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侗族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9574发布日期:2018-10-19 19:36阅读:8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侗族中药配方,属于传统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中医药治疗一般从肝风、湿浊、血瘀等方面辩证论治;中药治疗高血压比起西药来虽然见效没有那么快,但是它的没有毒副作用,服用起来也比较安全。

我国传统中医在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各种书籍及报道记载了多种治疗方法及多种药物配方,治疗效果各有特点。

然而,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些没有公开的民族配方,治疗输高血压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侗族中药配方,每副药由以下药材按质量配比制成:

红豆杉根5-30克、鬼针草10-20克、黄芩6-25克、川芎10-20克、马兜铃5-25克、桑叶10-30克、钩藤10-30克、丹参10-20克、牛膝5-20克。

本发明中药药理如下:

红豆杉根

功能主治;主要成分含紫杉醇、紫杉碱、双萜类化合物,有抗癌功能,并有抑制糖尿病及治疗心脏病的效用。

鬼针草

性味:苦,平;

归经:归肝、脾、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

黄芩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用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川芎

性味:辛,温;

归经:归肝、胆、心包经;

功用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马兜铃

性味:苦,辛,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肺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桑叶

性味:甘、苦,寒;

归经:归肺、肝经;

功用主治: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

钩藤

性味:甘,凉;

归经:入肝经、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平肝,熄风定惊。

丹参

性味:苦,微寒;

归经:归心、肝经;

功用主治: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

牛膝

性味:苦、酸,平;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

本中药配方通过各组分药材合理配伍,具有补肝肾、清肝泻火、行血通经的功效,可以有效治疗、预防高血压,半月为一疗程,一疗程的有效率为93%,一疗程的治愈率为8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红豆杉根12克、鬼针草12克、黄芩12克、川芎12克、马兜铃15克、桑叶15克、钩藤15克、丹参12克、牛膝10克;煎服,一日两次。

实施例2

红豆杉根15克、鬼针草15克、黄芩15克、川芎15克、马兜铃15克、桑叶15克、钩藤15克、丹参12克、牛膝10克;煎服,一日两次。

典型病例

1.杨某,女,51岁,公务员,一年前患中度高血压,服用本方中药二个疗程后,血压恢复平稳,不反弹。

2.郑某,女,42岁,教师,患轻度高血压,服用本方中药一个疗程后,血压平稳,不反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侗族中药配方,每付药由以下药材按质量配比制成:红豆杉根5-30克、鬼针草10-20克、黄芩6-25克、川芎10-20克、马兜铃5-25克、桑叶10-30克、钩藤10-30克、丹参10-20克、牛膝5-20克。本中药配方通过各组分药材合理配伍,具有补肝肾、清肝泻火、行血通经的功效,可以有效治疗、预防高血压,半月为一疗程,一疗程的有效率为93%,一疗程的治愈率为85%。

技术研发人员:吴安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安相
技术研发日:2018.06.23
技术公布日:2018.10.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