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脾肾阳虚型子肿的散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40269发布日期:2018-12-19 06:59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脾肾阳虚型子肿的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妊娠中晚期,孕妇出现不同程度的肢面目肿胀者称为“子肿”,亦称为“妊娠肿胀”,即妊娠高血压。

病因:肺通调水道,脾运化水湿,肾化气行水,人体水液代谢赖此三脏。肺、脾、肾三脏任何一脏发生病变,均可引起水液代谢障碍而发生肿胀。尤其是脾,“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水湿为病,其制在脾。妊娠肿胀的发生与妊娠期间特殊的生理有密切的关系。此病多发生在妊娠5、6月以后,此时胎体逐渐长大,升降之机括为之不利,若脏器本虚,胎碍脏腑,因孕重虚。因此脾肾阳虚、水湿不化,或气滞湿停为妊娠肿胀的主要机理。

脾肾阳虚型子肿症见妊娠数月面目,四肢浮肿,渐及全身悉肿,肿处皮肤光亮,按之凹陷,良久不退,肤色淡黄,气短乏力,四肢不温,口淡乏味,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小便短小或兼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面色晦暗。现代医学对此症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服用方便、安全无毒副作用、疗效好,具有健脾补肾、祛风、利水消肿功效的治疗脾肾阳虚型子肿的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防治脾肾阳虚型子肿的散剂,由以下原料制成:五味子、山茱萸、太子参、制附子、肉桂、生姜皮、车前草、泽泻、白术。

优选的,所述防治脾肾阳虚型子肿的散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五味子10-20份、山茱萸10-20份、太子参10-15份、制附子10-15份、肉桂8-15份、生姜皮8-15份、车前草10-20份、泽泻10-20份、白术10-15份。

优选的,所述防治脾肾阳虚型子肿的散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五味子15份、山茱萸15份、太子参12份、制附子12份、肉桂10份、生姜皮10份、车前草15份、泽泻15份、白术12份。

制备上述防治脾肾阳虚型子肿的散剂的方法如下所述:将上述所有原料,洗净,沥干,于55-70℃下烘2-4h;分别将烘干的原料进行炮制,打粉,过60-100目筛,灌装,得散剂。

本发明制剂中有关药物成分主要功能与配置。

本发明中的五味子,性味酸,温。含挥发油,五味子素,苹果酸,糖类,脂肪油等。敛肺止泻,生津敛汗,固肾涩精。主治肺气不足,气喘咳嗽,遗精遗尿,自汗盗汗,泄泻口渴。

本发明中的山茱萸,性味酸,涩,微温。含山茱萸甙,皂甙,鞣质,树脂,糖类等。温补肝肾,涩精,止汗。主治阳痿遗精,腰膝酸痛,小便频数,自汗。

本发明中的太子参,性味甘、微苦,平。含淀粉,果糖,皂甙等。补气养血,健脾生津。主治脾虚泄泻,食欲不振,肺虚喘咳,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心悸。

本发明中的制附子,性味辛,大热,有毒。含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等。回阳,温里逐寒,止疼。主治亡阳虚脱,四肢厥冷,汗出脉微,虚寒,泻泄,脘腹冷痛,寒湿痹痛,阳虚水肿,心力衰竭,慢性肾炎水肿。

本发明中的肉桂,性味辛,甘,大热。含挥发油,粘液质,鞣酸,树脂等。温中,散寒,止痛。主治命门相火不足,肢冷脉微,胃寒腹疼吐泻,腰膝冷痛,阴疝症瘕,虚阳上浮,上热下寒。

本发明中的生姜皮,性味辛,温。含挥发油,姜辣素,树脂,淀粉等。行水消肿,适用于肌肤水肿。

本发明中的车前草,性味甘,寒。含桃叶珊瑚甙,车前甙等。利尿,袪痰,清热明目。主治小便癃闭,尿血,淋病,吐血,血痢,黄疸水肿,目赤肿痛,鼻衄,喉痹乳蛾,咳嗽,皮肤溃疡。

本发明中的泽泻,性味甘,微寒。含挥发油,生物碱,糖类,树脂,有机酸等。渗湿,利尿。主治膀胱湿热,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泻痢,淋浊。

本发明中的白术,性味甘、苦、寒。含挥发油,维生素等。补脾,燥湿,和中。主治脾虚劳倦,食少泄泻,水肿,痰饮,自汗,胎动不安,脘腹虚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脾肾阳虚型子肿的病因病机为病人素体阳虚,妊娠期间,阴血聚以养胎,有碍肾阳温化,脾阳健运,以致水湿不行,泛滥而为肿胀。本发明采用常用中药,依据中医药理论,通过科学配伍,能够充分发挥各个中药成分的药效,具有健脾补肾、祛风、利水消肿的功效,不仅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而且所得散剂安全无毒副作用、疗效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防治脾肾阳虚型子肿的散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五味子10份、山茱萸10份、太子参10份、制附子10份、肉桂8份、生姜皮8份、车前草10份、泽泻10份、白术10份。

制备上述防治脾肾阳虚型子肿的散剂的方法如下所述:将上述所有原料,洗净,沥干,于55℃下烘4h;分别将烘干的原料进行炮制,打粉,过60目筛,灌装,得散剂。

实施例2

一种防治脾肾阳虚型子肿的散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五味子15份、山茱萸15份、太子参12份、制附子12份、肉桂10份、生姜皮10份、车前草15份、泽泻15份、白术12份。

制备上述防治脾肾阳虚型子肿的散剂的方法如下所述:将上述所有原料,洗净,沥干,于60℃下烘3h;分别将烘干的原料进行炮制,打粉,过80目筛,灌装,得散剂。

实施例3

一种防治脾肾阳虚型子肿的散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五味子20份、山茱萸20份、太子参15份、制附子15份、肉桂15份、生姜皮15份、车前草20份、泽泻20份、白术15份。

制备上述防治脾肾阳虚型子肿的散剂的方法如下所述:将上述所有原料,洗净,沥干,于70℃下烘2h;分别将烘干的原料进行炮制,打粉,过100目筛,灌装,得散剂。

临床试验

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脾肾阳虚型子肿患者80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45岁,孕期为20-28周。

2、治疗方法:使用实施例2所述散剂进行治疗,每天3次,饭后服用,连续3天为一个疗程,一般2-3个疗程即可痊愈。3、疗效评定标准:

全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

好转:症状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未愈:主症未改善,实验室检查未改善。。4、治疗结果:治疗三个疗程后,在临床使用本发明散剂的80例患者中,全愈62例,占77.5%,好转16例,占20%,未愈2例,占2.5%,有效率97.5%。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脾肾阳虚型子肿的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本发明由以下原料制成:五味子、山茱萸、太子参、制附子、肉桂、生姜皮、车前草、泽泻、白术。制备上述防治脾肾阳虚型子肿的散剂的方法如下所述:将上述所有原料,洗净,沥干,于55‑70℃下烘2‑4h;分别将烘干的原料进行炮制,打粉,过60‑100目筛,灌装,得散剂。本发明采用常用中药,依据中医药理论,通过科学配伍,能够充分发挥各个中药成分的药效,具有健脾补肾、祛风、利水消肿的功效,不仅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而且所得散剂安全无毒副作用、疗效好。

技术研发人员:陈冠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冠卿
技术研发日:2018.08.03
技术公布日:2018.1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