,起床意愿就非常强烈。

安全性观察结果:全部受试者使用本泡脚粉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泡脚前后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变化。

二、对治疗痛经的临床观察

痛经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引起的痛经。

2.1、选择病例的标准

失眠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方面:

原发性痛经在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潮后1~2年内发病。伴随月经周期规律性发作的以小腹疼痛为主要症状。继发性痛经症状同原发性痛经,由于内膜异位引起的继发性痛经常常进行性加重。

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以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日后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一般不伴有腹肌紧张或反跳痛。

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

2.2、诊断标准

临床上,凡具有选择病例的一项到二项标准症状,并经诊断确诊者,即确诊在患有失眠的范围内。

2.3、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平行对照研究。治疗组50例,女50例;年龄(45±5)岁。对照组50例,女50例;年龄(48±8)岁。两组在人口学特征、生命体征、病情及其严重程度、既往史、过敏史、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2.4、给药方案:

治疗组受试者使用实施例3制得的泡脚粉,每1-2日泡1次脚,对照组受试者使用常规泡脚粉,每1-2日泡1次脚,连用2个月。试验期间禁止加用与试验药物作用相近的中西药品,如有与疾病有关的合并症,均可对症处理,但要注意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合并用药种类与剂量方面的均衡性。

2.5、观测指标:

疗效指标-症状体征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痛经的频率以及疼痛的程度改善,比较两组治疗痛经的疗效;

2.6、安全性指标

治疗前后对受试者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进行检测,观察对治疗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2.7、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疗效指数=(治疗前证候积分-治疗后证候积分)/治疗前证候积分×100%。

有效性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20%,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2。

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普通泡脚产品泡1月,20%的才会有点缓解帮助,80%的人无缓解;用本产品泡脚十五天,80%的人就可以缓解八成以上,泡一个月后,90%的人就可以解除痛经。

安全性观察结果:全部受试者使用本泡脚粉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泡脚前后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变化。

三、对治疗腿膝酸痛、手脚麻木的临床观察

多数膝关节疼痛并不是由外伤所引起。关节长时间受凉和巨大的温差是导致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尤其在秋天,冷暖交替之际,低温或巨大的温差会导致肌肉和血管收缩,引起膝关节疼痛;

手脚发麻实际在中医病症范畴称为痹症,是由风、寒、湿、邪毒气侵入体内的一种重要信号。当邪毒气侵入五脏六腑之前,第一感觉是手脚发麻,四肢酸胀、沉、痛、有针刺感,这就是经络受阻发出的信号,也是人体防御的最后防线。如不及时治疗,经络受损,从而破坏了人体神经传导功能系统,造成神经坏死,最终发生中风、偏瘫、心梗、脑梗、糖尿病坏疽。

3.1、选择病例的标准

失眠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方面:

腿部膝关节疼痛,特别是在天气转凉或者下雨天;

手脚发麻,四肢酸胀、沉、痛、有针刺感。

3.2、诊断标准

临床上,凡具有选择病例的一项到二项标准症状,并经诊断确诊者,即确诊在患有失眠的范围内。

3.3、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平行对照研究。治疗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45±5)岁。对照组50例,男20例,女30例;年龄(48±8)岁。两组在人口学特征、生命体征、病情及其严重程度、既往史、过敏史、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3.4、给药方案:

治疗组受试者使用实施例3制得的泡脚粉,每1-2日泡1次脚,对照组受试者使用常规泡脚粉,每1-2日泡1次脚,连用2个月。试验期间禁止加用与试验药物作用相近的中西药品,如有与疾病有关的合并症,均可对症处理,但要注意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合并用药种类与剂量方面的均衡性。

3.5、观测指标:

疗效指标-症状体征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腿部膝关节疼痛状况以及手脚发麻的改善状况,比较两组治疗上述病症的疗效;

3.6、安全性指标

治疗前后对受试者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进行检测,观察对治疗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3.7、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疗效指数=(治疗前证候积分-治疗后证候积分)/治疗前证候积分×100%。

有效性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20%,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3。

表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用市场产品泡一个月,只有20%左右的人能改善1-2分,其他的则无改变;使用本产品15天,80%的人会改善5分以上;使用30天后,90%以上的人会完全康复。

安全性观察结果:全部受试者使用本泡脚粉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泡脚前后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变化。

同时本品在便溏稀以及阴囊湿疹方面也有良好的疗效:

对于便溏稀1-5年的患者,使用市场产品泡一个月,90%的人的都没改善,使用本产品泡十天,80%的会有明显好转;泡20天后,90%的人可完全恢复正常。

对于阴囊湿疹3-5年的患者,使用市场产品30天,98%的人不会有改变;使用本产品15天,90%的人会有明显改善;使用本产品1个月,85%的人会康复。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