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自适应理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3187发布日期:2019-02-12 22:55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温控自适应理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理疗仪,特别是具有温控自适应的理疗仪。



背景技术:

理疗仪具有改善血液循环、调节神经分泌系统、增强免疫力等功能,在医疗系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目前现有技术的理疗仪,主要依赖于护理人员手动调节红外灯头的高度和温度,如果遇到昏迷或体表知觉不敏感的病人,容易因忙碌疏忽或操作不当而导致病人皮肤灼伤甚至溃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温控自适应理疗仪,根据设定的理疗温度,自行实时动态调整红外灯头的输出功率,起到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灼伤病人的皮肤。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温控自适应理疗仪,包括控制盒、支臂和红外灯头,所述支臂的一端与控制盒连接,另一端与红外灯头连接,所述控制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主控模块、ad模块、da模块、运放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壳体上设有调温旋钮,所述调温旋钮与ad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ad模块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壳体外设有体温贴,所述体温贴的输出端穿过设在壳体上的小孔与ad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ad模块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与da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da模块的输出端与运放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运放模块的输出端与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红外灯头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控模块包括单片机和蜂鸣器,所述调温旋钮设定预设温度,所述预设温度包括预设温度上限和预设温度下限,所述预设温度上限和预设温度下限之间构成预设区间,所述体温贴将体温采集数据通过ad模块传输给单片机,所述单片机i/o口与da的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da模块的输出端包括驱动信号端和报警端,所述驱动信号端通过运放模块与驱动模块连接,所述报警端与蜂鸣器连接,所述单片机判断体温采集数据是否落在预设区间进而调整单片机i/o口的信号输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温旋钮的调温范围为35~5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体温贴内部设有热敏电阻型感温元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定预设温度,所述温控自适应理疗仪根据体温贴提供的体温采集数据,实时动态调整红外灯头的输出功率,让病人理疗部位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温度,避免病人尤其是昏迷或体表知觉不敏感的病人皮肤被灼伤的风险,减轻了护理人员的护理压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单片机的信号处理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控制电路板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温控自适应理疗仪,如图1所示,包括控制盒1、支臂2和红外灯头3,所述支臂2的一端与控制盒1连接,另一端与红外灯头3连接,所述控制盒1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主控模块、ad模块、da模块、运放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壳体上设有调温旋钮11和定时旋钮12,所述调温旋钮11和定时旋钮12均与ad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ad模块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壳体外设有体温贴4,所述体温贴4的输出端穿过设在壳体上的小孔与ad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ad模块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与da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da模块的输出端与运放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运放模块的输出端与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红外灯头3连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控模块包括单片机和蜂鸣器,所述单片机型号为stc89c52,所述调温旋钮11设定预设温度,所述预设温度包括预设温度上限和预设温度下限,所述预设温度上限、预设温度下限分别比预设温度高1度、低1度,所述预设温度上限和预设温度下限之间构成预设区间,如图3所示,所述体温贴4将体温采集数据ad0通过ad模块传输给单片机的p0.6口,所述ad模块型号为tlc0838in,所述单片机p0.5口通过da模块输出模拟信号,所述da模块型号为tlc5620,所述da模块的输出端包括驱动信号输出9脚和报警10脚,所述驱动信号输出9脚通过运放模块与驱动模块连接,所述运放模块型号为tl084,所述报警10脚通过运放模块与蜂鸣器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板电路还包括常规的晶振电路、复位电路,所述晶振电路的晶振型号为22m1184,所述复位电路的芯片型号为imp707。所述单片机包括p3口,所述p3口包括p3.0~p3.7共8个脚,所述p3.0~p3.1脚设有通讯电路,备选和其他指令面板通信,所述p3.2~p3.7脚设有检测电路,用以检测工作过程电压电流是否正常。

如图2所示,所述单片机判断体温采集数据是否落在预设区间:

体温采集数据落在预设区间,所述p0.5口信号输出不变;

体温采集数据超出预设温度上限,所述p0.5口降低信号输出,直至体温采集数据落入预设区间,当所述p0.5口信号输出降至最小值而体温采集数据依然高于预设上限温度时,蜂鸣器发出报警声;

体温采集数据低于预设温度下限,所述p0.5口增大信号输出,直至体温采集数据落入预设区间。

所述p0.5口根据设定预设温度和体温采集数据,实时动态调整信号输出,经da模块、运放模块、驱动模块处理后,所述驱动模块控制红外灯头3的输出功率,从而达到温控自适应的目的。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调温旋钮11的调温范围为35~50°。正常情况下,人体不同部位的体表温度在33~37°,人体皮肤温度达到50°可能会造成皮肤以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因此,设定50°为理疗最高温度,并在45~50°的区间内标明高温提示。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体温贴4内部设有型号为mf54-503e3950fa-30的热敏电阻作为感温元件。所述热敏电阻为ntc(负温度系数)类型,其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价格方面相比红外传感器具有巨大的优势。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控自适应理疗仪,该温控自适应理疗仪包括控制盒、支臂和红外灯头,所述支臂的一端与控制盒连接,另一端与红外灯头连接,所述控制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主控模块、AD模块、DA模块、运放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壳体上设有调温旋钮,所述壳体外设有体温贴,所述电路控制板将调温旋钮和体温贴信号处理后与红外灯头连接。本发明通过设定预设温度,该温控自适应理疗仪根据体温贴提供的体温采集数据,实时动态调整红外灯头的输出功率,让病人理疗部位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温度,避免病人尤其是昏迷或体表知觉不敏感的病人皮肤被灼伤的风险,减轻了护理人员的护理压力。

技术研发人员:李周碧;祝慧聪;李鹏;潘婷;黄展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8.07.02
技术公布日:2019.0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