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祛斑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0231发布日期:2018-09-21 20:27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美白祛斑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皮肤色素沉着是人体皮肤由于种种原因而致皮肤呈现不同颜色、不同范围、及不同深浅的色素变化,其会在颜面部出现黑色斑片、褐色斑片、褐黄色斑片、青色斑片等,严重影响了人体的容颜之美、形体之美。皮肤色素沉着只是一个症状体征,并不是疾病的诊断名词。皮肤色素沉着可见于许多皮肤病,皮肤病学把以皮肤色素沉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统称为皮肤色素沉着过度性疾病。从病因上可分为遗传性如雀斑、内分泌性如黄褐斑、代谢性如瑞尔黑变病、药物性如固定药疹、炎症性如晒斑等。黄褐斑是常见的色素性皮肤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尤其在年轻女性人群中发病率较高。黄褐斑俗称“蝴蝶斑”“肝斑” 或者“黧黑斑”“面尘”。主要发生在面部,以颧部、颊部、鼻、前额、颏部为主,为一种弥漫性褐色色素沉着的面部皮肤病。其具有以下特点:①发于面部的颧骨、额及口周围,多对称呈蝴蝶状。②初色如尘垢,日久加深,变为浅灰褐色或深褐色,枯暗不泽。③大小不定,斑点边缘清晰,表面光滑,无炎症反应,无痛痒。④经常使用口服避孕药及妊娠女性,面部会出现“妊娠斑”,也属于黄褐斑的一种。⑤女性有黄褐斑者多伴有月经紊乱、经前乳胀,或慢性病症。⑥男性黄褐斑患者多伴有阳痿、早泻、胃肠功能紊乱等。⑦经常日晒形成的日晒斑也是黄褐斑的一种。西医认为黄褐斑的发病主要与遗传、紫外线、性激素水平有关,其病理机制主要表现为机体皮肤组织的色素增加性疾病,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皮损处表皮基底层中黑素细胞体积增大,黑素合成增加,真皮上部可见游离的黑素颗粒。现代实验研究发现环加氧酶-2(COX-2)的表达、转录因子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解离,与超氧自由基(0FR)基的生成密切相关,而目前许多研究发现超氧自由基(0FR)改变与皮肤黑素的形成及色素沉着有关。当自由基增多时,可使脂类形成脂质过氧化物(LPO),引起脂质过氧化,而皮脂中的这种不稳定的LPO又很容易继续转变并分解为丙二醛(MDA),诱发产生色素沉着性皮肤疾病。黄褐斑的病因较多,发病机制复杂,属于皮肤科的难治性疾病。对于皮肤色素沉着性疾病的治疗,尤其是黄褐斑,目前多使用维生素类、止血环酸、褪黑素等,局部外用氢醌、壬二酸、曲酸、维酸、皮质内固醇等抑制黑色素合成,化学剥脱法去除黑素及用染料激光破坏黑素颗粒等,然大多药物因引起不均匀色素脱失、毛细血管扩张、接触性皮炎等毒副作用、且多因药物本身不稳定、疗效缓慢及复发等因素而未能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活血化瘀、美白祛斑功效的美白祛斑中药组合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人参10份~15份,川芎10份~15份,火棘果10份~15份,白蔹15份~30份,白僵蚕15份~30份,白芨15份~30份,白鲜皮15份~30份。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如下:

人参15份,川芎15份,火棘果15份,白蔹30份,白僵蚕30份,白芨30份,白鲜皮30份。

进一步的: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如下:

人参12份,川芎12份,火棘果12份,白蔹24份,白僵蚕24份,白芨24份,白鲜皮24份。

进一步的: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如下:

人参15份,川芎15份,火棘果15份,白蔹30份,白僵蚕30份,白芨30份,白鲜皮30份。

进一步的:所述人参为人参提取物,所述川芎为川芎提取物,所述火棘果为火棘果实提取物,所述白蔹为白蔹水提取物,所述白僵蚕为白僵蚕水提物,所述白芨为白芨水提物,所述白鲜皮为白鲜皮水提取物。

药理分析:①抑制酪氨酸酶的合成。酪氨酸酶活性直接影响黑色素合成的速率,其可直接转化为黑素小体,而火棘果实提取物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进而阻止黑素小体的生物生成,抑制黑素小体颗粒形成并促使其分解,诱导黑素小体细胞破坏。人参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影响NO合成、抑制黑色素细胞增殖等途径达到美白的功效,还可减轻紫外线对正常细胞的破坏,减少细胞凋亡,促进新细胞的生成。白蔹水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故其具有较强的美白功效。白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多糖、联苄类和菲类及其衍生物,而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消除自由基的作用,在利用人表皮黑素瘤细胞( A375 细胞)与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 HaCat细胞) 共培养模型的研究中,发现白芨水提取物可以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进而抑制黑素的合成,发挥治疗黄褐斑的作用。

②清除氧自由基。药理学研究分析表明,川芎提取物可抗维生素E缺少,故具有类似SOD的活性,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此外还可对抗放射物质的伤害。人参中发挥作用的是人参皂苷,人参皂苷可提高皮肤细胞自由基清除能力,减少自由基累积,避免皮肤受到伤害、破坏; 可以抑制衰老程序的启动,影响成纤维细胞的基因及蛋白质的表达, 显著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抑制胶原蛋白的降解,从而提高胶原蛋白总量、改善胶原蛋白代谢,促进皮肤细胞增殖,维持皮肤年轻状态。火棘果中的原花青素对阳离子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进而发挥抗氧化功能。

③改善微循环。白僵蚕中含有蛋白质、脂肪酸、氨基酸、草基酸、白僵菌素以及微量元素等成分,其水提液在体内外实验中均表现出很强的抗凝、抗血栓、促纤溶等作用,故能改善局部皮肤细胞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抑制皮肤的色素沉着。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美白祛斑中药组合物通过调整脏腑功能,改善血液循环,达到活血化瘀、美白祛斑,美化面部皮肤,去掉面部瑕疵,维护、修复和塑造人体美,增强其生命美感的目的,同时具有突出整体调节、疗效稳定、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从西医学的角度,本美白祛斑中药组合物达到降低COX-2的表达、促进Nrf2的释放、提高机体SOD活性、清除多余氧自由基、抑制黑素细胞活性或黑素合成,破坏清除黑素小体的作用。美白祛斑中药组合物配伍严谨,照顾周全,调理一身之气机、血行,以之治疗预防皮肤色素沉着性疾病,符合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从而步入根本治疗、整体恢复的最佳治疗境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受这些实施例限定。

一、具体实施例部分

实施例1——美白祛斑中药面膜

本实施例的美白祛斑中药组合物采用如下质量的组分制成:

人参15克,川芎15克,火棘果15克,白蔹30克,白僵蚕30克,白芨30克,白鲜皮30克;

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作为功效成分制作面膜,其制作方法为:

1)、清洗消毒设备;

2)、按上述各种组分的质量进行分别称量后,用洁净并消毒好的器皿盛放好;

3)、将原料水、甘油、丙二醇、透明质酸钠、β-葡聚糖、尿囊素加入乳化锅中,搅拌升温至85-90°C,保温搅拌30分钟以上;

4)、降温至45℃,加入人参提取物、白芨水提物、白蔹水提取物、川芎提取物、白僵蚕水提取物、白鲜皮水提取物、火棘果实提取物、黄原胶、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搅拌均匀;

5)、冷却至38℃,取小样检测对版,合格后出料;

6)、放置静置间,待检;

7)、检验合格后,灌装、包装、喷码;

8)、检验合格后,成品入库。

实施例2——美白祛斑中药面膜(该实施例的分量与权利要求3相同)

本实施例的美白祛斑中药组合物采用如下质量的组分制成:

人参12克,川芎12克,火棘果12克,白蔹24克,白僵蚕24克,白芨24克,白鲜皮24克;

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作为功效成分制作面膜,其制作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美白祛斑中药面膜(该实施例的分量与权利要求4相同)

本实施例的美白祛斑中药组合物采用如下质量的组分制成:

人参10克,川芎10克,火棘果10克,白蔹15克,白僵蚕15克,白芨15克,白鲜皮15克;

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作为功效成分制作面膜,其制作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二、病例治疗部分:

1、病例选择

本研究的88例黄褐斑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治疗组男 10例,女34例,年龄最小18岁, 最大48岁, 平均28.64岁;对照组男8例,女36例,年龄最小24岁, 最大56岁, 平均32.42岁。入选本研究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严重程度、病程等资料之间的差异,经过统计学分析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简介

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修订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中的诊断依据。①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性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②无明显自觉症状;③女性多发,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④病情可有季节性,常夏重冬轻;⑤排除其他疾病如颧部褐青色痣、Riehl 黑变病及色素性光化性扁平苔藓等引起的色素沉着。

3、临床疗效判评估标准

3.1观察指标

依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定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及疗效标准》(2003年修定稿)

黄褐斑评分标准

皮损总积分=皮损面积积分+皮损色素程度积分

3.2疗效标准

根据症状体征评分的下降指数评定疗效,下降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基本治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90%,颜色基本消失;下降指数≥80%。

显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60%,颜色明显变淡;下降指数≥50%。

好转: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淡;下降指数≥30%。

无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化不明显;下降指数<30%。

4、面膜使用方法

治疗组:使用实施例1制成的美白祛斑中药面膜,其施用方法为:洁肤后,打开面膜均匀敷于面部15-20分钟后揭膜,每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对照组:0.1%维A酸乳膏(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5克/支,批号H50021816),外用,1次/日,晚间使用。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5、临床治疗结果,以表格形式汇总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² 检验,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9. 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5.1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44例, 基本治愈5例, 显效28例, 好转5例, 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6.3%;对照组44例, 基本治愈1例, 显效13例,好转18例, 无效12例, 总有效率为72.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经卡方检验两组疗效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Z= -6.485, P<0.01)。具体见表1。

表l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两组总有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5.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总积分比较表,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总积分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O.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O.05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皮损总积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5.3 不良反应。

治疗组44例,出现皮肤瘙痒3例,皮肤潮红4例;对照组44例,出现皮肤刺痛5例,皮肤脱屑5例。3个疗程结束后2周内,2组不良反应均消失。

6、病例观察

病例1:刘某,女,28岁,广西柳州人,2016年04月12日初诊。颜面黄褐斑2年,加重2个月,2年前因产后出现面部散在少许斑点,当时未予重视,2个月前斑点分布逐渐增多,遂来就诊。平素易腰痛不舒,纳可,寐安,便干,3-4日一行。自13岁初潮开始,月经后期,月经色暗,量适中,有血块,带经7d,行经小腹痛。刻诊:面色稍显暗沉,两颧部散在布满黄褐色斑点,舌质暗红,边有瘀点,苔薄白,脉细弱。辨证为瘀阻肝脉。予本发明实施例1的美白祛斑中药面膜施治,治疗3个月后面色略显红润,两颧部斑点明显减少,继续用药3个月后,6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2:刘某,女,56岁,广西三江县人,2016年6月18日初诊。颜面黄褐斑20年,加重半月。患者于20年前两颧部开始出现黑褐色斑片,未予治疗。半月前因旅行劳累日晒后斑片颜色逐渐加深,斑片范围增大。刻诊:面色晦暗,面部散在布满黄褐色斑点,以眼周及颧部为甚,神疲乏力,失眠多梦,纳可,二便调。舌淡暗,苔白,脉细涩。辨证为:肝肾精血亏虚 ,瘀血阻络。予本发明实施例1的美白祛斑中药面膜施治,治疗3个月后面色略显红润,两颧部斑点明显减少,继续用药3个月后,6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3:于某,女,40岁,广西融安县人,2017年8月20日初诊。颜面黄褐斑2年。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面部黄褐色斑点,自行用祛斑面膜及护肤品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未见改善,刻诊:面色暗沉,面部散在布满褐色斑点,平素心情急躁易怒,善太息,月经量少,周期如常,轻微痛经。舌质暗,边有瘀点,舌下脉络曲张,苔白腻,脉弦涩。辨证为:气滞血瘀。予本发明实施例1的美白祛斑中药面膜施治,治疗3个月后面色略显红润,两颧部斑点明显减少,继续用药3个月后,6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