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换针的穿刺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35192发布日期:2018-12-19 06:28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可换针的穿刺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可换针的穿刺定位器。

背景技术

乳腺疾病是让女性痛苦不堪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中乳腺癌是危害中年妇女的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对乳腺癌的研究极为重视;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对不可触及的病灶进行病理检查、精准定位,是最有效、最重要的环节;是乳腺癌患者能否在早期有效治疗的关键。

乳腺定位针是目前用于乳腺疾病术前病理检查、精准定位的常用器械。如乳腺肿块,在乳腺透视下(x线or超声)执行的一种术前操作,定位隐匿性乳腺病灶,先由影像科医生及其助手在乳腺手术前用乳腺定位针将标记物放入乳腺病灶处,从而定位其部位和范围;再由外科医生根据导丝的指引准确地找到病灶,从而做到小切口,极大减少正常组织的切除量。另外,一些乳腺肿瘤经过药物治疗等术前治疗后,性状会发生明显的改变,为了对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医生需要对药物治疗前后肿瘤的大小、位置等信息有着精确的掌控,这也需要通过乳腺定位针来实现。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乳腺定位针一般都是一体式的、一次性使用的,单只成本高;一般手术中病灶标记定位,一支乳腺定位针无法满足要求;通常需要使用多支穿刺针,对于患者来说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发明人有鉴于此,对现有的乳腺定位所存在的问题针进行了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换针的穿刺定位器,其可换针头在使用过后可以单独替换,把手组可以重覆使用,整体的使用成本低但不影响或降低使用功能。

针对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换针的穿刺定位器,包括:

一可换针头,包括有一针管、一设置在针管内的针芯及一连接于该针管的针帽;

一把手组,其为可分离地连接于该可换针头的一端,并包括有一壳体、一设置在壳体前端的转接头及一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推抵机构,该可换针头以该针帽连接于该转接头,该推抵机构能够自动复位并对应推抵该可换针头的针芯使其在针管内移动。

优选的,所述的可换针的穿刺定位器,其中,该推抵机构包括有一推杆、一连接于推杆前端的顶针及一设置在该推杆上的复位弹簧,该推杆一端凸伸于该壳体的外侧,该推抵机构通过推动该推杆进而带动该顶针。

优选的,所述的可换针的穿刺定位器,其中,该推抵机构进一步设有一推钮及联动元件,该推钮可滑动地设置在壳体,该联动元件分别连接于该推杆及该推钮,使该推钮被推动时,能够通过该联动元件带动该推杆作动。

优选的,所述的可换针的穿刺定位器,其中,该推抵机构进一步包括一保护开关,该保护开关设置在该推抵机构的推杆并伸出该壳体。

优选的,所述的可换针的穿刺定位器,其中,该把手组进一步在壳体与推抵机构之间设有一导正件,该导正件设有一顶针套与该针管形成同轴对正。

优选的,所述的可换针的穿刺定位器,其中,在该可换针头的针芯与针帽之间设置有一套环。

优选的,所述的可换针的穿刺定位器,其中,在该可换针头针帽的一端外周形成圆盘状。

较佳的,所述的可换针的穿刺定位器,其中,该可换针头的针帽与该把手组的转接头是螺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可换针的穿刺定位器,其中,该针帽的外周面形成一道以上的螺纹,该转接头开设有一安装孔,该安装孔为螺孔并与该针帽的螺纹相对应,使该针帽对应螺合连接于该安装孔。

较佳的,所述的可换针的穿刺定位器,其中,可换针头的针帽与该把手组的转接头是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可换针的穿刺定位器,其中,该把手组进一步包括有一设置在转接头上的卡爪及一设置在转接头与卡爪之间的弹簧,该把手组的转接头是可活动的套设在该壳体上,该可换针头以该针帽对应卡合在卡爪内,并通过带动转接头实现束紧或放松卡爪。

优选的,所述的可换针的穿刺定位器,其中,该把手组进一步包括有一设置在转接头上的按钮部件及一设置在转接头与按钮部件之间的弹簧,该把手组的按钮机构是可活动的装置在该壳体上,该可换针头以该针帽对应嵌合在转接头内,并通过按钮机构实现卡合或放松针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换针的穿刺器包括有可换针头及把手组,可换针头为一次性使用的,而把手是可以重复使用,可换针头通过转接头与把手组的接合部连接配合,在使用时,先将标记物放入可换针头后,以可换针头扎入病人的病灶位置,以把手组的按钮或推杆将可换针头内的标记物推出,实现在病人身上标记一处病灶,当需标记该病人另一病灶,只需将使用过的针头取出丢掉,更换新的针头及标记物后,重复上述动作即可;本发明通过可重复使用的把手组搭配可换针头的概念,可依据不同手术中对定位针的用量要求配置对应数量的可换针头,而无需在使用后将整支穿刺器抛弃,相对传统穿刺针又具有价格优势,亦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可换针头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把手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可换针头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把手组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可换针头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把手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详细了解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及实用功效,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来实施,更进一步以如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换针的穿刺定位器,包括有一可换针头10及一供该可换针头10安装的把手组20。

参见图1~图4,该可换针头10包括一针管11、一针帽12、一针芯13、一套环14及一标记物15,该针管11为中空细长管体且于一端形成倾斜切口,以利穿刺动作,该针体11的另一端连接该针帽12,该针帽12是套设在该针体11上,在该针帽12的一端外周形成圆盘状,以方便转动该针帽12进行拆卸或安装,并在该针帽12的外周面形成一道以上的单螺纹或双螺纹,所述的螺纹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三角形螺纹、矩形螺纹、梯形螺纹或锯齿形螺纹,该针芯13是可活动地设置在该针管11内部,该套环14设置在该针芯13与针帽12之间的位置,较佳的是,该套环14为医用橡胶或塑胶材料,主要用于防止可能出现的术中体液倒吸问题,避免可能出现的术中体液污染到所述的把手组20内,该标记物15依需求放置在该针管11内,并可通过该针芯13推动植入至病灶产生标记。

如图4及图5所示,该把手组20包括有一壳体21、一转接头22、一导正件23、一推抵机构24、一盖体25、一保护开关26,该壳体21为具有弧度变化且适合握持的长管状,该壳体21前、后分别具有一连接端211及一通孔212,并于该壳体21内部形成一连通该连接端211及该通孔212的内腔213,在该壳体21外周邻近连接端211的位置开设有一连通于该内腔213的开槽214。

如图5所示,该转接头22连接于该壳体21的连接端211,较佳的是,本实施例的转接头22为圆锥状套环并且螺合连接于该连接端211,该转接头22沿其轴心位置开设有一安装孔221,该安装孔221为螺孔并与该针帽12的螺纹相对应,使该针帽12能够对应螺合连接于该安装孔221内,该转接头22与该针帽12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合、卡合、扣合、嵌合或其他等效的连接方式,或可为外、内螺纹互为对调的形式,该连接孔211与该壳体21呈同轴设置。

如图5所示,该导正件23设置在该壳体21邻近连接端211的内周位置,并对应该转接头22的安装孔221形成有一对接槽231、一开设于对接槽231中央的顶针孔232及设置在顶针孔232内的顶针套233,该对接槽231对正于该安装孔221的位置,并与该可换针头10的针管11呈同轴设置,当该针帽12连接至该转接头22时,该针管11的轴心能够通过该针帽12与该对接槽231的抵靠,与该顶针孔232、顶针套233形成同轴对正,用以确保顶针滑动方向不会偏心。

如图5所示,该推抵机构24为可活动地设置在壳体21,并包括有一推杆241、一顶针242、一复位弹簧243、一联动元件244及一推钮245;该推杆241是可活动地设置在该壳体21的内腔213,并以一端伸出该壳体21的通孔212,于该推杆241的外周间隔设置的多个凸缘,主要用于该推杆241与其他元件的连接与联动,该顶针242连接于该推杆241的前端并对应穿入该导正件23的顶针套233内,该顶针242可通过该推杆241的带动,可活动地伸入至该可换针头10内。

如图5所示,该复位弹簧243套设于该推杆241外周并抵靠在导正件23与推杆241的凸缘之间,当推杆241施力前推时,该复位弹簧243将被压缩,待该推杆241停止施力后,该复位弹簧243将会把该推杆241推回至原定位。

如图5所示,该联动元件244是呈管状并且套设在该推杆241的凸缘后侧及该复位弹簧243的外侧,该联动元件244朝向该壳体21的开槽214形成一个连接孔。

如图5所示,该推钮245可滑动地设置在该壳体21的开槽214内,并以一端连接于该联动元件244的连接孔,通过推动该推钮245,可带动该联动元件244推抵该推杆241,进而使该顶针242被推动。

如图2及图5所示,该盖体25对应盖合于该壳体21的后端并具有一连通该通孔212的开口251,该开口251供该推杆241的后端伸出,以利后端的按压动作,同时亦具有限制该推杆241脱出的作用,该盖体25的外周开设有一滑动槽252。

如图2及图5所示,该保护开关26连接在推抵机构24的推杆241上,并且伸出盖体25的滑动槽252,该保护开关26可在该滑动槽252内滑动以改变该推杆241的作动状态;当该保护开关26旋转至打开状态,推抵机构24中的推杆241、推钮245才可在壳体21内活动;当该保护开关26旋转至关闭状态,该推抵机构24中的推杆241、推钮245是不可以在壳体21内活动的,因此,该保护开关26主要是防止穿在使用过程中误触推抵机构24,导致标记物提前弹出。

本发明的使用方式具体如下说明:

1、先将可换针头10装上把手组20,并确保保护开关26为关闭状态,在影像定位下,将针管11刺入病人的病灶中;

2、打开保护开关26,推动把手组20上的推抵机构24,可选择推动推钮245或推杆241,使顶针242穿过导正件23及转接头22后,伸入可换针头10的针管11内,进而推动针芯13,使针芯13将标记物15置入在病灶部位;

3、松开推抵机构24的推钮245或推杆241,使复位弹簧243将推杆241推回原定位后,顶针242即与该可换针头10脱离。

4、将用过的可换针头10取下来丢掉;

5、重复1~4步骤,直至标记完成;

6、进行后续手术,在影象视野下,标记物清晰可见,可以准确定位病灶位置,使手术顺利进行,将病灶精确切除。

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差异在于该可换针头10a与该把手组20a的连接方式不同,可换针头10a与该把手组20a是以卡扣方式连接,请参考图6及图7所示,可换针头10a的针帽12a外周形成光滑锥状的周面,该把手组20a进一步包括有一卡爪26及一设置在转接头22a与卡爪26之间的弹簧27,该把手组20a的转接头22a是可活动的套设在该壳体21a的连接端211a,并于该转接头22a前端开设有供该卡爪26设置的安装孔221a,该卡爪26为多根爪状的夹持结构,本实施例,该卡爪26为四爪结构,于该卡爪26中央位置供该可换针头10a的针帽12a卡固。

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使用方式如以下所述,当该可换针头10a在使用过后欲进行更换时,将该转接头22a向后拉动,使该弹簧27被压缩,此时该卡爪26不受到该安装孔221a的拘束而略为张开,因此就能够将可换针头10a由把手组20a脱离后,更换一组新的可换针头10a,当把转接头22a放松时,该弹簧27将会把该转接头22a送回原定位,使该转接头22a拘束在该卡爪26的外侧,进而达到固定该可换针头10a的效果,并且可快速更换使用过的可换针头10a。

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与第一、二实施例大致相同,差异在于该可换针头10b与该把手组20b的连接方式不同,可换针头10b与该把手组20b是一种可分离的嵌合方式连接,请参考图8及图9所示,可换针头10b的针帽12b外周形成光滑锥状的周面,该把手组20b进一步包括有按钮机构28及一设置在转接头22a与按钮机构28之间的弹簧29,该把手组20b的转接头22b上安装的按钮机构28是可活动的,转接头22b前端设有供可换针帽10b插入孔221b,本实施例,该针帽10b设置有凹槽结构,并与按钮机构28上的凸起形成嵌合锁紧。

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使用方式如以下所述,当该可换针头10b在使用过后欲进行更换时,将该按钮机构28按下,使该弹簧29被压缩,此时按钮机构与转接头22b形成通道,因此就能够将可换针头10b由把手组20b脱离后,更换一组新的可换针头10b,当把按钮机构28放松时,该弹簧29将会把按钮机构28送回原定位,使该按钮机构28上的凸起与可换针头10b上的凹槽嵌合,进而达到固定该可换针头10b的效果,并且可快速更换使用过的可换针头10b。

本发明能通过可重复使用的把手组搭配可换针头的概念,可依据不同手术中对定位针的用量要求配置对应数量的可换针头,而无需在使用后将整支穿刺器抛弃,相对传统穿刺针又具有价格优势,亦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本发明的适应症包括乳腺肿瘤、腋下淋巴肿瘤,但不限于以上两种病症。

此外,把手组与可换针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四爪头式、钢珠式,卡扣形式包含但不限于以上两种方式,可换针头当中的各种材料可以是医用不锈钢、钛合金、钴铬合金的任一种;把手组所使用的材料可以是pvc、pe、abs等医用塑料或者不锈钢的任一种,其材料包含但不限于以上所述材料,所述的可换针的穿刺定位器的各种零部件,可以是开模批量生产的,也可以是3d打印定制生产,在此亦不予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