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经行浮肿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05043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经行浮肿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公开了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经行浮肿的中药制剂。本发明根据脾肾阳虚型经行浮肿的病因,精选了黑皮根、白蝶花、金老梅花、毛罗勒、网肺衣、土牛党七、野鸡草、乳源木莲果、白残花、滴血根、刺莓果、岗边菊、甘草等原料,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科学配伍,全方具有健脾补肾、化湿消肿、疏肝理气、养血调经的功效,治疗脾肾阳虚型经行浮肿可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副作用、不易复发,经临床验证,总有效率达98.15%,值得临床推广。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经行浮肿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经行浮肿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经行浮肿是指每逢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头面四肢浮肿的一种病症。其特点 是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面目四肢或全身浮肿,伴随月经周期反复发作,经净则浮肿自消。 因此月经前后、经期的生理变化是本病的内在条件。该病临床可分为脾肾阳虚、气滞血瘀等 证型。本发明主要研究的是临床常见的脾肾阳虚型经行浮肿。脾肾阳虚型经行浮肿的主要 临床表现为:经行面浮肢肿,按之没指。脘闷腹胀,纳呆,便溏,腰膝酸软,小便不利,胃寒肢 冷,经行量多、色淡红、质稀。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或濡细。
[0003] 目前,西医在临床上治疗该病主要采用利尿剂等对症治疗,效果多不理想,副作用 大,治标不治本。此病的广大患者亟需一种能够标本兼治、无副作用的药物。

【发明内容】

[0004]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经行浮肿的 中药制剂,具有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副作用、不易复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经行浮肿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 份配比的原料药组成:黑皮根25-50、白蝶花15-30、金老梅花6-10、毛罗勒9-15、网肺衣9-15、土牛党七15-30、野鸡草9-15、乳源木莲果9-15、白残花3-9、滴血根10-15、刺莓果10-20、 岗边菊10-20、甘草3-8。
[0006] 优先的,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经行浮肿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 组成:黑皮根40、白蝶花30、金老梅花10、毛罗勒15、网肺衣10、土牛党七20、野鸡草10、乳源 木莲果10、白残花8、滴血根15、刺莓果15、岗边菊15、甘草5。
[0007] 本发明所含各原料药的药理药性分析如下。
[0008] 黑皮根:为陵水暗罗的根。性味:甘,平。归脾、胃、肾三经。可健脾益胃,补肾固精。 治慢性胃炎,脾胃亏损,食欲不振,四肢无力,遗精。
[0009] 白蝶花:为兰科白蝶兰属植物龙头兰的块茎。味甘,性微温。具有补肾壮阳,健脾, 疏肝散寒之功效。常用于肾虚腰痛,慢性肾炎,睾丸炎,阳痿,遗精,寒疝。
[0010] 金老梅花:为蔷薇科植物金老梅的花。性味:苦,凉。归脾;胃;肝经。可化湿健脾,主 治湿阻脾胃;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浮肿,赤白带,乳腺炎。
[0011] 毛罗勒:为唇形科植物毛罗勒的全草。味辛;性温。可健脾化湿;祛风活血。主治湿 阴脾胃;纳呆腹痛;呕吐腹泻;外感发热;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皮肤湿疹。
[0012] 网肺衣:为肺衣科植物网肺衣的全草。性味:淡、微苦,平。入脾,胃二经。有健脾利 水、消食化积的功效。主治治脾虚之水肿症、胃有食积、小儿疳积诸证。
[0013] 土牛党七:为夹竹桃科植物毛药藤的根。性味:微甘;微苦;性凉。可健脾补虚;清热 解毒。主消化不良;血虚乳少;口舌生疮;牙痛。
[0014] 野鸡草:为石蒜科植物小金梅草的全株。性味:甘、微辛、温。可温肾壮阳;理气止 痛。主肾虚腰痛;阳痿;失眠;寒疝腹痛。《贵州草药》记载:温肾调气。
[0015] 乳源木莲果:为木兰科植物乳源木莲的果实,用时粉碎。性味:淡;性平。可疏肝理 气;通便止咳。主肝胃气痛;胁肋胀痛;老年便秘;咳嗽。
[0016] 白残花: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粉团蔷薇的干燥花。具有清暑热,化湿浊,顺气和胃 之功效。常用于暑热胸闷,口渴,呕吐,不思饮食,口疮口糜。
[0017] 滴血根:为菊科滴血根的根入药。性味:甘、温。可温经,通络,养血,活血,补肾。主 治肾虚腰痛,气血虚弱,跌打损伤。
[0018] 刺莓果: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的果实。可健脾理气,养血调经。治消化不良,气滞腹 泻,胃痛,月经不调。
[0019] 岗边菊:为菊科紫菀属植物琴叶紫菀的全草入药。性味:苦、辛,温。可温中散寒,止 咳,止痛。用于肺寒喘咳,慢性胃痛。
[0020] 甘草: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可补脾益 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 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21 ]本发明的制备及使用方法为:按常规水煎法制成汤剂,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于月经前7天开始服用,行经后停服,连用3个月经周期。
[0022] 本发明主要研究的是临床常见的脾肾阳虚型经行浮肿。中医理论认为,脾肾阳虚, 水湿内停,经前及经期气血下注冲任,脾肾益虚,水湿不化,泛溢于肌肤,则见面浮肢肿;脾 病及胃,中焦运化失常,则见脘闷腹胀,纳呆,便溏;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膝酸软;肾阳虚, 阳气不布,膀胱气化不利,则胃寒肢冷,小便不利;脾肾虚损,冲任不固,经血失约,故经行量 多、色淡红、质稀;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或濡细皆脾肾阳虚之候。
[0023]本发明根据本病病因,精选了各原料药按照君臣佐使的方法进行科学配伍。其中, 用黑皮根、白蝶花作为君药,起到健脾补肾的功效;用金老梅花、毛罗勒、网肺衣健脾化湿、 利水消肿,用土牛党七健脾补虚,用野鸡草温肾壮阳,诸药合用作为臣药,可辅助君药健脾 补肾、化湿消肿;本发明增用乳源木莲果、白残花起到舒肝理气的功效,用滴血根、刺莓果、 岗边菊起到养血调经、温中散寒的功效,共为佐药,使气行血畅;用甘草补气止痛、调和诸 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补肾、化湿消肿、疏肝理气、养血调经之功。
[00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科学配伍,具有健脾补肾、化湿消肿、疏肝理气、 养血调经的功效;2、本发明制备简单,服用方便;3、本发明采用纯天然中药,用药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经行浮肿的中药制剂(单位:克):黑皮根25、白蝶花 15、金老梅花6、毛罗勒9、网肺衣9、土牛党七15、野鸡草9、乳源木莲果9、白残花3、滴血根10、 刺莓果10、岗边菊10、甘草3。
[0026] 按常规水煎法制成汤剂,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于月经前7天开始服用,行经 后停服,连用3个月经周期。
[0027]实施例2:-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经行浮肿的中药制剂(单位:克):黑皮根40、白蝶花 30、金老梅花10、毛罗勒15、网肺衣10、土牛党七20、野鸡草10、乳源木莲果10、白残花8、滴血 根15、刺莓果15、岗边菊15、甘草5。
[0028] 按常规水煎法制成汤剂,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于月经前7天开始服用,行经 后停服,连用3个月经周期。
[0029] 实施例3:-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经行浮肿的中药制剂(单位:克):黑皮根50、白蝶花 30、金老梅花10、毛罗勒15、网肺衣15、土牛党七30、野鸡草15、乳源木莲果15、白残花9、滴血 根15、刺莓果20、岗边菊20、甘草8。
[0030] 按常规水煎法制成汤剂,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于月经前7天开始服用,行经 后停服,连用3个月经周期。
[0031] 临床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某三甲医院门诊收治的108例患者,年龄24-45岁,平均31.5岁,病程 3个月_4年,平均6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对照组54例,两组间的年龄、病程无显著差 异。
[0032] 1.2诊断标准:(1)每值月经前或行经期头面、四肢浮肿;(2)全身伴有脾肾阳虚表 现,即腰膝酸软,脘闷腹胀,纳呆,小便不利,胃寒肢冷,经行量多、色淡红、质稀。舌淡胖、苔 白滑,脉沉迟;(3)经临床检查排除心、肝、脾、肾疾患和营养不良引起的水肿。
[0033] 1.3方法:治疗组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单位:克):黑皮根40、白蝶花30、金老梅花10、 毛罗勒15、网肺衣10、土牛党七20、野鸡草10、乳源木莲果10、白残花8、滴血根15、刺莓果15、 岗边菊15、甘草5。常规水煎法制成汤剂,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于月经前7天开始服用, 行经后停服,连用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用双氢克尿塞12.5mg,维生素 B6片10mg,维生素 Bl片 10mg,每日3次,于月经前7d开始服用,行经后停服,连用3个月经周期。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 疗效。
[0034] 2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 (1)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随访3个月以上未复发; (2) 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停药后在3个月内复发; (3) 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变; 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X 100%。
[0036] 3 结论 经临床验证,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治疗组总有效53例,总有效率98.15%;对照组总有 效37例,总有效率68.5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及随访中,未发现 任何不良反应。本发明在治疗脾肾阳虚型经行浮肿中,见效时间短、疗效确切、不易复发、无 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0037] 典型病例 1、赵某某,41岁,自述两年来反复出现经前颜面、四肢浮肿,伴体倦乏力,四肢沉重,嗜 睡,怕冷,经行量多、色淡红。经检查,肝功能、尿常规正常,B超检查肝、脾、肾、子宫、附件均 正常。临床排除心、肝、肾疾病及营养不良引起的水肿。经诊查: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诊 断为脾肾阳虚型经行浮肿。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2个月经周期上述症状消失,于次月行经前 有轻度眼睑浮肿出现,继续服用1个月经周期,诸症消失。随访3个月,经行浮肿未复发。
[0038] 2、曹某,31岁,患者半年来经前面目四肢浮肿,头晕目眩,神疲肢倦,胸闷胁胀,食 欲不振,腰酸腿软,小便量少,大便溏薄,经净后诸症慢慢消失,平时怕冷。内科检查排除躯 体疾病。经诊断为脾肾阳虚型经行浮肿。连服本发明中药制剂3个月经周期,诸症消失。随访 3个月,经行浮肿未复发。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经行浮肿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 药组成:黑皮根25-50、白蝶花15-30、金老梅花6-10、毛罗勒9-15、网肺衣9-15、土牛党七15-30、野鸡草9-15、乳源木莲果9-15、白残花3-9、滴血根10-15、刺莓果10-20、岗边菊10-20、甘 草 3-8〇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经行浮肿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 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组成:黑皮根40、白蝶花30、金老梅花10、毛罗勒15、网肺衣10、土牛党 七20、野鸡草10、乳源木莲果10、白残花8、滴血根15、刺莓果15、岗边菊15、甘草5。
【文档编号】A61P7/10GK106075073SQ201610603872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7月28日 公开号201610603872.6, CN 106075073 A, CN 106075073A, CN 201610603872, CN-A-106075073, CN106075073 A, CN106075073A, CN201610603872, CN201610603872.6
【发明人】杜成彬, 杜敏强
【申请人】杜成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