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合拔罐涂抹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8283发布日期:2018-09-07 23:43阅读:19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合拔罐涂抹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我国中医博大精深,传统中医理念认为“痛则不通”,因此,中治疗是以调整经络气血循环为主。拔罐法古称角法,是以罐为工具,使罐内形成负压,吸附于人体体表的腧穴或病痛部位,以促进局部代谢循环,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治疾病目的。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拔罐的方式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建国以后,由于不断改进方法,使拔罐疗法有了新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治疗范围,中医疗法拔罐相对于西医的输液手术治疗,治疗效果好,无副作用,标本兼职。但存在治疗周期长,见效慢,且拔罐过程特别疼,很多患者不能接受的缺陷。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合拔罐涂抹的外用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止痛消肿、排毒排脓以及去除体内湿寒的功效,可辅助拔罐使用,用于治疗风湿痹痛以及肥胖症,增加治疗效果。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配合拔罐涂抹的外用中药组合物,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15份-20份冰片和原料药,原料药组成如下:莱菔子10份-30份、防风10份-15份、桂枝20份-30份、细辛30份-40份、灯芯草20份-25份、羌活20份-30份、藁本10份-30份、制川乌15份-30份、川芎15份-30份、赤芍20份-30份、菖蒲10份-30份、地龙25份-30份、威灵仙30份、红花15份-30份、三七10份-30份和元胡15份-25份。进一步的,所述原料药还包含:当归30份-40份、乳香15份-20份、紫丹参20份-30份、没药10-20份和血竭15份-30份,全方合用,辅助拔罐使用,共奏祛风、散寒、除湿,并活血、通络、止痛,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进一步的,所述配合拔罐涂抹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如下:1)按照重量份数计,称取原料药放入容器中,浸泡在60°的3000份高粱酒中20天-30天,过滤保留浸液;2)将步骤1)制备的浸液放入容器内加热至100℃-120℃,再用黄纸引燃浸液,炼制3分钟-5分钟,得到药液;3)向药液中加入红曲和15份-20份冰片,所述药液与红曲的重量比为10:1,然后装于瓷缸内室温发酵15天-20天,获得配合拔罐用药用喷剂。使用方法:将配合拔罐用药用喷剂0.5ml-1ml喷涂于腧穴,与拔罐器配合使用,即每个罐施罐前喷药量为0.5ml-1ml。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症;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没药:散瘀定痛,消肿生肌。莱菔子:治跌打损伤,淤血胀痛。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紫丹参:祛瘀,生新,活血,调经等效用。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灯芯草:利水通淋;清心降火,止血作用。羌活:解表散寒,除湿止痛。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制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血竭: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菖蒲(花和茎):具有开窍,祛痰,散风的功效。地龙:清热,平肝,息风止痉,平喘,利尿,通络除弊。威灵仙:祛风湿,利尿,痛经,镇痛。风湿痛,腹中冷气,跌打损伤。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乳香:消炎防腐,通经止痛,消肿生肌。冰片:开窍,醒神,晴雪之痛。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元胡: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的功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组合物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止痛消肿、排毒排脓以及去除体内湿寒的功效,药物原料用高粱酒加工提取后,促进吸收,通经活络,对拔罐治疗具有增效作用,用于治疗风湿痹痛以及肥胖症,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减轻患者病痛以及治疗过程的痛苦。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莱菔子10g、防风15g、桂枝20g、细辛40g、灯芯草20g、羌活30g、藁本10g、制川乌30g、川芎15g、赤芍30g、菖蒲10g、地龙30g、威灵仙30g、红花15g、三七30g和元胡15g放入容器中,浸泡在60°的3kg高粱酒中20天,过滤保留浸液;2)将步骤1)制备的浸液放入容器内加热至100℃,再用黄纸引燃浸液,炼制5分钟,得到药液;3)向药液中加入红曲和冰片15g,所述药液与红曲的重量比为10:1,然后装于瓷缸内室温发酵18天,获得配合拔罐用治疗肥胖症中药喷剂。实施例2莱菔子30g、防风10g、桂枝30g、细辛30g、灯芯草25g、羌活20g、藁本30g、制川乌15g、川芎30g、赤芍20g、菖蒲30g、地龙25g、威灵仙30g、红花30g、三七10g和元胡25g放入容器中,浸泡在60°的3kg高粱酒中30天,过滤保留浸液;2)将步骤1)制备的浸液放入容器内加热至108℃,再用黄纸引燃浸液,炼制4分钟,得到药液;3)向药液中加入红曲和冰片18g,所述药液与红曲的重量比为10:1,然后装于瓷缸内室温发酵15天,获得配合拔罐用治疗肥胖症中药喷剂。实施例3莱菔子20g、防风12g、桂枝25g、细辛35g、灯芯草22g、羌活25g、藁本20g、制川乌20g、川芎20g、赤芍25g、菖蒲20g、地龙28g、威灵仙30g、红花20g、三七20g和元胡20g放入容器中,浸泡在60°的3kg高粱酒中25天,过滤保留浸液;2)将步骤1)制备的浸液放入容器内加热至120℃,再用黄纸引燃浸液,炼制3分钟,得到药液;3)向药液中加入红曲和冰片20g,所述药液与红曲的重量比为10:1,然后装于瓷缸内室温25℃发酵20天,获得配合拔罐用治疗肥胖症中药喷剂。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3的配合拔罐用治疗肥胖症中药用喷剂具有舒肝理气、活血化瘀、清热化湿通腑的功效,应用在拔罐减肥之中,能有效地提高拔罐减肥的效果,减轻拔罐痛苦。3次-6次显效,一个月体重可以减少8公斤-12公斤,正常饮食情况下,一年未出现反弹现象。使用方法:将配合拔罐用治疗肥胖症中药喷剂0.5ml(按每罐计)喷涂于腧穴,与拔罐器配合使用,每周3次。本发明实施例治疗的肥胖症患者,平均年龄35岁,女性占80人,男性占20人。其中,其中60公斤-80公斤32例,体重81公斤-108公斤68例,体重两周内下降2.5公斤为有效;体重低于标准体重20%为治愈;体重下降不明显,下降2.5公斤以下为无效。用上述实施例1中药喷剂配合拔罐治疗,三个月后,临床治疗结果显示,86人治愈,92人有效,8人无效,有效率达到92%。典型案例张某某,男,辽宁人,32岁,身高183cm,年轻时热爱运动,参加工作后运动量减少,体重暴增至100公斤,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的配合拔罐用治疗肥胖症中药用喷剂喷涂于腧穴(按每罐计0.5ml),与拔罐器配合使用,每周3次,饮食以低热量食物为主,3次后体重减轻2.5kg,1个月后体重降至88公斤,效果良好,坚持两个月,体重达到83公斤,一年后未出现反弹现象。赵某某,女,辽宁人,28岁,原体重60公斤,产后增至80公斤,多次节食服药减肥失败,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的配合拔罐用治疗肥胖症中药用喷剂喷涂于腧穴(按每罐计0.5ml),与拔罐器配合使用,每周3次,饮食以低热量食物为主,3次后体重减轻2kg,1个月后体重降至70公斤,效果良好,坚持三个月,体重达到62公斤,一年后未出现反弹现象。实施例41)称取当归30g、莱菔子30g,防风10g,紫丹参30g,没药20g,桂枝30g,细辛30g,灯芯草20g,羌活30g,藁本30g,制川乌30g,川芎30g,赤芍30g,血竭30g,地龙30g,菖蒲30g,威灵仙30g,红花30g,乳香20g,三七30g和元胡25g放入容器中,浸泡在60°的3kg高粱酒中20天,过滤保留浸液;2)将步骤1)制备的浸液放入容器内加热至100℃,再用黄纸引燃浸液,炼制5分钟,得到药液;3)向药液中加入红曲和冰片15g,所述药液与红曲的重量比为10:1,然后装于瓷缸内室温发酵18天,获得配合拔罐用治疗风湿痹痛中药喷剂。实施例51)称取当归40g、莱菔子20g,防风12g,紫丹参25g,没药10g,桂枝25g,细辛35g,灯芯草25g,羌活20g,藁本20g,制川乌25g,川芎15g,赤芍25g,血竭15g,地龙25g,菖蒲20g,威灵仙30g,红花30g,乳香18g,三七20g和元胡15g放入容器中,浸泡在60°的3kg高粱酒中30天,过滤保留浸液;2)将步骤1)制备的浸液放入容器内加热至108℃,再用黄纸引燃浸液,炼制4分钟,得到药液;3)向药液中加入红曲和冰片18g,所述药液与红曲的重量比为10:1,然后装于瓷缸内室温发酵15天,获得配合拔罐用治疗风湿痹痛中药用喷剂。实施例61)称取当归35g、莱菔子10g,防风15g,紫丹参20g,没药20g,桂枝20g,细辛40g,灯芯草23g,羌活25g,藁本10g,制川乌15g,川芎20g,赤芍20g,血竭25g,地龙30g,菖蒲10g,威灵仙30g,红花30g,乳香15g,三七10g和元胡20g放入容器中,浸泡在60°的3kg高粱酒中25天,过滤保留浸液;2)将步骤1)制备的浸液放入容器内加热至120℃,再用黄纸引燃浸液,炼制3分钟,得到药液;3)向药液中加入红曲和冰片20g,所述药液与红曲的重量比为10:1,然后装于瓷缸内室温发酵20天,获得配合拔罐用治疗风湿痹痛中药喷剂。临床资料本发明实施例治疗患者平均年龄42岁,其中,轻度为110例,重度130例。具体临床表现如下:轻度:腰膝酸软,走路无力,四肢轻度障碍。重度:四肢变形,关节肿胀,走路发生障碍。治疗方法:将本发明实施例4的配合拔罐用药用喷剂0.5ml(按每罐计)喷涂于腧穴,与拔罐器配合使用,即每个罐施罐前喷药量为0.5ml,每日1次,3天有效,10天-30天治愈。治疗标准:疼痛减轻为有效,疼痛消失且活动自如为治愈。表1二十天后疗风湿骨病临床疗效统计情况表有效治愈无效例颈椎病1191181肩周炎79771腰肌劳损37373典型案例孙某某,男,42岁,辽宁锦州人,患有颈椎病,主要症状是颈背疼痛、上肢无力,并伴有头晕、手麻症状,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膏药,每日1贴,贴于患处,每日贴12小时,连续贴18天后,治愈。将本发明实施例4的配合拔罐用药用喷剂0.5ml喷涂于腧穴以及患处,与拔罐器配合使用,每日1次,3天有效,疼痛感减轻,25天治愈,颈背疼痛、头晕、手麻症状消失。薛某某,女,50岁。辽宁人,教师,由于备课、批阅试卷长期伏案工作,患有肩周炎,肩关节疼痛,双臂无法高举。将本发明实施例4的配合拔罐用药用喷剂0.5ml喷涂于腧穴以及患处,与拔罐器配合使用,每日1次,3天有效,疼痛感减轻,28天治愈,肩部疼痛消失,可见双臂自由抬起。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