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磁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1056发布日期:2018-12-19 07:07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磁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磁治疗仪。



背景技术:

磁场对人体以及其他生物体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可以利用磁场的作用对生物体的各种疾病进行治疗。现有的旋磁机通常是磁芯在电机带动下旋转,由磁芯辐射的磁场旋转作用于人体。例如揭东康保磁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利产品磁场治疗装置(参考专利文献cn102160912b),杭州慈孝堂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利产品旋转磁场治疗装置(参考专利文献cn102580247b)。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磁治疗仪,其能够根据被治疗者的个体情况选择最优的磁场模式,以增强工作面磁场分布和磁力线分布的适配性,磁疗效果好。

所述旋磁治疗设备包括执行部、检测部以及控制部,

所述执行部包括移动机构和旋磁机构;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第一电机,安装在主面板背面;

主面板,用于承载移动机构的其他组件;

圆盘,其与第一电机的驱动轴相连,并可在主面板上转动,圆盘上有一个圆销;

回形槽,其与横杆固连,当第一电机驱动圆盘转动时,圆盘上的圆销拨动回形槽移动,从而带动横杆的直线平移;

固定装置,安装于主面板上,用于承载横杆;

横杆,用于承载旋磁机构;

所述旋磁机构包括:

第二电机,安装于横臂的末端下侧;

承载轴,一端与第二电机相连,另一端与圆盘承载体相连;

圆盘承载体,用于承载内磁组;

内磁组,其包括两个安装在圆盘承载体上的磁体,且所述磁体上端的极性相反,

推动装置,其可滑动地套设于承载轴上;

外磁组,其包括两个布置在内磁组两侧的磁体,且两个磁体的上端的极性相同;

连杆组,其活动地连接推动装置、承载轴和外磁组;

其中,所述推动装置包括:

两块圆环电磁铁,一块安装在第二电机外壳的下端,一块安装在t型承载体的上端,通过控制供给圆环电磁铁的电流的大小和/或方向,两块圆环电磁铁之间生成可控的磁力,并通过调节该磁力的大小和/或方向使t型承载体沿着承载轴上下移动;

钢丝绳,一端固连在第二电机外壳下端,一端固连在t型承载体的上端,用于限制t型承载体可移动的最大距离;

当第二电机驱动承载轴带动内磁组旋转时,内外磁组间的磁感应线发生改变,产生不同类型磁场叠加;同时,外磁组在推动装置和连杆组的带动下左右移动,内外磁组之间距离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所述旋磁机构所生成的磁场的强度可调;

所述检测部为超声波检测仪,其安装于圆盘承载体上,用于检测被治疗者身体的指定位置的血液流通状态,所述指定位置是指旋磁机构所产生磁场的作用部位;

控制部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电机驱动移动机构运行,使旋磁机构移动到并作用于被治疗者身体的不同部位;

第二控制单元被配置为:

当超声波检测仪检测到的血液流速在预设范围之外时,控制供给圆环电磁铁的电流的大小和/或方向,使两块圆环电磁铁相靠近,t型承载体上移,连杆组向内收缩,使得内磁组与外磁组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增大旋磁机构所产生的磁场的强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根据被治疗者的血液情况对移动机构和旋磁装置进行动态调节,当检测到患者的血液流通为非正常状态时,立刻调整旋磁装置以增强磁场大小达到最优的磁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旋磁装置结构图;

图2示出了移动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系统的结构以及所实现的功能。

执行部包括移动机构、旋磁机构。

如图2所示,移动机构包括:

第一电机8,安装在主面板9背面;

主面板9,用于承载移动机构的其他组件;

圆盘10,其与第一电机8的驱动轴相连,并可在主面板9上转动,圆盘10上有一个圆销;

回形槽11,其与横杆13固连,当第一电机8驱动圆盘10转动时,圆盘10上的圆销拨动回形槽11移动,从而带动横杆13的直线平移;

固定装置12,安装于主面板9上,用于承载横杆13;

横杆13,用于承载旋磁机构;

如图1所示,旋磁机构包括:

第二电机1,安装于横臂10的末端下侧;

承载轴2,一端与第二电机1相连,另一端与圆盘承载体3相连;

圆盘承载体3,用于承载内磁组4;

内磁组4,其包括两个安装在圆盘承载体3上的磁体,且所述磁体上端的极性相反(一个n极一个s极),

推动装置5,其可滑动地套设于承载轴2上;

所述的推动装置5包括:

两块圆环电磁铁51,一块安装在第二电机1外壳的下端,一块安装在t型承载体53的上端,通过控制供给圆环电磁铁的电流,两块圆环电磁铁51之间生成可控的磁力,并通过调节该磁力的大小使t型承载体53沿着承载轴2上下移动;

钢丝绳52,一端固连在第二电机1外壳下端,一端固连在t型承载体53的上端,用于限制t型承载体53可移动的最大距离;

外磁组7,其包括两个布置在内磁组4两侧的磁体,且两个磁体的上端的极性相同(两个都是n极);

连杆组6,其活动地连接推动装置5、承载轴2和外磁组7;

当第二电机1驱动承载轴2带动内磁组4旋转时,内外磁组间的磁感应线发生改变,产生不同类型磁场叠加;同时,外磁组7在推动装置5和连杆组6的带动下左右移动,内外磁组之间距离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所述旋磁机构所生成的磁场的强度可调;

检测部包括:

超声波检测仪31,安装于圆盘承载体3上,用于检测旋磁机构所产生磁场的作用部位的被治疗者的血液流通状态;

控制部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电机1驱动移动机构运行,使旋磁机构移动到并作用于被治疗者身体的不同部位;

第二控制单元被配置为:

超声波检测仪31检测到血液流通状态非正常(在预设范围之外)时,通过减小电流来减小圆环电磁铁组51间的斥力,推动机构上移,连杆组6向内部靠拢,使得内磁组4与外磁组7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加大磁场强度,最终实现针对患者血液流通状态实时改变治疗模式以达到最优的治疗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不背离正如一般性地描述的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可以对各个特定的实施例中示出的发明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化和/或修改。因此,从所有方面来讲,这里的实施例应该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并非限定性的。同样,本发明包括任何特征的组合,尤其是专利权利要求中的任何特征的组合,即使该特征或者特征的组合并未在专利权利要求或者这里的各个实施例中被明确地说明。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磁治疗仪,其包括移动机构、旋磁机构、超声波检测仪、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当第一控制单元控制移动机构运行时,旋磁机构会对患者进行一般治疗,当超声波检测仪检测到血液流通为非正常状态时,第二控制单元立刻调节旋磁机构,加大磁场强度,进行加强模式的治疗。该设备能够针对患者血液流通状态实时改变治疗模式以达到最优的治疗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艾派特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20
技术公布日:2018.1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