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疏通乳腺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36257发布日期:2018-10-23 21:32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疏通乳腺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今女性越来越注意女性方面的保健,特别是孕期后的妇女往往存在乳腺疏通不畅的问题,胶囊等内服品等有增乳疏通功效的产品越来越多,但是这些产品多是直接进入身体,由此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和依赖性甚至会造成伤害。

目前,有中国专利“一种具有乳腺疏通功效的药油”(申请号为201711247718.0),将连翘、红花、当归、香附、柴胡、白芍、丹参、乳香、三七、川穹这些原料混合漂洗烘干粉碎过筛然后放入超流体萃取机的萃取器中,调整压力到萃取压力值时,温度升到萃取温度值时经过一定萃取时间后,再将压力调整至分离压力值,温度下降到分离温度值,全循环流程操作完毕从放油阀门将原料组分的萃取液提出,制得药油,该发明提取出有机原料中调理乳腺的成分并涂抹人体外表缓慢调理女性乳腺功能。上述药油的制备过程复杂,设备成本高。

另有中国专利“一种疏通乳腺敷膏”(申请号为201610294317.x),包括以下比例组份:核桃20~24份、龟板12~15份、猫爪草9~13份、枸杞子8~12份、大豆异黄酮10~14份、丙二醇13~16份、丁二醇7~9份、棕榈酸乙基己酯4~6份、聚二甲基硅氧烷2~5份、氢化聚葵烯2~5份、牛油果树果脂1~3份、peg-100硬脂酸酯1~2份、矿油8~10份、白鹤灵芝提取物3~5份、十三烷醇聚醚-61~3份、聚丙烯酸钠0.1~0.3份、水解燕麦蛋白1~3份和白芍1~2份。该疏通乳腺敷膏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长时间使用后,会在人体产生药物沉积残留,影响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疏通乳腺的中药膏,具有消炎活血,行气止痛的作用,疏通乳腺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用于疏通乳腺的中药膏,按重量份计,包括中药a组分和b组分:

所述a组分包括野菊花20-40份、蒲公英30-60份、地丁草20-40份、炒王不留行5-15份、通草5-12份、丝瓜络15-30份、桔梗10-30份、川芎10-30份、当归10-30份、赤芍10-30份、益母草15-40份、炙甘草5-15份、乳香3-5份;

所述b组分包括鸡骨草10-30份、泽兰20-30份、芒硝3-5份、延胡索3-5份、马钱子0.5-2份、水红花子1-5份、鸡血藤10-15份、徐长卿1-5份、红景天8-10份、补骨脂0.5-3份、续断10-15份。

作为改进,该用于疏通乳腺的中药膏,按重量份计,包括中药a组分和b组分:

所述a组分包括野菊花25-35份、蒲公英30-50份、地丁草20-35份、炒王不留行10-15份、通草5-10份、丝瓜络15-25份、桔梗15-25份、川芎15-25份、当归15-25份、赤芍15-25份、益母草15-30份、炙甘草10-15份、乳香4-5份;

所述b组分包括鸡骨草15-25份、泽兰20-25份、芒硝3.5-5份、延胡索3-4.5份、马钱子1-2份、水红花子1-3份、鸡血藤10-13份、徐长卿2.5-5份、红景天8-9份、补骨脂1.5-3份、续断11-14份。

作为改进,该用于疏通乳腺的中药膏,按重量份计,包括中药a组分和b组分:

所述a组分包括野菊花30份、蒲公英45份、地丁草25份、炒王不留行15份、通草8.5份、丝瓜络18.5份、桔梗20份、川芎20.5份、当归20份、赤芍18.5份、益母草20份、炙甘草14.5份、乳香4.5份;

所述b组分包括鸡骨草20份、泽兰22份、芒硝4.5份、延胡索4.5份、马钱子1份、水红花子1.8份、鸡血藤11.5份、徐长卿3.5份、红景天8份、补骨脂2.5份、续断12份。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疏通乳腺的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确称量需要的各中药组分,分别洗净后晾干备用;

步骤二、将a组分中的野菊花、蒲公英、地丁草、炒王不留行、通草、丝瓜络、桔梗、川芎、当归、赤芍、益母草、炙甘草、乳香筛检,消毒灭菌后将各组分打成100目细粉,过筛去除其中纤维,留粉末备用;

步骤三、将b组分中的鸡骨草、泽兰、芒硝、延胡索、马钱子、水红花子、鸡血藤、徐长卿、红景天、补骨脂、续断,混合磨粉,然后加入3-5倍量的去离子水,混合煎煮60-80min,然后过滤取煎煮液,继续文火加热搅拌,熬制浸膏备用;

步骤四、将步骤二中得到的粉末与步骤三得到的浸膏,于1200-1500rpm的搅拌速度下,搅拌2-5h,得到中药混合物,然后以医用凡士林为基质,按照中药混合物与医用凡士林的重量比为1:3,将中药混合物加至医用凡士林中,继续按照1200-150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2-5h,再次杀菌处理,灌装,密封。

作为改进,所述的杀菌采用无菌净化及紫外线消毒,消毒温度为65-85℃,消毒时间为0.2-0.5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中药组分中,野菊花、蒲公英、地丁草清热消炎;王不留行、通草、丝瓜络疏通乳腺管;川芎、当归、赤芍、益母草活血散结,防止乳汁淤积;桔梗宣肺抗炎;炙甘草调合诸药。

本发明以消炎通络为组方依据。中药蒲公英为君药,辅以其他清热消炎,疏通乳腺的中药野菊花、地丁草、王不留行(炒)、通草、丝瓜络、桔梗、川芎、当归、赤芍、益母草、炙甘草等。中药蒲公英含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和果胶等化学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抑制作用,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临床上对乳痈即乳腺炎有明显疗效。野菊花含菊醇、菊酮、α-蒎烯、樟脑、龙脑、樟烯等化学成分,野菊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有抗菌作用,野菊花还有解热、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等作用。地丁草含消旋及右旋的紫堇醇灵碱、乙酰紫堇灵碱、四氢黄连碱、原阿片碱等生物碱;对链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有抑菌作用,中医认为地丁草具有清热毒,消痈肿的功效。王不留行(炒)含王不留行黄酮苷、三萜皂苷等化学成分,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的功能,用于经闭,痛经,乳汁不下,乳痈肿痛,淋证涩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通草含多种通脱木苷、醇以及多聚戊糖,具有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的功效。丝瓜络主要含齐墩果酸,为广谱抗菌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同时具有祛风、通络、活血、下乳,用于胸胁胀痛,乳汁不通,乳痈肿痛。桔梗含多种皂苷其中最主要的是远志皂苷、桔梗皂苷d,具有镇静及抗炎作用。川芎含川芎嗪、黑麦草碱、川芎内酯、藁本内酯、阿魏酸、苯乙酸甲酯等化学成分,能抑制血栓形成及血小板的凝聚,具有活血行气的功效。当归含藁本内酯、阿魏酸、樟脑酸、癸二酸、月桂烯、当归酸等多种化学成分,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有抗贫血作用,具有活血补血的功效。赤芍主要含有单萜类化合物,如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等,具有解热抗炎的作用。益母草含益母草碱、水苏碱、前西班牙夏罗草酮、益母草二萜、苯甲酸、油酸、甾醇、芸香苷和多量氯化钾等,益母草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抑制凝血和血栓形成。炙甘草甘草苷、甘草酸等有效化学成分,具有抗炎、抗菌、解毒的作用。乳香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2)本发明的中药组分中,鸡骨草全草含相思子碱,胆碱,甾醇化合物、黄酮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清热、散瘀止痛的功效;泽兰含挥发油黄酮甙、皂甙、酚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肿的功效;芒硝含有水硫酸钠化学成分,外用乳房对急性乳腺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延胡索活血、理气、止痛;马钱子祛风定痛、舒筋活络、散血热、消肿毒;水红花子消瘀破积、健脾利湿;鸡血藤补血行血、通经络、强筋骨;徐长卿祛风化湿、行气通络;红景天益气活血、通脉平喘,补骨脂温肾助阳、纳气、止泻,续断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本发明的中药膏针对性强,标本兼治,治愈率高,疗程短,疗效显著,愈后不复发,而且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治疗费用低,禁忌较少。

3)本发明采用的中药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加工方便。另外,采用的中药组分除了本身具有的药性外,还能起到药引的效果,如徐长卿除了本身具有的祛风化湿、行气通络的效果,同时还能起到引药上行,使其他组分药效直达颈项以上,实现“理气”的效果,另外,如乳香活血止痛、消肿生肌,起到引药直达体表,实现“止痛”的效果。本发明中多组分都具有类似的情况,都可起到药引的效果。

4)本发明采用中药粉末与中药浸膏预混合,能使各中药组分充分混匀,相互协同起效,药效安全稳固。使用方便,可直接涂抹施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疏通乳腺的中药膏,按重量份计,包括中药a组分和b组分:

所述a组分包括野菊花20份、蒲公英30份、地丁草20份、炒王不留行5份、通草5份、丝瓜络15份、桔梗10份、川芎10份、当归10份、赤芍10份、益母草15份、炙甘草5份、乳香3份;

所述b组分包括鸡骨草10份、泽兰20份、芒硝3份、延胡索3份、马钱子0.5份、水红花子1份、鸡血藤10份、徐长卿1份、红景天8份、补骨脂0.5份、续断10份。

上述用于疏通乳腺的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确称量需要的各中药组分,分别洗净后晾干备用;

步骤二、将a组分中的野菊花、蒲公英、地丁草、炒王不留行、通草、丝瓜络、桔梗、川芎、当归、赤芍、益母草、炙甘草、乳香筛检,消毒灭菌后将各组分打成100目细粉,过筛去除其中纤维,留粉末备用;

步骤三、将b组分中的鸡骨草、泽兰、芒硝、延胡索、马钱子、水红花子、鸡血藤、徐长卿、红景天、补骨脂、续断,混合磨粉,然后加入3倍量的去离子水,混合煎煮60min,然后过滤取煎煮液,继续文火加热搅拌,熬制浸膏备用;

步骤四、将步骤二中得到的粉末与步骤三得到的浸膏,于1200rpm的搅拌速度下,搅拌2h,得到中药混合物,然后以医用凡士林为基质,按照中药混合物与医用凡士林的重量比为1:3,将中药混合物加至医用凡士林中,继续按照120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2h,然后采用无菌净化及紫外线消毒,消毒温度为65℃,消毒时间为0.2h,灌装,密封。

实施例2

一种用于疏通乳腺的中药膏,按重量份计,包括中药a组分和b组分:

所述a组分包括野菊花40份、蒲公英60份、地丁草40份、炒王不留行15份、通草12份、丝瓜络30份、桔梗30份、川芎30份、当归30份、赤芍30份、益母草40份、炙甘草15份、乳香5份;

所述b组分包括鸡骨草30份、泽兰30份、芒硝5份、延胡索5份、马钱子2份、水红花子5份、鸡血藤15份、徐长卿5份、红景天10份、补骨脂3份、续断15份。

上述用于疏通乳腺的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确称量需要的各中药组分,分别洗净后晾干备用;

步骤二、将a组分中的野菊花、蒲公英、地丁草、炒王不留行、通草、丝瓜络、桔梗、川芎、当归、赤芍、益母草、炙甘草、乳香筛检,消毒灭菌后将各组分打成100目细粉,过筛去除其中纤维,留粉末备用;

步骤三、将b组分中的鸡骨草、泽兰、芒硝、延胡索、马钱子、水红花子、鸡血藤、徐长卿、红景天、补骨脂、续断,混合磨粉,然后加入5倍量的去离子水,混合煎煮80min,然后过滤取煎煮液,继续文火加热搅拌,熬制浸膏备用;

步骤四、将步骤二中得到的粉末与步骤三得到的浸膏,于1500rpm的搅拌速度下,搅拌5h,得到中药混合物,然后以医用凡士林为基质,按照中药混合物与医用凡士林的重量比为1:3,将中药混合物加至医用凡士林中,继续按照150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5h,然后采用无菌净化及紫外线消毒,消毒温度为85℃,消毒时间为0.5h,灌装,密封。

实施例3

一种用于疏通乳腺的中药膏,按重量份计,包括中药a组分和b组分:

所述a组分包括野菊花30份、蒲公英45份、地丁草25份、炒王不留行15份、通草8.5份、丝瓜络18.5份、桔梗20份、川芎20.5份、当归20份、赤芍18.5份、益母草20份、炙甘草14.5份、乳香4.5份;

所述b组分包括鸡骨草20份、泽兰22份、芒硝4.5份、延胡索4.5份、马钱子1份、水红花子1.8份、鸡血藤11.5份、徐长卿3.5份、红景天8份、补骨脂2.5份、续断12份。

上述用于疏通乳腺的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确称量需要的各中药组分,分别洗净后晾干备用;

步骤二、将a组分中的野菊花、蒲公英、地丁草、炒王不留行、通草、丝瓜络、桔梗、川芎、当归、赤芍、益母草、炙甘草、乳香筛检,消毒灭菌后将各组分打成100目细粉,过筛去除其中纤维,留粉末备用;

步骤三、将b组分中的鸡骨草、泽兰、芒硝、延胡索、马钱子、水红花子、鸡血藤、徐长卿、红景天、补骨脂、续断,混合磨粉,然后加入4倍量的去离子水,混合煎煮70min,然后过滤取煎煮液,继续文火加热搅拌,熬制浸膏备用;

步骤四、将步骤二中得到的粉末与步骤三得到的浸膏,于1300rpm的搅拌速度下,搅拌4h,得到中药混合物,然后以医用凡士林为基质,按照中药混合物与医用凡士林的重量比为1:3,将中药混合物加至医用凡士林中,继续按照125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3.5h,然后采用无菌净化及紫外线消毒,消毒温度为75℃,消毒时间为0.3h,灌装,密封。

实施例4

一种用于疏通乳腺的中药膏,按重量份计,包括中药a组分和b组分:

所述a组分包括野菊花25份、蒲公英30份、地丁草20份、炒王不留行10份、通草5份、丝瓜络15份、桔梗15份、川芎15份、当归15份、赤芍15份、益母草15份、炙甘草10份、乳香4份;

所述b组分包括鸡骨草15份、泽兰20份、芒硝3.5份、延胡索3份、马钱子1份、水红花子1份、鸡血藤10份、徐长卿2.5份、红景天8份、补骨脂1.5份、续断11份。

上述用于疏通乳腺的中药膏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3中的步骤一致。

实施例5

一种用于疏通乳腺的中药膏,按重量份计,包括中药a组分和b组分:

所述a组分包括野菊花35份、蒲公英50份、地丁草35份、炒王不留行15份、通草10份、丝瓜络25份、桔梗25份、川芎25份、当归25份、赤芍25份、益母草30份、炙甘草15份、乳香5份;

所述b组分包括鸡骨草25份、泽兰25份、芒硝5份、延胡索4.5份、马钱子2份、水红花子3份、鸡血藤13份、徐长卿5份、红景天9份、补骨脂3份、续断14份。

上述用于疏通乳腺的中药膏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3中的步骤一致。

临床研究

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3中制得中药膏,对照组采用市售涂抹合成药膏,均为早晚各涂抹一次,治疗组与对照组都采用100例,按照年龄段,每个组又分为两个年龄段,青年组(25-30)60例,中年组(31-35岁)40例。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等,综合平均后无显著性差异,各组之间有可比性。两组病例均于用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4天观察主要症状和体征。

使用方法:外敷,取本品敷于患处表面,涂覆均匀,半小时后洗净即可。

症状的判断依据:

治愈:全身症状消失,肿块消散,身体恢复正常,经检查身体指标恢复正常。

显效:全身症状基本消失,局部疼痛减轻,经检查身体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有效:全身症状基本消失,局部疼痛有所减轻,经检查身体指标部分好转。

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形成乳腺脓肿。

发明制得中药膏与市售合成药膏的疗效一览表,如表1。

表1本发明制得中药膏与市售合成药膏的疗效对比

分析表1可知,本发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9%,治疗组的有效率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并且,治疗组的治愈率为73%,对照组的治愈率为60%。

针对治疗组的治愈患者,后期进行回访,均无复发,且无后遗症状、副作用。

典型病例1,齐某某,女,26岁,双侧乳房胀痛半年,近半月较前加重。查舌质暗,苔黄腻,脉弦,双乳弥漫性肿块,触痛。乳腺钼靶检查双侧乳腺增生。用该中药膏涂抹10天后,双乳胀痛减轻,继用中药膏涂抹30天后,双乳疼痛、双乳肿块均消失,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乳腺钼靶检查双乳未见异常。

病例2,杨某,女,31岁,双侧乳房胀痛2个月,月经前加重。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黄,脉沉,双乳触痛明显。用该中药膏涂抹7天后,双乳胀痛减轻,继用中药膏涂抹14天后,双乳疼痛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