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鼻胃肠复合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5786发布日期:2018-10-30 15:14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鼻胃肠复合管。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营养支持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以及对胃肠功能认识的加深,现代营养学理论与实践非常重视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在营养支持治疗、维护肠道粘膜屏障、肠道动力与分泌功能方面的特殊作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国际上已被普遍使用。在选择何种营养方式的时,在肠道有功能或存在部分功能的情况下应首选en,已成为众多临床医师的共识。危重患者营养支持优先考虑en已逐渐被广大重症医学科医师接受并应用于临床。

然而,现有的普通肠管仅作肠内营养用,胃内减压时需要另外放置胃管,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其次,由于人体的幽门结构狭窄,导致肠管置管困难,一般需要依靠肠管自行滑移通过幽门等结构,往往需要数个小时以上,周期较长;甚至,需要通过胃镜辅助置管,置管后,还需要通过x光等方式确认肠管位置,增加了患者及医护人员暴露在辐射下的风险和危害,肠管堵管和置管困难,是现阶段困扰肠管临床使用的两大难题。

因此,提供一种多功能鼻胃肠复合管,其能够有效防止肠内通道堵塞,减轻病人痛苦,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功能鼻胃肠复合管,其能够有效防止肠内通道堵塞,减轻病人痛苦。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鼻胃肠复合管,包括:上部管体和下部管体,上部管体包括第一管腔和第二管腔,第二管腔与下部管体连通;下部管体为具有流通口的开放式管体。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下部管体的外径小于上部管体的外径。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下部管体具体为螺旋状管体。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第二管腔靠近下部管体的一侧开设有用于胃部减压的减压侧孔。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减压侧孔具体为2个或2个以上。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下部管体的尾端设置有转向润滑头。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下部管体以及与下部管体连通的第二管腔包覆有导光光纤,导光光纤与外接光源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上部管体和下部管体的外表面均设有润滑涂层。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上部管体远离下部管体的一端设置有导入控制部,导入控制部包括与上部管体连通的主通管;与主通管连通的第一功能侧管、第二功能侧管。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上部管体和下部管体的外壁以及内壁上均设有抗菌抑菌涂层。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鼻胃肠复合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包括:上部管体和下部管体,上部管体包括第一管腔和第二管腔,其中,第二管腔与所述下部管体连通,下部管体为具有流通口的开放式管体,如此,由于下部管体为开放性管体,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在使用过程中,可有效防止肠内通道的堵塞,减轻病人痛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鼻胃肠复合管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b处的剖视图,也可表示为上部管体的截面图;

图3为图1中a-a处的一种剖视图,也可表示为下部管体的一种截面图;

图4为图1中a-a处的另一种剖视图,也可表示为下部管体的另一种截面图;

图5为图1中a-a处的另一种剖视图,也可表示为下部管体的另一种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如图1至图5所示,多功能鼻胃肠复合管包括:上部管体1和下部管体2,上部管体1包括第一管腔11和第二管腔12,第二管腔12与下部管体2连通;下部管体2为具有流通口的开放式管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鼻胃肠复合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包括:上部管体1和下部管体2,上部管体1包括第一管腔11和第二管腔12,其中,第二管腔12与所述下部管体2连通,下部管体2为具有流通口的开放式管体,如此,由于下部管体2为开放性管体,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在使用过程中,可有效防止肠内通道的堵塞,减轻病人痛苦。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下部管体2的外径小于上部管体1的外径。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下部管体2具体为螺旋状管体。螺旋管体伸入到人体胃部时,螺旋状管体可在人体胃和肠的蠕动下更加顺利地通过幽门进入到肠道部位,操作更加方便且降低病患不适感。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管腔12靠近下部管体2的一侧开设有用于胃部减压的减压侧孔。减压侧孔的设置可有助于降低病人胃肠道内的压力和膨胀程度,减轻病人的不适感。

更加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减压侧孔具体为2个或2个以上。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下部管体2的尾端设置有转向润滑头3。在本实施例中,下部管体2的底端圆滑封闭,减少对胃肠的损伤,降低治疗过程中病人的不适感。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下部管体2以及与下部管体2连通的第二管腔12包覆有导光光纤,导光光纤与外接光源连接,更为具体地,外接光源为可控低压电源。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部管体1和下部管体2的外表面均设有润滑涂层,可有效减小管体与人体组织或器官之间的摩擦力,降低患者不适感且有效防止药物在管体内壁上滞留。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部管体1远离下部管体2的一端设置有导入控制部4,导入控制部4包括与上部管体1连通的主通管41;与主通管41连通的第一功能侧管42、第二功能侧管43。第一功能侧管42和第二功能侧管43可用于提供输送营养液、药液以及冲洗液等。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部管体1和下部管体2的外壁以及内壁上均设有抗菌抑菌涂层。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部管体1和下部管体2内还设有体温监测线,体温监测线与监护仪连接,用于将病人体温实时显示于监护仪上,实时监测病人体温变化。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部管体1和下部管体2上设置有可在x光或ct下显影的显影层或显影线。

如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鼻胃肠复合管,具体分为上部管体1和下部管体2,其中,上部管体1为双腔管,分为第一管腔11和第二管腔12,第一管腔11下端开设有用于胃部减压的减压侧孔,减压侧孔的个数为一个或多个,第二管腔12与下部管体2连通。

其中,下部管体2的外径小于上部管体1的外径,下部管体2可插入空肠,用于肠内营养。

上部管体1的两个腔均为封闭式的管腔,下部管体2为开放性的管腔,可有效防止肠内通道的堵塞。

下部管体2及与其连接的第二管腔12通过共挤工艺,包覆有同轴的塑料导光光纤,具体地,下半部分管道成螺旋状。管体外表面擦拭石蜡油或硅油等润滑液,插管的同时,沿下半部分管道的螺旋方向旋转管体。管体的底端为圆滑柔韧的圆头,在螺旋推进的过程中,遇到实体即转向,直到顺利通过幽门等狭窄部位,如此便可迅速完成插管。

此外,使用过程中,鼻胃肠管可通过导光光纤接头连接外接光源,将光导入到鼻胃肠管底端,并穿透人体内部组织及皮肤,而被观测到亮斑,方便医护人员在插管过程中及留置期间,随时观察鼻胃肠管底端位置。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鼻胃肠复合管,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在插管过程中及留置期间,随时观察鼻胃肠管底端位置,便于确认肠管位置,避免了患者及医护人员暴露在辐射下的风险和危害,且同时可有效防止肠内通道堵塞,并显著减轻病人痛苦。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