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远程输液监测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06105发布日期:2018-12-08 07:0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物联网的远程输液监测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监测报警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物联网的远程输液监测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它包括互联网及互联网上所有的资源,兼容互联网所有的应用,但物联网中所有的元素(所有的设备、资源及通信等)都是个性化和私有化。

现有技术输液监测报警装置多以采用指示灯对患者完成输液量以及更换输液瓶进行报警提示为主,这种方式需要医护人员经常性的留意查看,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达不到监测的效果,因此需要研制一种能够对输液情况进行远程监测的装置,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物联网的远程输液监测报警装置,其结构包括出液量调节阀、输液瓶支座、真空抽气筒、固定胶套、输液瓶、吊架、输液量监测远程报警装置、输液毫升调节钮、输液毫升刻度表、信号接收天线、控制器、出液软管,所述的输液量监测远程报警装置前端设有控制器并且二者相扣合,所述的控制器和输液量监测远程报警装置电连接,所述的输液量监测远程报警装置顶部设有吊架并且二者相焊接,所述的吊架一侧设有输液瓶支座,所述的输液瓶支座通过底端设有的出液量调节阀与输液量监测远程报警装置顶面凹槽活动连接,所述的输液瓶支座顶部设有固定胶套并且二者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固定胶套一侧设有真空抽气筒并且二者相配合,所述的固定胶套顶部设有输液瓶并且二者采用活动连接,所述的输液量监测远程报警装置底部设有出液软管并且二者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输液量监测远程报警装置一侧设有输液毫升刻度表,所述的输液毫升刻度表紧贴固定在输液量监测远程报警装置外壁上,所述的输液毫升刻度表凹槽上设有输液毫升调节钮并且二者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输液毫升刻度表下方设有信号接收天线,所述的信号接收天线与输液量监测远程报警装置采用螺纹配合,所述的输液量监测远程报警装置由储液液位监测机构、液位报警机构、不锈钢外壳、输液机构组成,所述的不锈钢外壳内部设有储液液位监测机构并且二者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储液液位监测机构下方设有液位报警机构并且二者相配合,所述的储液液位监测机构一侧设有输液机构并且二者相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储液液位监测机构由进液弯管、储液圆筒、第一滑轨、第二滑轨、滑块、活动管套、导液管、液位限位圆板、管套限位块、止流管盖、出液管组成,所述的储液圆筒为中空圆柱形结构并且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进液弯管和出液管,所述的进液弯管一端与储液圆筒连接,所述的进液弯管另一端与出液量调节阀相配合,所述的出液管首端与储液圆筒螺纹连接,所述的出液管末端设有止流管盖并且二者相扣合,所述的储液圆筒内部中心位置设有导液管,所述的导液管上端与进液弯管相连接,所述的导液管下端设有管套限位块并且二者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储液圆筒内部设有液位限位圆板并且二者相配合,所述的液位限位圆板中心位置设有活动管套并且二者相扣合,所述的液位限位圆板通过活动管套与导液管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储液圆筒一侧设有第一滑轨并且二者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第一滑轨另一侧设有第二滑轨并且二者相配合,所述的液位限位圆板一端设有滑块并且二者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滑块与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滑块另一端与输液毫升调节钮相扣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储液液位监测机构下方设有液位报警机构,所述的储液液位监测机构通过液位限位圆板与液位报警机构相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液位报警机构由滑杆、限位筒、第一弹簧、第一滑槽、磁铁、矩形铁块、主动件、静触头、动触头、第二滑槽、从动件组成,所述的滑杆贯穿储液圆筒与液位限位圆板相配合,所述的滑杆底端设有磁铁并且二者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磁铁和限位筒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限位筒垂直固定在储液圆筒底面上,所述的限位筒内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的第一弹簧首尾两端分别固定在储液圆筒顶盖和磁铁顶面上,所述的磁铁下方设有矩形铁块并且二者相配合,所述的矩形铁块两侧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的第一滑槽和矩形铁块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第一滑槽上端与限位筒外壁相连接,所述的矩形铁块下方设有主动件,所述的主动件首端与矩形铁块连接,所述的主动件末端与从动件一端相连接,所述的从动件另一端与动触头连接,所述的矩形铁块依次通过主动件和从动件与动触头传动连接,所述的动触头上下两端设有第二滑槽并且二者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动触头前端设有静触头并且二者相配合,所述的第二滑槽一端扣合固定在静触头表面凹槽上,所述的静触头和动触头通过导线与信号接收天线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输液机构由浮球、活动圆杆、圆杆限位滑套、第三滑槽、第二弹簧、活动杆、动导电触头、静导电触头、接线盒、电机、链条、转轴、增压输液机构组成,所述的圆杆限位滑套紧贴固定在进液弯管外壁上,所述的活动圆杆一侧贯穿圆杆限位滑套和进液弯管与浮球连接,所述的活动圆杆和圆杆限位滑套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活动圆杆下端设有活动杆并且二者相扣合,所述的圆杆限位滑套两侧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的第三滑槽和活动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圆杆限位滑套和活动杆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所述的活动杆两端设有动导电触头并且二者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活动杆下方设有电机,所述的电机顶部设有接线盒并且二者相配合,所述的接线盒两端设有静导电触头,所述的静导电触头扣合固定在接线盒上,所述的动导电触头和静导电触头相配合,所述的电机前端设有转轴并且二者采用间隙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电机下方设有增压输液机构,所述的输液机构通过链条与增压输液机构传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增压输液机构由传动轴、传动轴套、第一传动带、皮带轮、皮带轮支架、连杆、固定座、第二传动带、凸轮、主动齿轮、出液筒、活塞、连接管、推杆、u型滑套、定位滑块、摆杆、环形滑槽、从动齿轮组成,所述的传动轴套扣合固定在传动轴上,所述的传动轴下方设有皮带轮,所述的皮带轮和传动轴套通过第一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的皮带轮通过皮带轮支架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的固定座下方设有主动齿轮,所述的皮带轮和主动齿轮通过第二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的主动齿轮上方设有从动齿轮并且二者相啮合,所述的从动齿轮一侧设有环形滑槽并且二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摆杆中心位置与环形滑槽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摆杆末端与连杆上端相连接,所述的连杆下端设有凸轮并且二者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凸轮和主动齿轮相配合,所述的摆杆首尾设有u型滑套并且二者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u型滑套内部设有定位滑块并且二者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u型滑套通过定位滑块与推杆传动连接,所述的从动齿轮下方设有出液筒、所述的出液筒扣合固定在不锈钢外壳内壁凹槽上,所述的出液筒内部设有活塞并且二者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推杆贯穿出液筒与活塞连接,所述的出液筒和出液软管一端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传动轴和转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的出液筒和出液管通过连接管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进液弯管、储液圆筒、导液管、出液筒和连接管的材料为304不锈钢,具有加工性能好,韧性高的特点,广泛使用于工业和家具装饰行业和食品医疗行业。

有益效果

本发明物联网的远程输液监测报警装置,将输液瓶放入固定胶套使其与输液瓶支座相贴合,而后通过真空抽气筒将输液瓶支座和固定胶套内部的空气抽出,使固定胶套紧贴固定在输液瓶外壁上,从而达的固定的效果;通过旋转出液量调节阀调节输液瓶向输液量监测远程报警装置输液的速度,通过输液毫升调节钮在输液毫升刻度表凹槽内滑动,对准输液毫升刻度表调节患者需要摄入的输液量,因为输液毫升调节钮通过滑块与液位限位圆板连接,所以当输液毫升调节钮滑动时,液位限位圆板会在储液圆筒内部滑动,通过液位限位圆板限制储液圆筒内部的液位;因为浮球设于进液弯管内部,所以当有液体进入进液弯管时,浮球会向上浮动,并带动活动圆杆沿圆杆限位滑套向上滑动,因为活动圆杆下端与活动杆相扣合,所以此时活动杆会沿第三滑槽向上滑动,此时第二弹簧被挤压,动导电触头向静导电触头方向靠近,当动导电触头向静导电触头相闭合时,电机通电并驱动转轴旋转,因为转轴和传动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以传动轴旋转并通过第一传动带传动皮带轮旋转,皮带轮通过第二传动带驱动主动齿轮旋转,使从动齿轮旋转,并通过连杆和摆杆相配合,最终达到推杆带动活塞在出液筒内上下滑动的效果,活塞在出液筒内部上下滑动时会产生负压,并通过出液管将储液圆筒内部的液体吸入出液筒,并利用活塞的下压力将液体从出液筒增压推入出液软管,通过控制器能够控制电机驱动转轴旋转的频率,从而控制患者药物进入患者身体的速度;因为储液圆筒内部液位的减少,液位限位圆板会通过管套限位块沿导液管向下滑动,当液位限位圆板和滑杆相接触时滑杆会推动,此时第一弹簧被拉伸,矩形铁块向下滑动,矩形铁块依次通过主动件和从动件传动动触头沿第二滑槽向静触头方向滑动,当活动管套和管套限位块相接触时,静触头和动触头相闭合,此时信号接收天线接收到报警电信号,此时电机停止工作,信号接收天线会将报警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发出,从而实现远程对患者完成输液量以及更换输液瓶进行报警提示。

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输液量监测远程报警装置通过储液液位监测机构与输液毫升刻度表相配合,能够设置患者需要进行的输液量,通过液位报警机构能够在患者达到设置的输液量时利用信号接收天线传递无线信号至控制室进行报警,通过输液机构能够使患者均匀的摄入输液量,减少患者出现不量反应的机率,从而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物联网的远程输液监测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物联网的远程输液监测报警装置的输液量监测远程报警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物联网的远程输液监测报警装置的输液量监测远程报警装置动态图结

图4为本发明物联网的远程输液监测报警装置的输液量监测远程报警装置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物联网的远程输液监测报警装置的图4中a的放大图。

图中:出液量调节阀-1、输液瓶支座-2、真空抽气筒-3、固定胶套-4、输液瓶-5、吊架-6、输液量监测远程报警装置-7、储液液位监测机构-71、进液弯管-711、储液圆筒-712、第一滑轨-713、第二滑轨-714、滑块-715、活动管套-716、导液管-717、液位限位圆板-718、管套限位块-719、止流管盖-7110、出液管-7111、液位报警机构-72、滑杆-721、限位筒-722、第一弹簧-723、第一滑槽-724、磁铁-725、矩形铁块-726、主动件-727、静触头-728、动触头-729、第二滑槽-7210、从动件-7211、不锈钢外壳-73、输液机构-74、浮球-741、活动圆杆-742、圆杆限位滑套-743、第三滑槽-744、第二弹簧-745、活动杆-746、动导电触头-747、静导电触头-748、接线盒-749、电机-7410、链条-7411、转轴-7412、增压输液机构-7413、传动轴-741301、传动轴套-741302、第一传动带-741303、皮带轮-741304、皮带轮支架-741305、连杆-741306、固定座-741307、第二传动带-741308、凸轮-741309、主动齿轮-7413010、出液筒-7413011、活塞-7413012、连接管-7413013、推杆-7413014、u型滑套-7413015、定位滑块-7413016、摆杆-7413017、环形滑槽-7413018、从动齿轮-7413019、输液毫升调节钮-8、输液毫升刻度表-9、信号接收天线-10、控制器-11、出液软管-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物联网的远程输液监测报警装置,其结构包括出液量调节阀1、输液瓶支座2、真空抽气筒3、固定胶套4、输液瓶5、吊架6、输液量监测远程报警装置7、输液毫升调节钮8、输液毫升刻度表9、信号接收天线10、控制器11、出液软管12,所述的输液量监测远程报警装置7前端设有控制器11并且二者相扣合,所述的控制器11和输液量监测远程报警装置7电连接,所述的输液量监测远程报警装置7顶部设有吊架6并且二者相焊接,所述的吊架6一侧设有输液瓶支座2,所述的输液瓶支座2通过底端设有的出液量调节阀1与输液量监测远程报警装置7顶面凹槽活动连接,所述的输液瓶支座2顶部设有固定胶套4并且二者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固定胶套4一侧设有真空抽气筒3并且二者相配合,所述的固定胶套4顶部设有输液瓶5并且二者采用活动连接,所述的输液量监测远程报警装置7底部设有出液软管12并且二者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输液量监测远程报警装置7一侧设有输液毫升刻度表9,所述的输液毫升刻度表9紧贴固定在输液量监测远程报警装置7外壁上,所述的输液毫升刻度表9凹槽上设有输液毫升调节钮8并且二者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输液毫升刻度表9下方设有信号接收天线10,所述的信号接收天线10与输液量监测远程报警装置7采用螺纹配合,所述的输液量监测远程报警装置7由储液液位监测机构71、液位报警机构72、不锈钢外壳73、输液机构74组成,所述的不锈钢外壳73内部设有储液液位监测机构71并且二者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储液液位监测机构71下方设有液位报警机构72并且二者相配合,所述的储液液位监测机构71一侧设有输液机构74并且二者相配合。

所述的储液液位监测机构71由进液弯管711、储液圆筒712、第一滑轨713、第二滑轨714、滑块715、活动管套716、导液管717、液位限位圆板718、管套限位块719、止流管盖7110、出液管7111组成,所述的储液圆筒712为中空圆柱形结构并且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进液弯管711和出液管7111,所述的进液弯管711一端与储液圆筒712连接,所述的进液弯管711另一端与出液量调节阀1相配合,所述的出液管7111首端与储液圆筒712螺纹连接,所述的出液管7111末端设有止流管盖7110并且二者相扣合,所述的储液圆筒712内部中心位置设有导液管717,所述的导液管717上端与进液弯管711相连接,所述的导液管717下端设有管套限位块719并且二者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储液圆筒712内部设有液位限位圆板718并且二者相配合,所述的液位限位圆板718中心位置设有活动管套716并且二者相扣合,所述的液位限位圆板718通过活动管套716与导液管717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储液圆筒712一侧设有第一滑轨713并且二者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第一滑轨713另一侧设有第二滑轨714并且二者相配合,所述的液位限位圆板718一端设有滑块715并且二者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滑块715与第一滑轨713和第二滑轨714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滑块715另一端与输液毫升调节钮8相扣合。

所述的储液液位监测机构71下方设有液位报警机构72,所述的储液液位监测机构71通过液位限位圆板718与液位报警机构72相配合。

所述的液位报警机构72由滑杆721、限位筒722、第一弹簧723、第一滑槽724、磁铁725、矩形铁块726、主动件727、静触头728、动触头729、第二滑槽7210、从动件7211组成,所述的滑杆721贯穿储液圆筒712与液位限位圆板718相配合,所述的滑杆721底端设有磁铁725并且二者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磁铁725和限位筒722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限位筒722垂直固定在储液圆筒712底面上,所述的限位筒722内部设有第一弹簧723,所述的第一弹簧723首尾两端分别固定在储液圆筒712顶盖和磁铁725顶面上,所述的磁铁725下方设有矩形铁块726并且二者相配合,所述的矩形铁块726两侧设有第一滑槽724,所述的第一滑槽724和矩形铁块726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第一滑槽724上端与限位筒722外壁相连接,所述的矩形铁块726下方设有主动件727,所述的主动件727首端与矩形铁块726连接,所述的主动件727末端与从动件7211一端相连接,所述的从动件7211另一端与动触头729连接,所述的矩形铁块726依次通过主动件727和从动件7211与动触头729传动连接,所述的动触头729上下两端设有第二滑槽7210并且二者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动触头729前端设有静触头728并且二者相配合,所述的第二滑槽7210一端扣合固定在静触头728表面凹槽上,所述的静触头728和动触头729通过导线与信号接收天线10相连接。

所述的输液机构74由浮球741、活动圆杆742、圆杆限位滑套743、第三滑槽744、第二弹簧745、活动杆746、动导电触头747、静导电触头748、接线盒749、电机7410、链条7411、转轴7412、增压输液机构7413组成,所述的圆杆限位滑套743紧贴固定在进液弯管711外壁上,所述的活动圆杆742一侧贯穿圆杆限位滑套743和进液弯管711与浮球741连接,所述的活动圆杆742和圆杆限位滑套743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活动圆杆742下端设有活动杆746并且二者相扣合,所述的圆杆限位滑套743两侧设有第三滑槽744,所述的第三滑槽744和活动杆746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圆杆限位滑套743和活动杆746通过第二弹簧745连接,所述的活动杆746两端设有动导电触头747并且二者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活动杆746下方设有电机7410,所述的电机7410顶部设有接线盒749并且二者相配合,所述的接线盒749两端设有静导电触头748,所述的静导电触头748扣合固定在接线盒749上,所述的动导电触头747和静导电触头748相配合,所述的电机7410前端设有转轴7412并且二者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的电机7410下方设有增压输液机构7413,所述的输液机构74通过链条7411与增压输液机构7413传动连接。

所述的增压输液机构7413由传动轴741301、传动轴套741302、第一传动带741303、皮带轮741304、皮带轮支架741305、连杆741306、固定座741307、第二传动带741308、凸轮741309、主动齿轮7413010、出液筒7413011、活塞7413012、连接管7413013、推杆7413014、u型滑套7413015、定位滑块7413016、摆杆7413017、环形滑槽7413018、从动齿轮7413019组成,所述的传动轴套741302扣合固定在传动轴741301上,所述的传动轴741301下方设有皮带轮741304,所述的皮带轮741304和传动轴套741302通过第一传动带741303传动连接,所述的皮带轮741304通过皮带轮支架741305固定在固定座741307上,所述的固定座741307下方设有主动齿轮7413010,所述的皮带轮741304和主动齿轮7413010通过第二传动带741308传动连接,所述的主动齿轮7413010上方设有从动齿轮7413019并且二者相啮合,所述的从动齿轮7413019一侧设有环形滑槽7413018并且二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摆杆7413017中心位置与环形滑槽7413018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摆杆7413017末端与连杆741306上端相连接,所述的连杆741306下端设有凸轮741309并且二者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凸轮741309和主动齿轮7413010相配合,所述的摆杆7413017首尾设有u型滑套7413015并且二者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u型滑套7413015内部设有定位滑块7413016并且二者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u型滑套7413015通过定位滑块7413016与推杆7413014传动连接,所述的从动齿轮7413019下方设有出液筒7413011、所述的出液筒7413011扣合固定在不锈钢外壳73内壁凹槽上,所述的出液筒7413011内部设有活塞7413012并且二者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推杆7413014贯穿出液筒7413011与活塞7413012连接,所述的出液筒7413011和出液软管12一端相连接。

所述的传动轴741301和转轴7412通过链条7411传动连接,所述的出液筒7413011和出液管7111通过连接管7413013相连接。

所述的进液弯管711、储液圆筒712、导液管717、出液筒7413011和连接管7413013的材料为304不锈钢,具有加工性能好,韧性高的特点,广泛使用于工业和家具装饰行业和食品医疗行业。

本发明的原理:

将输液瓶放入固定胶套4使其与输液瓶支座2相贴合,而后通过真空抽气筒3将输液瓶支座2和固定胶套4内部的空气抽出,使固定胶套4紧贴固定在输液瓶外壁上,从而达的固定的效果;通过旋转出液量调节阀1调节输液瓶向输液量监测远程报警装置7输液的速度,通过输液毫升调节钮8在输液毫升刻度表9凹槽内滑动,对准输液毫升刻度表9调节患者需要摄入的输液量,因为输液毫升调节钮8通过滑块715与液位限位圆板718连接,所以当输液毫升调节钮8滑动时,液位限位圆板718会在储液圆筒712内部滑动,通过液位限位圆板718限制储液圆筒712内部的液位;因为浮球741设于进液弯管711内部,所以当有液体进入进液弯管711时,浮球741会向上浮动,并带动活动圆杆742沿圆杆限位滑套743向上滑动,因为活动圆杆742下端与活动杆746相扣合,所以此时活动杆746会沿第三滑槽744向上滑动,此时第二弹簧745被挤压,动导电触头747向静导电触头748方向靠近,当动导电触头747向静导电触头748相闭合时,电机7410通电并驱动转轴7412旋转,因为转轴7412和传动轴741301通过链条7411传动连接,所以传动轴741301旋转并通过第一传动带741303传动皮带轮741304旋转,皮带轮741304通过第二传动带741308驱动主动齿轮7413010旋转,使从动齿轮7413019旋转,并通过连杆741306和摆杆7413017相配合,最终达到推杆7413014带动活塞7413012在出液筒7413011内上下滑动的效果,活塞7413012在出液筒7413011内部上下滑动时会产生负压,并通过出液管7111将储液圆筒712内部的液体吸入出液筒7413011,并利用活塞7413012的下压力将液体从出液筒7413011增压推入出液软管12,通过控制器11能够控制电机7410驱动转轴7412旋转的频率,从而控制患者药物进入患者身体的速度;因为储液圆筒712内部液位的减少,液位限位圆板718会通过管套限位块719沿导液管717向下滑动,当液位限位圆板718和滑杆721相接触时滑杆721会推动,此时第一弹簧723被拉伸,矩形铁块726向下滑动,矩形铁块726依次通过主动件727和从动件7211传动动触头729沿第二滑槽7210向静触头728方向滑动,当活动管套716和管套限位块719相接触时,静触头728和动触头729相闭合,此时信号接收天线10接收到报警电信号,此时电机7410停止工作,信号接收天线10会将报警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发出,从而实现远程对患者完成输液量以及更换输液瓶进行报警提示。

本发明所述的信号接收天线10为全向天线,即在水平方向图上表现为360°都均匀辐射,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无方向性,在垂直方向图上表现为有一定宽度的波束,一般情况下波瓣宽度越小,增益越大,信号接收传递速度快。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输液监测报警装置多以采用指示灯对患者完成输液量以及更换输液瓶进行报警提示为主,这种方式需要医护人员经常性的留意查看,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达不到监测的效果,因此需要研制一种能够对输液情况进行远程监测的装置,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力,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发明输液量监测远程报警装置7通过储液液位监测机构71与输液毫升刻度表9相配合,能够设置患者需要进行的输液量,通过液位报警机构72能够在患者达到设置的输液量时利用信号接收天线10传递无线信号至控制室进行报警,通过输液机构74能够使患者均匀的摄入输液量,减少患者出现不量反应的机率,从而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或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不仅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因此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