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数据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7506发布日期:2019-01-14 18:3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数据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数据管理系统,属于医疗卫生服务数据管理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围绕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更好地落实分级诊疗的实施提出要求,为解决当前医疗问题提出新途径。对此,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成为必由之路。

目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尚未普及性应用到医疗保健的核心环节,仅在核心服务的外围,如网上挂号、医生预约、数据信息传输存贮等。医疗机构(医院、社区医院、卫生院、诊所、远程医疗)的诊疗数据、体检机构数据、健康医疗大数据机构数据缺点:个体时点或阶段性数据非连续性;数据分散在不同的机构缺乏系统性(碎片化);间隔性数据以生病时点为主时效性差即便将个体数据集中其使用价值也低;数据格式不同机构间相互不兼容、临床应用价值低、数据无法普及应用到医疗服务核心环节;另一方面,消费者使用医疗移动检测设备、可穿戴设备、智能检测设备等数据缺点:仅体现个体某个方面数据显单一性;数据集中在设备运营商或由个体贮存应用价值受限、数据格式与健康医疗服务机构不兼容、临床应用价值低、数据无法应用到医疗服务核心环节。以上数据处理仅仅为健康医疗服务的一种记录手段或辅助工具,并不是健康医疗服务的核心环节。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基层医疗卫生数据管理系统,以达到健康医疗数据可普及应用的效果。通过医生团队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智能设备等应用协同进行健康数据终端管理,提供个体健康实时监测与评估、疾病预警、慢病筛查、主动干预等基层医疗服务数据管理服务模式,持续性全周期城乡一体化服务,巡回服务、到店服务、远程服务相结合,使数据服务成为健康医疗服务产品;同时把个体健康医疗数据打造成为一份随时可用的健康资产,健康生活、亚健康调理、小病慢病自我药疗、大病疑难病求医等随时可用,在健康医疗数据的协同下消费具备自主管理健康能力;引导合理消费健康资源,降低健康成本,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组成部分,高品质平民价,让普通百姓轻松享有。网格化布局,可全民覆盖,为构建我国人口与健康信息平台提供必要的基础服务支持。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数据管理系统,其包括健管服务中心三个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云计算、人工智能处理模块和数据加工处理模块,其中云计算、人工智能处理模块与云端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云端云计算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直接对消费者的健康管理数据、疾病管理数据进行记录与采集;

数据采集模块在健管服务中心医生团队的指导下消费者还能够通过互联网自主管理其中的一部分数据,生活数据、可穿戴设备数据以及自我药疗数据通过智能方式或人工方式汇集到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

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健管服务中心加工处理后的数据、健康管理数据、疾病管理数据、消费者自主管理的部分数据、以及医疗机构、医保社保机构、体检机构、养老机构、药店中的个体消费数据均通过互联网接入到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

健管服务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处理模块在消费者授权下从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提取个体数据或直接采集数据,首先利用健康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系统以及云端机构的云计算处理,对个体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将个体健康数据危险因素项目进行自动排列、趋势分析、区域集中分析,实现区域群体分类、分层次,具备预警功能,再通过数据加工处理模块医生实时动态分析、提炼加工并完善确认后,达到系统性、总结性和时效性的个体化数据,实时存贮到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或按照消费者设定直接发送给消费者,达到随时可用的要求。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健管中心数据采集模块还通过消费者采集健康记录,含遗传、体征、生活方式、工作环境、心理变化、病史药历、中医诊断、医疗智能设备、危险因素、健康资源构成、医保帐户的动态要素,对过往资料有价值的非电子记录部分进行提炼后再录入,将所有健康档案、诊疗记录数据化,建立或完善个体大数据,到店采集、互联网远程采集、服务车巡回定点上门集中采集相结合;

健康数据实时加工管理还包括对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生病状态全周期、连续性数据的实时数据,急诊除外。

进一步,作为优选,云计算、人工智能处理模块与云端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云端云计算机构连接,以消费者个体的名义并经消费者个体授权之下对存贮在国家健康医疗数据中心的个体数据进行提取,数据加工处理模块加工处理后原路径存贮,健管服务中心如备份须取得消费者个体的授权。

进一步,作为优选,数据加工处理模块主要由医生组成,在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时,实行实时动态分析与定时分析相结合、健康数据智能分析与医生团队协同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当个体健康数据某个要素发生化时,立即进行分析和处理,形成实时更新的个体健康数据,并设计全国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确保兼容性,确保在不同健管服务运营企业间任意切换;数据输入与输出格式设计预留医疗机构、体检机构、养老机构、消费者端口以及隐私保护模块,并与国家规划的四级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同步;达到健管服务要求的医学标准、医疗机构诊疗起到参照作用的临床标准和人口健康信息的标准三者合一;消费者端口数据格式达到普通消费者易懂、易识别的标准,可调、可定制;国家健康大数据体系架构满足消费终端严格按权限使用,利用互联网共享,达到安全、方便和快捷。

进一步,作为优选,数据加工处理模块由到店服务、互联网远程服务、服务车巡回定点上门服务相结合,通过互联网与消费者连接协同进行数据管理和服务,包括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生病状态,急诊除外。持续性的服务使消费者与健管服务中心形成默契,互联网远程逐步替代部分服务,便捷高效。消费者自我管理数据时,通过健管服务中心的app提供实时服务,健康医疗数据关联个体生活与健康消费、关联可穿戴设备与智能健康电子产品、记录医保社保与社会福利等健康资源信息,消费者在健管服务中心三个数据模块的实时服务下为其提出个体化解决方案,即健康资源使用建议,由此获得对疾病诊疗、养身保健等健康医疗消费具有科学的决策能力。

进一步,作为优选,数据加工处理模块利用大数据、通过人工智能或云机构的云计算数据处理分别对所服务区域、个体进行批处理而无法完成的部分或需要医生确认、完善的部分,由医生团队进行个体化加工处理达到健康数据的技术标准和应用要求,消费者在医疗机构、消费者、养老机构、院校、政府部门、健康服务中心按权限随时可用,健康数据成为消费者生活、就医、养老的一份健康资产、健康产品,数据加工处理模块主要由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构成,医生工作室不以人体器官、组织、病症作为科室分类,而是以“团队全科医生”一种方式呈现给消费者,以避免消费者盲目寻找服务科室走弯路的烦恼。首先是医生对消费者健康数据并结合实际状况进行系统性分析,确定服务方向、确定合适的医生,再由专科或全科医生进行服务,根据客观需要可以是多个医生同时服务一个消费者。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健康资源包括医疗机构服务、药品器械、体检、医保社保、社会福利、保健品、药膳食品、中医养生、推拿保健;体育健身、文体娱乐;美容旅游、医疗互联网服务;健康数据终端管理包括:基于健康医疗的专业性、复杂性、个体差异性,健康数据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无法实现的部分必须由医生直接进行处理、加工和管理,才能形成实时有效、统一格式、简明扼要的系统性个体数据,以达到终端用户随时可用的技术要求。

进一步,作为优选,数据加工处理模块与数据云端存贮分开:健管服务中心通过消费者的授权从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提取个体数据或直接从消费者采集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管理达到数据的系统性、有效性、实时性;同时指导消费者对个体数据自我管理可以由消费者自主管理的一部分数据,由此消费者与医生团队共同管理个体健康数据,而健康数据由云端机构物理存贮,仅确保数据安全性。

进一步,作为优选,云计算、人工智能模块连接云端大数据云计算服务机构、人工智能系统进行协同批处理,此时数据处于半成品还达不到消费终端技术要求,需要数据加工处理模块再处理后为消费者提供个体健康数据终端服务,对此云端机构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机构间接为消费者个体提供数据的部分服务,通过健管服务中心取得服务费而间接向消费者收取服务费用,形成服务链。

进一步,作为优选,数据加工处理模块医生的工作模式,对所服务区域消费者进行云计算、人工智能分析处理确定客观上需要服务的对象后进行数据处理,实现精准服务到消费者个体,即由医生团队主动发起的主动健康服务模式,一方面,“同症”群体集中服务;另一方面,医生团队对消费者单独个体进行系统性服务,运用中医、整合医学系统思想进行服务。服务后形成新的个体数据,循环再循环,最终达到消费者健康、平衡、稳定或者可预测的数据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基于健康数据分析精准服务到个体,再视个体为整体进行系统地服务。运用中医整体观念、整合医学理念指导百姓统筹使用健康资源,少花钱又能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健康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健康成本。

(2)本发明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据技术分别对区域群体、个体健康医疗数据进行批处理而无法完成的部分或需要医生确认、完善的部分,对此健管中心的专职医生团队进行个体化加工处理达到健康数据的技术标准和应用要求,形成消费终端实时有效的、统一格式的、简明扼要的系统性个体数据,提供消费者、健管中心、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体验机构、院校等按权限随时可用,未雨绸缪。

(3)本发明能够实现健康医疗数据共享,个体健康数据为消费者指导健康生活,健管中心服务、医疗机构诊疗、个性化治疗、养老机构、卫生部门预测预防等领域提供数据,并按权限管理和使用,为诊疗、转诊等提供系统性数据支持,健康医疗数据深度运用到医疗服务的核心环节,拓展临床思维,改变就医逻辑。

(4)本发明的健管中心医生团队进行健康数据终端管理加工、处理数据形成数据产品(成品);数据云端(国家健康医疗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机构)向健管中心提供有偿数据技术服务(中间产品、半成品);医院、养老机构、健管中心、院校、消费者等数据消费终端从数据云端以消费者名义按权限调取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数据管理系统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数据管理系统,其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云计算、人工智能处理模块和数据加工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健管服务中心通过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对消费者的健康数据进行记录与采集;在所述健管服务中心的指导下,消费者还能够通过互联网自主管理其中的一部分数据,汇集生活数据、可穿戴设备数据以及自我药疗数据;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消费者自主管理的部分数据、以及医疗机构、医保社保机构、体检机构、养老机构、药店中个体消费数据均通过互联网接入到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借助健康医疗大数据、云端机构的云计算服务以及人工智能系统,将个体健康数据危险因素项目进行自动排列、趋势分析、区域分析,实现具备预警功能,再经过健管中心实时动态分析和提炼加工后,达到系统性、总结性和时效性的个体化数据,统一格式、简明扼要。

其中,对于数据采集来说,所述健管中心还通过消费者采集健康记录,含遗传、体征、生活方式、工作环境、心理变化、病史药历、中医诊断、医疗智能设备、危险因素、健康资源构成、医保帐户的动态要素,对过往资料有价值的非电子记录部分进行提炼后再录入,将所有健康档案数据化,建立或完善个体大数据。健管中心以消费者个体的名义对数据进行提取,加工处理后原路径存贮,备份须取得消费者个体的授权。

在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时,实行实时动态分析与定时分析相结合、健康数据智能分析与医生团队协同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当个体健康数据某个要素发生化时,立即进行分析和处理,形成实时更新的个体健康数据,并设计全国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确保兼容性,确保在不同健管服务运营企业间任意切换;数据格式设计预留医疗机构、体检机构、养老机构的接入端口以及隐私保护模块,并与国家规划的四级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同步;达到健管服务要求的医学标准、医疗机构诊疗起到参照作用的临床标准和人口健康信息的标准三者合一;国家健康大数据体系架构满足消费终端严格按权限使用,利用互联网共享,达到安全、方便和快捷。

本发明能够指导消费者自我管理数据,消费者自我管理数据时,包括对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生病状态。通过健管服务运营企业的app提供实时服务,健康医疗数据关联个体生活与健康消费、关联可穿戴设备与智能健康电子产品、记录医保社保与社会福利等健康资源信息,消费者在健管中心的实时服务下,对疾病诊疗等健康消费具有决策能力;便捷获取个体化健康资讯。

对于健康数据的应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的数据处理技术分别对区域、个体进行批处理而无法完成的部分或需要医生确认、完善的部分,由医生团队进行个体化加工处理达到健康数据的技术标准和应用要求,消费者在医疗机构、消费者、养老机构、院校、政府部门、健康服务中心按权限随时可用,健康数据成为消费者生活、就医、养老的一份健康资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健康资源包括医疗机构服务、药品器械、体检、医保社保、社会福利、保健品、药膳食品、中医养生、推拿保健;体育健身、文体娱乐;美容旅游、医疗互联网服务;健康数据终端管理包括:基于健康医疗的专业性、复杂性、个体差异性,健康数据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技术无法实现的部分必须由医生直接进行处理、加工和管理,才能形成实时有效、统一格式、简明扼要的系统性个体数据,以达到终端用户随时可用的技术要求。

其中,健康数据采集还包括对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生病状态全周期、连续性数据的实时采集。

对于数据加工,由于健康医疗服务的技术性和个体差异性等复杂因素,即使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也无法全面解决,因此医生逐个对照个体进行人工处理不可替代。因此,专职医生团队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设备协同或共同对个体化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加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据技术分别对区域、个体进行批处理而无法完成的部分或需要医生确认、完善的部分,对此医生团队进行个体化加工处理达到健康数据的技术标准和应用要求,使之达到健康数据的技术标准和应用要求,形成消费终端实时有效的、统一格式的、简明扼要的系统性个体数据,把数据加工为有用、好用的数据。由此,健康数据消费者终端服务成为一种医疗服务形式。

对于数据标准,借助健康医疗大数据、云计算等云端机构的服务或人工智能系统,将个体健康数据危险因素项目进行自动排列、趋势分析、区域分析,具备预警等功能,再经过健管中心实时动态分析和提炼加工后,达到系统性、总结性和时效性的个体化数据,统一格式、简明扼要。实行实时动态分析与定时分析相结合、健康数据智能分析与医生团队协同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当个体健康数据某个要素发生化时,如病症出现、体征指标变化等动态情况变动时立即进行分析和处理,形成实时更新的个体健康数据。一是设计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确保兼容性,确保在不同健管服务运营企业间任意切换;数据格式设计预留医疗机构、体检机构、养老机构等接入端口以及隐私保护模块,并与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同步;二是达到健管服务要求的医学标准、医疗机构诊疗起到参照作用的临床标准和人口健康信息的标准三者合一;三是国家健康大数据体系架构满足消费终端严格按权限使用,利用互联网共享,达到安全、方便和快捷。

本发明将数据终端管理与数据云端存贮分开,项目服务中心通过消费者的授权从云端提取个体数据或直接从消费者采集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管理达到数据的系统性、有效性、实时性;同时指导消费者对个体数据自我管理可以由消费者自主管理的一部分数据,如智能移动设备数据、自我采集的数据等,由此消费者与医生团队共同管理健康数据。而健康数据由云端机构(国家健康大数据中心)物理存贮,只确保数据安全性。

本发明的数据服务产品配备硬件、医生为主的人员、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配备经营场所、体检设备和移动服务车等硬件,以及健康生活广场平台、互联网平台,组成运营体系,实现健康数据终端服务产品高品质平民价。

对于本发明的数据应用,本发明可以主动健康早发现早干预,以所服务区域群体、个体进行数据分析确定必要干预的对象,由当前患者找医生的服务模式变为医生找患者的模式转变,即医生守候患者的服务,提早发现病情;本发明使得医生的工作方式改变,首先健康数据分析(项目中心自主进行或提请第三方云端机构合作进行)与医生团队协同完成,分析确定所服务区域需要服务的消费者并进行服务统筹。一种服务方式是医生对区域内“同症”群体集中服务,另一种是医生对消费者单独个体进行服务,是以到店服务、远程服务还是等待巡回服务,视具体情况而定。本发明的消费者面对的是整个医生团队,而不是按人体器官、组织等分类的科室。医生在个体健康数据的支持下,以中医整体观、整合医学理念结合个体情况确定服务路线后(这个过程是医疗服务的组成部分,表面上看类似于医疗机构的导诊、导医,但本质不同),再确定对应的服务医生,也可能是多个专科医生同时服务一个患者。本发明实时有效的个体健康数据在诊疗过程直接使用或参照使用。

对于数据服务链,云端大数据服务机构、人工智能服务机构为项目中心提供群体批处理服务,项目中心再为消费者提供个体健康数据终端服务,由此云端机构间接为消费者个体提供数据的部分服务,无法完成的部分或需要由医生团队确认与完善的部分进行数据加工处理。

本发明的服务包括:消费者个体健康状态数据、亚健康状态数据、生病状态数据、生活数据、工作学习状态数据、健康资源数据等已有的或即将产生的与健康生活有关的数据,专职医生团队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设备协同或共同对个体化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加工,使之达到健康数据的技术标准和应用要求,形成消费终端实时有效的、统一格式的、简明扼要的系统性个体数据,提供消费者、健管中心、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体验机构、院校等按消费者授权范围随时可用,未雨绸缪,成为消费者健康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健康资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