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荨麻疹的养颜膏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33548发布日期:2018-12-01 00:37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荨麻疹的养颜膏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有15%~20%的人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荨麻疹。本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季节,皮损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一过性大小不等的局限性水肿性风团,伴有剧烈瘙痒、红斑,风团轻度隆起,迅速发生与消退,退后无痕迹。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者起病较急,常于短期内痊愈,病情严重可伴有心慌、烦躁、恶心、呕吐甚至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样症状;皮损反复发作超过六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慢性者全身症状一般较急性者轻,反复发作,迁延数月,经年不断,偶可急性发作。此外,尚有由冷、热、日光、摩擦、压力等物理因素性刺激引起的特殊类型的荨麻疹,常见有人工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压力性荨麻疹等。现代医学认为荨麻疹病因复杂,约3/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常见的病因有药物、食物、吸入物、感染、物理因素、蚊虫叮咬、精神因素等。荨麻疹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目前主要分免疫性和非免疫性两类。免疫性的多属ⅰ型变态反应,其特点是反应发生迅速,一般在数分钟,甚至不到一分钟内即发生,病变可逆,缓解后常不留痕迹。其抗体通常是。肥大细胞表面的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并释放活性介质,引起荨麻疹最主要的介质是组织胺,其他介质如激肽、前列腺素、乙酰胆碱、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过敏性毒素等在荨麻疹的发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这些介质使机体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从而产生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循环系统乃至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系列症状。非免疫反应性荨麻疹是由某些物质某些药物和食物、毒素等进入体内,使补体及分解,产生及等过敏毒素,或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激肽等引起。大多数原因不明的慢性荨麻疹被称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近年来有报道显示,在约的患者血清中测到高亲和力受体自身抗体和抗自身抗体,认为这类慢性荨麻疹发病是以自身免疫机制为基础的。目前西医治疗该病主要是抗过敏和对症治疗。对于急性荨麻疹,常用抗组胺药、维生素、钙剂等降低血管通透性,伴腹痛者给予解痉药;脓毒血症或者败血症引起者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伴有休克、喉头水肿及呼吸困难者予拟交感神经药物及激素等对症治疗。对于慢性荨麻疹以抗组胺药治疗为主,还有用抗纤维蛋白溶酶药物、组胺球蛋白、抑肽酶、氯化喹啉、安络血、利血平等。但西药存在不良反应较多,中断治疗易复发的不足,而根本的治疗是去除病因。中医称本病为“瘾疹”,此外尚有“鬼饭疙瘩”、“风疹块”、“风瘙瘾疹”等名。中医认为其病因多由禀赋不耐,腠理失密,外感风热、风寒、风湿之邪或饮食失节,过食辛辣、膏粱厚味之品,致脾胃失调湿热困脾,化热动风或卫外不固,汗出受风或外邪久郁化热伤及阴液或平素体弱,气血不足,加之风邪外袭,郁于皮毛肌腠之间,以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正邪相搏而发疹,或者精神紧张而肝郁不舒,气血失和,风邪内伏而发病。临床急性荨麻疹多为实证,慢性者多虚实夹杂。《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下·风瘙隐轸生疮候》曰:“人皮肤虚,为风邪所折,则起隐轸,寒多色赤,风多色白。甚者痒痛,搔之则成疮。”急性荨麻疹治疗较易,慢性荨麻疹虚实夹杂,病机复杂,长期服用汤剂不仅煎煮繁琐,口感差,且病人长期服药致依从性变差,因此在这些形式下更凸显出中医中药的优势,以往常用的内服中药有汤剂和丸剂,汤剂煎煮繁琐、口感差,患者依从性差,而丸剂吸收、显效慢、药味药量固定,难以达到辩证论治治疗效果。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荨麻疹的养颜膏方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荨麻疹的养颜膏方,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当归10-20份、桂枝10-20份、党参10-20份、鹿角胶5-20份、川芎5-20份、陈皮2-10份、焦神曲10-20份、山药30-50份、茵陈10-30份、益智仁10-30份、白胡椒1-6份、补骨脂10-20份、红枣30-60份、白芍15-50份、熟地15-40份、龟甲胶2-8份、柴胡5-15份、酒黄精10-30份、生姜10-20份、山萸肉10-20份、枸杞子20-45份、桑寄生20-40份、韭菜子5-20份、细辛5-20份、黄芪20-40份、肉桂2-10份、红花1-8份、苍术2-10份、杜仲10-20份、茯苓10-20份、艾叶2-8份、菟丝子10-30份、吴茱萸1-7份、香附10-20份、黄酒350-600份、龙眼肉100-200份、红糖30-70份、黑芝麻30-70份、核桃仁70-150份、水适量。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当归15份、桂枝15份、党参15份、鹿角胶10份、川芎10份、陈皮5份、焦神曲15份、山药40份、茵陈20份、益智仁20份、白胡椒3份、补骨脂15份、红枣45份、白芍30份、熟地30份、龟甲胶5份、柴胡10份、酒黄精20份、生姜15份、山萸肉15份、枸杞子30份、桑寄生30份、韭菜子10份、细辛5份、黄芪30份、肉桂5份、红花3份、苍术5份、杜仲15份、茯苓15份、艾叶5份、菟丝子20份、吴茱萸3份、香附15份、黄酒500份、龙眼肉150份、红糖50份、黑芝麻50份、核桃仁100份、水适量。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蜂蜜10-20份。一种治疗荨麻疹的养颜膏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各组分原料,备用;(2)将当归、桂枝、党参、川芎、陈皮、焦神曲、山药、茵陈、益智仁、白胡椒、补骨脂、红枣、白芍、熟地、柴胡、酒黄精、生姜、山萸肉、枸杞子、桑寄生、韭菜子、细辛、黄芪、红花、苍术、杜仲、茯苓、艾叶、菟丝子、吴茱萸、香附放入水中浸泡10-15h;(3)将以上浸泡后的中药倒入中药机中,加入8-15倍水,煎煮3-6h,煎煮的同时进行搅拌,除去表面泡沫,过滤取出药液;(4)保留药渣,向中药机中倒入8-15倍水,煎煮3-6h,过滤取出药液,重复本步骤3次;(5)将所得的所有药液倒入锅中,加热浓缩至药液原来体积的30-50%,得到浓缩液;(6)将鹿角胶、龟甲胶、肉桂分别进行烊化处理;(7)将黄酒、龙眼肉、红糖、黑芝麻、核桃仁、以及烊化后的鹿角胶、龟甲胶、肉桂依次倒入浓缩液中,文火熬煮2-4h,得到混合液;(8)将混合液用80目筛过筛2-3次,得到混合滤液;(9)将混合滤液用文火熬煮,兑入蜂蜜,熬至膏状即可。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中,浸泡时间为12h。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7)中,熬煮时间为3h。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中含有多味药材,可以对人体进行全面调节,2、本发明便于分解吸收,起到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荨麻疹的发病机制,达到治疗效果。3、使用方便,易于食用,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广阔的社会需求,4、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通过该药治疗荨麻疹,有效率高,不易复发,从根本上解决荨麻疹治疗后易复发的弊端,本发明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补养肝肾、补阴阳、行气活血、脾燥湿和中、温肾散寒、疏肝解郁行气、温阳运脾的药效。本发明主要针对血虚寒凝型荨麻疹的治疗,由于体质的相关性,治疗的出发点从体质入手,还可以用于治疗证属血虚寒凝证的:顽固性湿疹、脉管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荨麻疹(寒冷性、巨大型、丘疹性、水肿性、慢性)、过敏性紫癜、多形性红斑、雷诺氏病、手足皲裂、冻疮、寻常型银屑病、副银屑病、皮肤瘙痒症、红斑肢痛证、寒冷性脂膜炎、结节性红斑、痹证、痛经、子宫肌瘤、痛经等多种疾病。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治疗荨麻疹的养颜膏方,包括以下原料:当归10g、桂枝10g、党参10g、鹿角胶5g、川芎5g、陈皮2g、焦神曲10g、山药30g、茵陈10g、益智仁10g、白胡椒1g、补骨脂10g、红枣30g、白芍15g、熟地15g、龟甲胶2g、柴胡5g、酒黄精10g、生姜10g、山萸肉10g、枸杞子20g、桑寄生20g、韭菜子5g、细辛5g、黄芪20g、肉桂2g、红花1g、苍术2g、杜仲10g、茯苓10g、艾叶2g、菟丝子10g、吴茱萸1g、香附10g、黄酒350g、龙眼肉100g、红糖30g、黑芝麻30g、核桃仁70g、蜂蜜10g、水适量。一种治疗荨麻疹的养颜膏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各组分原料,备用;(2)将当归、桂枝、党参、川芎、陈皮、焦神曲、山药、茵陈、益智仁、白胡椒、补骨脂、红枣、白芍、熟地、柴胡、酒黄精、生姜、山萸肉、枸杞子、桑寄生、韭菜子、细辛、黄芪、红花、苍术、杜仲、茯苓、艾叶、菟丝子、吴茱萸、香附放入水中浸泡10h;(3)将以上浸泡后的中药倒入中药机中,加入8倍水,煎煮3h,煎煮的同时进行搅拌,除去表面泡沫,过滤取出药液;(4)保留药渣,向中药机中倒入8倍水,煎煮3h,过滤取出药液,重复本步骤3次;(5)将所得的所有药液倒入锅中,加热浓缩至药液原来体积的30%,得到浓缩液;(6)将鹿角胶、龟甲胶、肉桂分别进行烊化处理;(7)将黄酒、龙眼肉、红糖、黑芝麻、核桃仁、以及烊化后的鹿角胶、龟甲胶、肉桂依次倒入浓缩液中,文火熬煮2h,得到混合液;(8)将混合液用80目筛过筛2次,得到混合滤液;(9)将混合滤液用文火熬煮,兑入蜂蜜,熬至膏状即可。实施例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治疗荨麻疹的养颜膏方,包括以下原料:当归20g、桂枝20g、党参20g、鹿角胶20g、川芎20g、陈皮10g、焦神曲20g、山药50g、茵陈30g、益智仁30g、白胡椒6g、补骨脂20g、红枣60g、白芍50g、熟地40g、龟甲胶8g、柴胡15g、酒黄精30g、生姜20g、山萸肉20g、枸杞子45g、桑寄生40g、韭菜子20g、细辛20g、黄芪40g、肉桂10g、红花8g、苍术10g、杜仲20g、茯苓20g、艾叶8g、菟丝子30g、吴茱萸7g、香附20g、黄酒600g、龙眼肉200g、红糖70g、黑芝麻70g、核桃仁150g、蜂蜜20g、水适量。一种治疗荨麻疹的养颜膏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各组分原料,备用;(2)将当归、桂枝、党参、川芎、陈皮、焦神曲、山药、茵陈、益智仁、白胡椒、补骨脂、红枣、白芍、熟地、柴胡、酒黄精、生姜、山萸肉、枸杞子、桑寄生、韭菜子、细辛、黄芪、红花、苍术、杜仲、茯苓、艾叶、菟丝子、吴茱萸、香附放入水中浸泡15h;(3)将以上浸泡后的中药倒入中药机中,加入15倍水,煎煮6h,煎煮的同时进行搅拌,除去表面泡沫,过滤取出药液;(4)保留药渣,向中药机中倒入15倍水,煎煮6h,过滤取出药液,重复本步骤3次;(5)将所得的所有药液倒入锅中,加热浓缩至药液原来体积的50%,得到浓缩液;(6)将鹿角胶、龟甲胶、肉桂分别进行烊化处理;(7)将黄酒、龙眼肉、红糖、黑芝麻、核桃仁、以及烊化后的鹿角胶、龟甲胶、肉桂依次倒入浓缩液中,文火熬煮4h,得到混合液;(8)将混合液用80目筛过筛3次,得到混合滤液;(9)将混合滤液用文火熬煮,兑入蜂蜜,熬至膏状即可。实施例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治疗荨麻疹的养颜膏方,包括以下原料:当归15g、桂枝15g、党参15g、鹿角胶10g、川芎10g、陈皮5g、焦神曲15g、山药40g、茵陈20g、益智仁20g、白胡椒3g、补骨脂15g、红枣45g、白芍30g、熟地30g、龟甲胶5g、柴胡10g、酒黄精20g、生姜15g、山萸肉15g、枸杞子30g、桑寄生30g、韭菜子10g、细辛5g、黄芪30g、肉桂5g、红花3g、苍术5g、杜仲15g、茯苓15g、艾叶5g、菟丝子20g、吴茱萸3g、香附15g、黄酒500g、龙眼肉150g、红糖50g、黑芝麻50g、核桃仁100g、蜂蜜15g、水适量。一种治疗荨麻疹的养颜膏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各组分原料,备用;(2)将当归、桂枝、党参、川芎、陈皮、焦神曲、山药、茵陈、益智仁、白胡椒、补骨脂、红枣、白芍、熟地、柴胡、酒黄精、生姜、山萸肉、枸杞子、桑寄生、韭菜子、细辛、黄芪、红花、苍术、杜仲、茯苓、艾叶、菟丝子、吴茱萸、香附放入水中浸泡12h;(3)将以上浸泡后的中药倒入中药机中,加入10倍水,煎煮5h,煎煮的同时进行搅拌,除去表面泡沫,过滤取出药液;(4)保留药渣,向中药机中倒入10倍水,煎煮5h,过滤取出药液,重复本步骤3次;(5)将所得的所有药液倒入锅中,加热浓缩至药液原来体积的40%,得到浓缩液;(6)将鹿角胶、龟甲胶、肉桂分别进行烊化处理;(7)将黄酒、龙眼肉、红糖、黑芝麻、核桃仁、以及烊化后的鹿角胶、龟甲胶、肉桂依次倒入浓缩液中,文火熬煮3h,得到混合液;(8)将混合液用80目筛过筛3次,得到混合滤液;(9)将混合滤液用文火熬煮,兑入蜂蜜,熬至膏状即可。实验例11、病例选择,患者年龄范围,病程时间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及治未病中心门诊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荨麻疹的养颜膏方组50例患者,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20-55岁,平均(38.56±15.78)岁;病程3月-36月,平均(12.45±5.07)月。西药组50例患者予氯雷他定治疗,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18-55岁,平均(37.08±14.98)岁;病程3月-35月,平均(11.45±4.25)月。2、诊断标准简介参照2008年第三次国际荨麻疹共识会议讨论达成的荨麻疹指南及《皮肤性病学》(第六版),拟慢性荨麻疹的诊断依据为:突然出现的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风团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红斑、肿胀,伴有瘙痒、灼热感,常可在24小时内消退,不留有色素沉着,风团反复发作,每周至少两次,持续达6周及以上者,称为慢性等麻疹。中医六经辨证属血虚寒凝之当归四逆汤证。3、疗效评定标准:按4级评分方法记录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并计算疗效指数,同时观察不良反应。荨麻疹症状和体征的4级评分标准:①风团数目:0分为无风团;1分为风团数1~10个;2分为风团数11~20个;3分为风团数>20个,遍布全身。②风团大小:0分为无风团;1分为风团直径<1cm;2分为风团直径1~2.5cm;3分为风团直径>2。5cm。③瘙痒程度:0分为无瘙痒;1分为轻度瘙痒,不影响睡眠;2分为中度瘙痒,每晚因瘙痒觉醒次数≤2次,影响睡眠,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3分为重度瘙痒,每晚因瘙痒觉醒次数≥3次或无法入睡,影响睡眠、正常生活和工作。④风团发生次数:0分为无风团;1分为风团每天出现1次;2分为风团每天出现2~3次;3分为风团每天出现>3次。⑤风团持续时间:0分为无风团;1分为风团持续时间≤h;2分为h<风团持续时间≤12h;3分为风团持续时间>12h。疗效指数(ssri)=[(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痊愈为疗效指数≥90%,显效为60%≤疗效指数<90%,有效为20%≤疗效指数<60%,无效为疗效指数<20%。4、药物使用方法膏方组:用治疗荨麻疹的养颜膏方治疗,每天2次,每次20ml,温水兑服,共治疗4周。西药组:氯雷他定10mg(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066,规格:10mg/片),每日1次口服,4周后观察结果。5、临床治疗结果,以表格形式汇总5.1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见表1表1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疗效指数西药组5013.03±3.157.16±1.54*#0.70±0.15#膏方组5013.10±3.094.59±1.28*#0.81±0.20#注:与西药组比较:*p<0.05,#p<0.01。治疗后,治疗荨麻疹的养颜膏方组明显改善患者主要症状(p<0.05),疗效更确切(p<0.01)。5.2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见表2.表2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组别例数痊愈(痊愈率)显效(显效率)有效(有效率)无效(无效率)总有效率西药组505(10)10(20)20(40)15(30)70%膏方组5018(36)22(44)7(14)3(6)94%注:与西药组比较:*p<0.01,治疗后,治疗荨麻疹的养颜膏方组治疗该病较西药组有效(p<0.01)。临床病例:病例1:刘某,女,50岁,工人。2017年6月6日因“反复双前臂泛发丘疹2月余”来诊。症状为:双前臂见红色丘疹,伴瘙痒,夜间加重,双脚怕冷,纳寐差,小便次数增多,大便调。舌暗红,苔白,脉沉。初步诊断:中医诊断:慢性荨麻疹。用治疗荨麻疹的养颜膏方治疗。治疗4周后症状明显改善,3个月后随访未复发。病例2:张×,女,23岁,广西人,病程1年,因“全身瘙痒伴长红色丘疹7天”来诊,症状为:全身泛发红色丘疹,以双下肢外侧为甚,伴瘙痒,纳可,寐差,二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曾至当地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予氯雷他定片治疗后,症状仍反复发作。诊断:急性荨麻疹,用治疗荨麻疹的养颜膏方治疗。治疗1周后症状改善,每日发作次数减少,继服膏方4周后痊愈。3个月后随访未复发。病例3:李×,女,55岁,广西人,病程2年,症状为:全身皮肤瘙痒,以双下肢外侧为主,偶有“风团样”丘疹出现,四肢怕冷,夜寐差,纳尚可,小便清长,大便溏烂,日1次,舌暗淡,苔薄白,脉沉缓。初步诊断:瘙痒性皮肤病。患者曾四处求医问药无果,遂用治疗荨麻疹的养颜膏方治疗,治疗1月后症状明显缓解,随访2年未见复发。病例4:陈×,男,50岁,广西靖西人,因“双下肢皮肤瘙痒伴色素沉着3年”来诊,症状为:双下肢皮肤瘙痒,纳欠佳,小便频,大便调。舌暗红,少苔,脉沉缓。查体:双下肢皮肤色素沉着,散在丘疹,伴有抓痕。诊断:慢性荨麻疹。经本发明药物施治,治疗1月后症状明显缓解,随访半年未见复发。病例5:王×,女,49岁,广西百色人,病程6月,症状:全身散在红色斑丘疹,伴瘙痒,四肢怕冷,纳寐差,小便调,大便溏烂。舌红苔白,脉缓。诊断:慢性荨麻疹,用治疗荨麻疹的养颜膏方治疗,治疗15天后症状明显缓解,随访半年未见复发。本发明的理论依据:当归、桂枝、白芍、细辛——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山药、熟地、益智仁、杜仲、山萸肉、桑寄生、菟丝子、补骨脂、酒黄精——补养肝肾鹿角胶、龟甲胶、枸杞子——补阴阳川芎、红花——行气活血陈皮、焦神曲、苍术、茯苓——健脾燥湿和中白胡椒、韭菜子、艾叶、黄芪、肉桂——温肾散寒茵陈、柴胡、香附——疏肝解郁行气生姜、吴茱萸、红枣、党参——温阳运脾本发明具有以下疗效:1、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方中以当归四逆汤为主方,重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方中当归甘温,养血和血;桂枝辛温,温经散寒,温通血脉,为君药。细辛温经散寒,助桂枝温通血脉;白芍养血和营,助当归补益营血,共为臣药。大枣益气健脾养血,共为佐药。重用大枣,既合归、芍以补营血,又防栓枝、细辛燥烈大过,伤及阴血。全方共奏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效。本方具有温阳与散寒并用,养血与通脉兼施,温而不燥,补而不滞之效。2、补养肝肾:慢性皮肤病,久耗精血,精血不足,久则血虚化燥生风,则肤痒、脱屑,迁延不愈,故以山药、熟地、益智仁、杜仲、山萸肉、桑寄生、菟丝子、补骨脂、酒黄精众多补养肝肾之品,填精化生气血。3、补阴阳:龟甲胶、鹿角胶血肉有情之品,补阴阳以化生精血;枸杞子补益肝肾。4、行气活血:全方以温经散寒为主方,配以川芎、红花行气活血,加强养血通脉之功。5、健脾燥湿和中:慢性皮肤病,病程长,伤及肝脾,故以陈皮、焦神曲、苍术、茯苓健脾和中,脾运则湿行,湿行则不能阻止气机,气血则通。6、温肾散寒:《内经》所谓:“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虚”是慢性荨麻疹发病的重要因素,阳虚尤其常见。虚则正不胜邪,风邪得以久居体内,导致风团反复发作,病情缠绵,肾阳乃一身元阳之根因,此白胡椒、韭菜子、艾叶、黄芪、肉桂以温补肾阳。7、疏肝解郁行气:慢性荨麻疹以及其他慢性皮肤病,病程长,久病必伤及肝气,故以茵陈、柴胡、香附调少阳枢机,肝气条达,则脾气健运。8、温阳运脾:配以吴茱萸汤,以温阳运脾和中。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