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的辅助复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45636发布日期:2018-12-11 23:33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的辅助复位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的辅助复位器,属于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儿童股骨干骨折是常见骨折,约占儿童骨伤科住院的21.7%,常由参加体育活动或户外运动引起。对于2-11岁儿童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钛弹性髓内钉固定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法,此这种手术方法属于微创操作,具有对患儿周围组织损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少、对患儿和家属心理影响小的优点。特别是与钢板内固定相比,弹性髓内钉固定能够有效保护儿童股骨干骨折愈合的内环境,允许骨折端的轻微活动,骨折愈合速度快。目前的闭合复位手术中常用下肢牵引或皮外u型复位杆复位,这些复位方式均是间接复位,不能直接作用于股骨,效果不理想,致使很多股骨干骨折不得不采取骨折断端切口协助复位,增加了创伤。因此,开发出一种能够协助复位的儿童股骨干骨折钛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时的辅助复位器是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儿童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的辅助复位器,这种辅助复位器可以在不切开骨折断端的状态下对股骨干进行复位操作,为钛弹性髓内钉闭合打入创造条件,以避免传统切开手术方法的缺陷,为开展微创手术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儿童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的辅助复位器,它包括近端连接杆、远端连接杆、水平旋转轴、万向轴、近端夹针座、远端夹针座、克氏针、半螺纹针、轴向拉伸复位装置、径向加压复位装置,近端夹针座和远端夹针座分别通过锁紧螺栓套装在近端连接杆和远端连接杆上,克氏针通过近端夹针座与股骨骨折近端固定连接,半螺纹针通过远端夹针座与股骨远端股骨髁固定连接,水平旋转轴连接在近端连接杆的远端,水平旋转轴与万向轴相连接,万向轴与远端连接杆相连接,轴向拉伸复位装置安装在远端连接杆的末端,径向加压复位装置安装在远端连接杆上。

上述儿童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的辅助复位器,近端夹针座和远端夹针座分别由下夹紧杆、下夹针片、上夹针片和锁紧螺栓组成,下夹紧杆为圆柱体,下夹紧杆上有垂直于圆柱体的夹紧孔,夹紧孔的直径分别与近端连接杆和远端连接杆的直径相匹配,锁紧螺栓通过夹紧孔将近端夹针座和远端夹针座的下夹紧杆分别与近端连接杆和远端连接杆锁紧连接,下夹针片和上夹针片分别为相同的长方形片,下夹针片的底面与下夹紧杆的上端面连接为一体,下夹针片和上夹针片叠放,克氏针和半螺纹针分别放置在近端夹针座和远端夹针座的下夹针片和上夹针片之间,固定螺栓将下夹针片和上夹针片固定连接。

上述儿童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的辅助复位器,所述远端夹针座的下夹紧杆的圆柱体上有调节螺孔,调节螺孔的轴向与远端连接杆的长度方向平行。

上述儿童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的辅助复位器,所述水平旋转轴由下固定片、上转动片、固定螺栓组成,下固定片和上转动片分别为相同直径的圆片,下固定片的的一侧与近端连接杆的远端端面固定连接,下固定片的平面与近端连接杆的中心轴线重合,上转动片叠放在下固定片上,下固定片和上转动片的中心相对,下固定片的中心有螺孔,上转动片的中心有通孔,固定螺栓穿过上转动片的通孔与下固定片的螺孔相连接,上转动片的一侧与万向轴的一端相连接。

上述儿童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的辅助复位器,所述万向轴由水平旋转轴连接块、万向球连接杆、万向球、万向球旋转套、垫片、万向球锁定块、锁定偏心轴、连接套筒组成,水平旋转轴连接块的一端与水平旋转轴的上转动片的一侧相连接,水平旋转轴连接块的另一端有圆柱孔,圆柱孔的轴向与水平旋转轴的上转动片的中心轴线重合,万向球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圆柱孔中,万向球连接杆的前端与万向球连接为一体,万向球连接杆的直径小于万向球的直径,万向球位于圆柱孔的外端,万向球旋转套为套筒结构,万向球旋转套一端的端面上有圆孔,圆孔的直径小于万向球的直径,且大于万向球连接杆的直径,万向球旋转套的端面圆孔套在万向球连接杆上,万向球位于万向球旋转套中,万向球旋转套另一端有开口,开口与连接套筒的端面相连接,连接套筒的内孔与万向轴旋转套的内孔相连通,万向轴锁定块位于连接套筒的内孔中,万向轴锁定块的前端与位于万向球旋转套中的万向球的球面相接触,在连接套筒的侧壁上有垂直于连接套筒轴向的锁定孔,锁定偏心轴安装在锁定孔中,锁定偏心轴的轴杆与万向轴锁定块的后端面相对接触。

上述儿童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的辅助复位器,所述万向球连接杆的下端在圆柱孔中由销钉固定连接,万向球旋转套与连接套筒相对的端面上沿着圆周有一圈卡环,卡环的中心为长方形开口,连接套筒的相对一端为长方形连接头,连接头的长方形外周与万向球旋转套的卡环的长方形开口相匹配,连接头的长方形外周上环绕有一圈卡槽,卡槽的槽宽与万向球旋转套的卡环厚度相匹配,万向轴锁定块与锁定偏心轴相对的端面上有沿着端面中心线的圆弧形凹槽,圆弧形凹槽与锁定偏心轴的轴杆相对。

上述儿童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的辅助复位器,所述轴向拉伸复位装置由支撑板、螺旋拉杆、连接螺栓组成,支撑板为长方形板,支撑板的下部有连接孔,连接螺栓穿过连接孔与远端连接杆末端端面的螺孔相连接,支撑板的上部有调节孔,螺旋拉杆的杆体上有螺纹,螺旋拉杆的前端穿过调节孔与远端夹针座的下夹紧杆的调节螺孔相连接,螺旋拉杆的后端与支撑板的调节孔通过转轴相连接,转轴后端有转轴帽,转轴帽的直径大于调节孔的直径,转轴帽卡在支撑板的调节孔后面。

上述儿童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的辅助复位器,所述径向加压复位装置由u形连接杆、下连接座、上连接座、加压复位螺纹钉、紧固螺母组成,下连接座和上连接座分别有固定连接孔和插杆孔,固定连接孔和插杆孔的轴向垂直,下连接座的固定连接孔套装在远端连接杆上,u形连接杆的下端插在下连接座的插杆孔中,紧固螺母将下连接座与远端连接杆和u形连接杆连接固定,u形连接杆的上端插在上连接座的插杆孔中,加压复位螺纹钉穿在上连接座的固定连接孔中,上连接座的固定连接孔中有螺纹,加压复位螺纹钉的螺纹与上连接座的固定连接孔的螺纹相匹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轴向拉伸复位装置可以将骨折后的股骨牵拉到正常的长度,水平旋转轴和万向轴的联合作用不仅可以获得侧方成角的矫正,同时可以进行侧方位移,获得骨折侧方移位的矫正,从而达到正位透视的良好复位,径向加压复位装置的加压复位针可以对有移动的骨折断端进行加压复位。本发明可以实现股骨骨折在长度、角度、转动、位移等全方位的复位,获得满意的效果,为弹性髓内钉的打入创造良好条件。

本发明突破了现有股骨骨折复位的方法,采用直接固定于股骨上进行牵引,与现有的手法牵引复位相比较,牵引力量持续、直接而有效;与现有的经皮外u形复位器相比较,经皮外u形复位器是间接复位,而且仅仅能进行单平面复位,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本发明在复位后能够获得骨折的临时固定,可以任意活动股骨进行透视,取得透视结果,而这是现有的手法牵引和经皮外u形复位器无法比拟的。

本发明是儿童股骨干骨折钛弹性髓内钉闭合复位内固定的辅助复位器的首创,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复位效果良好、术中透视方便的优点,为儿童股骨干骨折钛弹性髓内钉的打入创造了条件,避免了骨折断端切开复位手术,减少手术创伤,避免了瘢痕产生。本发明也可以在成人股骨骨折的治疗中使用,成人所用的部件均比儿童所用的要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近端夹针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水平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轴向拉伸复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径向加压复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万向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万向球旋转套与连接套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锁定偏心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近端连接杆1、远端连接杆2、水平旋转轴3、万向轴4、近端夹针座5、远端夹针座6、克氏针7、半螺纹针8、轴向拉伸复位装置9、径向加压复位装置10、下夹紧杆11、下夹针片12、上夹针片13、锁紧螺栓14、固定螺栓15、豁口16、下固定片17、上转动片18、支撑板19、螺旋拉杆20、连接螺栓21、u形连接杆22、下连接座23、上连接座24、加压复位螺纹钉25、紧固螺母26、水平旋转轴连接块27、万向球连接杆28、万向球29、万向球旋转套30、长方形开口31、万向球锁定块32、锁定偏心轴33、连接套筒34、锁定孔35、卡环36、卡槽37、连接头3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三维立体复位结构,包括近端连接杆1、远端连接杆2、水平旋转轴3、万向轴4、近端夹针座5、远端夹针座6、克氏针7、半螺纹针8、轴向拉伸复位装置9、径向加压复位装置10等结构,可以对股骨骨折进行在长度、角度、转动、位移等全方位的复位,为弹性髓内钉的打入创造良好条件。

图1、2显示,近端连接杆1和远端连接杆2分别与股骨骨折的两部分相连接,近端连接杆1和远端连接杆2与股骨的轴向平行,近端夹针座5和远端夹针座6分别通过锁紧螺栓14套装在近端连接杆1和远端连接杆2上,克氏针7通过近端夹针座5与股骨骨折近端固定连接,半螺纹针8通过远端夹针座6与股骨远端股骨髁固定连接。

图1、2显示,水平旋转轴3、万向轴4连接在近端连接杆1和远端连接杆2之间,水平旋转轴3连接在近端连接杆1的远端,水平旋转轴3与万向轴4相连接,万向轴4与远端连接杆2相连接。轴向拉伸复位装置9安装在远端连接杆2的末端,径向加压复位装置10固定在远端连接杆2上。

图3显示,使用时,下连接座23通过紧固螺母26可以调整在远端连接杆2上的长度位置和圆周方向,上连接座24通过紧固螺母26可以调整在u形连接杆22的位置和圆周方向,向下拧紧加压复位螺纹钉25可以调整加压复位螺纹钉25的进针长度。通过上述调整,可以使加压复位螺纹钉25可以对骨折部分进行任意方向的加压,实现准确的复位。

图4显示,近端夹针座5和远端夹针座6分别由下夹紧杆11、下夹针片12、上夹针片13和锁紧螺栓14组成。下夹紧杆11为圆柱体,下夹紧杆11上有垂直于圆柱体的夹紧孔,夹紧孔的直径分别与近端连接杆1和远端连接杆2的直径相匹配。近端夹针座5和远端夹针座6的下夹紧杆11通过夹紧孔套在近端连接杆1和远端连接杆2上,锁紧螺栓14将近端夹针座5和远端夹针座6的下夹紧杆11分别与近端连接杆1和远端连接杆2锁紧连接。

图4显示,近端夹针座5和远端夹针座6的下夹紧杆11的圆柱体下端有垂直于圆柱体端面的豁口16,豁口沿着下夹紧杆11圆柱体截面的直径与夹紧孔相连通,在豁口16侧面的夹紧杆11杆体上有锁紧螺孔,锁紧螺孔与豁口16平面垂直,锁紧螺栓14穿过锁紧螺孔将豁口16两侧的夹紧杆11圆柱体锁紧连接,使下夹紧杆11分别与近端连接杆1和远端连接杆2锁紧连接。

图4显示,下夹针片12和上夹针片13分别为相同的长方形片,下夹针片12的底面与下夹紧杆11的上端面连接为一体,下夹针片12和上夹针片13叠放,下夹针片12和上夹针片13相对的板面上分别有两个相对的长条半圆凹槽,半圆凹槽的直径与克氏针7或半螺纹针8的直径相匹配,半圆凹槽的长度方向与近端连接杆1和远端连接杆2的长度方向垂直,在下夹针片12和上夹针片13的板面上有相对的螺孔,螺孔垂直于下夹针片12和上夹针片13的板面,固定螺栓15穿过螺孔将下夹针片12和上夹针片13固定连接。在近端夹针座5的下夹针片12和上夹针片13之间放置克氏针7,在远端夹针座6的下夹针片12和上夹针片13之间放置半螺纹针8。

图4显示,远端夹针座6的下夹紧杆11的圆柱体上有调节螺孔,调节螺孔的轴向与远端连接杆2的长度方向平行。调节螺孔的作用是连接轴向拉伸复位装置9,用于调节远端夹针座6在远端连接杆2上的位置,以拉动骨折的股骨在长度方向移动。

图5显示,水平旋转轴3由下固定片17、上转动片18、固定螺栓15组成。下固定片17和上转动片18分别为相同直径的圆片,下固定片17的的一侧与近端连接杆1的远端端面固定连接,下固定片17的平面与近端连接杆1的中心轴线重合,上转动片18叠放在下固定片17上,下固定片17和上转动片18的中心相对,下固定片17的中心有螺孔,上转动片18的中心有通孔,固定螺栓15穿过上转动片18的通孔与下固定片17的螺孔相连接,上转动片18的一侧与万向轴4的一端相连接。转动上转动片18,可以使与上转动片18连接的万向轴4平移,达到近端连接杆1和远端连接杆2之间进行水平移动的效果,进而实现股骨的骨折部分之间的平移。

图6显示,轴向拉伸复位装置9由支撑板19、螺旋拉杆20、连接螺栓21组成。支撑板19为长方形板,支撑板19的下部有连接孔,连接螺栓21穿过连接孔与远端连接杆2末端端面的螺孔相连接,将支撑板19与远端连接杆2的末端垂直固定连接。支撑板19的上部有调节孔,螺旋拉杆20的杆体上有螺纹,螺旋拉杆20的前端穿过调节孔与远端夹针座6的下夹紧杆11的调节螺孔相连接,螺旋拉杆20的后端与支撑板19的调节孔通过转轴相连接,转轴后端有转轴帽,转轴帽的直径大于调节孔的直径,转轴帽卡在支撑板19的调节孔后面。

需要调节拉伸骨折复位的长度时,转动螺旋拉杆20,由于螺旋拉杆20与远端夹针座6的下夹紧杆11的调节螺孔16相啮合,螺旋拉杆20在原地转动,远端夹针座6的下夹紧杆11沿着螺旋拉杆20进行移动,带动远端夹针座6移动,进而使远端夹针座6连接的半螺纹针8带动骨折股骨移动,实现在长度方向的拉伸。

图7显示,径向加压复位装置10由u形连接杆22、下连接座23、上连接座24、加压复位螺纹钉25、紧固螺母26组成。下连接座23和上连接座24的结构相同,它们分别有固定连接孔和插杆孔,固定连接孔和插杆孔的轴向垂直。所不同的是上连接座的固定连接孔的直径与加压复位螺纹钉25的直径相匹配,且有螺纹,上连接座的固定连接孔的螺纹与加压复位螺纹钉的螺纹相匹配,而下连接座的固定连接孔的直径与远端连接杆2的直径相匹配。下连接座23的固定连接孔套装在远端连接杆2上,u形连接杆22的下端插在下连接座23的插杆孔中,紧固螺母26将下连接座23与远端连接杆2和u形连接杆22连接固定。u形连接杆22的上端插在上连接座24的插杆孔中,加压复位螺纹钉25旋在上连接座24的固定连接孔的螺纹中。

图8显示,万向轴4由水平旋转轴连接块27、万向球连接杆28、万向球29、万向球旋转套30、垫片31、万向球锁定块32、锁定偏心轴33、连接套筒34组成。水平旋转轴连接块27的一端与水平旋转轴3的上转动片18的一侧相连接,水平旋转轴连接块27的另一端有圆柱孔,圆柱孔的轴向与水平旋转轴3的上转动片18的中心轴线重合。万向球连接杆28的后部嵌在在圆柱孔中,水平旋转轴连接块27的侧面有销钉将万向球连接杆28与圆柱孔固定连接。万向球连接杆28的前端与万向球29连接为一体,万向球连接杆28的直径小于万向球29的直径,万向球29位于圆柱孔的外端。

图8、9显示,万向球旋转套30为套筒结构,万向球旋转套30一端的端面上有圆孔,圆孔的直径小于万向球29的直径,且大于万向球连接杆28的直径,万向球旋转套30的端面圆孔套在万向球连接杆28上,万向球29位于万向球旋转套中。采用这种结构,万向球29不会从万向球旋转套30中向万向球连接杆28方向脱出,但在安装时需要在万向球连接杆28没有放置在水平旋转轴连接块27的圆柱孔之前先将万向球旋转套30穿过万向轴连接杆28套在万向球29上,然后再安装和固定万向球连接杆28。

图8、9显示,万向球旋转套30另一端有开口,开口与连接套筒34的端面相连接。连接结构是,万向球旋转套30与连接套筒34相对的端面上沿着圆周有一圈卡环36,卡环36的中心为长方形开口31,连接套筒34的相对一端为长方形连接头38,连接头38的长方形外周与万向球旋转套30的卡环36的长方形开口31相匹配,连接头38的长方形外周上环绕有一圈卡槽37,卡槽37的槽宽与万向球旋转套30的卡环36厚度相匹配。连接时,将连接套筒34的长方形连接头38与万向球旋转套30卡环36的长方形开口31相对插入,使卡环36和卡槽37相对,然后相对转动万向球旋转套30和连接套筒34,将长方形连接头38转动到与卡环36的长方形开口垂直的位置,长方形连接头38即卡在卡环36的宽边后面,不能向外脱出,实现万向球旋转套30与连接套筒34的连接。

图8、9、10显示,连接后,连接套筒34的内孔与万向轴旋转套30的内孔相连通,万向轴锁定块32位于连接套筒34的内孔中,万向轴锁定块32的前端与位于万向球旋转套30中的万向球29的球面相接触,在连接套筒34的侧壁上有垂直于连接套筒34轴向的锁定孔35,锁定偏心轴33安装在锁定孔35中,锁定偏心轴33的轴杆与万向轴锁定块32的后端面相对接触。

图8、9、10显示,锁定偏心轴33的后端有内六角螺帽,锁定偏心轴33的轴杆为偏心杆,锁定偏心轴33后端的内六角螺帽嵌在连接套筒34侧壁的锁定孔中,采用转动配合,在万向轴锁定块32与锁定偏心轴33相对的端面上有沿着端面中心线的圆弧形凹槽,圆弧形凹槽与锁定偏心轴33的轴杆相对。当万向球旋转套30转动到与万向球29预期位置时,需要将万向球旋转套30与万向球29锁定,这时转动锁定偏心轴33后端的内六角螺帽,使锁定偏心轴33的偏心轴杆转动到与万向轴锁定块32的后端面相对的位置,偏心轴杆将万向轴锁定块32向前顶,万向轴锁定块32将万向球29向连接套筒34方向推顶,使万向球29与万向球旋转套30的端面圆孔紧密接触,达到锁定的效果。而向反方向转动锁定偏心轴33后端的内六角螺帽,使锁定偏心轴33的偏心轴杆离开万向轴锁定块32的后端面,则万向轴锁定块32与万向球29脱开,可以转动万向球旋转套30,达到调整方向的目的。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

于股骨骨折近端打入两枚克氏针7,于股骨髁上外侧弹性髓内钉进针点拧入半螺纹针8,安装通过万向轴4和水平旋转轴3连接的近端连接杆1和远端连接杆2,将万向轴4和水平旋转轴3的固定螺栓15拧紧,近端夹针座5和远端夹针座6固定克氏针7和半螺纹针8,将近端夹针座5通过锁紧螺栓14固定于近端连接杆1。

此时远端夹针座6的锁紧螺栓14未拧紧,转动轴向拉伸复位装置9的螺旋拉杆20,将远端夹针座6沿着向远端连接杆2移动,对股骨骨折进行牵拉,待纠正股骨骨折重叠获得股骨长度后,拧紧远端夹针座6的锁紧螺栓14。

此时股骨在正位透视中可能遗留侧方成角和移位,松开水平旋转轴3和万向轴4,通过调整水平旋转轴3和万向轴4可以调整股骨远端骨折端,获得内外平移和内外翻活动。在纠正侧方成角和移位后,固定水平旋转轴3和万向轴4。

透视股骨侧位,如果骨折端单纯成角弹性髓内钉可以通过髓腔,就不需要纠正;如果有股骨骨折端的前后移位,将u型连接杆22放置于向前移位的骨折端前方,并将其固定于远端连接杆2,将加压复位螺纹钉25经皮扎入骨折端前方,通过逐步拧紧加压复位螺纹钉25获得股骨前后位的复位,复位后自股骨断端干骺端内侧打入一枚预弯的弹性髓内钉,去除外固定装置,自半螺纹针打入孔打入第二枚预弯的弹性髓内钉,再打入第一枚髓内钉后第二枚的打入就很容易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