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肌训练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8695发布日期:2018-10-19 19:28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康复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舌肌训练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口腔问题治疗后需要对舌肌肌群做康复训练,促进血液循环,而对于一些语言障碍或者吞咽障碍的患者,舌肌的康复也同样关键,对于舌头不能自行运动患者,护理人员需要用纱布缠绕医用钳,夹持住舌部使舌部进行上下、左右运动,进行被动式的锻炼。显然,由于需要手持进行拉扯,此种操作难度大,力度难以掌握,舒适性差,患者长时间张口,在实际应用时无法科学合理的对舌肌进行锻炼康复。现有技术中没有发现能够对舌肌进行全方位的锻炼的护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舒适科学地对舌肌进行锻炼护理的缺陷,提供一种佩戴舒适,操作简单减少患者痛苦,且能够全方位对舌肌进行锻炼的舌肌训练护理装置。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舌肌训练护理装置,包括与下颌牙齿固定的齿套,所述齿套的内侧固定有与下颚接触的支撑座,支撑座的上方设有可上下掀起的下支撑板,下支撑板的上方分别铰接有可分别相对转动的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形成与舌头下部左右两侧接触的支撑面,所述下支撑板、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的下方分别设有将上述板顶起的气囊,气囊通过气管与加气装置连接。

为实现供气,所述气囊连接的加气装置为单向供气的橡皮球,气囊与橡皮球连接管路上分别设置进排气阀,连接管路上设有气压表。

优选的,所述下支撑板的前方设有转轴,转轴与齿套的内侧可转动设置,下支撑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优选的,所述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分别与下支撑板的中部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支撑板、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的后方分别设有弧形部。

本发明能够利用齿套固定,支撑座将患者舌头支撑,进而通过下支撑板上下移动实现舌头上下位置变化,左右活动板位置变化使舌头左右位置发生变化,各个方向组合实现在所有方向上的位置变化,从而实现进行按摩的效果,实现多方向锻炼护理。因此

本技术:
的能够将原有的外部不确定力的牵引改变,形成由气压决定的定量按摩,避免了不科学的锻炼方式。同时大大减少了患者本身由于拉扯锻炼产生的不适。本申请只需含在嘴里即可进行使用,移动距离及压力可以实现量化,所受压力可以直观观察,也便于使用者参考从而调整,更加科学进行理疗。

图1本申请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申请支撑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支撑座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支撑座b-b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齿套,11.支撑座,2.下支撑板,21.主气囊,22.下支撑板转轴,3.右活动板,31.右气囊,4.左活动板,41.左气囊,5.气管,6.橡皮球,61.橡皮球阀门,62.进排气阀,7.集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舌肌训练护理装置,包括与下颌牙齿固定的齿套1,齿套能够在上下牙齿咬合的状态下与下颌牙齿固定,齿套整体呈u形。值得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齿套的u形槽底为前部,齿套的开口处为后部进行描述。齿套的内侧固定有与下颚接触的支撑座11,支撑座与齿套的内侧圆滑过渡,形成后方及上方开放的支撑结构,支撑座与舌头下方的下颚接触。

如图2至图4所示,支撑座的上方设有可上下掀起的下支撑板2,下支撑板沿着齿套的前后方向上下转动,本实施例中采用与齿套前部内侧铰接连接的方式,即下支撑板前方设有下支撑板转轴22与齿套内侧转动连接。

继续如图2至图4所示,下支撑板的上方分别铰接有可分别相对转动的左活动板4和右活动板3,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形成与舌头下部左右两侧接触的支撑面。也就是说,当支撑座与舌头下方的下颚接触时,下支撑板上方的左右活动板与舌头下表面接触,形成下支撑板带动舌头上下移动,左右支撑板在支撑舌头的同时,能够在转动时带动舌头左右移动。为了实现上述上下及左右方向的移动,下支撑板、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的下方分别设有将上述板顶起的气囊,下支撑板下方设有主气囊21,主气囊位于下支撑板与支撑座之间,左活动板及右活动板下方分别设有左气囊41和右气囊31,左右气囊位于左右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所有气囊分别通过气管与加气装置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加气装置为单向供气的橡皮球6,向供气的橡皮球6,该橡皮球采用医用领域常用加压橡皮球,如水银血压计采用的加压橡皮球,该橡皮球前方设有橡皮球进气阀61,循环挤压能够单向加压供气,气囊与橡皮球连接管路上分别设置进排气阀62,当进排气阀打开,橡皮球向内压入气体,达到预设值时,关闭进排气阀可以保持该侧气囊的气压值,气囊与橡皮球连接管路上分别设置进排气阀,连接管路上设有气压表,气压表用于显示各个气囊所充气体的压力,进而确定偏移量,便于定量进行控制该侧运动距离。由于气压与舌肌所受支撑力成正比,因此控制气压的大小即可控制舌肌所受锻炼力度的大小。

如图1所示气囊通过集气管7进行集中供气,橡皮球与集气腔连接,这样,无需在每组气囊设置橡皮球,采用单个橡皮球即可集中供气,只需要操作相应气路上的进排气阀即可实现加压。

为了增强支撑锻炼效果,对于舌头根部的肌肉锻炼,下支撑板的前方设有下支撑板转轴22,下支撑板转轴与齿套的内侧可转动设置,下支撑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当下方的气囊充放气时,可以带动下支撑板的后端自由端进行支撑按摩。而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分别与下支撑板的中部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当下方气囊充放气时,实现左右活动板偏转,从而推动舌头运动,锻炼舌肌左右运动。

为了与舌头的下方外形相适应,提高穿戴的舒适度,下支撑板、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的后方分别设有弧形部,当装置放入时能够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

因此本申请的使用方式如下,支撑座连同下支撑板、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塞入使用者的舌头下部,齿套与下颌牙齿配合固定,这时操作橡皮球向左副气囊或者右副气囊充气,左活动板或右活动板移动,使的患者的舌头受力发生左右方向偏移,操作橡皮球向主气囊内供气,使得下支撑板带动下支撑板高度变化,实现被动运动,通过气压表可以看出加压的压力,便于逐渐加压,同时便于记录,使用者舌头按照实际需要的压力进行移动实现锻炼。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康复器械,提供舌肌训练护理装置,包括与下颌牙齿固定的齿套,所述齿套的内侧固定有与下颚接触的支撑座,支撑座的上方设有可上下掀起的下支撑板,下支撑板的上方分别铰接有可分别相对转动的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形成与舌头下部左右两侧接触的支撑面,所述下支撑板、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的下方分别设有将上述板顶起的气囊,气囊通过气管与加气装置连接。本申请由气压决定的定量按摩,科学的锻炼方式,减少了患者不适,所受压力可以直观观察,也便于使用者参考从而调整,更加科学进行理疗。

技术研发人员:许宁;张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许宁
技术研发日:2018.06.25
技术公布日:2018.10.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