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炎辅助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37183发布日期:2018-11-14 02:34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耳道炎辅助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耳道炎辅助治疗仪。

背景技术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中耳炎发病率高,传统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不能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治疗效果不理想。

目前,利用激光对耳道炎进行辅助治疗已经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现有的光疗仪存在结构复杂、使用不便、易孙怀和价格高的缺陷,尚不能大范围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道炎辅助治疗仪,该治疗仪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性高、红光治疗稳定,且使用方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耳道炎辅助治疗仪,包括工作按钮、微分电路、电子开关、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单片机、恒流驱动电路、红光led以及为治疗仪供电的电池,工作按钮的一端与电子开关的输入端分别连接至电池,工作按钮的另一端通过微分电路连接至电子开关的控制端,电子开关的输出端为单片机与恒流驱动电路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电子开关的输出端还连接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电池电压检测电路连接至单片机的输入接口,单片机输出接口分别连接电子开关与恒流驱动电路,单片机为电子开关提供电平保持信号,单片机控制恒流驱动电路输出恒定电流驱动红光led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两端还连接有无线充电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电子开关的通断来加载电源,使治疗仪在工作时更加安全,单片机控制恒流驱动电路输出恒定电流驱动红光led工作,保证红光led发出的治疗红光始终稳定,确保治疗效果;本治疗仪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性高、红光治疗稳定,且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气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气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使用时单片机的工作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使用时单片机低压检测中断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耳道炎辅助治疗仪,包括工作按钮s1、微分电路1、电子开关2、电池电压检测电路3、单片机u1、恒流驱动电路4、红光led5以及为治疗仪供电的电池bat,工作按钮s1的一端与电子开关2的输入端分别连接至电池bat,工作按钮s1的另一端通过微分电路1连接至电子开关2的控制端,电子开关2的输出端为单片机u1与恒流驱动电路4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电子开关2的输出端还连接电池电压检测电路3,电池电压检测电路3连接至单片机u1的输入接口,单片机u1对电池电压的状态实时检测;所述单片机u1输出端分别连接电子开关2与恒流驱动电路4,单片机u1为电子开关2提供电平保持信号,单片机u1控制恒流驱动电路4输出恒定电流驱动红光led5工作。电池bat可采用可充电锂电池,在电池的接头两端连接无线充电模块6。

结合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具体的电路,电池bat的正负极分别连接

充电模块u3的vdd脚与gnd脚,充电模块u3的vdd脚与gnd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2,chs2脚连接发光二极管d2。当与外置的充电盘配合充电时,控制芯片对锂电池进行充电管理;不充电正常使用时,管理充电模块的cm脚和gnd脚导通,使得系统地gm与电源地gnd连通,电池向外供电。

电池bat的正极通过电阻r1连接工作按钮s1,电容c1、电阻r4与电阻r6构成微分电路1,电阻r5作为放电电阻;pnp型三极管q1、电阻r2与电阻r3构成电子开关2,电阻r3与npn型三极管q2相连的一端为控制端,pnp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为输出端;相串联的电阻r12与二极管d3构成电池电压检测电路3,电压vled连接单片机u1的vcc脚提供电源,电压vcmp连接单片机u1的t0clko脚,作为电池电压的检测信号;恒流驱动电路4由运算放大器u2与三极管q3作为主要部件,电阻r7、r8、r9与二极管d1相连后构成稳压电路输入运算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2的反向输入端连接电流采样电阻r10。

结合图3与图4所示,使用时,将红光led5置入患者的耳内,在初始状态下,三极管q2没有基极电流,三极管q2为断开状态;此时,三极管q1也为断开状态。

按下工作按钮s1,电源通过r1、微分电容c1、电阻r4和三极管q2的be结内阻rbe形成三极管q2的基极电流,使得三级管q2导通,三级管q2控制三极管q1导通,从而使得电源通过稳压电路输出电压vled为整个系统供电;同时,三级管q2的基极电流对回路中的电容c1充电,使得基极电流逐渐减小,经过一定的时间后,三极管q2将会断开,导致三极管q1断开,因此,为了维持三极管q2的导通,单片机u1得电后,对p30脚置高电平,通过电阻r4去维持三极管q2的导通,维持整个系统的供电。如果在电池bat错误的反向接入时,三极管q1和q2均为反向偏置,均无电流通过,形成结构性的电池反接保护。

单片机u1将p31脚置为高电平控制恒流驱动电路4工作,同时根据治疗时间启动定时进入省电睡眠状态。三极管q3为红光led5的驱动三极管,p31脚高电平通过电阻r7在二极管d1两端电压形成相对稳定的二极管导通电压,经过电阻r8和r9降压后得到较稳定的“基准电压”,该“基准电压”与电流采样电阻r10上的压降在运算放大器u2上相比较,使得红光led5的工作电流在电流采样电阻r10两端压降与该“基准电压”相等,从而在红光led5上得到相对恒定的驱动电流,红光led5发出治疗红光进行治疗,经过定时时间后,单片机的p30与p31脚均恢复低电平,结束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可以使单片机u1进入省电睡眠状态,不消耗能量。

二极管d3的电压vcmp为恒定值,单片机将电压vcmp与电压vled进行比较,可以判断电池电压是否过低,当处于低电压状态时,使红光led闪烁报警,此时单片机控制p31脚的输出电平在高、低间连续切换。

为了使单片机的工作更有效率,单片机u1可以被设置为两种工作状态:

一、单片机u1定时5分钟,定时时间到达后,唤醒单片机u1,对p30和p31脚置低电平,整个治疗仪供电被断开,治疗过程结束;在该工作状态下,嵌入500ms定时唤醒,用于检测电池电压,当电池电压不足时,红光led5改为闪烁报警。

二、单片机u1定时5分钟,内部嵌套10ms二级睡眠定时,每次唤醒均改变p31脚输出的高低电平状态,使红光led5工作在恒流脉冲驱动状态;同时嵌入检测电池电压的500ms定时唤醒;定时时间到达后,唤醒单片机u1,对p30和p31脚置低电平,结束治疗过程。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