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丙烯无纺布手术洞巾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02124发布日期:2018-12-08 06:42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丙烯无纺布手术洞巾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非织造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撑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无纺布广泛用于医疗、卫生等行业,包括手术衣、防护服、消毒包布、口罩、尿片、卫生巾等大都是采用无纺布制成的。

目前,用于无纺布生产的三大纤维包括聚丙烯、聚酯和粘胶纤维。其中聚丙烯是其中发展最快的,所占比例最高,其优点在于:杨氏模量高、弹性回复好、易洗易干、尺寸稳定性好、强度高、耐热性好、耐磨性好。但是聚丙烯无纺布的最大缺点是亲水性太差,吸湿性能不好,吸汗性欠缺,舒适性不足,容易产生静电现象和受到玷污,因此,对聚丙烯无纺布进行亲水性改性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聚丙烯无纺布手术洞巾的制备方法,将胶原蛋白引入到纤维表面,其亲肤性和吸湿性得到明显提高。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聚丙烯无纺布手术洞巾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聚丙烯、马来酸酐和过氧化苯甲酰混合,干燥,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改性聚丙烯粒料;

s2、以改性聚丙烯粒料为原料,采用熔喷工艺,制备得到聚丙烯无纺布;

s3、将壳聚糖溶于醋酸溶液中配制壳聚糖溶液,将聚丙烯无纺布置于壳聚糖溶液中,浸渍、轧干,得壳聚糖预处理无纺布;

s4、将胶原蛋白溶于水中,加入过硫酸铵,搅拌,配制胶原蛋白溶液,然后将壳聚糖预处理无纺布置于胶原蛋白溶液中,浸渍、轧干,干燥,得改性聚丙烯无纺布;

s5、将改性聚丙烯无纺布加工成手术洞巾。

优选地,s1中,聚丙烯、马来酸酐和过氧化苯甲酰的重量比为100:3-6:0.5-1.5。

优选地,s1中,双螺杆挤出机的工艺参数为:挤出温度为165-175℃,螺杆转速为80-120r/min。

优选地,s3中,将壳聚糖溶于1.5-3%醋酸溶液中配制10-20%壳聚糖溶液。

优选地,s3中,重复浸渍、轧干操作2-3次,每次浸渍1-2h,在轧辊中进行轧干,轧余率为60-70%。

优选地,s4中,将胶原蛋白溶于40-50℃的水中,加入占胶原蛋白重量3-6%的过硫酸铵,搅拌,配制7-15%胶原蛋白溶液。

优选地,s4中,重复浸渍、轧干操作2-3次,每次浸渍1-2h,在轧辊中进行扎干,轧余率为60-70%。

优选地,s4中,先在60-70℃下预干燥2-3min,再在90-100℃下干燥。

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无纺布手术洞巾的制备方法,是先将聚丙烯与马来酸酐进行熔融共混,在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的作用下,马来酸酐的双键打开以单个分子接枝到聚丙烯上,将改性后的聚丙烯粒料采用熔喷工艺制备无纺布,由于接枝在聚丙烯上的酸酐基团易水解成羧酸,与壳聚糖发生酰化反应,因此通过采用浸轧工艺,将壳聚糖分子接枝到聚丙烯纤维上,改善聚丙烯纤维的抗菌性、透气性、透湿性及抗静电性能,再将其置于胶原蛋白溶液中浸轧,由于胶原蛋白分子上含有许多极性基团羧基、氨基、羟基等,其能与壳聚糖上的活泼羟基反应,从而将胶原接枝到聚丙烯纤维上,由于胶原蛋白上的极性基团与水高度亲和,很容易吸附水分子,进而改善材料的润湿性,此外,加入的过硫酸铵在预干燥阶段,会分解形成自由基,并引发胶原蛋白大分子上的羟基、氨基及马来酸酐、壳聚糖生成自由基,形成少量接枝或交联,提高胶原蛋白的接枝量,提高无纺布表面润湿性。本发明制得无纺布手术洞巾将胶原蛋白引入到纤维表面,改善了润湿性,其亲肤性和吸湿性得到明显提高,对皮肤无刺激,且还具有很好的抗菌性,将其用于出液量大的手术过程中,能够迅速吸收手术中流出的液体,既能提高舒适感,又能避免液体污染手术台造成交叉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聚丙烯无纺布手术洞巾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聚丙烯、马来酸酐和过氧化苯甲酰按照100:3:0.5的重量比混合,干燥,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挤出造粒,挤出温度为165℃,螺杆转速为80r/min,得改性聚丙烯粒料;

s2、以改性聚丙烯粒料为原料,采用熔喷工艺,制备得到聚丙烯无纺布;

s3、将壳聚糖溶于1.5%醋酸溶液中配制10%壳聚糖溶液,将聚丙烯无纺布置于壳聚糖溶液中,重复浸渍、轧干操作2次,每次浸渍1h,在轧辊中进行扎干,轧余率为60%,得壳聚糖预处理无纺布;

s4、将胶原蛋白溶于40℃的水中,加入占胶原蛋白重量3%的过硫酸铵,搅拌,配制7%胶原蛋白溶液,然后将壳聚糖预处理无纺布置于胶原蛋白溶液中,重复浸渍、轧干操作2次,每次浸渍1h,在轧辊中进行轧干,轧余率为60%,最后将轧干后的无纺布先在60℃下预干燥2min,再在90℃下干燥,得改性聚丙烯无纺布;

s5、将改性聚丙烯无纺布加工成手术洞巾。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聚丙烯无纺布手术洞巾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聚丙烯、马来酸酐和过氧化苯甲酰按照100:6:1.5的重量比混合,干燥,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挤出造粒,挤出温度为175℃,螺杆转速为120r/min,得改性聚丙烯粒料;

s2、以改性聚丙烯粒料为原料,采用熔喷工艺,制备得到聚丙烯无纺布;

s3、将壳聚糖溶于3%醋酸溶液中配制20%壳聚糖溶液,将聚丙烯无纺布置于壳聚糖溶液中,重复浸渍、轧干操作3次,每次浸渍2h,在轧辊中进行扎干,轧余率为70%,得壳聚糖预处理无纺布;

s4、将胶原蛋白溶于50℃的水中,加入占胶原蛋白重量6%的过硫酸铵,搅拌,配制15%胶原蛋白溶液,然后将壳聚糖预处理无纺布置于胶原蛋白溶液中,重复浸渍、轧干操作3次,每次浸渍2h,在轧辊中进行轧干,轧余率为70%,最后将轧干后的无纺布先在70℃下预干燥3min,再在100℃下干燥,得改性聚丙烯无纺布;

s5、将改性聚丙烯无纺布加工成手术洞巾。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聚丙烯无纺布手术洞巾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聚丙烯、马来酸酐和过氧化苯甲酰按照100:4:0.8的重量比混合,干燥,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挤出造粒,挤出温度为170℃,螺杆转速为100r/min,得改性聚丙烯粒料;

s2、以改性聚丙烯粒料为原料,采用熔喷工艺,制备得到聚丙烯无纺布;

s3、将壳聚糖溶于2%醋酸溶液中配制13%壳聚糖溶液,将聚丙烯无纺布置于壳聚糖溶液中,重复浸渍、轧干操作2次,第一次浸渍2h,在轧辊中轧干,轧余率为65%,第二次浸渍1.5h,在轧辊中轧干,轧余率为60%,得壳聚糖预处理无纺布;

s4、将胶原蛋白溶于45℃的水中,加入占胶原蛋白重量4%的过硫酸铵,搅拌,配制10%胶原蛋白溶液,然后将壳聚糖预处理无纺布置于胶原蛋白溶液中,重复浸渍、轧干操作3次,第一次浸渍1.5h,在轧辊中轧干,轧余率为70%,第二次浸渍1.5h,在轧辊中轧干,轧余率为65%,第一次浸渍1h,在轧辊中轧干,轧余率为60%,最后将轧干后的无纺布先在60℃下预干燥2.5min,再在95℃下干燥,得改性聚丙烯无纺布;

s5、将改性聚丙烯无纺布加工成手术洞巾。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聚丙烯无纺布手术洞巾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聚丙烯、马来酸酐和过氧化苯甲酰按照100:5:1.2的重量比混合,干燥,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挤出造粒,挤出温度为170℃,螺杆转速为110r/min,得改性聚丙烯粒料;

s2、以改性聚丙烯粒料为原料,采用熔喷工艺,制备得到聚丙烯无纺布;

s3、将壳聚糖溶于2.5%醋酸溶液中配制16%壳聚糖溶液,将聚丙烯无纺布置于壳聚糖溶液中,重复浸渍、轧干操作3次,每次浸渍1.5h,在轧辊中进行扎干,第一次轧余率为65%、第二次轧余率为65%、第三次轧余率为60%,得壳聚糖预处理无纺布;

s4、将胶原蛋白溶于50℃的水中,加入占胶原蛋白重量5%的过硫酸铵,搅拌,配制12%胶原蛋白溶液,然后将壳聚糖预处理无纺布置于胶原蛋白溶液中,重复浸渍、轧干操作3次,第一次浸渍2h,在轧辊中轧干,轧余率为70%,第二次浸渍1h,在轧辊中轧干,轧余率为70%,第一次浸渍1h,在轧辊中轧干,轧余率为65%,最后将轧干后的无纺布先在65℃下预干燥3min,再在95℃下干燥,得改性聚丙烯无纺布;

s5、将改性聚丙烯无纺布加工成手术洞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