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刀的连发结扎夹施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0639发布日期:2018-10-12 20:30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带刀的连发结扎夹施夹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结扎夹施夹器仅能够释放结扎夹,并不能实现其他功能,手术过程中如果需要进行其他操作,需要在将其他器械伸入人体内,延长了手术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刀的连发结扎夹施夹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刀的连发结扎夹施夹器,它包括连发结扎夹施夹器以及切刀组件;

所述切刀组件包括刀头、连接件、内联动件以及外驱动件,刀头位于连发结扎夹施夹器的前端,内联动件位于连发结扎夹施夹器内腔中,内联动件和刀头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外驱动件设置于连发结扎夹施夹器外部并与内联动件连接,控制外驱动件带动刀头沿前后方向移动。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结扎钳击发结扎夹之后,能够直接启动切刀组件,对组织进行切除,必要时,可以在结扎钳未击发时便能启动切刀组件,也就是说切刀组件可在任何时间进行启动,这样提高了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初始状态手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结扎钳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装配结扎夹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在图4基础上增加连发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结扎钳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闭合结扎夹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结扎钳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推刀套环击发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结扎钳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去除一侧固定手柄和旋转壳后的立体图;

图12是固定手柄处剖视后的立体图;

图13是固定手柄处剖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推筒与连发保护罩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去除一侧固定手柄和旋转壳后的立体图;

图16是图15中d处的放大图;

图17是固定手柄处,推刀套环和固定手柄配合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2初始状态手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2切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连接件、内联动件以及外驱动件处的爆炸图。

图21为实施例2切刀组件中连接杆与连发结扎夹施夹器各组件的位置关系图。

图22为图21中x处的放大图;

图23为图21中y处的放大图;

图24为图21中z处的放大图;

图25为普通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图21的侧视图;

图27为刀刃处设有弧形切口的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图27的侧视图;

图29为刀刃处呈尖齿形的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图29的侧视图;

图31为斜切式刀刃的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图31的侧视图。

图33为弧形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连发结扎夹施夹器驱动部分的爆炸图。

标号说明:1-固定手柄、2-活动手柄、3-旋转壳、31-加强筋面、40-连接杆、41-推刀套环、42-刀头、43-推柄、44-推刀弹簧、441-第二弯折部、45-第五限位通孔、461-前限位部、462-后限位部、463-连接部、47-转轴、471-轴孔、472-卡环、48-滑移转动件、481-固定座、482-限位轴、51-连发杆、52-限位杆、53-连发推片、54-连发套筒、55-连发保护罩、56-结扎钳、57-推筒、511-旋转壳销、521-第二限位通孔、522-限位杆销、531-第一限位通孔、532-弯折部、541延伸孔、551-第三限位通孔、552-第四限位通孔、553-保护罩弹簧、571-推筒外弹簧、572-推筒内弹簧、61-第六限位孔、62-套环销、63-滑槽、64-导向槽、71-导向凸起、72-导向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17所示:一种带刀的连发结扎夹施夹器,它包括连发结扎夹施夹器以及切刀组件;

所述切刀组件包括刀头42、连接件、内联动件以及外驱动件,刀头位于连发结扎夹施夹器的前端,内联动件位于连发结扎夹施夹器内腔中,内联动件和刀头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外驱动件设置于连发结扎夹施夹器外部并与内联动件连接,控制外驱动件带动刀头沿前后方向移动。

根据内联动件的结构不同,本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17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示意图。

连发结扎夹施夹器包括固定手柄1、与固定手柄1枢接的活动手柄2、位于固定手柄1顶部腔室内且前端延伸出固定手柄1的结扎夹施夹器组件;结扎夹施夹器组件与活动手柄2联动配合;

所述内联动件包括推刀套环41以及推刀弹簧44,外驱动件为推柄43;推刀套环41滑移设置于固定手柄1腔室内,连接件连接于推刀套环41前端,推柄43枢接于固定手柄1顶部腔室的外侧面,推刀套环41与推柄43联动配合;推刀弹簧44设置在推刀套环41前方,推刀套环41向前移动将推刀弹簧44压缩。

按压活动手柄2驱动结扎夹施夹器组件实现结扎夹施夹,操作者按压推柄43带动推刀套环前进,推刀套环与刀头42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推刀套环41推动刀头42前行。

如图30所示:连发结扎夹施夹器还包括旋转连接于固定手柄1前端的旋转壳3;

结扎夹施夹器组件包括中空的连发杆51、限位杆52、连发推片53、连发套筒54、连发保护罩55、结扎钳56以及中空且前端开口的推筒57。

所述连发杆51尾部横向穿设有旋转壳销511,旋转壳销511将连发杆51固定于旋转壳3内;在旋转壳3转动的时候,连发杆51以及和连发杆51连接的组件均可一同旋转。

限位杆52设于连发推片53右侧并可相对连发推片53前后滑移,在连发推片53的尾部设有贴合于限位杆52尾端面的弯折部532;连发推片53以及限位杆52从连发杆51尾部套设入连发杆51内并能够在连发杆51内沿前后方向滑移,在连发推片53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通孔531,在限位杆52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限位通孔521,旋转壳销511穿过第一限位通孔531和第二限位通孔521;

连发推片53和限位杆52均可在连发杆51内沿前后向移动,连发推片53前后移动的范围通过第一限位通孔531进行限定;限位杆52前后移动的范围通过第二限位通孔521进行限定。

推筒57设置于固定手柄1顶部腔室内,限位杆52的尾部与推筒57的头部竖向穿设有连接二者的限位杆销522;

连发套筒54滑移套设于连发杆51外,在连发套筒54末端固设有连发保护罩55,连发保护罩55的两侧设有第三限位通孔551,旋转壳销511穿过第三限位通孔551;

连发保护罩55可在连发杆51外内沿前后向移动,连发保护罩55前后移动的范围通过第三限位通孔551进行限定。

连发保护罩55的上下侧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四限位通孔552,限位杆销522穿过第四限位通孔552;

限位杆销522用于连接限位杆52和推筒57,推筒57前后移动时会带动限位杆52一起沿前后方向移动,限位杆销522滑移于连发保护罩55上的第四限位通孔522。

推刀套环41套设于推筒57外,连接件的尾部设有贴合于推刀套环41前端面的第二弯折部441,连接件依次经连发保护罩55、连发套筒54连接件,最终延伸至连发套筒54前端部,在连接件上设有第五限位通孔45,旋转壳销511穿过第五限位通孔45;

推刀套环41推动连接件向前移动,使得位于连接件的刀头延伸出连发套筒54,连接件前后移动的范围通过第五限位通孔45进行限定。

在推筒57外套设有推筒外弹簧571,推筒外弹簧571的两端分别与推筒57尾部以及旋转壳3尾部顶推配合;推筒外弹簧571实现推筒57的复位。

在推筒57内腔设有推筒内弹簧572,推筒内弹簧572的两端分别与推筒57内腔尾端以及连发推片53的弯折部532顶推配合;

推刀弹簧44套设于推筒外弹簧571外,推刀弹簧4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弯折部441以及旋转壳3尾部顶推配合;

保护罩弹簧553套设于连发套筒54外,保护罩弹簧553两端分别与连发保护罩55前端以及旋转壳3中部设有的加强筋面31顶推配合;

所述的连接件分为前限位部461、后限位部462以及连接部463;

所述后限位部462位于连发保护罩55右侧,第二弯折部441位于后限位部462的尾端,第五限位通孔45设置后限位部462上;前限位部461位于连发套筒54内、连发杆51的右侧,刀头42固设于前限位部461的前端;连接部463通过连发套筒54侧壁面上设有开口连接前限位部461、后限位部462。

在固定手柄1两侧设有第六限位孔61,推刀套环41两侧设有延伸出第六限位孔61的套环销62,在推柄43的内侧面设有与套环销62滑移配合的滑槽63。使得按压推柄43时,推刀套环41能够向前滑动。

在固定手柄1内腔壁面上设有推刀套环41滑移配合的导向槽64。推刀套环能够在导向槽64内滑动,不会发生偏移。

在推刀套环41的外侧壁面上设有若干导向凸起71,导向槽壁面上设有与导向凸起滑移配合的导向凹槽72。进一步对推刀套环41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定,避免推刀套环41的偏移。

实施例1的使用方法如下:

初始状态向第一状态运动:

按压活动手柄2,活动手柄2推动推筒57尾部,推筒57带动限位杆52、连发推片53一同前行,直至连发推片53上的第一限位通孔531的后端与旋转壳销511接触;其中,连发推片53将结扎夹向前推送至结扎钳56内;

该过程中,张片上的限位凸起845嵌入连发推片53上的圆孔846中,使得张片一同前行。张片上的滑槽843向前滑动。

该过程推筒57的尾部与推刀套环41以及连发保护罩55搭接。

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运动:

继续按压活动手柄,由于限位杆52的尾部与推筒57的头部竖向穿设有连接二者的限位杆销522,所述限位杆52也会一同前进,直至第二限位通孔521的后端与旋转壳销511接触;由于第一状态时候,推筒57的尾部与推刀套环41以及连发保护罩55搭接,所以推筒57将推动推刀套环41以及连发保护罩55移动前进,连发套筒54跟随连发保护罩55一同前行,直至连发保护罩55的第三限位通孔551的后端与旋转壳销511接触;该过程可以保证刀头随时处于连发套筒54内腔前端的位置,确保在推动推柄43时,刀头能够第一时间延伸出连发套筒54;

另外,连发套筒54向前移动,连发套筒54前端迫使张开的结扎钳56闭合;连发套筒54的延伸孔541移动到左手柄86和右手柄87对应的位置时,受u型合片83的作用,左手柄86实现展开,同时结扎钳56闭合。

第二状态向最终状态运动:

推动推柄43,推柄43带动推刀套环41向前运动,最终带动刀头向前运动,实现切割,其中刀头前行至连接件的第五限位通孔45的后端与旋转壳销511接触。

反向运动;

松动推柄43以及活动手柄,在推刀弹簧44的作用下,推刀套环41回复初始位置;在保护罩弹簧553的作用下,连发保护罩55、连发套筒54和连发推片53复位,该过程使得左手柄86、右手柄87闭合,结扎钳重新打开;在推筒外弹簧571的作用下,推筒57实现复位。

实施例2

如图18-24所示:连发结扎夹施夹器包括固定手柄1、与固定手柄1枢接的活动手柄2、位于固定手柄1的内腔且前端延伸出固定手柄1的结扎夹施夹器组件;结扎夹施夹器组件与活动手柄2联动配合;

外驱动件为推柄43,内联动件包括转动架47、滑移转动件48以及拉簧49,推柄43枢接于固定手柄1侧面,转动架47与推柄43同轴连接,在推动推柄的时候,转动架47能够依枢接处向前转动;所述滑移转动件48包括固定座481以及设置在固定座481两侧的限位轴482,转动架47上设有与限位轴配合的滑移槽471,固定座481通过限位轴482嵌于滑移槽471内,使固定座481能够在滑移槽471内上下滑动并能够依限位轴482转动;所述连接件为连接杆40,连接杆40尾部连接在固定座481上,拉簧49前端连接转动架47,拉簧49后端连接固定手柄1内腔后侧。

参考图30:连发结扎夹施夹器还包括旋转连接于固定手柄1前端的旋转壳3;

结扎夹施夹器组件包括中空的连发杆51、限位杆52、连发推片53、连发套筒54、连发保护罩55、结扎钳56以及中空且前端开口的推筒57;

所述连发杆51尾部横向穿设有旋转壳销511,旋转壳销511将连发杆51固定于旋转壳3内;

限位杆52设于连发推片53右侧并可相对连发推片53前后滑移,在连发推片53的尾部设有贴合于限位杆52尾端面的弯折部532;连发推片53以及限位杆52从连发杆51尾部套设入连发杆51内并能够连发杆51内沿前后方向滑移,在连发推片53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通孔531,在限位杆52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限位通孔521,旋转壳销511穿过第一限位通孔531和第二限位通孔521;

推筒57设置于固定手柄1顶部腔室内,限位杆52的尾部与推筒57的头部竖向穿设有连接二者的限位杆销522;

连发套筒54滑移套设于连发杆51外,在连发套筒54末端固设有连发保护罩55,连发保护罩55的两侧设有第三限位通孔551,旋转壳销511穿过第三限位通孔551;

连发保护罩55的上下侧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四限位通孔552,限位杆销522穿过第四限位通孔552;

在推筒57外套设有推筒外弹簧571,推筒外弹簧571的两端分别与推筒57尾部以及旋转壳3尾部顶推配合;

在推筒57内腔设有推筒内弹簧572,推筒内弹簧572的两端分别与推筒57内腔尾端以及连发推片53的弯折部532顶推配合;

保护罩弹簧553套设于连发套筒54外,保护罩弹簧553两端分别与连发保护罩55前端以及旋转壳3中部设有的加强筋面31顶推配合;

连接杆40依次穿过推筒57、保护罩55,连发套筒54,并最终延伸至连发套筒54前端部;连接杆40具有一定弹性,在其前后移动的过程中,允许出现一定形变。

连接杆40的尾部套设有转轴47,在固定座481上设有与转轴47配合的轴孔471,转轴尾部插入轴孔471内并依轴孔471转动;在转轴47的尾部设有防止转轴脱离的卡环472。

实施例2的使用方法如下:

实施例2中,结扎夹施夹器使用方式和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进行赘述。在完成施夹过程后,可以推动推柄43,由于推柄43和转动架47系同轴连接,推动推柄43的同时,也会带动转动架上部向前转动,由于连接杆通过滑移转动件48与转动架连接,在转动架向前转动的过程中,连接杆以及连接杆前端的刀头都会同时向前移动,进而对组织进行切割。

需要说明的是,转动架在向前转动的过程中,转动架上的任意一个点其运动的轨迹呈弧形,如果连接杆是直接和转动架铰接,那么转动架在向前转动的过程中,连接杆尾端可能会有一个抬升的过程,从而造成连接杆形变,所以连接杆通过滑移转动件48与转动架连接,该滑移转动件48能够在连接杆上实现上下滑移运动以及依限位轴482转动2个动作,从而确保了转动架向前转动能够带动连接杆沿直线方向向前移动。

切割完成后,松开推柄43,转动架会在拉簧49的作用下向后转动,进而带动连接杆和刀头同步向后运动。

如图33所示:所述刀头为向结扎钳56一侧弯折的刀头。这样刀刃能够贴合结扎钳56,在结扎钳56夹住组织的时候,向前推动刀头,可以更好的切割组织。

如图25至图32所示: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所述刀头结构为以下几种结构中的其中一种:

如图25-26所示:为普通刀头;

如图27-28所示:为刀刃处设有弧形切口的刀头;

如图29-30所示:为刀刃处呈尖齿形的刀头;

如图31-32所示:为刀刃处为斜切型的刀头。通过搭配不同类型的刀头,适应不同手术情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