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肤肿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36169发布日期:2018-10-23 21:3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疗皮肤肿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病是发生在皮肤和皮肤附属器官疾病的总称。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病的种类不但繁多,多种内脏发生的疾病也可以在皮肤上有表现。引起皮肤病的原因很多,比如感染因素引起的皮肤病,如麻风、疥疮、真菌病、皮肤细菌感染等常常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但影响身体健康,而且引起恐慌与社会歧视,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进步,麻风等传染病在全世界已经得到明显控制。其他引起皮肤病的内外在因素,如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内分泌性、免疫性等,目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有的治疗皮肤肿痛的膏药制作方式麻烦,成本较高,而且患者康复周期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皮肤肿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原材料易得,成本较低,制作方法简单,可以对皮肤红肿热痛痒等症,如顽固性湿疹、神经性皮炎、蚊虫叮咬、手足癣合并感染、手足部疔疮、带状疱疹、荨麻疹等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好,康复周期短,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治疗皮肤肿痛的药物,其原料按重量包括以下组分:全蝎60g,蜈蚣50g,苦参20g,黄柏30g,蛇床子30g,白鲜皮30g,紫草20g,冰片20g,麻油1000g。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皮肤肿痛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将原料按重量进行称取备份,将称量好的紫草用少量清水微润,并将冰片研细备用;

2)原料浸泡:将麻油放入到加热桶内部,然后将苦参、黄柏、白鲜皮放入到麻油中浸泡24小时;

3)一次加工:将麻油加热至190℃,并将麻油里面的苦参、黄柏、白鲜皮炸至微枯,然后捞出药渣;

4)二次加工:将全蝎、蜈蚣、蛇床子放入到加热的麻油中,并将全蝎、蜈蚣、蛇床子炸至有青烟冒出为度,然后捞出药渣;

5)三次加工:将步骤1中的紫草放入到加热的麻油中炸至微枯,然后拉出药渣;

6)制药完成:将药油用120目筛网过滤,加入黄蜡,待黄蜡全部溶化后,将药油冷却至60℃,加入冰片细粉并进行搅匀并冷却,从而制成药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原材料易得,成本较低,制作方法简单,可以对皮肤红肿热痛痒等症,如顽固性湿疹、神经性皮炎、蚊虫叮咬、手足癣合并感染、手足部疔疮、带状疱疹、荨麻疹等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好,康复周期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治疗皮肤肿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皮肤肿痛的药物,其原料按重量包括以下组分:全蝎60g,蜈蚣50g,苦参20g,黄柏30g,蛇床子30g,白鲜皮30g,紫草20g,冰片20g,麻油1000g。

一种治疗皮肤肿痛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将原料按重量进行称取备份,将称量好的紫草用少量清水微润,并将冰片研细备用;

2)原料浸泡:将麻油放入到加热桶内部,然后将苦参、黄柏、白鲜皮放入到麻油中浸泡24小时;

3)一次加工:将麻油加热至190℃,并将麻油里面的苦参、黄柏、白鲜皮炸至微枯,然后捞出药渣;

4)二次加工:将全蝎、蜈蚣、蛇床子放入到加热的麻油中,并将全蝎、蜈蚣、蛇床子炸至有青烟冒出为度,然后捞出药渣;

5)三次加工:将步骤1中的紫草放入到加热的麻油中炸至微枯,然后拉出药渣;

6)制药完成:将药油用120目筛网过滤,加入黄蜡,待黄蜡全部溶化后,将药油冷却至60℃,加入冰片细粉并进行搅匀并冷却,从而制成药物。

本发明好处:原材料易得,成本较低,制作方法简单,可以对皮肤红肿热痛痒等症,如顽固性湿疹、神经性皮炎、蚊虫叮咬、手足癣合并感染、手足部疔疮、带状疱疹、荨麻疹等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好,康复周期短。

临床试验:

30例均为皮肤肿痛患者,治疗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10-50岁;对照组15例,男6例,女9例,年龄10-50岁。

试验方法:换药前先使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清洗伤口,然后对治疗组使用制备的药物涂抹,对照组使用皮炎平涂抹,每日换药一次,并进行周期为一周的治疗。

试验结果:治疗组在1-2天时,疼痛明显减轻,3-4天时,红肿消失,治疗效果显著;对照组,1-2天时,疼痛明显减轻,3-4天后有十三人红肿消失,两人红肿明显减轻,5天后剩余两人红肿消失,治疗效果明显,实验结果表明该治疗皮肤肿痛的药物,治疗效果明显。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皮肤肿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按重量包括以下组分:全蝎60g,蜈蚣50g,苦参20g,黄柏30g,蛇床子30g,白鲜皮30g,紫草20g,冰片20g,麻油1000g。该治疗皮肤肿痛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备料将原料按重量进行称取备份,将称量好的紫草用少量清水微润,并将冰片研细备用,原料浸泡,将麻油放入到加热桶内部,然后将苦参、黄柏、白鲜皮放入到麻油中浸泡24小时。该种治疗皮肤肿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原材料易得,成本较低,制作方法简单,可以对皮肤红肿热痛痒等症,如顽固性湿疹、神经性皮炎、蚊虫叮咬、手足癣合并感染、手足部疔疮、带状疱疹、荨麻疹等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好,康复周期短。

技术研发人员:陈照宇;张宗敏;郑昆;崔云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照市中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8.08.06
技术公布日:2018.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