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科用智能输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06068发布日期:2018-12-08 07:0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液科用智能输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血液科用智能输血装置,属于血液科用智能输血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输血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给病人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输血的治疗作用除了用以补给血量,维持血容量,提高血压以抗休克和防止出血性休克的措施外,还可供给具有带氧能力的红细胞以纠正因红细胞减少或其带氧能力降低所导致的急性缺氧症;补充各种凝血因子以纠正某些病人血液凝固障碍。输血原则上应输同型血,并作交叉配血试验,无红细胞凝集现象方可进行。输血后的临床评估,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比容、组织缺氧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无改善。

输血治疗是血液科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抢救生命和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现有技术使用时,因为现有技术设备操作十分麻烦,在换针的过程中容易造成交叉感染,而且不能根据病人情况精确控制流速,流速过快,容易造成心脏负荷,流速过慢则容易凝血且延长输血时间,给医务人员增加工作难度;且整个输血过程中都需要医务人员严密监视,然后根据经验做调整,流速不好把握,还增加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血液科用智能输血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使用时,因为现有技术设备操作十分麻烦,在换针的过程中容易造成交叉感染,而且不能根据病人情况精确控制流速,流速过快,容易造成心脏负荷,流速过慢则容易凝血且延长输血时间,给医务人员增加工作难度;且整个输血过程中都需要医务人员严密监视,然后根据经验做调整,流速不好把握,还增加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血液科用智能输血装置,其结构包括智能输血装置支架、智能输血支架主支杆、输血吊瓶固定支撑架、输血控制调节装置内部传动盒,所述智能输血装置支架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智能输血支架行走底座上方,所述智能输血支架主支杆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智能输血支架行走底座上方,所述输血吊瓶固定支撑架悬挂于吊瓶可活动调节支杆下方,所述输血控制调节装置内部传动盒嵌设于输血装置控制调节装置内部,所述智能输血装置支架设有智能输血支架行走底座、行走底座万向轮,所述智能输血支架行走底座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智能输血装置支架底部,所述行走底座万向轮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智能输血支架行走底座底部;所述智能输血支架主支杆设有吊瓶可活动调节支杆,所述吊瓶可活动调节支杆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智能输血支架主支杆侧表面上;所述吊瓶可活动调节支杆设有可调节气压伸缩主杆、可调节气压伸缩支杆、可调节吊瓶固定挂钩,所述可调节气压伸缩主杆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智能输血支架主支杆顶端侧表面上,所述可调节气压伸缩支杆通过过度配合连接于可调节气压伸缩主杆上,所述可调节吊瓶固定挂钩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可调节气压伸缩支杆下方;所述输血吊瓶固定支撑架设有输血装置固定支架、生理盐水吊瓶固定支架、输血装置控制调节装置、输血导管,所述输血装置固定支架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输血装置控制调节装置上方,所述生理盐水吊瓶固定支架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输血装置控制调节装置下方,所述输血装置控制调节装置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输血装置固定支架与输血装置控制调节装置之间,所述输血导管连接于输血吊瓶固定支撑架底部;所述输血控制调节装置内部传动盒设有输血流速控制传动装置、血液传输导管、流速电路控制传动机构、血液流速检测装置,所述输血流速控制传动装置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输血控制调节装置内部传动盒内壁上,所述血液传输导管嵌设于输血控制调节装置内部传动盒内部,所述流速电路控制传动机构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输血控制调节装置内部传动盒内部底面上,所述血液流速检测装置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血液传输导管与输血控制调节装置内部传动盒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输血装置固定支架设有输血装置固定挂钩、输血装置固定支架支撑杆、输血装置支架固定底座,所述输血装置固定挂钩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输血装置固定支架内壁上,所述输血装置固定支架支撑杆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生理盐水吊瓶支架固定底座上,所述输血装置支架固定底座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输血装置控制调节装置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生理盐水吊瓶固定支架设有生理盐水吊瓶固定挂钩、生理盐水吊瓶固定支架支撑杆、生理盐水吊瓶支架固定底座、输血导管固定座、输血洗连接管,所述生理盐水吊瓶固定挂钩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生理盐水吊瓶固定支架内壁上,所述生理盐水吊瓶固定支架支撑杆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生理盐水吊瓶支架固定底座上,所述生理盐水吊瓶支架固定底座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输血导管固定座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输血导管固定座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生理盐水吊瓶固定支架底部,所述输血洗连接管连接于生理盐水吊瓶控制调节装置与输血导管固定座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输血装置控制调节装置设有输血流速显示面板、输血流速调节阀门,所述输血流速显示面板嵌设于输血装置控制调节装置外表面上,所述输血流速调节阀门嵌设于输血装置控制调节装置侧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输血流速控制传动装置设有第一传动大齿轮、第一齿轮传送带、第一传动小齿轮、第一齿轮组固定支架、流速控制转轴、流速控制转板,所述第一传动大齿轮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输血控制调节装置内部传动盒内壁上,所述第一齿轮传送带连接于第一传动大齿轮与第一传动小齿轮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小齿轮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第一传动大齿轮上方,所述第一齿轮组固定支架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输血控制调节装置内部传动盒内壁上,所述流速控制转轴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第一传动大齿轮侧表面上,所述流速控制转板垂直焊接于流速控制转轴外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流速电路控制传动机构设有电路控制转杆、第一通电金属小圆球、第一通电连接触块,所述电路控制转杆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输血流速调节阀门与第一通电金属小圆球之间,所述第一通电金属小圆球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电路控制转杆顶端,所述第一通电连接触块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输血控制调节装置内部传动盒内部底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血液流速检测装置设有流速检测桨板,所述流速检测桨板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血液流速检测装置侧表面上,所述流速检测桨板嵌设于血液传输导管内部设于流速控制转板上方。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血液科用智能输血装置进行工作时,通过设有一种吊瓶可活动调节支杆,所述吊瓶可活动调节支杆设有可调节气压伸缩主杆、可调节气压伸缩支杆、可调节吊瓶固定挂钩,当调节可调节气压伸缩支杆时可以调节输血吊瓶固定支撑架的距离,实现多种需要;

通过设有一种输血装置固定支架,所述输血装置固定支架设有输血装置固定挂钩、输血装置固定支架支撑杆、输血装置支架固定底座,当把输血装置固定支架逆时针旋转可以提高输血装置固定支架的整体高度,便于进行不同高度药瓶的放置,同时输血装置支架固定底座可以将药瓶固定住,避免药瓶由于碰撞产生大幅度摇晃,使瓶身碎裂;

通过设有一种生理盐水吊瓶固定支架,所述生理盐水吊瓶固定支架设有生理盐水吊瓶固定挂钩、生理盐水吊瓶固定支架支撑杆、生理盐水吊瓶支架固定底座、输血导管固定座、输血洗连接管,生理盐水吊瓶固定支架支撑杆与输血装置固定支架支撑杆具有同样的作用,再通过输血导管固定座将输血洗连接管与生理盐水吊瓶的出液口相连接,实现清洗作用;

通过设有一种血液流速检测装置,所述血液流速检测装置设有流速检测桨板,通过血液对桨板的冲击力感应血液的流速,并通过内部检测仪和转换器转换成数字显示出来,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流速调节;

通过设有一种流速电路控制传动机构,所述流速电路控制传动机构设有电路控制转杆、第一通电金属小圆球、第一通电连接触块,当血液流速过快时,通过旋转输血流速调节阀门,使第一通电金属小圆球与第一通电连接触块相契合,连通电路,使输血流速控制传动装置进行工作;

通过设有一种输血流速控制传动装置,所述输血流速控制传动装置设有第一传动大齿轮、第一齿轮传送带、第一传动小齿轮、第一齿轮组固定支架、流速控制转轴、流速控制转板,当连通电路后,第一传动大齿轮带动第一传动小齿轮转动,同时也带动了流速控制转板的转动,实现血液流速从慢到快的输液过程;

通过以上装置的相互配合,能够通过流速检测装置检测流速,通过显示板直接显示出来,同时调节操作简单方便,也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问题,有效节约时间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血液科用智能输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血液科用智能输血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输血控制调节装置内部传动盒静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输血控制调节装置内部传动盒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智能输血装置支架-1、智能输血支架主支杆-2、输血吊瓶固定支撑架-3、输血控制调节装置内部传动盒-4、智能输血支架行走底座-10、行走底座万向轮-11、吊瓶可活动调节支杆-20、可调节气压伸缩主杆-200、可调节气压伸缩支杆-201、可调节吊瓶固定挂钩-202、输血装置固定支架-30、输血装置固定挂钩-300、输血装置固定支架支撑杆-301、输血装置支架固定底座-302、生理盐水吊瓶固定支架-31、生理盐水吊瓶固定挂钩-310、生理盐水吊瓶固定支架支撑杆-311、生理盐水吊瓶支架固定底座-312、输血导管固定座-313、输血洗连接管-314、输血装置控制调节装置-32、输血流速显示面板-320、输血流速调节阀门-321、输血导管-33、输血流速控制传动装置-40、第一传动大齿轮-400、第一齿轮传送带-401、第一传动小齿轮-402、第一齿轮组固定支架-403、流速控制转轴-404、流速控制转板-405、血液传输导管-41、流速电路控制传动机构-42、电路控制转杆-420、第一通电金属小圆球-421、第一通电连接触块-422、血液流速检测装置-43、流速检测桨板-4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血液科用智能输血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智能输血装置支架1、智能输血支架主支杆2、输血吊瓶固定支撑架3、输血控制调节装置内部传动盒4,所述智能输血装置支架1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智能输血支架行走底座10上方,所述智能输血支架主支杆2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智能输血支架行走底座10上方,所述输血吊瓶固定支撑架3悬挂于吊瓶可活动调节支杆20下方,所述输血控制调节装置内部传动盒4嵌设于输血装置控制调节装置32内部,所述智能输血装置支架1设有智能输血支架行走底座10、行走底座万向轮11,所述智能输血支架行走底座10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智能输血装置支架1底部,所述行走底座万向轮11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智能输血支架行走底座10底部;所述智能输血支架主支杆2设有吊瓶可活动调节支杆20,所述吊瓶可活动调节支杆20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智能输血支架主支杆2侧表面上;所述吊瓶可活动调节支杆20设有可调节气压伸缩主杆200、可调节气压伸缩支杆201、可调节吊瓶固定挂钩202,所述可调节气压伸缩主杆200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智能输血支架主支杆2顶端侧表面上,所述可调节气压伸缩支杆201通过过度配合连接于可调节气压伸缩主杆200上,所述可调节吊瓶固定挂钩202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可调节气压伸缩支杆201下方;所述输血吊瓶固定支撑架3设有输血装置固定支架30、生理盐水吊瓶固定支架31、输血装置控制调节装置32、输血导管33,所述输血装置固定支架30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输血装置控制调节装置32上方,所述生理盐水吊瓶固定支架31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输血装置控制调节装置32下方,所述输血装置控制调节装置32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输血装置固定支架30与输血装置控制调节装置32之间,所述输血导管4连接于输血吊瓶固定支撑架3底部;所述输血控制调节装置内部传动盒4设有输血流速控制传动装置40、血液传输导管41、流速电路控制传动机构42、血液流速检测装置43,所述输血流速控制传动装置40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输血控制调节装置内部传动盒4内壁上,所述血液传输导管41嵌设于输血控制调节装置内部传动盒4内部,所述流速电路控制传动机构42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输血控制调节装置内部传动盒4内部底面上,所述血液流速检测装置43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血液传输导管41与输血控制调节装置内部传动盒4之间,所述输血装置固定支架30设有输血装置固定挂钩300、输血装置固定支架支撑杆301、输血装置支架固定底座302,所述输血装置固定挂钩300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输血装置固定支架30内壁上,所述输血装置固定支架支撑杆301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生理盐水吊瓶支架固定底座302上,所述输血装置支架固定底座302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输血装置控制调节装置32上方,所述生理盐水吊瓶固定支架31设有生理盐水吊瓶固定挂钩310、生理盐水吊瓶固定支架支撑杆311、生理盐水吊瓶支架固定底座312、输血导管固定座313、输血洗连接管314,所述生理盐水吊瓶固定挂钩310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生理盐水吊瓶固定支架31内壁上,所述生理盐水吊瓶固定支架支撑杆311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生理盐水吊瓶支架固定底座312上,所述生理盐水吊瓶支架固定底座312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输血导管固定座313上方,所述输血导管固定座313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生理盐水吊瓶固定支架31底部,所述输血洗连接管314连接于生理盐水吊瓶控制调节装置32与输血导管固定座313之间,所述输血装置控制调节装置32设有输血流速显示面板320、输血流速调节阀门321,所述输血流速显示面板320嵌设于输血装置控制调节装置32外表面上,所述输血流速调节阀门321嵌设于输血装置控制调节装置32侧表面上,所述输血流速控制传动装置40设有第一传动大齿轮400、第一齿轮传送带401、第一传动小齿轮402、第一齿轮组固定支架403、流速控制转轴404、流速控制转板405,所述第一传动大齿轮400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输血控制调节装置内部传动盒4内壁上,所述第一齿轮传送带401连接于第一传动大齿轮400与第一传动小齿轮402之间,所述第一传动小齿轮402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第一传动大齿轮400上方,所述第一齿轮组固定支架403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输血控制调节装置内部传动盒4内壁上,所述流速控制转轴404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第一传动大齿轮400侧表面上,所述流速控制转板405垂直焊接于流速控制转轴404外表面上,所述流速电路控制传动机构42设有电路控制转杆420、第一通电金属小圆球421、第一通电连接触块422,所述电路控制转杆420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输血流速调节阀门321与第一通电金属小圆球421之间,所述第一通电金属小圆球421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电路控制转杆420顶端,所述第一通电连接触块422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输血控制调节装置内部传动盒4内部底面上,所述血液流速检测装置43设有流速检测桨板430,所述流速检测桨板430通过螺纹啮合连接于血液流速检测装置43侧表面上,所述流速检测桨板430嵌设于血液传输导管41内部设于流速控制转板405上方。

用户在通过本设备进行输血治疗时,能够通过流速检测装置检测流速,通过显示板直接显示出来,同时调节操作简单方便,也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问题,有效节约时间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

本发明所述的血液流速检测装置是一种通过液体对桨板的冲击力感应流速的装置,并通过内部检测仪和转换器转换成数字显示出来,构造简单。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使用时,因为现有技术设备操作十分麻烦,在换针的过程中容易造成交叉感染,而且不能根据病人情况精确控制流速,流速过快,容易造成心脏负荷,流速过慢则容易凝血且延长输血时间,给医务人员增加工作难度;且整个输血过程中都需要医务人员严密监视,然后根据经验做调整,流速不好把握,还增加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能够通过流速检测装置检测流速,通过显示板直接显示出来,同时调节操作简单方便,也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问题,有效节约时间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

综上所述:当可调节气压伸缩支杆材质为不锈钢时,可调节气压伸缩支杆材质的坚固性最强,耐腐蚀性最好,因此选用不锈钢作为可调节气压伸缩支杆材质是最佳选择。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