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下肢抬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1733发布日期:2018-11-02 22:15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康复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调节式下肢抬高装置。
背景技术
下肢创伤或术后患者需要抬高患肢加快血液、淋巴回流,改善体循环,可以有效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但是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软枕、软垫或布朗氏架等抬高患肢,但常常出现一些弊端。软枕或软垫患肢抬高常缺乏稳定性,或患肢抬高的高度容易改变,或易造成患肢向侧方滑落;而布朗氏架抬高肢体角度较固定,难以灵活调整,舒适度欠佳等,均常影响临床疗效,同时由于患者病床的床面垫有软垫,导致床面不平整,放置下肢抬高装置时,下肢抬高装置容易倾倒,在下肢抬高装置调节时,患者需要移动体位,下肢创伤或术后患者容易受到二次伤害,为此提出一种可调节式下肢抬高装置。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式下肢抬高装置,其具有在调节过程中患者不需要移动体位,避免下肢创伤或术后患者受到二次伤害,稳定性较好,可保证患肢抬高的高度不易改变,患肢不易向侧方滑落,帮助患肢加快血液、淋巴回流,改善体循环,可以有效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舒适度较好,可以增强临床疗效,放置稳定,不易倾倒,安全性能较好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式下肢抬高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部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部延伸至滑槽的上部外部与支撑座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支撑座设置在底板的上方,所述底板的上部一侧靠近边缘处焊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部通过第一滚动轴承安装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操作手柄,且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伸入支撑座的内部螺接在螺母的内部,所述螺母固定安装在支撑座的内侧壁上,所述支撑座的上部对称设有两组抬高单元;所述抬高单元包括竖直安装在支撑座上部的两个滑杆,两个所述滑杆之间通过滑套安装有u型支撑板,所述u型支撑板的底部居中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螺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底端通过第二滚动轴承固定在支撑座的顶壁内部,且第二螺纹杆的底端伸入支撑座的内部与从动锥齿轮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设置在支撑座的内部,且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主动锥齿轮的一侧面与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支撑座的外部与位于支撑座外侧的第二操作手柄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的侧壁内部固定安装有套装在连杆外部的第三滚动轴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医护人员可通过第一操作手柄驱动第一螺纹杆转动进而调节支撑座的位置,使得u型支撑板升高或者降低的过程中,患者不需要移动体位,避免下肢创伤或术后患者受到二次伤害,通过在支撑座的上部对称设有两组抬高单元,两组抬高单元可供下肢创伤或术后患者进行双腿抬高,帮助患肢加快血液、淋巴回流,改善体循环,可以有效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相互啮合,使得在无人操作第二操作手柄的情况下,u型支撑板的位置不会改变,使得该装置稳定性较好,进而保证患肢抬高的高度不易改变,患肢不易向侧方滑落,通过操作第二操作手柄使得u型支撑板可灵活调整,在u型支撑板的上表面还设有防滑缓冲垫,使得该装置舒适度较好,可以增强临床疗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纹杆伸入支撑座内部的一端端部焊接有第一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防止第一螺纹杆脱离螺母,避免影响通过第一操作手柄驱动第一螺纹杆转动调节支撑座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滑杆的顶端均设有第二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有效防止滑套脱离滑杆,从而避免u型支撑板从滑杆之间脱落,避免影响患者的使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操作手柄和第二操作手柄的外部均套设有橡胶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加医护人员手部与第一操作手柄和第二操作手柄之间的静摩擦力,有效防止医护人员手部与第一操作手柄和第二操作手柄之间存在打滑现象。进一步地,所述u型支撑板的一端部上部固定设有束缚带,且u型支撑板的另一端部上部固定设有魔术贴刺面,所述束缚带远离u型支撑板的一端底部固定设有魔术贴毛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将患者的患肢绑固在u型支撑板的上部内部,可有效防止患者的患肢从u型支撑板的上部内部脱落,避免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底部拐角处对称设有四个弹性支脚,所述弹性支脚包括固定安装在底板底部拐角处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设有第一圆形滑块、弹簧、第二圆形滑块和支撑柱,所述弹簧安装在第一圆形滑块与第二圆形滑块之间,所述第一圆形滑块设置在第二圆形滑块的下方,且第一圆形滑块的底部中心位置处与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延伸至筒体的底部外部与圆形橡胶板的上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橡胶板设置在筒体的正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该装置放置在病床上时,由于弹性支脚在弹簧的作用下具备一定的伸缩性能,在病床床面不平整的情况下,四个弹性支脚也会全部与病床床面接触,从而使得该装置放置稳定,不易倾倒,安全性能较好。进一步地,所述u型支撑板的上表面还设有防滑缓冲垫,所述防滑缓冲垫由如下方法制备: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甲基乙烯基苯基硅橡胶60-80份、聚氨基甲酸酯13-15份、氧化锌粉末10-12份、环氧树脂粉末20-30份、防老剂1-3份、促进剂2-4份、软化剂3-5份、磷酸三甲苯基酯1-3份;s1、将称量好的甲基乙烯基苯基硅橡胶和聚氨基甲酸酯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所述粉碎机的转速设置为600-800r/min,制得粉碎混合物料;s2、将步骤s1中制得的粉碎混合物料加入密炼机中进行密炼,所述密炼机的温度设置为140-160℃,转速设置为800-900r/min,密炼时间为20-30min,制得密炼物料;s3、将步骤s2中制得的密炼物料和氧化锌粉末、环氧树脂粉末、防老剂、促进剂、软化剂、磷酸三甲苯基酯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混合,所述反应釜的温度设置为200-220℃,转速设置为900-1000r/min,时间设定为20-25min,制得胶合物料;s4、将步骤s3中制得的胶合物料加入超声波分散机中进行分散,所述超声波分散机的功率设置为200-240w,温度设置为130-150℃,分散时间设置为16-20min,制得分散物料;s5、将步骤s4中制得的分散物料加入压板机中压制成型,制得防滑缓冲垫胚料;s6、将步骤s5中制得的防滑缓冲垫胚料进行切边裁剪,制得防滑缓冲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防滑缓冲垫的具有较好的防滑和缓冲作用。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粉碎混合物料的颗粒直径为5-8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要保证防滑缓冲垫的加工质量,可避免防滑缓冲垫内部产生气泡。进一步地,所述防老剂为对苯二胺,所述促进剂为二乙基硫脲,所述软化剂为石蜡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防滑缓冲垫性能稳定,不易分解,柔性较好,使用寿命长。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医护人员可通过第一操作手柄驱动第一螺纹杆转动进而调节支撑座的位置,使得u型支撑板升高或者降低的过程中,患者不需要移动体位,避免下肢创伤或术后患者受到二次伤害;2、本发明,通过在支撑座的上部对称设有两组抬高单元,两组抬高单元可供下肢创伤或术后患者进行双腿抬高,帮助患肢加快血液、淋巴回流,改善体循环,可以有效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相互啮合,使得在无人操作第二操作手柄的情况下,u型支撑板的位置不会改变,使得该装置稳定性较好,进而保证患肢抬高的高度不易改变,患肢不易向侧方滑落;3、本发明,通过操作第二操作手柄使得u型支撑板可灵活调整,在u型支撑板的上表面还设有防滑缓冲垫,使得该装置舒适度较好,可以增强临床疗效;4、本发明,放置在病床上时,由于弹性支脚在弹簧的作用下具备一定的伸缩性能,在病床床面不平整的情况下,四个弹性支脚也会全部与病床床面接触,从而使得该装置放置稳定,不易倾倒,安全性能较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后视图;图3为图1的左侧局部剖视图;图4为图1的左侧没有滑杆时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弹性支脚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滑槽;3、滑块;4、支撑座;5、弹性支脚;6、第二螺纹杆;7、滑杆;8、套筒;9、u型支撑板;10、滑套;11、魔术贴刺面;12、防滑缓冲垫;13、束缚带;14、魔术贴毛面;15、第二限位块;16、第一操作手柄;17、支撑块;18、第二操作手柄;19、第一螺纹杆;20、连杆;21、第一滚动轴承;22、第三滚动轴承;23、螺母;24、第二滚动轴承;25、第一限位块;26、从动锥齿轮;27、主动锥齿轮;28、筒体;29、弹簧;30、支撑柱;31、圆形橡胶板;32、第一圆形滑块;33、第二圆形滑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可调节式下肢抬高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部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2,两个所述滑槽2的内部均滑动安装有滑块3,所述滑块3的上部延伸至滑槽2的上部外部与支撑座4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支撑座4设置在底板1的上方,所述底板1的上部一侧靠近边缘处焊接有支撑块17,所述支撑块17的内部通过第一滚动轴承21安装有第一螺纹杆19,所述第一螺纹杆19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操作手柄16,且第一螺纹杆19的另一端伸入支撑座4的内部螺接在螺母23的内部,所述螺母23固定安装在支撑座4的内侧壁上,所述支撑座4的上部对称设有两组抬高单元;所述抬高单元包括竖直安装在支撑座4上部的两个滑杆7,两个所述滑杆7之间通过滑套10安装有u型支撑板9,所述u型支撑板9的底部居中固定安装有套筒8,所述套筒8的内部螺接有第二螺纹杆6,所述第二螺纹杆6的底端通过第二滚动轴承24固定在支撑座4的顶壁内部,且第二螺纹杆6的底端伸入支撑座4的内部与从动锥齿轮26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26设置在支撑座4的内部,且从动锥齿轮26与主动锥齿轮27相互啮合,所述主动锥齿轮27的一侧面与连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20的另一端延伸至支撑座4的外部与位于支撑座4外侧的第二操作手柄18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4的侧壁内部固定安装有套装在连杆20外部的第三滚动轴承22。医护人员可通过第一操作手柄16驱动第一螺纹杆19转动进而调节支撑座4的位置,使得u型支撑板9升高或者降低的过程中,患者不需要移动体位,避免下肢创伤或术后患者受到二次伤害,通过在支撑座4的上部对称设有两组抬高单元,两组抬高单元可供下肢创伤或术后患者进行双腿抬高,帮助患肢加快血液、淋巴回流,改善体循环,可以有效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从动锥齿轮26与主动锥齿轮27相互啮合,使得在无人操作第二操作手柄18的情况下,u型支撑板9的位置不会改变,使得该装置稳定性较好,进而保证患肢抬高的高度不易改变,患肢不易向侧方滑落,通过操作第二操作手柄18使得u型支撑板9可灵活调整,在u型支撑板9的上表面还设有防滑缓冲垫12,使得该装置舒适度较好,可以增强临床疗效。较佳地,所述第一螺纹杆19伸入支撑座4内部的一端端部焊接有第一限位块25。可防止第一螺纹杆19脱离螺母23,避免影响通过第一操作手柄16驱动第一螺纹杆19转动调节支撑座4的位置。较佳地,所述滑杆7的顶端均设有第二限位块15。可有效防止滑套10脱离滑杆7,从而避免u型支撑板9从滑杆7之间脱落,避免影响患者的使用。较佳地,所述第一操作手柄16和第二操作手柄18的外部均套设有橡胶套。可以增加医护人员手部与第一操作手柄16和第二操作手柄18之间的静摩擦力,有效防止医护人员手部与第一操作手柄16和第二操作手柄18之间存在打滑现象。较佳地,所述u型支撑板9的一端部上部固定设有束缚带13,且u型支撑板9的另一端部上部固定设有魔术贴刺面11,所述束缚带13远离u型支撑板9的一端底部固定设有魔术贴毛面14。可将患者的患肢绑固在u型支撑板9的上部内部,可有效防止患者的患肢从u型支撑板9的上部内部脱落,避免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较佳地,所述底板1的底部拐角处对称设有四个弹性支脚5,所述弹性支脚5包括固定安装在底板1底部拐角处的筒体28,所述筒体28的内部设有第一圆形滑块32、弹簧29、第二圆形滑块33和支撑柱30,所述弹簧29安装在第一圆形滑块32与第二圆形滑块33之间,所述第一圆形滑块32设置在第二圆形滑块33的下方,且第一圆形滑块32的底部中心位置处与支撑柱30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30的底端延伸至筒体28的底部外部与圆形橡胶板31的上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橡胶板31设置在筒体28的正下方。将该装置放置在病床上时,由于弹性支脚5在弹簧29的作用下具备一定的伸缩性能,在病床床面不平整的情况下,四个弹性支脚5也会全部与病床床面接触,从而使得该装置放置稳定,不易倾倒,安全性能较好。较佳地,所述u型支撑板9的上表面还设有防滑缓冲垫12,所述防滑缓冲垫12由如下方法制备: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甲基乙烯基苯基硅橡胶60份、聚氨基甲酸酯13份、氧化锌粉末10份、环氧树脂粉末20份、防老剂1份、促进剂2份、软化剂3份、磷酸三甲苯基酯1份;s1、将称量好的甲基乙烯基苯基硅橡胶和聚氨基甲酸酯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所述粉碎机的转速设置为600r/min,制得粉碎混合物料;s2、将步骤s1中制得的粉碎混合物料加入密炼机中进行密炼,所述密炼机的温度设置为140℃,转速设置为800r/min,密炼时间为20min,制得密炼物料;s3、将步骤s2中制得的密炼物料和氧化锌粉末、环氧树脂粉末、防老剂、促进剂、软化剂、磷酸三甲苯基酯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混合,所述反应釜的温度设置为200℃,转速设置为900r/min,时间设定为20min,制得胶合物料;s4、将步骤s3中制得的胶合物料加入超声波分散机中进行分散,所述超声波分散机的功率设置为200w,温度设置为130℃,分散时间设置为16min,制得分散物料;s5、将步骤s4中制得的分散物料加入压板机中压制成型,制得防滑缓冲垫胚料;s6、将步骤s5中制得的防滑缓冲垫胚料进行切边裁剪,制得防滑缓冲垫。通过上述制备方法,使得防滑缓冲垫的具有较好的防滑和缓冲作用。较佳地,所述步骤s1中粉碎混合物料的颗粒直径为5-8mm。可要保证防滑缓冲垫12的加工质量,可避免防滑缓冲垫12内部产生气泡。较佳地,所述防老剂为对苯二胺,所述促进剂为二乙基硫脲,所述软化剂为石蜡油。使得防滑缓冲垫12性能稳定,不易分解,柔性较好,使用寿命长。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滑缓冲垫的制备,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甲基乙烯基苯基硅橡胶70份、聚氨基甲酸酯14份、氧化锌粉末11份、环氧树脂粉末25份、防老剂2份、促进剂3份、软化剂4份、磷酸三甲苯基酯2份;s1、将称量好的甲基乙烯基苯基硅橡胶和聚氨基甲酸酯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所述粉碎机的转速设置为700r/min,制得粉碎混合物料;s2、将步骤s1中制得的粉碎混合物料加入密炼机中进行密炼,所述密炼机的温度设置为150℃,转速设置为850r/min,密炼时间为25min,制得密炼物料;s3、将步骤s2中制得的密炼物料和氧化锌粉末、环氧树脂粉末、防老剂、促进剂、软化剂、磷酸三甲苯基酯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混合,所述反应釜的温度设置为210℃,转速设置为950r/min,时间设定为23min,制得胶合物料;s4、将步骤s3中制得的胶合物料加入超声波分散机中进行分散,所述超声波分散机的功率设置为220w,温度设置为140℃,分散时间设置为18min,制得分散物料;s5、将步骤s4中制得的分散物料加入压板机中压制成型,制得防滑缓冲垫胚料;s6、将步骤s5中制得的防滑缓冲垫胚料进行切边裁剪,制得防滑缓冲垫。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滑缓冲垫的制备,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甲基乙烯基苯基硅橡胶80份、聚氨基甲酸酯15份、氧化锌粉末12份、环氧树脂粉末30份、防老剂3份、促进剂4份、软化剂5份、磷酸三甲苯基酯3份;s1、将称量好的甲基乙烯基苯基硅橡胶和聚氨基甲酸酯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所述粉碎机的转速设置为800r/min,制得粉碎混合物料;s2、将步骤s1中制得的粉碎混合物料加入密炼机中进行密炼,所述密炼机的温度设置为160℃,转速设置为900r/min,密炼时间为30min,制得密炼物料;s3、将步骤s2中制得的密炼物料和氧化锌粉末、环氧树脂粉末、防老剂、促进剂、软化剂、磷酸三甲苯基酯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混合,所述反应釜的温度设置为220℃,转速设置为1000r/min,时间设定为25min,制得胶合物料;s4、将步骤s3中制得的胶合物料加入超声波分散机中进行分散,所述超声波分散机的功率设置为240w,温度设置为150℃,分散时间设置为20min,制得分散物料;s5、将步骤s4中制得的分散物料加入压板机中压制成型,制得防滑缓冲垫胚料;s6、将步骤s5中制得的防滑缓冲垫胚料进行切边裁剪,制得防滑缓冲垫。对实施例1-3中的防滑缓冲垫利用同一台动静摩擦力测试仪在相同的条件下对其静摩擦系数进行测定比较结果如下表:静摩擦系数实施例10.53实施例20.51实施例30.54工作原理:该可调节式下肢抬高装置,工作时,将该装置放置在患者病床的床尾处,将患者的下肢小腿部分放置在u型支撑板9的上部内部,并用束缚带13配合魔术贴刺面11和魔术贴毛面14将患者的患肢绑固在u型支撑板9的上部内部,可有效防止患者的患肢从u型支撑板9的上部内部脱落,避免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然后通过第二操作手柄18操作连杆20带动主动锥齿轮27转动,主动锥齿轮27带动从动锥齿轮26转动,从动锥齿轮26带动第二螺纹杆6转动,第二螺纹杆6在套筒8的内部做升降运动,进而调节u型支撑板9的高度,同时通过第一操作手柄16驱动第一螺纹杆19转动进而调节支撑座4的位置,使得u型支撑板9升高或者降低的过程中,患者不需要移动体位,避免下肢创伤或术后患者受到二次伤害。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