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雾霾颗粒物吸入所致疾病的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3841发布日期:2018-11-27 22:10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雾霾颗粒物吸入所致疾病的组合物,属于医药与保健食品领域。技术背景据报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主要组成成分,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颗粒物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出现霾天气时,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明显增多,这些颗粒物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尤其是亚微米粒子会分别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雾霾天气可使病情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最明显的现象是雾霾天气人们咳嗽加剧,痰液变多,呼吸道发炎,从而引发一系列呼吸系统疾病。另外,雾霾天气,因空气含氧量低,会使心脏跳动加速,使人胸闷、气短,尤其是对老年人危害更大;雾霾天气阳光照射不到大地,或者阳光微弱,会使地表面的细菌病毒微生物快速繁殖,引起过敏等疾病;雾霾天气阴沉昏暗,空气污浊,人的情绪也会变的低落,心情烦躁。因此,研究开发阻止雾霾天气颗粒物吸入或预防和治疗因雾霾颗粒物吸入所致疾病的产品,具有重要意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雾霾颗粒物吸入所致疾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降低雾霾颗粒物吸入所致疾病的组合物,按重量计包含以下组分:川贝母2-6份、枇杷叶3-7份、铁皮石斛1-4份、昆布2-5份、雪菊2-5份。优选地,所述降低雾霾颗粒物吸入所致疾病的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川贝母4-6份、枇杷叶3-4份、铁皮石斛1-2份、昆布3-4份、雪菊2-4份。川贝母,性微寒,味苦、甘,入肺、心经,具有镇咳化痰、清热散结、润肺平喘的功效,其一直为清热润肺、镇咳化痰之要药,可增加气道内腺体分泌量及分泌速度,有效降低痰液的粘稠度,且可松弛气道平滑肌、缓解气道痉挛,有解痉平喘作用。枇杷叶,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干燥叶,其味苦,性微寒,归肺、胃二经,对慢性支气管炎具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具有良好的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肺泡巨噬细胞一氧化氮合酶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且抑制一氧化氮的释放。昆布,咸、寒,归肝、胃、肾经,能软坚散结、消痰利水(镇咳),可以针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病机,去除其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恢复肺脏的宣肃功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昆布多糖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哮喘小鼠呼吸道炎性反应,此外昆布还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及免疫调节等作用。铁皮石斛,味甘、微寒,归胃、肾经,《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石斛能“清胃,除虚热,生津”。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铁皮石斛主要具有增强免疫、抗疲劳、抗氧化、促消化、促进唾液分泌、降血糖、降血压、抗肝损伤、抗肿瘤等方面药理作用。雪菊,学名两色金鸡菊(coreopsistinctoria)、蛇目菊,为菊科金鸡菊属(coreopsis)多年生草本植物,味甘、性平,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等活性。本发明组合物中川贝母、枇杷叶、昆布均有镇咳、化痰、平喘等功效,但三者作用机制不同,联合应用可通过多靶点作用,提高疗效,且川贝母、枇杷叶归肺经,可引昆布入肺,增强其润肺化痰的功效。铁皮石斛生津止渴,雪菊清热解毒,联合应用可改善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咽部不适症状。且铁皮石斛、昆布、雪菊联合应用还具有很好的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作用,现代研究证实很多肺部疾病与炎症渗出、氧化应激、自由基损伤、免疫应答等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其抗病毒、抗菌、抗氧化及免疫调节等作用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可起到辅助作用,可抑制肺纤维化等疾病的发生。本发明组合物中所有药材均可用于保健食品,安全无毒,配伍合理,具有很好的镇咳化痰、平喘、清咽等功效,且还具有一定的抗炎、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可用于因雾霾颗粒物吸入引起的一系列疾病,且可预防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综上所述,本发明降低雾霾颗粒物吸入所致疾病的组合物可应用于制备具有降低雾霾颗粒物吸入所致疾病的药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配方食品等。所述疾病为咳嗽、痰多气喘、咽喉干痒、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心脑血管疾病、过敏性炎症等。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降低雾霾颗粒物吸入所致疾病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按配方比例取昆布和铁皮石斛,按料液比1:20-40加入水,浸泡20-40分钟后,于90℃提取1-3次,每次1-2h,过滤得提取液,提取液浓缩干燥至恒重,得到干浸膏,粉碎过筛即得混合水提物;(2)按配方比例取枇杷叶、雪菊、川贝母,用60-85%乙醇提取,料液比1:8-15,提取1-3次,每次1-2h,过滤得提取液,提取液浓缩干燥至恒重,得到干浸膏,粉碎过筛即得混合醇提物;(3)将上述步骤1和2制得的干膏粉按等量递增方式混合即得所述降低雾霾颗粒物吸入所致疾病的组合物。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可添加或不添加药品或食品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速溶粉、颗粒剂、片剂、胶囊、丸剂、溶液剂等口服制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化或替换,均属本发明保护范围。实施例1处方:川贝母6g、枇杷叶4g、铁皮石斛2g、昆布3g、雪菊4g。制备方法:(1)按配方比例取昆布和铁皮石斛,按料液比1:20加入水,浸泡30分钟后,于90℃提取2次,每次1h,过滤得提取液,提取液浓缩干燥至恒重,得到干浸膏,粉碎过筛即得混合水提物;(2)按配方比例取枇杷叶、雪菊、川贝母,用60%乙醇提取,料液比1:8,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得提取液,提取液浓缩干燥至恒重,得到干浸膏,粉碎过筛即得混合醇提物;(3)将上述步骤1和2制得的干膏粉按等量递增方式混合即得所述降低雾霾颗粒物吸入所致疾病的组合物。上述制得组合物可添加辅料后按常规胶囊剂制备工艺制成硬胶囊。实施例2处方:川贝母2g、枇杷叶7g、铁皮石斛1g、昆布5g、雪菊5g。(1)按配方比例取昆布和铁皮石斛,按料液比1:40加入水,浸泡20分钟后,于90℃提取1次,每次2h,过滤得提取液,提取液浓缩干燥至恒重,得到干浸膏,粉碎过筛即得混合水提物;(2)按配方比例取枇杷叶、雪菊、川贝母,用85%乙醇提取,料液比1:15,提取1次,每次2h,过滤得提取液,提取液浓缩干燥至恒重,得到干浸膏,粉碎过筛即得混合醇提物;(3)将上述步骤1和2制得的干膏粉按等量递增方式混合即得所述降低雾霾颗粒物吸入所致疾病的组合物。上述制得组合物可添加辅料后按照常规颗粒剂制备工艺制备成颗粒剂实施例3处方:川贝母4g、枇杷叶5g、铁皮石斛1.5g、昆布4g、雪菊3.5g。(1)按配方比例取昆布和铁皮石斛,按料液比1:30加入水,浸泡40分钟后,于90℃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得提取液,提取液浓缩干燥至恒重,得到干浸膏,粉碎过筛即得混合水提物;(2)按配方比例取枇杷叶、雪菊、川贝母,用75%乙醇提取,料液比1:10,提取2次,每次1h,过滤得提取液,提取液浓缩干燥至恒重,得到干浸膏,粉碎过筛即得混合醇提物;(3)将上述步骤1和2制得的干膏粉按等量递增方式混合即得所述降低雾霾颗粒物吸入所致疾病的组合物。上述制得组合物可按常规液体剂制备工艺制成液体剂。实施例4处方:川贝母5g、枇杷叶3g、铁皮石斛4g、昆布2g、雪菊2g。(1)按配方比例取昆布和铁皮石斛,按料液比1:25加入水,浸泡30分钟后,于90℃提取2次,每次1h,过滤得提取液,提取液浓缩干燥至恒重,得到干浸膏,粉碎过筛即得混合水提物;(2)按配方比例取枇杷叶、雪菊、川贝母,用70%乙醇提取,料液比1:12,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得提取液,提取液浓缩干燥至恒重,得到干浸膏,粉碎过筛即得混合醇提物;(3)将上述步骤1和2制得的干膏粉按等量递增方式混合即得所述降低雾霾颗粒物吸入所致疾病的组合物。上述制得组合物可添加辅料后按常规片剂制备工艺制成片剂。实施例5处方:川贝母4.5g、枇杷叶4g、铁皮石斛3g、昆布4g、雪菊4g。(1)按配方比例取昆布和铁皮石斛,按料液比1:30加入水,浸泡30分钟后,于90℃提取2次,每次2h,过滤得提取液,提取液浓缩干燥至恒重,得到干浸膏,粉碎过筛即得混合水提物;(2)按配方比例取枇杷叶、雪菊、川贝母,用75%乙醇提取,料液比1:13,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得提取液,提取液浓缩干燥至恒重,得到干浸膏,粉碎过筛即得混合醇提物;(3)将上述步骤1和2制得的干膏粉按等量递增方式混合即得所述降低雾霾颗粒物吸入所致疾病的组合物。上述制得组合物可添加辅料后按常规丸剂制备工艺制成丸剂。下面通过实验例说明本发明组合物具有镇咳化痰、清咽、平喘、抗炎等功效。试验例1氨水引咳实验km小鼠50只,体重18~22g,分别将小鼠放入500ml烧杯中,用超声波雾化器通入13%浓氨水雾化气,5s后停止。取出小鼠,从通入浓氨水雾化气开始计时,3min内不发生咳嗽的小鼠(对氨水不敏感者)及咳嗽次数超过50次者(过于敏感)弃之不用。休息3d后,取合格小鼠36只,随机分成3组,即空白组、阳性对照组(京都念慈菴蜜炼川贝枇杷膏组0.2ml/只)、组合物组(0.45g/kg),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7d。于末次给药30min后,同法再次进行氨水引咳实验,记录小鼠从通入氨气开始至3min内初次咳嗽的时间(即咳嗽潜伏期)及咳嗽次数(以小鼠腹肌收缩或缩胸,同时张大嘴为准,有时会伴有咳嗽声)。实验分析结果见表1。表1各组小鼠咳嗽潜伏期、咳嗽次数测定结果组别咳嗽潜伏期,s咳嗽次数(3)空白对照组40.97±9.6960±14.35阳性对照组65.89±13.89*15±5.1**组合物组69.89±12.28*10±4.89**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组合物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均有所延长、咳嗽次数显著减少,且组合物组优于阳性对照组,表明本发明组合物具有显著镇咳作用。试验例2小鼠气管酚红排泌实验实验动物分组和给药方法同试验例1,末次给药后30min后,腹腔注射0.5%酚红生理盐水溶液,30min后颈椎脱臼处死,剪开颈前皮肤,分离气管,吸取5%碳酸氢钠溶液1.5ml灌洗呼吸道。收集灌洗液,离心,取上清液在波长558nm处测定od值,根据酚红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算出其酚红浓度,实验结果见表2。表2各组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的测定结果组别酚红浓度(ug/ml)空白对照组0.75±0.15阳性对照组1.16±0.25*组合物组1.81±0.12**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组合物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的气道酚红排泌量均有增加,且组合物组差异具有显著性,说明本发明组合物具有化痰作用。试验例3组胺-乙酰胆碱诱发豚鼠哮喘实验白花豚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220-270g,利用多功能诱咳喘仪制造喷雾(0.1%磷酸组胺加2%氯化乙酰胆碱等量1:1混合),喷入箱内,喷雾时间为10s,观察和记录豚鼠的引喘潜伏期(从喷雾开始到豚鼠抽搐。跌倒的时间),超过120s者弃除。实验动物分组、给样方法同试验例1,阳性药组于引喘前气雾吸入异丙肾上腺素15s,每天灌胃一次,连续灌胃给药5天,于末次给药1h后按上述筛选方法重复引喘实验,观察和记录豚鼠的引喘潜伏期。实验结果见表3表3各组豚鼠引喘潜伏期测定结果组别给药前引喘潜伏期(s)给药后引喘潜伏期(s)空白对照组65.2±12.163±14.35阳性对照组67.60±11.89135±45.1**组合物组65.89±12.28185±34.89**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给样前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组合物组引踹潜伏期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造模成立。给样后,组合物组和阳性对照组豚鼠引喘潜伏期均明显增加,且组合物组优于阳性对照组,说明本发明组合物具有显著平喘作用。试验例4小鼠耳肿胀试验km小鼠36只,雄性,体重18~22g,实验动物分组和给样剂量同实验例1,阳性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0.25g/kg),每天一次,连续7d,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小鼠于末次给样前12h禁食不禁水,末次给药40min后,取20ul二甲苯均匀涂抹在小鼠右耳廓中央,自由扩散30min后,将小鼠脱颈椎处死,剪下双耳,用9mm打孔器在双耳相同部位打下耳片并称重,以双儿重量之差作为耳廓肿胀值,计算小鼠耳廓肿胀率。实验结果见表4。耳廓肿胀值(mg)=右耳重(mg)-左耳重(mg)表4给样对小鼠抗炎作用的影响结果组别左右耳差值肿胀抑制率(%)空白对照组10.52±3.16-阳性对照组3.67±0.85**67%组合物组3.47±0.98**65%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组合物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能显著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说明本发明组合物有很好的抗炎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