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旋转轨道的肌电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46433发布日期:2018-11-07 09:06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肌电针,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旋转轨道的肌电针,属于医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骨骼肌在兴奋时,会由于肌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和扩布而发生电位变化,这种电位变化称为肌电。用适当的方法将骨骼肌兴奋时发生的电位变化引导、放大并记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肌电图。根据引导方法不同,肌电图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以表面电极从运动肌相对应的皮肤表面引导肌电活动所获得的肌电图,叫做表面肌电图(semg);另一种是通过针电极,包括单针电极、单极同芯针电极、双极同芯针电极、多导针电极和单肌纤维针电极,将刺入肌肉组织距离针尖约75μm~3mm直径范围内1或2根肌纤维到数十根肌纤维肌电活动加以引导、放大和记录的针电极肌电图。肌电信号本身是一种微弱电信号,加上皮肤和组织对肌电均有衰减作用,所以表面肌电信号比针电极记录的肌电信号更弱,也更容易受到干扰。

由于肌电针(以下将采集肌电的针电极称为肌电针)在使用时需要插入患者或者运动员的体内,为防止交叉感染,采用单纯消毒并不能杜绝传染,因此需要制备一次性肌电针,同时患者或者运动员因肢体原因,不能平伸胳膊或者腿部,在卷曲状态下导致插针不方便,针柄处的手环也会阻碍肌电针向前推进,现在需要一种肌电针,其手柄能够旋转,可以更方便工作人员将针头注入人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带有旋转轨道的肌电针,通过设置针筒与针柄分离,针柄通过两个旋转孔能够围绕针筒旋转从而使工作人员更方便将针筒注入人体。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带有旋转轨道的肌电针,包括针柄和针筒,所述针柄的一端设有第二旋转孔,所述针筒的尾端通过所述第二旋转孔伸入所述针柄的内腔,所述针柄内设有导电块,所述导电块中部设有第一旋转孔,所述针筒的尾端伸入所述第一旋转孔内,所述第一旋转孔内设有中空的绝缘筒,所述绝缘筒一端与所述针筒的一端连接,所述绝缘筒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旋转孔,所述绝缘筒伸出所述第一旋转孔的一端连接有电极针,所述针柄内还设上卡位板和下卡位板,所述上卡位板、所述下卡位板和所述针柄的内壁构成一个圆环状的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有一层弹簧,所述弹簧上设有一层限位板,所述针筒上设有一个卡环,所述卡环在所述卡槽内旋转。

优选的是,所述针筒、所述绝缘筒和所述电极针同轴且最大外径相同,所述针筒和所述绝缘筒内壁设有一层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内包裹若干根导电丝,所述导电丝与所述电极针电连接,组成导电电极。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旋转孔上套设一层橡胶垫,所述针筒、所述绝缘筒和所述电极针通过所述第一旋转孔、第二旋转孔旋转孔在所述针柄内旋转。

优选的是,所述卡环与所述限位板接触,当所述针筒旋转的时候,所述卡环在所述卡槽内旋转,所述限位板起限位作用,防止所述针筒偏移。

优选的是,所述导电块、所述上卡位板和所述下卡位板均固定在所述针柄的内壁上,所述上卡位板和所述下卡位板位于所述导电块的下部。

优选的是,所述针筒为金属材质,所述针筒与所述导电块电连接,组成与所述电极针的电位相对应的另一电极。

优选的是,所述针柄的外壁设有对称的手环,所述手环的尾端带有弧度且向所述针柄的尾端倾斜。

优选的是,所述针筒的针头是一个倾斜面,倾斜面与所述针筒的夹角为8°-30°。

优选的是,所述针柄的尾端设有卡块,所述卡块用于固定肌电针插座的外接导线。

优选的是,所述导电丝为铂金丝或者不锈钢丝,所述电极针为黄铜或者不锈钢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按照本发明的带有旋转轨道的肌电针,本发明提供的带有旋转轨道的肌电针,通过设置带有弧形弯度的手环,方便工作人员手持肌电针,通过设置第一旋转孔和第二旋转孔,使针筒和针柄分离,方便针柄围绕针筒旋转,通过设置卡环和限位板,在针柄旋转的时候不会偏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发明的带有旋转轨道的肌电针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发明的带有旋转轨道的肌电针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按照本发明的带有旋转轨道的肌电针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4为按照本发明的带有旋转轨道的肌电针的一优选实施例的针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按照本发明的带有旋转轨道的肌电针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按照本发明的带有旋转轨道的肌电针的一优选实施例的a-a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柄,2-手环,3-导电块,4-绝缘筒,5-第一旋转孔,6-上卡位板,7-限位板,8-下卡位板,9-卡环,10-弹簧,11-橡胶垫,12-导电丝,13-针筒,14-绝缘层,15-第二旋转孔,16-电极针,17-卡槽,18-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带有旋转轨道的肌电针,包括针柄1和针筒13,针柄1的一端设有第二旋转孔15,针筒13的尾端通过第二旋转孔15伸入针柄1的内腔,针柄1内设有导电块3,导电块3中部设有第一旋转孔5,针筒13的尾端伸入第一旋转孔5内,第一旋转孔5内设有中空的绝缘筒4,绝缘筒4一端与针筒13的一端连接,绝缘筒4的另一端伸出第一旋转孔5,绝缘筒4伸出第一旋转孔5的一端连接有电极针16,针柄1内还设上卡位板6和下卡位板8,上卡位板6、下卡位板8和针柄1的内壁构成一个圆环状的卡槽17,卡槽内设有有一层弹簧10,弹簧10设有一层限位板7,针筒13上设有一个卡环9,所卡环9在卡槽17内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6所示,针筒13、绝缘筒4和电极针16同轴且最大外径相同,针筒13和绝缘筒4内壁设有一层绝缘层14,绝缘层14内包裹若干根导电丝12,导电丝12与电极针16电连接,组成导电电极,针筒13、绝缘筒4和电极针16组成一个整体,与外接肌电针插座相连的时候,作为一个电极与插接相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6所示,第二旋转孔15上套设一层橡胶垫11,针筒13、绝缘筒4和电极针16通过第一旋转孔5、第二旋转孔旋转孔15在针柄1内旋转,在患者或者运动员手臂或者腿部蜷缩的时候,肌电针因为手持部位设有手环,不易插入人体内,通过旋转针柄,方便针筒继续往人体内推进。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6所示,卡环9与限位板7接触,当针筒13旋转的时候,卡环9在卡槽17内旋转,限位板7起限位作用,防止针筒13偏移,在针柄旋转过程中,为防止针筒偏移,设置限位板7和限位板7后面的弹簧10,防止针筒向一侧偏移。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导电块3、上卡位板6和下卡位板8均固定在针柄1的内壁上,上卡位板6和下卡位板8位于导电块3的下部,卡槽设置在第一旋转孔和第二旋转孔之间,可以稳固针筒,防止偏移。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4和图5所示,针筒13为不锈钢材质,针筒13与导电块3电连接,组成与电极针16的电位相对应的另一电极,针筒13和导电块3组成一个整体,与外接肌电针插座相连的时候。作为与针筒13、绝缘筒4和电极针16相对应的电极与插座相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针柄1的外壁设有对称的手环2,手环2的尾端带有弧度且向针柄1的尾端倾斜,针柄1外侧设置可以手持的手环2,便于医护人员手持肌电针,手环2尾端设有弧度且向针柄1尾端倾斜,在与人体表面接触的时候,方便推进,也方便针柄1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针筒13的针头是一个倾斜面,倾斜面与针筒13的夹角为8°-30°,针头的倾斜面和小夹角,便于针筒扎进人体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针柄1的尾端设有卡块18,卡块18用于固定肌电针插座的外接导线,当肌电针与插座连接的时候,卡块18可以稳固肌电针,防止肌电针与插座连接的时候晃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导电丝12为铂金丝或者不锈钢丝,电极针16为黄铜或者不锈钢制成,能够更好的采集信号,防止信号逐渐减弱带来的不准确性。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按照本实施例的带有旋转轨道的肌电针,本实施例提供的带有旋转轨道的肌电针,通过设置带有弧形弯度的手环,方便工作人员手持肌电针插入人体,通过设置第一旋转孔和第二旋转孔,使针筒和针柄分离,方便针柄围绕针筒旋转,通过设置卡环和限位板,在针柄旋转的时候不会偏移。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设置针柄围绕针筒旋转,在患者或者运动员肢体蜷缩的状态下,也能方便肌电针插入人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